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埃及王子》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埃及王子》经典观后感集

2018-01-01 20: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埃及王子》经典观后感集

  《埃及王子》是一部由布兰达∙查普曼 / 西蒙·威尔斯 / Steve Hickner执导,方·基默 / Ralph Fiennes / 米歇尔·菲佛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埃及王子》观后感(一):应许之地

  这里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未来的法老之王,另一个则是神所选定的希伯来拯救者。他们一个叫做兰姆西斯,一个叫做摩西斯。

  或者换成另一种更为眼熟的译法。他们一个叫做拉姆西斯,一个叫做摩西。

  这是圣经旧约中的一则故事,关于神派摩西拯救正在埃及受苦受难的西伯来人

  但在摩西明白自己真正的身份之前,他曾经是一名埃及王子,和拉姆西斯一起,享受着无数奴隶堆积起来的埃及帝国的伟大。拉姆西斯是他所信赖的长兄,他是拉姆西斯最亲密弟弟。他们曾经一起闯祸,一起被责罚,一起在这片陆地上自由自在享受自由

  等时间到了,摩西才明白,这一切不过是假象,他不是什么埃及王子,只是一个奴隶多年前放在尼罗河里随水流走的孩童。他身上流着的是属于希伯来的血液。而他所肩负的,则是拯救希伯来人的命运。神亲自对他说话,让他回到埃及拯救自己的同胞。他离开埃及后和爱人一起过着的幸福生活,却是埃及他的那些每天劳作的同胞所无法享受的。

  于是摩西回去了,为了那片土地上苦苦祈祷的希伯来人。

  他面前是新一任的法老,也是他曾经的兄弟拉姆西斯,他们都很高兴看到彼此,但这不能改变个人的敌对关系。傲慢固执的法老王不肯放弃他的尊严,于是神降下灾难、带走所有长子,只有门楣上抹上羔羊之血的希伯来人才能躲过一劫。

  然而在更严重的灾难来临前,摩西曾经来到他和他的兄弟最常嬉戏的地方,他们曾在这里无话不谈。坐在埃及帝国阴影里的法老王疲惫地看着他,他们都记得过去,但是记得又有什么用。你固然是我的兄弟,但你首先是我的敌人

  在长子去世的打击下,拉姆西斯终于允许摩西带走所有的希伯来奴隶。多年寻求的自由终于到来,人们眼中却是恐惧和怀疑,他们踏上了回家的路。拉姆西斯复仇的大军就跟在他们后面,神派摩西分开阻隔在自由面前的红海,并且淹没了所有追来的敌人。

  当他们踏上新的大陆,海水复原的一刻,摩西回头看向浩渺无垠的大海,那一头的埃及已经彻底远去了。

  ——————————

  以上是文艺腔。

  话说看这个的时候……我真是忍不住萌上了摩西和拉姆西斯兄弟俩OTZ,尤其是最后拉姆西斯在海岸边喊摩西的名字,摩西回头望着大海。

  让我想起来Tim Roth演的那个《叛徒与英雄》(To Kill A King)的最后,克伦威尔死了,费尔法克斯走出去,外边的人都在欢呼费尔法克斯的名字,但是费尔法克斯的表情并不高兴,因为他所获得的欢呼,都是因为杀死自己的兄弟。

  那也是对又萌又虐的CP= =

  不过这电影里,神为了拯救希伯来人用的手法很让人迷惑不解,如果真的全能伟大,神为什么不用伤亡更小一点的方法,以那么残忍的手段去惩罚并非加害者的普通民众……

  而且红海合上之后,希伯来人所露出的恐惧眼神也很令人深思。人面对这样的力量,即使是用来拯救自己的力量,恐怕第一反应也是害怕吧?

  总之是个很不错的电影,梦工厂出品。音乐更是美得不得了

  开头那个拯救我们,还有摩西母亲送走他时候唱的摇篮曲,以及蝗灾时候兄弟俩对唱的虽然你是我的兄弟神马的,都非常非常好听,回头去搜搜原声专辑下载!

  最后——妈呀!我刚看到这是98年的电影……98年效果就能做成这样!!!!!只能膜拜……

  《埃及王子》观后感(二):神不是残忍的

  想找个动画电影看看,于是在风行上一篇一篇的找。发现这部电影评分挺高的,我一直都是先看评分,好让自己多少有个心里准备。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摩西的故事。

  这个故事源自《圣经》的旧约,讲的就是摩西怎样把以色列人从埃及的为奴生活中领了出来。当然是神选择了摩西。

  首先摩西和王子的友谊在这部电影里有很大的比重,两个人并不是亲生兄弟,却有一种胜似亲生的感情,想想现在电视等等的媒体上亲兄弟姐妹之间争夺财产而反目的事迹。。。。我就是觉得这样的情谊触动了我。

