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门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门第》读后感10篇

2017-12-31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门第》读后感10篇

  《门第》是一本由连谏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的247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0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门第》读后感(一):可怕的是一无是处自尊

  曾经认识一位男生,手带700块的表拍照炫耀,动辄说自己厉害成就距离乔布斯也就两三年的事。

  由于家境普通,他对物质追求显得贫乏可笑。一张百来块钱的音乐剧票、近郊旅游的地点行程,偶尔去饭店的满桌饭菜,全部成为他证明自己的筹码。再后来,他发现这些不够震撼,便经常发布耸人听闻状态

  例如:喝醉了。下班了。连闯几个红灯。平安回家。

  例如:即使没签合同,老板依然对我赞赏有加。饭贴四千有没有!

  撇去这些,他还是个极端分裂者。

  不断分享与转发各种仇富言论。仿佛自己是平均主义者,追求共同富裕,倡导同吃一锅饭。

  鄙弃奢侈品,认为那是土豪与没品位的象征。认为多数热衷奢侈品的年轻人都在卖肾。

  然而,生活中,他背着女友出轨,找到位海龟姑娘后骄纵至极。逢人便说:知道么,我女朋友出国读书,极是富有的。

  其实,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无是处的自尊。可怕的是全世界都要奉承你的,无谓的偏执。

  何春生便是如此。

  他敏感脆弱,眼力界浅。动不动便把自尊挂在嘴边,仿佛全世界都欠着他,他却想证明全世界。

  物质匮乏自然造就人的生活质量下降。他不明白为何要鲜榨果汁,不明白装修讲究风格材质,不明白听音乐会乐趣何在,不明白饭菜不能隔夜,不明白一件一万多的大衣和商场换季清仓款式有何不同

  倘若他只是不明白,也就罢了。然而那颗一无是处的自尊却又冒出来。于是他不满,认为妻子铺张浪费。他埋怨,认为人与人差距大。他甚至幸灾乐祸:妻子的哥哥瘫痪了,他们终于不高高在上了。

  自尊告诉何春生,你的贫穷生活模式是对的。他们是错误的,你不必理解,只需指责。

  然而在于同事相处模式中,何春生又是自豪的。他是他们中第一个有房有车的人。他爱酒醉半夜,电话召唤妻子,只为让朋友羡慕嫉妒。那时的何春生是高人一等的。他学会了用睥睨的姿势俯览别人。

  其实他大可以有所作为。不断拓宽自己视野,走出圈子放眼社会学习进修取得文凭,或者协助妻子的哥哥完成事业

  然而他选择逃避,固守成见,以及怨天尤人,最后放纵

  一无是处的自尊不允许他主动低头,融入妻子的生活。这不仅是吃软饭,更是男人女人示弱的表现

  一无是处的自尊暗示他,现在很好,你缺乏物质,精神却是独立的。

  一切都是环境的错,妻子家境的错,妻子本身优秀的错。门第相差悬殊的错。

  于是最后他选择出轨,回到贫穷而欢乐的生活。

  自尊让他主动退离那个家庭,带着浪漫的悲剧主义色彩,怀揣一地的骄傲与自豪。

  《门第》读后感(二):总的来说不错

  看这个,看到了我的心里。

  每个人小说,都是在看自己吧。

  感同身受

  的确不错,看到故事结局,真的有点惋惜,却又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

  希望电视剧也这样演绎,因为这才能还原故事的主旨,不喜欢大团圆结局。

  《门第》读后感(三):门当户对重要性,总是要结了婚才知道

  故事的尾声一阵悲凉。

  织锦的爱情和生活被毁得那么莫名其妙——她什么也没做错,既没有对伴侣任性耍小性子,也没有对生活有过分的追求,更没有插足他人的恋情。她爱马小龙,却始终得不到他妈的认同——而这一切,竟是源于马小龙母亲的一段孽恋。后来她半赌气半顺从地嫁给与她格格不入的何春生,苦撑几年终究只有离婚收场。无爱的婚姻走到尽头,织锦的悲伤远不及报复心。“ 当婚姻遭遇了背叛,是否受伤和爱与不爱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有爱,背叛会伤心;如果没有爱,会伤到自尊,那种被人像垃圾一样扔掉的感觉太伤人了。 ”

