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观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9 21:5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观后感精选10篇

  《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是一部由西蒙·范霍文执导,森塔·贝格尔 / 海纳·劳特尔巴赫 / 帕琳娜·罗金斯基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观后感(一):德国中产的细碎琐事

又到夏天,幕村奥林匹亚公园的露天电影准时登场。看了一下今年的排片,大名鼎鼎的《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对我最有吸引力。
去年夏天去奥林匹亚公园看了美国队长,因为剧情简单所以大致听明白了其中对白(德国大部分上映的电影都要配音)。由于受到鼓励,接着前往老屠宰场看了一场《水中生活》,最终哭着回来又看了一遍英文的才明白讲了什么。
但是这部《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我居然看懂了,而且笑点也全都抓到,再也不会有别人大笑我懵懂的局面出现了。
能看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德国,因此我在德国5年的经验,不单单是语言,就能派上用场。
电影的剧情居然就在我大幕村是一大惊喜,片中出现的各个角落我都走过,更大的惊喜是里面还出现了上海,但是在如此注重地区文化的德国,就连片中都要教人用巴伐利亚方言”Servus“勾搭妹子,怎么给上海的中国人配了一个说话字正腔圆北方人呢?
片中的一家人算是德国的各类典型,喜欢摔人电话的老爹,鸡蛋只买bio的老妈,更惟妙惟肖的是女儿,一路换了无数个专业,只为找到自己是谁。
导演切合当下的难民话题,以在家中入住一个难民为视角,其实是想讲这中产一家的细碎琐事。可能为了避免引发太大的争议,选了一个来自非洲而不是中东的难民。
异域文化的碰撞能擦出很多火花,比如迪亚罗一上来就问女儿为啥一把年纪没孩子,轻轻松松地引开故事。不过扣去的一星也在这儿,有时候迪亚罗的装傻充愣太刻意,看起来反而非常尴尬,尤其是他和老爹讨论老婆到底属不属于他的时候。
说到这里,我只能骄傲地说,玩这个文字游戏我比迪亚罗要内行多了,他说的是如果你们是zusammen的(一起),为什么你不zu Hause (在家待着),只是借用了相同的一部分。而我入职的第一天,当巴伐利亚的同事讲出es ist mir Wurscht的时候,我当机立断问她为什么不是es ist mir Schweinehaxe。
说到工作的第一天,电影里最让我以外的是德国的中产居然有这么高的生活水平,而我今天上午才在平面图的一个犄角旮旯给医院的主任医生排布了一个局促的办公室。

  《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观后感(二):难民德国的虚假和谐

首先,我是非常赞赏这部片子的。正如德国人面对难民问题的诚恳态度,这部电影本身并没有回避当下德国人对于难民融入问题的担忧和恐惧,哈特曼一家是德国社会的缩影,家里的人对于难民朋友Dailo的态度截然不同——有对宗教因素的担忧、有热情帮助融入的耐心。而且电影也很真实地展现了难民融入过程中的困难和尴尬,当然也有德语表达匮乏闹出来的笑话。即触及了政治、文化和生活的敏感点,也从难民和德国本地人两方面给出了积极正面的榜样。如果我是一个德国人,如果我也会对德国的难民问题担忧,我想这部电影告诉了我存在于德国社会的各式各样的典型观点,让外国人了解,其实德国人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正在努力地去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
其次,这部电影有很多艺术化和理想化的成分。一个穆斯林独身难民、一个富裕的良好教育的德国家庭(医生、商人都是高收入高学历职业),都不是当下德国需要帮助和能提供帮助的主流人群。包括Dialo的平和的性格,假的离谱:慕尼黑能有大几百平米的别墅,Dialo主动要求只住在他家的地下室,我不能不笑了,电影难道是讽刺吗?如果难民真是这样的觉悟,眼下难民问题就不至于这么棘手。这说明电影对于敏感话题触及得不深,给人一种不痛不痒感觉
最后,作为一部喜剧片,我觉得它还是非常合格的,有着典型的德式傻傻的幽默。(在我眼里,德式幽默就是猪不会拐弯撞到树上的那种感觉)。比如女主人做梦梦见ISIS占领了街区,比如Dailo词汇量不多,只会用alt形容女儿“岁数足够大了”和父亲“年长值得尊敬”,造成的蜜汁尴尬。我真的是笑了出来。这种真诚带来的小误会,以及hartman一家的包容和理解,仿佛预示着难民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忍受阵痛,也需要时间

  《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观后感(三):政治正确的喜剧片原来可以这样拍!德国人的难民白皮书