  看了许多网友的评论,似乎对神的作为颇有微词,特别是是作为埃及十灾中最后一项“击杀长子”,觉得很残忍,认为人民是无辜的,不该这样去杀害,觉得不近人情

  在这里请允许我说点别的。

  从小我们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呢,我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教会了我

  背诵打倒地主、汉奸的顺口溜(具体的记不住了),最最令人痛恨的莫过于日本鬼子了。电影、电视剧的这种表现那么多,我觉得大概未成年之前一提到日本首先想到的就是鬼子啊,然后是《圣斗士星矢》什么的。曾经

  因为星矢是日本的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矛盾吧。那个时候居然看到过一本叫做《十八罗汉大战圣斗士星矢》和另一本《黑猫警长大战变形金刚》的

  漫画书。也许这就是当时我国的漫画家的一种反抗吧。

  所以,现在看到中国和日本打比赛还是要稍微激动一下。我想说这里面

  多多少少都有民族仇恨在里面。因为曾经的日本人把我们那成了奴隶

  ,屠杀许多中国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我们最后把他们赶出了中国。

  而以色列人呢,他们在埃及被当做奴隶几百年,这里怎么能没有民族的怨恨在里面呢。影片的一开始法老就下令杀死以色列人的孩子,只有摩西一个活了下来,所以这样大的民族仇恨也是不可调和的了吧。而摩西和王子的情谊在这里就微不足道了。

  再往下就是宗教方面的了。

  神是宇宙的神,也是造人类的神。神是良善,慈爱,公正的

  神为什么选择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在民族来说是弱小的游牧民族,他们连土地都没有,不选强的反而选弱的,因为弱小更加需要帮助,就像社会上关注弱势群体一样,这是神的美德的体现。

  看圣经的时候,刚开始对《旧约》中大量杀戮而感到残忍,其实这些都是

  有原因的。许多人都知道基督教是反对拜偶像的,但当时的拜偶像和现在庙里烧香那一种是不同的。那时许多民族在崇拜偶像的时候还在那个庙里男女行淫乱的事,还有的是吧儿女直接火祭了,而这都是以色列独一的神所厌恶的。

  所以神所杀的都是不得不杀啊,就像有的时候医生为了挽救患者会切除一部分组织

  就说这么多吧,我就知道这些了

  《埃及王子》观后感(三):声音

  初春的时候和一位钢琴专业朋友聊天,谈到音乐的缘起。从最开始的宗教需求,到中期纯粹美感的表达,一直至如今对于个性的凸显。尽管初衷已经甚为淡化,但从艺术性上讲,不得不说许多至为感人动听的曲子都出自此派。埃及王子从这个角度上说,算是其中一员。

  1.故事。

  故事取自圣经的出埃及记,是紧随创世纪后的一卷。截取Wiki上的简介,the book tells how the children of Israel leave slavery in Egypt through the strength of Yahweh their god. Led by their great prophet Moses they journey through the wilderness to Mount Sinai, where Yahweh promises them the land of Canaan (the "Promised Land") in return for their faithfulness.

  不知影片对圣经的解读是否忠实,如是那么个人角度讲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耶和华借摩西之手虽然解救了以色列人,然而对于埃及平民百姓的处置恕不敢苟同。

  个人观点,圣经故事对于科学和中立来说,好像有些太沉重了。

  2.音乐和动画。

  重点还是侃点其他的,音乐和动画。

  1998年美国出产的动画长片主要有三部,梦工厂的埃及王子,迪斯尼的花木兰,以及皮克斯的虫虫危机。前二者在原声及主题曲上都颇有建树,刚刚又去复习了一下花木兰,俏皮的沉重的都做的很好。但是很明显,埃及王子在配乐中所下的心思要更多一些。

  2.1 Deliver us

  影片伊始的Deliver us,背景是以色列人在埃及督工的鞭下建造宫殿。以沉重的男声齐喊Mud, Sand, Water, Straw开头,随后接以成文的句子,"Mud, and lift; Sand, and pull; Water, and raise up; Straw, faster!",节奏的掌控和变换恰到好处,很快就把人带入剧情。

  quot;Elohim, God on high.

  Can you hear your people cry?

  Help us now,

  this dark hour...

  Deliver us

  Hear our call Deliver us

  Lord of all remember us, here in this burning sand.

  Deliver us.

  There's a land you promised us

  Deliver us to the promised land..."