  最后何春生和小丁的舒坦激起了我一丝恨意。但转念一想,谁能说何春生不是这段婚姻的输家呢?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对两人来说,都是别扭。

  《门第》读后感(四):不同人生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一部小说大抵都是寄希望于语言来描述、刻画一些人。《门第》中展示的重要冲突就是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罗织锦和何春生。罗织锦和何春生的不同,家庭是较重要的因素之一。何春生的家庭生活中,没有父亲,母亲虽然年轻时也曾向自己的人生的抗争过,但后来终究还是向生活妥协,市侩成了生存的必须技能。何春生的内心压抑的,他对命运对家庭都有着太多不满,但他没有榜样,他的生活环境中接触最多的是母亲,嫂子,超市的那些女同事。哥哥比起春生要有胆量和骨气一些,但他对生活没有太大的追求,所以整个人是轻松的。而春生却不同,带着对罗家的羡慕和对自己生活的难为情,他需要活的小心翼翼,这样来说他和织锦之间的矛盾是必然的。

  罗织锦不同,相对春生来说她的生活幸福的多,在结婚之前,不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都是美满的,在整部小说中她没有什么明显性格弱点,如果真有问题那也是出于一时冲动和对父亲的孝顺选择了不恰当的结婚对象。但在她选择的那一段,她自己也经过了仔细分析,除了剩下的男人,30多岁的场面男人,纨绔子弟,春生本身是合适的,因为他了解自己,也能接收马小龙。她29岁才来考虑这些问题,那么29岁之前为什么任由马小龙一拖再拖,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上?退一万步,即使她和马小龙没有结果,也不应该找何春生。找了何春生意识到了矛盾,也不应该任由其发展。但结局难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这样的结果对她来说是好的。

  不恰当的恋爱和婚姻是对对方彼此的束缚。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者兴趣,在一起生活,凑合也能,但是你永远感受不到爱情的美好生命中长久感动可能也会有感人温馨的瞬间,但人生那么长,不能只靠那点点瞬间过活。

  很多时候,人生都是无奈的,你看不到未来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当下的决定是对错。从后往前看,我们能看到经验,但是从前往未来看,看到的总是迷茫

  《门第》读后感(五):爱情不是枷锁 婚姻不是约定

  起初是看到了于明加和佟大为演的电视剧的后半部分

  觉得女主角越看越美丽

  大团圆的结局和喜感的周晓欧让我觉得这个电视剧没有什么遗憾

  于是便在图书馆借了这本小说看看

  看罢小说 我泪雨如下

  不是因为何春生的窝囊 也不是因为罗织锦的高傲

  我只是觉得我们不能因为欠了别人的一条性命 为了还债 为了弥补别人的亏欠而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

  一纸婚姻看似举重若轻 可是两个人一过就是一辈子

  既然已经决定了彼此 那么就要好好的过下去

  不能因为门第的疏途 就产生离婚的念头 更把这种疏途作为出轨的资本

  既然已经在一起 就不能彼此嫌弃 男人就是男人 女人就是女人

  在感情上没有弱者 男人和女人都是平等的

  虽然知道这一切都不能挽回 但是这就是生活

  希望织锦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

  也希望何春生和小丁也能够幸福

  婚姻终究是无法打破门第这道坎~

  原来我从没相信过爱情

  原来我也终究这么现实~

  《门第》读后感(六):爱情是文艺青年 生活是精神门第

  精神不在一条线上的人,总以为随着时间改变对方某些致命的不匹配的观念

  爱情和婚姻不是短期内简单的你情我愿,欲火焚身。日子不是只要男欢女爱就可以相安无事相守终生的。人海茫茫,海底捞针,性格精神能匹配的寥寥无几。遇到对的就使劲忘死里去珍惜,不合适的一定要及时斩断纠缠的乱麻,所谓的不忍心到头来只会让自己抓狂崩溃。爱情里没有凑合。婚姻里没有时刻自我暗示一切会好起来的阿Q精神。如果在爱情里冷静的看到婚姻苍白无力的远景,趁早回头,免得心力交瘁两败俱伤