政治正确,主题先行,隔靴搔痒,化骨绵掌.....
德国年度喜剧大片《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就这样避重就轻,或者说,以电影的造梦性质,软化了现实,寄予了梦想一片天地。
不光是德国,整个欧洲都在为难民问题卖单,层出不穷的文化冲突,宗教冲突,阶层冲突,导致大部分欧洲人对世界各个国家的难民抱有敌意,还有浓的化不开的偏见。
每一个与难民有关的社会新闻,暴力的,色情的,极端的,都将沉重的刺激每一个欧洲人的神经。
一时间似乎没有人愿意为难民说话,很多问题让政客都头痛无比。
人性这个东西,搅得整个西方世界天翻地覆
这部落脚难民问题的影片《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并不是有多好,它非常明显的是以德国人的视角,呈现了一个大家欢的喜剧梦想。
只能说,该片至少愿意触及这个敏感问题,在道德前提上,它保持着正确,它希望最终的结果,是融合,是相互帮助,是消除歧视,越过偏见的沟壑。
不谈意识形态,胖哥今天只简单说说,主题先行的影片如何架构一个逻辑清晰的叙事结构。
《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的中心是文化和民族融合。为了表现这个主题,导演预先设置了一个看上去光鲜,但内里存在问题的德国上流家庭。
剧情的发展是,来自德国难民营的尼日尼亚人迪亚洛进入这个象征着德国社会的家庭,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观察他们,改变他们,然后和他们在精神上达成默契,最后融入他们。
德国家庭提供给这位难民工作和关爱,帮助他重新开始,能够留下来,在富裕的社会获得崭新的人生机会。
而迪亚洛带给德国家庭的则是单纯善良,用心温暖这个分崩离析的家庭,帮助家庭成员重新建立关系,让家成为现代人的伊甸园,而不是围城牢笼。
这个德国家庭的父亲,是一位不服老的医生理查德,他常常去朋友的美容店打抗皱针抵御衰老。
在医院,对年青的男医生抱有敌意,他不愿退休,不愿老去,不愿成为被时代翻篇的注脚。
理查德的儿子菲利普,是典型的商业狂人,心里只有工作,从德国到上海,他是顶级飞行达人,经常穿梭于欧洲和亚洲。他离婚,有个儿子,但完全疏于照顾。为了接电话,进了精神病院.....
他的疏于管教,让其儿子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为了拍摄一部饶舌MV,居然把脱衣舞女带到了学校,充当MV中的“邻家女孩”。
理查德的女儿苏菲,31岁,几段失败恋爱,几个无法毕业的专业,她被父亲压制,认为应该24小时学习,早点出人头地,为家族争光。结果她反而脆弱,反而胆小,对什么都失去了信心
整个家庭的转折点,来自理查德的教师妻子安洁莉卡,在朋友的灌输下,准备不顾反对收留一位难民营的尼日尼亚籍小伙迪亚洛。
这个家庭,从猜忌,排斥,到最后为迪亚洛说话,保护迪亚洛,经历了众多转变,人物弧光逐渐形成。
是迪亚洛给了退休教师安洁莉卡新的家庭温暖般的生活,迪亚洛陪伴她整理花园,陪她互相诉说家庭回忆
是迪亚洛告知理查德,应该重视安洁莉卡,毕竟她是你的妻子
是迪亚洛陪伴理查德的儿子,让理查德在儿子发过来的一个又一个视频,包括和迪亚洛的绕舌歌曲,迪亚洛的学校演讲等,最终让理查德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
也是迪亚洛牵线搭桥,让苏菲找到了真爱,重拾信心,获得了学位。
迪亚洛看似是神人,其实并非神通广大,他只是明白家庭的重要性,因为在战争中,他失去了这个家庭,这个惨痛的回忆极具分量,让哈特曼一家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明白了家庭和亲人生命中不可或缺
《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同样树立了几个制造笑料的对抗式人物,神经质,跟踪苏菲的德国出租车司机。
保守自大的基督教女邻居。
还有总是搞错抓捕对象的安全局特工们。
这些人没有几位主角丰富的人格体,只是被脸谱化的功能性存在。表现了德国社会中存在的难以消解的偏见。
《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制造幽默的方式,来自文化和语言的隔阂,比如从迪亚洛生搬硬套,用错语境的德语中调侃部分家庭成员的怪异
比如围绕着同性恋这个词的意思,大谈特谈,最后为了规避歧视问题,而牵引出众多歧义,用紧张制造着笑料。
对于反战问题,该片也略有触及,迪亚洛的噩梦,迪亚洛到学校动情的演讲,把难民的问题,大多归咎到了战乱。
处理这样政治正确影片,以人物转变制造和消解冲突,以家的母题性主题统领全篇,然后以喜剧,制造笑中带泪的情绪感动,即使主题存在硬伤,当依然能获得比较不错的整体效果。
《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的人物设置无疑是隐喻性极强的,同时的确难逃单方面的视觉思维。
该片为了政治正确,几乎完全是以德国人的视觉去呈现难民们的世界的。
为了保持嬉笑轻松,该片很多地方浅尝即止,用打闹掩盖了沉重的背景和现实。
还在,影片好笑又温情,真诚也不算做作,整体观感非常舒服
当难民们的移民问题依然是任重道远的。
我们不能期待经过几十年积淀,换来民族大融合的纽约式过滤。在这个冲突激化的年代,要想在极短的时间解决文化、宗教、阶层等的隔阂,的确需要极大的努力勇气
相信欧洲难民的安置,他们的移民问题,将会成为欧洲、以及世界未来几十年最为关注的问题。
如何为现在的欧洲人,和难民们营造一个和谐的“想象共同体”,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想象的共同体”的崛起主要取决于宗教信仰的领土化,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
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人造物”。
所以,融合的根本还是来自文化的力量。
偏见无疑是文化的一角,如何改变它,树立一个普适性的文化价值观,可能是解决欧洲难民移民问题的一个出口吧。

  《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观后感(四):Wellcome to A Real World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fugee Diallo is accepted by the Hartmann, every family member is going through their own crisis. There is reciprocal help between Diallo and the the hartmann , which leads to a harmony at last. It is good that the movie shows the fear German people hold against the refugees, but the conflict is solved too naively and simply.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