  一句Lord of all remember us,唱的绝望都要从歌词中淌出来。

  其后是摩西之母为使身为以色列血统的儿子得以活命,涉险将其装在草篮中放入尼罗河,边道别边唱最后一支摇篮曲。初而婉转复又高亢的女声,使得整部片子的异域风情在这段曲子中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

  2.2 All I ever wanted

  摩西被埃及王后于尼罗河旁拾到,视为己出,成为埃及王子(影片情节,和圣经本身不完全相同)。成人后,一次晚宴上法老的儿子拉美西斯被授予摄政王,来自米甸的女子西坡拉被抓来当做礼物献给他,而拉美西斯大方地将其转给摩西。待摩西回到寝宫后,发现西坡拉正悄悄逃走,他追随其后,偶然间撞上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亚伦和米利安,并第一次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世。

  然而自始至终以为自己是贵为埃及王子的摩西,如何肯相信一个以色列奴隶的话,他当然以为这是痴人犯上的呓语。直到米利安轻声唱起摩西母亲的那支摇篮曲,这才撼动了摩西一直以来所相信的一切。曲子就从这里开始。

  摩西一遍遍唱到,all I ever wanted。在貌似雄壮坚定的曲调下,却藏着感伤的不确定。而紧随其后的,是影片第一个令人惊艳的处理。镜头推进至摩西合上的眉眼,随着一声鼓响,眼睑被描深并瞬间睁开,画风从写实转至古希腊壁画的二维风格,法老屠杀以色列婴儿,摩西被放入尼罗河的场景列次出现,摩西也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2.3 The burning bush

  得知自己身世后,次日摩西为了阻止一名埃及人残害以色列人而失手将前者推下高台。摩西随后逃亡至米甸,并与西坡拉结为夫妻

  某天他为了追回一只走失的羔羊,在洞穴中见到了化为火向其显现的耶和华。摩西问,what do you want with me. 耶和华答,I have seen the oppression of my people in Egypt, and have heard them cry. So I've come down to deliver them out of slavery, and bring them to a good land, 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And so, unto Pharaoh, I shall send..you.

  不得不承认,仅仅从文学角度上说,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描绘的实在是太美了。

  摩西惊诧道,他们怎么会相信我呢?我曾是埃及王子,那个屠杀他们婴儿的法老之子,how can I even speak to these people?

  一直用温文尔雅的语气说话的耶和华立时变了口气,一道强光将摩西推至一旁并厉声道,Who made man's mouth? Who made the deaf, the mute, the seeing or the blind? Did not I? Now Go!

  之前一直温柔辅佐的女高音清唱也立刻消失,被有力的交响乐代替。

  摩西显然被吓坏了,耶和华便再度温和下来,告诉他你去见法老时,我将与你同在。Take the staff in your hands, Moses. With it, you shall do my wonders.

  耶和华的配音拿捏的近乎完美,紧随其后摩西回到家中,手舞足蹈地和西坡拉说起刚刚发生的事情。这一段完全没有对话,全凭一连串的小动作和配乐穿插,可效果却比再用声音叙述一遍翻了倍。然而这为神至尊,胡萝卜大棒的政策实在是太过典型,即便音乐配音再美,故事本身却是无法说服人。

  2.4 Playing with the big boys

  摩西随即回到埃及,见到了已经成为埃及法老的拉美西斯。耶和华将摩西手中的木棍变为一条眼镜蛇,然而拉美西斯认为这不过是区区杂耍小技,遂唤两位祭司玩点大的,便有了下面这一段。

  曲子从念诵埃及的诸神开始,由慢至快,缓缓进入主题。彼时为反派角色搭配的音乐大多相近,这一段很容易令人联想起狮子王中刀疤的那段独唱,尤其是偶尔类似念白的演唱。这一段的配音与动画影片增添了别样的滑稽色彩,而二者的完美匹配也让观者尤其享受。

  2.5 The Plagues

  法老不听,摩西没有办法,耶和华于是在埃及降下灾祸。拉美西斯和摩西在这一段的对唱,以及动画的设计,个人认为是片中最精美的一环。

  从尼罗河开始,水禽飞走,成群蛙类爬上岸,男女生紧凑的合唱,以及耶和华所下的灾难就此开始。

  Thus saith the Lord:

  ince you refuse to free my people

  All through the land of Egypt...

  I send a pestilence and plague

  Into your house, into your bed

  Into your streams, into your streets

  Into your drink, into your bread

  Upon your cattle, on your sheep

  Upon your oxen in your field

  Into your dreams, into your sleep

  Until you break, until you yield。

  毫不喘息的合唱后,紧跟着的是稍息渐慢但越发有力的歌声,并带出摩西的第一段独唱。

  Once I called you brother

  Once I thought the chance to make you laugh

  Was all I ever wanted...

  合唱紧随其后毫不松口,摩西的主旋律也是不和谐音聚众,唱出他多么不愿与昔日手足为敌。

  And even now I wish that God had chose another

  erving s your foe on his behalf

  Is the last thing that I wanted...

  然而马上,之前那首All I wanted的温柔主线渐出,歌词也变得伤感。

  This was my home

  All this pain and devastation

  How it tortures me inside

  All the innocent who suffer

  From your stubbornness and pride...

  可这伤感只是一瞬。拉美西斯的反问也在之后到来。

  You who I called brother

  How could you have come to hate me so?

  Is this what you wanted?