  普天之下多少貌合神离男男女女,拼劲力气小心翼翼维护着岌岌可危的婚姻。无法想象精神层次上不对等的婚姻:你每天就愿意榨个新鲜果汁,他却紧缩眉头看着残渣像一大堆被碾碎的人民币满心心疼;剔牙放屁如此简单的自然反应,在自己心里却活生生印上鄙夷粗俗的标签,只因对方高高在上;同床却不能同梦,确实可悲,但比起娇妻在侧却还是离不开左右手,这才是女人最大的悲哀吧。

  《门第》里织锦是何春生从儿时就怀揣的梦,某天,当梦照进现实,着地破碎。何春生错的低估了自己那执拗的自尊心,在女太强男太弱的配对中,来自周围的流言蜚语一次又一次赤裸裸的挑战他的自尊,隐忍到一定极限就是山洪爆发;罗织锦错误的以为日久真的可以生情,殊不知自己心里早已根深蒂固的生出叫马小龙的恶性肿瘤,拔与留都是颗死的爱过忘不掉的心。男人和女人的尊严在婚姻里是天平的两端,需要智慧的博弈,不要抱着试试的心态去触碰尊严底线的原则。会死得很惨。

  最理想的婚姻状态是平衡。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要学会用技巧去影响。没有雷打不动想法是不可撼动的。谈一场恋爱容易,可若即若离,可亲昵无间,更多时候,它只是男女到了该履行婚姻这道人生分岔路的前奏责任,至于是否投入真情,只有自己洞悉。婚姻是一艘在风浪里飘荡的小船,始终处于摇晃状态下前行,迟早会翻船湿身。

  《门第》读后感(七):爱情、婚姻,那些经历浓缩在一起,成为一本叫“门第”的经验书

  无聊到爆的时候kindle上看到的,被一些诸如“婚姻的门当户对”宣传词所吸引——也许我们选择这类的书,说明我们对这类的书是有需求的吧!要么是求经验、求指导,要么是寻共鸣、同愤慨。

  我是哪种呢?

  我本打算从书中解惑:我的老公和我差不离经济家庭背景,碰撞在一起,却也是各种膈应——成长背景不同,三观不同吧。但翻翻这本书,倒是发现更多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渐渐的,打算从里面找一找老公的影子,却没料到地、看到的更多是前男友的影子。提到他,并不算留恋吧。只能说印象深刻,人嘛,总要吃了跘子才会成长,而这些成长,恰恰与“门第”共了鸣。

  爱情和婚姻,彼此联系,你可以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另一基础“物质”的必要性;爱情和婚姻,在某些方面又是不同的,譬如说,Jack和Rose会因为彼此的差异相互吸引——当然咯,你带给我的是另一番天地嘛!——猎奇吧,或许。也别忘了,小燕子和五阿哥的相互爱恋,也是活脱脱的不着调的奇迹,现实中,平凡女孩子遇到不平凡、深深家规的男人,并最终嫁给他,已经难得,更难得的是,这个男人为了你打破一切地去维护你的“天性”——好福气!

  恩,艺术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哟~

  《门第》,如作者所言,这不是一个凤凰男和都市女的狗血故事,这是一个在同一个城市、甚至一起成长的两个人的故事。——这里,我认为想要逃离“凤凰男金贵女”的设定并不贴切。女主人公罗织锦毫无疑问是大户人家的金小姐,但她并没有夸张到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境地,相反,她懂事、隐忍、有素质,她只是有她一些些姑娘的point——每天要喝鲜榨果汁,吃东西要么不吃、要么就吃最好的。她矫情吗?一点儿都不!相反,她特识大体。那男主人公呢?何春生家庭条件一般,穷,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不是凤凰,他没在农村,他见过世面——当然他见世面的时候从来不是在主席,他没有高学历,他不是城市精英。他,有点儿怂,但他是男人,他不承认自己的怂。我想,他一开始做梦都想要娶织锦,是出于小人的自私:他一无所有,这个梦让他自卑,又让他自信,一会儿觉得自己不配、出入她家都感受到一丝屈辱,一会儿觉得“我不是什么都没有,等我功成名就,织锦就是我的了”或者“虽然我什么都没有,但我有个比你们谁都美好(能给自己沾光)的“未婚妻””——这些书上没有交代,是出于我对生活的体会,还真别不信。退一步想,如果织锦真的嫁给别人,回头戏谑他,他也是接受的——我曾经和她发生过什么,虽然其实没有发生什么。

  如果不是指腹为婚这种细思极恐的东西,这样的两个人是不会在一起的。小说的荒诞,正在于此。你去瞧瞧现实的生活,孔雀女咯,凤凰男咯,都是小有成就,表面光鲜——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在这个相亲=兑换货币的年代,您现在没成就,我看得上你?回头再来看小说,二人筹码完全不对等,这在周遭的人看来,这样的婚姻——甚至没有爱情呢,肯定是一场“好戏”。果然呢,何春生的梦get到以后,各种不适应;织锦的风度、隐让也让自己疲倦不已。

  先来说何春生。的确是像书中的顺生、翠红、何妈所说,娶到织锦有什么不满足——大家都会这样质问,然后会规劝他,好好生活,知足吧你!却是忽略了一个男人最重要的自尊——织锦不会去崇拜他,春生真的没有东西可以骄傲,所以他在寻找一种存在感,他要成为“王”,他要有人需要他,他要有人捧他。你看,出轨那出戏不需要浓墨重彩几个章节,不需要描写小丁这个坏女人如何勾引走何春生,小丁只是简单的卖笑、温柔、服软,甚至东窗事发后“没有你我怎么办”、只管哭就行了。春生就被这种小女人的特质所吸引,或者说,他保护她、他要她,是因为他要自己的尊严,他要自己被冠为王,他要找到自己的领地、成为谁唯一的依靠、唯一的天。SO~春生的不回头,是他爱着自己,是他被这场婚姻所伤害后的爆发——他也是受够了“织锦多好多好,所以我要多忍多忍”。Anyway,我梳理春生这个角色、理解他的行为,但其实是非常反感这样的人物。两点。首先,他穷,穷的没骨气。他并不是没有经济能力,但他好像一直在吃软饭,这与织锦能赚钱好像是没有关系的,您总不能因为您嫁给首富,就觉着所以您就不应该去工作赚钱有梦想吧。春生呢,一边偷钱喝酒作乐,也没见他拿这些自己的钱买点什么、为家做点贡献。其次,他没有责任感。这点体现在他成为父亲之后。家中添丁应该是大喜事,也是两个人角色的重大转变。书中并未提到春生为了两个孩子做了什么,只在最后轻描淡写的说他也会想儿子,和小丁一起去幼儿园附近偷偷看他们。从这些线索来看,他是一个不够格的父亲,他自私、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

  然后是织锦。我不认为她在这场婚姻中哪里做错了,她不矫情,她不挑剔。她从选择春生开始,就接受了春生的一切,她不会背后说婆家坏话,她不会和妯娌搞不来,即使她有些不满、大多数时候也是有分寸的放在心里。情商高,又不算计人,但是这样的人会让人觉得不好相处吧~ORZ。她的唯一的错,就是答应这场没有爱情的婚姻,虽然她以后的路没有错,但她一开始就错了,所以她不可能看到未来。婚姻没有爱情是多致命的事!她少了小女人的娇嗔,少了小女人的泼辣,少了小猫儿的奴性——她做不来,面对她不爱的人,她做不来。她也根本不会爱上他,他的确接受很多现实,但内心里,他并没有瞧得起他——即使她等他下班,她为他生儿育女,她也只是为了履行一个爱人、妻子的义务。你想啊,她要是瞧得起他,她至于端着吗。我最佩服织锦的地方,也谈两点吧。1、不作。她是大小姐,但她从来不作。你会说,她跟马小龙在一起的时候肯定作过,人家这不是不爱春生,所以才不作吗!对的,你再去看看她待人处事、接受春生、春生一家的态度。她没有把自己束之高阁,一定要特殊待遇,她很温和,应该说,善良。2、有底气。她肯定住不惯客厅兼卧室的小单间,她并没有吵闹男方“要不是你家穷,至于这样吗”没有死磕“男方应该这样那样,你看看我现在都包办了”,她直接选房,当然房子是自己的名字。——不能否认她多金的哥哥给她的帮助,但不难看到,织锦自己也是有能力供得起这个大房子的。女人啊,有钱、有底气,才不会被牵鼻子。