  拉美西斯紧蹙的双眉与快要倾覆的埃及交叠在一起,并引出影片设计中最巧思的一幕。

  Then let my heart be hardened

  And never mind how high the cost may grow

  This will still be so:

  I will never let your people go...

  这最后一句被一字一字唱出,并在结尾一词处闪出拉美西斯与摩西二人面孔的融合,以类似石雕的表现手法将拉美西斯典型法老装束的左侧脸颊,与摩西卷发以色列人打扮的右侧脸颊相结合。之后在Thus saith the lord的合唱声中分开,还原至二人的写实像,分别鲜明地在居于屏幕左右两侧,并以他们的合唱告终。

  看到这里,真是不自觉感慨这片子实在是太适合改编成为音乐剧了。连场景都已经在动画中完美地呈现出来,唯缺被搬上舞台。

  2.6 至结尾

  从耶和华最后一次降下灾难,取走所有埃及人长子的性命;到摩西在红海劈开波浪,引领以色列人平安通过,影片就将至末尾了。一如既往地,故事情节无法苟同,音乐和动画却愈发动人魂魄。

  正片干净利落地落下帷幕,随后片尾曲华丽登场,不能再著名的When you believe。和影片中出现的干净女声相比,惠特尼休斯顿和玛利亚凯莉的版本明显更感人更有力。全片到此为止第一次用到偏现代的架子鼓,也让二位女歌手声音的穿透力显得更加深远。

  3. 吐槽

  吐不动了...边看边写,这大概是有史以来写的最费力但也最仔细的一篇评...拉尔夫费因斯配音的拉美西斯底气厚的很,和现在的伏地魔完全不是一个路数;桑德拉布洛克的米利安也完全听不出傻大姐气息,感情其实拿捏的非常好;埃及法老及王后分别由X教授和女王殿下配音,戏份不大,但是个槽点嘛哈哈。

  当然,最漂亮最动人的声音,当属为摩西配音的方基默(看外貌绝看联系不到这声音)。刚在imdb上查了查,发现耶和华也是他配的音。又听了一遍,果然。

  洞穴中耶和华第一次借火显现的那段,真是百听不厌。从温和的指示,尊容高贵的介绍;到痛心疾首却又力图不显,言语间都淌着柔情的,对应许之地的描述;再到瞬间强而有力的威慑和反问,及其后同样迅速又再度温和的指引。那句with it, you shall do my wonders,真是让人听了无尽感慨,这是怎样一副勾人魂魄的嗓子啊。

  这的确是一部除却故事本身,在音乐配音动画设计方面,都无比精致的片子,不妨一看。

  《埃及王子》观后感(四):史诗的动画,动画的史诗

  前段时间乘坐BRT公交车的时候竟然看到上面的移动电视上放着《埃及王子》。突然想起这部动画大片我也好久没看过了。趁着这个机会简单回味一下也好。这部动画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部史诗动画大片,它各方面表现得都很宏大:宏大的场面,雄浑的配乐,经典的故事。所有的这一切成就了这部动画的史诗。

  笔者觉得《埃及王子》有三个方面最值得一说,那就是故事、场面和配乐。首先来说说它的故事。该片以《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的故事为创作蓝本。其故事原著可谓是很有来头。讲述古埃及法老发现自己的王国内希伯来人日益增多,开始感到不安,对希伯来人总是无端猜疑,于是命令所有的希伯来人都去当奴隶,并吩咐讲所有希伯来人生的男孩扔到河里。这天,一个希伯来妇女生了一个漂亮的男孩,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幸免于难,她将他放到一个草篮中放进了尼罗河。皇后在河边捡到了这个漂亮的男孩,将他带回宫殿抚养,取名摩西。摩西和王子雷鸣斯一起长大,两人成了最好的朋友。摩西十分反对法老对希伯来人的暴政,一次他为了阻止一名埃及人残害希伯来人而将失手将他打死。为了逃避法老的惩罚,摩西逃到了米甸地。不久法老去世,雷鸣斯成了新法老。摩西原本以为他会一改以往法老对希伯来人的暴政,没想到雷鸣斯反而变本加厉。在神的指示下,摩西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于是他决定要带领希伯来人走出困境。

  虽然取材自严肃的故事,但它仍然保留了动画的特征。主角摩西本来是《圣经》中所记载的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他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信仰等宗教里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他是一个神圣的宗教人物。但在这部片中他并不是这样的,他和普通人一样,少年时也玩闹,没有责任感。知道自己身世后也很迷茫。在做牧羊人的时候才沉静下来。这时候大家才看到一个成熟的摩西,也就是那个要带着他的民族走向自由的领袖。