  爱情嘛,你们爱就好了,别管那么多事儿,虽然往往是女人总想着这段感情一定要开花结果,你家里人一定要同意我,我家里人应该会满意你。——瞧瞧,马小龙和织锦的爱情,到“进门”那一步,也得败给家长这一卡。

  婚姻啊,门当户对、老生常谈。两个人在一起成立家庭,牵扯到少则四个老人,多则两个家族。门当户对,怎么说呢,总得是你小时候吃的是糖、我小时候喝的是蜜,你初中念的是重点、我高中念的是顶尖,你工作出来是白领、我工作出来能小资。别觉得查祖宗十八代是多麻烦的事,您入个party,组织都给您调查三代情况看你合不合适呢,您这一辈子的事,还不好好问清楚?

  就以为爱情和婚姻处理好你就幸福了?吼吼,残酷的事来了。其实爱情里总是不同的人能迸发出花火:性格咯,收入咯,成长背景咯。一到婚姻,这种不说绝对死吧,但拼命妥协也是筋疲力尽,甚至,你不仅要对对方妥协,你还要安抚本家的长辈——累。哎,人嘛,总是要找点“乐子”,生活才有滋有味。

  以上。

  《门第》读后感(八):木啥营养的婚姻狗血剧

  这两天晚上陪着婆婆看了几集《门第》,不得不说国产的婚姻伦理剧已经到了编无所编,于是乱编的地步。用了一下午时间看完了现有在线阅读的全部章节,不过没有收尾呢,发现连续剧对原著做了不少改动,特别是男主角何春生的性格塑造,电视剧里是个完美的充满智慧的人穷志不穷的新好男人,而书里却是充满穷酸味的无比拧巴死要面子的屌丝。但是表达的主题差不多,都是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其中门不当户不对就是重要一方面。

  作者对充满厨房烟火味的百姓生活描写细致入微,也许会有很多人看完感同身受,可是为啥我觉得里面的男人女人都有性格缺陷呢?充斥着浓浓的贱味~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各种狗血的结局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得来的,我想这些都是客观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

  无所谓了,一下午的时间全当消遣了,对我是木啥营养。反正我是不会结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也体会不到妯娌互骂的市井气,对前男友也木有那么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总之这本书对我来说木有感觉。除了这本书写的是青岛,地名路名还是蛮熟悉的,四方路我常去吃小吃,劈柴院的豆腐脑也是香喷喷的,呵呵,我喜欢青岛这个城市,连同与他有关的一切都想去多看看。

  《门第》读后感(九):爱情还是婚姻,懂得去索取

  其实春生妈妈的话很对,对婚姻,付出越多的那个人是越懂得珍惜的人。所以要拴住一个男人的心,从接受他的付出开始吧。男人本来就该是社会的主流,小说血淋淋的说了女强男弱的悲哀。

  何春生基本上是一个内心病态的男人,除了那个一无是处的自尊,他什么都没有。但是上帝给了他一个男人的躯壳,于是他要面子,于是他不喜欢被施舍,于是他不喜欢看那些他自以为有的嘲讽,于是他不喜欢每天面对那个让他自卑的妻子。但是又毫无上进心,妒忌自卑。

  织锦应该有很多生活原型,内心善良,有一点点高傲,看不起那个不起眼的丁小曼,觉得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在亲眼看到春生和丁小曼在床上的时候,她应该明白其实门第以及任何自以为是的高贵真的不是爱情的筹码。

  其实看到这一段我哭了,那个一心要娶织锦等到29岁的男人,在织锦结婚以后操持家庭疲惫不堪的时候,可以喝着啤酒吃着烧烤,租着房子搂着小三。生活给了织锦一个大大的嘲讽的耳光。

  但是合上书我也有在想,如果罗织锦开始就是小丁一般小小收银员,那是不是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做个弱女子,听老公在晚饭时候吹吹牛,然后饮食男女,生活平淡。有时候被架上去的人,很难找到一个和谐的天梯走下来。