  既然是史诗大片其中宏大的场面是必不可少的。影片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它那令人瞠目的恢宏画面,从建造金字塔,到大漠风光,很多镜头和角度极都具视觉冲击力。可是在动画片中这又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动画是制作人员画出来的,做这样的场面可谓是耗时耗力。《埃及王子》动用了来自35个国家的350名首席画师、动画师及技术师,耗资近一亿美元历时四年才炮制出来。美术指导亲自去埃及取景,以求更忠实的呈现古埃及风貌。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效,总计在1192个镜头中,有1180个是由电脑加工而成,可谓将当时的电脑特效发挥至极致:清凉的尼罗河,瑰丽的夕阳及摩西分红海,几乎都是由电脑完成的。摩西分开红海那一段,虽然只有短短7分钟,但是由16位画师花上3年心血,经历318000个电脑制作小时完成。这是动画中首次出现超高真实度的水。

  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动用了最先进的电脑动画还用到了高水平的手绘动画师。在宏大的场景和成群的人物时,他们充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场景方面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古埃及雄伟的建筑。片中展现了奴隶们修建神庙和宫殿的情形。其中的某些场面可谓让人叹为观止,也许真实的古埃及文明都不一定有这么宏伟。巨大的雕像和巨大的柱子是这些建筑的特色。要修建这样的建筑其施工场面也是难以设计的,其复杂程度也是想想都让人头疼的。可片子却把这一切展现得很完美。在人物方面,首先人设和服装设计很符合古埃及文明的特征。可能有些观众初次看到这样的人设有点不太喜欢,但当你多看了几次之后你就会发现这样的人设才适合这样的环境和这样的故事。作为比较严肃的史诗片偏向于写实的风格也很适合来讲述这样的故事。当然不得不说的是本片中的万人场面,可以说《埃及王子》中出现的群众人物数量是其它动画大片不能相比的。其中有大量奴隶一起工作的场面,众多人物欢呼的情形,最后摩西带领整个民族去“希望之地”的时候连续一整段戏中有很多的万人场面。这样的画面在动画片中可以说是前所未见。而且这些画面中的所有人物都有动作,这就可以想见做这些镜头的动画师的工作量是多么的巨大!

  这样一部史诗题材而且又是高质量制作的动画大片很难想象它的首席动画导演竟然是个女的。布伦达•查普曼绝对是我最崇拜的动画女导演,她的能力在本片上被完全的证明。可以说她就是一个动画界的女强人。她后来进入皮克斯导演了《勇敢传说》,有很多人认为《勇敢》不适合由皮克斯来出品。当你知道了它的前期创意和设定工作是在一位女士的领导下完成的之后你是不是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呢。不得不说这也不一部很不错的动画电影。

  说回《埃及王子》,它还有一项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其雄浑的配乐。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大奖,其主题音乐《When You Believe》由金像填词家史提芬舒华执笔,配以《狮子王》金像作曲家汉斯•季默的妙韵旋律,再加上乐坛两位天后惠特妮•休斯顿及玛利亚•凯莉合唱,令电影得到升华!配乐大师汉斯•季默在好莱坞的地位绝对不下于久石让在日本的地位。

  这是一部彻底将严肃的宗教信仰化身成寓教于乐题材的动画作品,音乐的制作更是动画音乐的绝佳典范,从动画惯用的百老汇音乐剧语法,配合故事题材背景的中东乐音、希伯来民谣,到史诗剧情片才会有的华丽大气魄,透过电子合成器与交响乐一番巧思铺排后,就会融合、互动、串联成一种壮阔格局,抑或是抓住中东音乐悠扬旋律里的思古幽情,挟浓烈情感凝聚成雷霆气势,加上《风中奇缘》词曲创作家Stephen Schwartz精简切中信仰、意志力的动人歌词,还有米歇尔.菲佛、以色列歌后Ofra Haza参与原声大碟的演唱,更听见中东音乐与百老汇音乐联姻而成的戏剧情感张力。Hans Zimmer除了将世界音乐与管弦交响乐互通情感声息外,兼具灵魂福音与世界音乐的合声也烘托出人声与弦乐相互带动的丰沛情感;信念就在多层次的情感攀升中,燃烧出撼动人心的力量。

  动画片《埃及王子》是一部史诗,而汉斯•季默的配乐充满了传奇色彩。对价值与尊严、理想与信念的追寻永远都不会是一件轻易的事。《When You Believe》出现之后,《埃及王子》的音乐走向了平静。雷鸣斯计划在红海边将希伯来人消灭,但摩西利用神杖将红海分开,希伯来人到达了希望的彼岸。希望的光芒在其间的音符上跳动。

  在西方世界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故事加上宏大的场面和史诗般的配乐成就了这部动画史上最伟大的动画电影。

  《埃及王子》观后感(五):愿世界和平

  在西方,埃及王子的故事,相当于玄奘取经的故事之于我们。

  动画片中,摩西接受希伯来人之神耶和华的指示去拯救他的子民,却使得无数埃及的子民受到无数的灾祸,甚至死于非命。为了和平,必须牺牲,这与碟中碟4里Kobert的那句“愿世界和平”一样讽刺。

  埃及人出于欲望,使得希伯来人成为他们的奴隶,而决定权其实只是掌握在法老的手中。只因一人的欲望而降罪于整个国家民族,这又是怎样的神。

  我不懂宗教,却也知道神明对人欲望的禁止,从对亚当夏娃的惩罚,到诺亚方舟,都是因为人对自己欲望的放纵。而佛教中的十诫更是做到了对欲望绝对的控制。大概人生的修行中,最难得莫过于控制自己的欲望了吧。

  这世上的种种,大多都是由人的欲望而起,自私,利益,权利,似乎已经成了人的社会中的主旋律。2012的预言,是否也是又一次诺亚方舟的出现呢。

  愿世界和平。。。。。。

  《埃及王子》观后感(六):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如此愤怒

  动画是好动画,制作精良,但是实在无法认同出埃及记。

  上帝根本就是魔鬼,信则拯救,不信则毁灭,这是宣扬爱、自由、和平的宗教?!

  摩西对西伯来人的拯救同时也是对给与他生命的埃及的背叛!!

  法老杀掉奴隶的孩子是罪恶,难道上帝杀掉所有埃及的孩子就是正义???!!!!

  我也掉眼泪了,但却是为了无辜死去的拉美西斯之子。

  同时,上帝对于埃及众神的藐视也异于寻常,只有上帝是神,埃及的众神只是巨大空洞的摆设以及滑稽祭祀的魔术把戏。显示无比威力,彰显宇宙唯一的地位。

  原来我还觉得,不管是上帝还是佛又或者安拉,每个宗教所信奉的神虽然名字不同形象不同,但其实都是宇宙间永恒的真理,是无法描述但却真实存在,具有无法形容的力量的存在,主宰着所有生命体。

  但是这部片子,或者说出埃及记,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

  既如此,我将坚持我的不信。

  《埃及王子》观后感(七):《圣经》经不起中国式的道德推敲

  记得高中的时候读《圣经》,美国朋友的初衷大概是想把我教化成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而我权当了解西方文化的入口。当时的感觉是,旧约的神太凶狠,动不动就想灭希伯来人的族。。。新约啰哩啰嗦重复耶稣行神迹。。。原谅我远古记忆的模糊和当时的浅薄。

  我虽不是佛教徒,但从小到大受佛的侵染显然也不少,读《圣经》时自然会把上帝和佛祖作对比,一个有佛性,一个有神性+人性。佛祖普度众生,上帝的原始子民是犹太人,从最初拯救对象的拣选,我们似乎就能嗅到一丝狭隘的气息。当然,至于后面从犹太教里衍生出了基督教,基督教视全世界儿女平等又是另一回事,至少犹太教、基督教都承认的旧约确实只视希伯来民族为自己的子民。

  再来说上帝偏执的一神论,你们必不可相信其他的神,不可偶像崇拜,上帝是唯一的真神,信则有福,不信则招祸。在去应许之地的路上,摩西有次上山顶与神会面,一去40多天,希伯来人不安便造了个金牛,上帝怒其搞偶像崇拜,欲灭其族,摩西百般劝阻与上帝讨价还价才保全人民,啧啧~实在可怕。佛祖的态度似乎超然许多,信他也好不信也好,行善也好行恶也罢,听之任之,也不屑于去规范人世间的行为,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打发你们,自己去想。

  上帝的神性强大,使其民敬畏,人性狭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佛祖则是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如此清晰地洞见上帝神性里面的人性弱点,无论有多少人前来做说客,我注定无法成为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排斥外族的犹太教便更不用说。

  然而我也说自己是长期受佛教文化的侵染,而中原佛教又是与中国文化长期互相纠葛而成,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样,其教义思想显然容易被土生土长的我们接受。因此,在我们的观念里,神应该是宽宏大量,仁义无边的。(我隐隐地觉得有儒家的影子。。。)

  那么,也许在希伯来民族的观念里,神就应该是高高在上,享受至高无上的神权,不容违背?所以我们看到摩西在带领希伯来人经历了旷野里的千辛万苦,却因为以手杖击打磐石出泉水而违背了上帝的意思——只需对磐石言语,这样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错误,而得到无法踏上应许之地的下场,只好远远看着那流着奶与蜜的迦南美地,死在了应许之地之外。

  所以讲了那么多,出埃及只是圣经里的冰山一角,大家便看出那么多不合乎中国道德标准的问题,看完整本《圣经》岂不是觉得不可理喻了。我们只是活在两个文化氛围里的民族,以我们的定式思维去衡量希伯来人的定式思维,或者反之,都是不对的。

  宽容是正解。

  《埃及王子》观后感(八):优秀动漫赏析作业节选

  电影虽然反映了圣经的经典情节,但是又经过了设计者的手上加以塑造,尤其是摩西和拉姆西兄弟之情的改编,为动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动画一开始的兄弟之间的玩乐,摩西离开时的不舍,再次见面时的喜悦,对敌时的无情,最后的呐喊。当拉姆西斯跪在巨石上朝天呐喊着摩西时,他那伸开的双手仿佛在等待着摩西,仿佛在努力留住儿时的那些快乐的回忆。但是摩西却有着不得不完成的使命,在最后看了一眼拉姆西斯后,他毅然的回到了自己的族群中,兄弟之间再也没有交集。

  这个电影同时也可以说是一个音乐剧,但不是印度的那种音乐剧……全片都充斥着恰到好处的音乐。开头奴隶们艰苦劳作时的气势磅礴的歌唱、摩西与拉姆西斯驾车时的欢快节奏、摩西母亲的低声的吟唱、摩西见到姐姐时的怀疑紧张的音乐、壁画重现时阴森诡异的音乐、摩西到达沙漠时平静欢乐的音乐、兄弟反目时的激烈严肃、神的灾难降临时的神秘的音乐、最后希伯来人欢呼雀跃的音乐,还有《when you believe》的出现,这首由两大歌后联袂演唱的高亢歌曲作为一切故事的结尾,终结了这场灾难。

  这部动画最有名的一个镜头就是红海被劈开的那一幕,这一幕是由16位画师花上3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这一个镜头就花了不知道多少钱……而这还是1998年的电影,反观中国,就是15年后的今天,在动画电影这一方面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希望以后看到网上热议,流传久远的电影能打上made in China的标签。

  《埃及王子》观后感(九):我们没有宗教的人说~

  对于我们这种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

  《埃及王子》的故事内容太扯了。

  纵观电影本身,

  因为没有接触,没有彻底对希腊神话作出钻研,

  所以表达的观点应该是不怎么文学的。

  就我单纯的看这部电影,

  感受到的是,

  最开始摩西的性格是淘气的。

  像小孩子一样。

  而后来的,与神相遇,

  似乎从那以后,一切的发生都是神的旨意。

  显得没有自我,彰显的那种坚决,为争取自由的努力,在某种那意义上,是依靠神力。

  不过,

  从另一角度上讲,

  这些也强调了,信仰本身是可以解救人类的。

  这就是电影所渗透出的宗教意义,所传达的宗教观念。

  这是梦工厂的作品。是十年前的2D动画片。

  我记起来,前段时间看到的《功夫熊猫》。

  同样来自Dream Works

  但是所表现得思想和主题有一定的出入。

  不可否认的是,

  两个电影在实质上都体现了,

  美国的传统价值观,

  对于自由,对于自我的实现。

  中国电影中强调的是集体的意义,

  西方则是更注重自我的决定对结果的影响。

  然而,我们也看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影的人的作用突出的越加明显。

  《埃及王子》《功夫熊猫》。

  相隔十年左右的作品,我们看到,

  电影技术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就价值观而言,始终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我想,这是一个社会发展进入成熟时期必然的现象吧。

  中国的电影反应的主题是复杂的,

  也许,这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的过程吧。

  但一切,值得我们坚信。

  《埃及王子》观后感(十):艳丽凄美的史诗故事

  梦工厂于1998年制作的《埃及王子》,无论从画面故事音乐抑或角色塑造都堪称为一部动画巨著,这部90年代制作的动画即使放到现在这个技术蓬勃的年代,也不失为一部高水准之作,《埃及王子》不落俗套地忠实地还原了旧约圣经中《出埃及记》的故事,画面氛围充满异域情调,音乐美妙绝伦,人物角色拿捏得当,更有丰富的戏剧发展。

  影片开头便是泛着橘红的天空,伴随着恢弘而带点凄美的音乐,开头的氛围就让观众觉得这是一部史诗电影,云层散去,一个若隐若现的太阳出现了,似乎快与橘红的天空融为一体,美丽,动人,却又带点神秘色彩,让观众不自然地陷进电影的氛围当中。开头这一段橘红色的景象,不仅带动观众的氛围,也为整部电影橘红色的暖色基调做铺垫。下一场景,是以一段音乐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狮身人面像出现,通过叠画的方式不断放大,增加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力,然后就是奴隶们被强迫式地在劳动,背景音乐铿锵有力,并且与镜头剪辑配合的天衣无缝,节奏快而刚好,这一段巧妙地利用音乐剧的表现手法来说明故事的背景,埃及的法老王时代,以对奴隶的压迫来换取宏大的建筑的时代,埃及光鲜的外在却是建立在无数人民的痛苦中的时代。接着,又是另一段音乐剧的出现,士兵们到处掳走婴儿扔去尼罗河中给鳄鱼喂食,主人公摩西的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逃到河边,微风吹佛着他们的脸庞,母亲流着泪把摩西放进篮子里随尼罗河飘远,尽管惊险,可摩西仿佛得到神的庇佑般化险为夷,最后随河水飘进皇宫里,这一幕,幽蓝的纱幕被惊吓的水禽弄飞,河水也是幽蓝色的,远处是映着橘红色调的皇宫,带给摩西的是未知的世界,是全新的生活。

  黑场的转场方式,马蹄声的出现,摩西瞬间长大成人了,和他哥哥拉美西斯肆无忌惮地骑着马在皇宫与城镇里飞驰穿梭,建筑台的倒塌很是气势蓬勃,有如身临其境,接连的闯祸也显示出他们的玩世不恭。摩西和拉美西斯被法老骂的最后一个镜头,一个大全景,法老和皇后站在左边的高台,他们背景就是远处巨大的人像,暗喻他们的权威与象征,摩西在右边离去,能注意到他们都是以侧面的形式对着观众,这也符合埃及的审美观,摩西的动作继续而画面变换切到下一个场景,也是一个大全景,以中间的通道分隔左右对称各有一座坐着的巨大人像,拉美西斯坐在右边的人像腿中,摩西在下面来回度步,也暗喻即使是他哥哥拉美西斯也是凌驾于摩西之上,在外面,摩西是埃及王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皇宫内,在他的家庭里,摩西却只是渺小的一员。同时,在电影前期的很多个镜头里,埃及建筑被夸张地放大,而摩西在这些巨大的建筑下面,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渺小,甚至卑微。

  摩西得知自己身世而做梦梦到法老屠杀婴儿这一幕也很有意思,利用埃及文化传统的审美观的埃及古代壁画去表现出来,艺术水准非常之高。摩西良心发现,阻止卫兵鞭打奴隶,一不小心把卫兵推下了,卫兵掉落的那一幕,用了一个接近90度的仰视镜头,快速地往观众掉落,视觉冲击力很大。摩西终于都离开了,离开那个有压迫感的石头皇宫,离开那个不属于他的埃及,走在沙漠中,他身后的脚印被风抚平,同时抚平了他的放荡不羁,抚平了他的玩世不恭,当他把身上的饰物抛弃,脱下假发的时候,正是他完全把过去的自己抛弃了,对于他,开始新生了。真是如此,他无意中到了米甸族人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摩西遇见神迹那一幕开始,有个长镜头是摩西的羊误入某个洞穴,摩西去找那只羊并来到洞穴前,前景是洞穴,中景是摩西,背景是明媚的阳光与天空,摩西走到洞穴里,一道幽蓝的光吸引了他,也顾不上走失的那只羊,这样的处理是能让观众察觉到将会有事发生在摩西身上,希伯来的神将力量借给了他,让他去拯救在埃及陷于水深火热的希伯来人民。

  摩西回到了埃及,回到了皇宫,和拉美西斯说明他的来意,拉美西斯不同意,命大祭司和摩西斗法,这一幕很有意思,同样是音乐剧的表现方式,摩西的冷静,两位大祭司滑稽表演式的魔法,光影的变化,冷暖色调的穿插,以及埃及众神雕像庄严地出现。摩西与拉美西斯的对抗开始了,摩西利用神力让灾害降临于埃及大地,拉美西斯却还还是无动于衷,自以为日月星辰之王还是那样高高在上无所不能,有个镜头,拉美西斯与摩西的脸合在一块,然后慢慢分开两半,左边是代表拉美西斯的幽蓝色,右边是代表摩西的橘红色,他们本是兄弟手足,却在此时此刻分道扬镳,成为对等的两方,摩西在明,拉美西斯在暗,也暗指胜利始终是属于摩西的。最大的灾难降临在埃及了,整个埃及笼罩在黑暗之中。这次灾难席卷了整个埃及,拉美西斯的长子也不幸遇难死去,拉美西斯抱着儿子那一个镜头,左边是一束光照射在拉美西斯身上,那些雕像在画面的右方处于黑暗之中,拉美西斯躬着身,他此刻显得很渺小,法老高高在上的形象找不到了,拉美西斯对摩西的要求终于妥协了,并且,摩西和拉美西斯的关系在此刻彻底瓦解。

  摩西带领他的人民离开了埃及,画面的色调又变回温暖的橘红色了,希伯来的人民面上挂满了笑容,人群浩瀚地奔去神说奶与蜜的地方,他们来到海边便止步了,刚好拉美西斯带领人马来追杀他们,危急之际,乌云密布,从天而降一团天火挡住了拉美西斯的去路,摩西再一次显示神迹把大海分开两半形成了一条去路,海水分隔上涨气势澎湃,希伯来人手举火把走进这条海水分开的路里,水壁就在他们的旁边,每当闪电一划过,照亮了水壁,能看见海中大鱼的轮廓,消瞬即逝的美丽。海水路到头了再次分开,一道橘红的明媚阳光投射进来,那是希伯来人摆脱埃及压迫的终点,拉美西斯和他的卫兵被海水淹没了,摩西带领他的人民上岸了,乌云散去,天空放晴,结束了,西伯来人自由了,摩西完成了他的使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