  好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摸一样的人,我不喜欢看悲剧婚姻的小说。但愿每个幸福的走进婚姻的人都能幸福。

  《门第》读后感(十):出身本身就是一场悲剧

  《门第》告诉我们,有些事情真的是出身决定的,这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不同阶层的人为人处世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有人说爱情和婚姻是两种不同的事情,而《门第》这本书无疑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门第》把何春生给刻画得活灵活现,他像是一个矛盾体,始终行走在偏执的道路上,在自卑与狂妄的两个极端不停徘徊,恐惧地观察着周围所有的人,多疑、敏感,无能且死要面子,小心翼翼拿着女人给的幸福和财富,却始终不愿意面对大家的偏见和指责,他为罗锦程的残疾而幸灾乐祸,也为罗织锦的给予诚惶诚恐……他像是一只突然闯进人家宴会的老鼠,看着满桌子的蛋糕和甜点,不知所措,最终还是逃回了自己的老鼠洞。过上了一只老鼠应该过上的日子。

  在《门第》的评价里面,我满满的看到了全是对何春生的指责,首先我承认何春生这个人并不让人喜欢,但是遗憾的是貌似没有人去探究深层次的原因。这里面,何春生就像是一只被关起来的麻雀,对着眼前精致的金丝笼而悲切。

  是的,我们觉得何春生堕落,我们觉得何春生错误,是因为我们崇拜成功者,我们偏执的认为何春生就应该去努力,就应该去成功,就应该有追求……但是我们都不是何春生,我们都不知道,这种所谓的成功,真的是这个满心自卑,毫无追求、在他心里罗织锦加俩亲生骨肉都比不上一个小丁的人真正想要的吗?或许甘于平淡,和心爱的人在路边卖个肉串,烤个香肠,才是他所真正追求的幸福吧。

  是的,我们都没有资格指责何春生,虽然我是个没有婚姻经历的人,但是我却认为,婚姻出现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太自私——我们从来只给对方我们觉得他需要的,而从来不去问问他到底想要什么,罗织锦给了何春生她哥哥的奥迪车觉得这是付出,殊不知何春生开着这辆车羞耻不已;何春生让罗织锦吃水果,但罗织锦却一致认为榨汁才有营养……我们总是觉得我们付出了,我们努力了,所以我们应该得到回报,却从来不关心自己的付出到底有多少是有用功……人就是这么贱,总是习惯于揪着别人的衣领问为什么,却从来不揪着自己的衣领问自己凭什么。

  我想,其实何春生的性格和悲剧早就已经确定了的,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何春生的母亲把自己的贫穷全部归结于丈夫的去世——她自己就是一个不上进的人。而大家在同情罗织锦的同时,希望不要忘记一点就是,身为妻子,虽然从未埋怨过丈夫,却也从来没有夸奖过丈夫,何春生是要自尊的,他从罗织锦那里没有得到自尊,小丁给了他,他的出轨也成为了必然。

  值得一提的是小丁在这里面也有明显的性格缺陷,或许她和何春生才是真的王八对绿豆——对上眼了。

  抛开剧情谈谈作者,我想说在这里面,作者很聪明的是同时塑造了李翠红和何顺生这一对,和罗织锦、何春生的对比非常明显,虽然在这里面他俩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经常打架,但是他们俩却是这里面所有人中最稳定、最幸福的一对——这样一对比,罗织锦和何春生的矛盾和冲突就毫无牵强之感——事情就是这样,两个人看事情的方法就是不一样。

  著名青春文学作家小狮曾经在他的成名作《锦夜》里面说过一句话,“所有因爱而犯的错误都应该被原谅”,或许这是一句真理,也可能是一个悖论,当我们如今,时光流逝,虽不及沧海桑田,但是时光荏苒之后的我们历尽岁月的沧桑和洗练,应该愈发展现出成熟的光芒,而不应该悲催的把自己绑在一句承诺的战车上,在一条叫做偏执的道路上失控,渐行渐远。

  是的,这是一幕悲剧,但是却是每个人都应该被原谅的悲剧,何春生是应该被原谅的,小丁是应该被原谅的,罗织锦是应该被原谅的,罗锦程也是应该被原谅的……因为无论如何,人生还是要继续过下去,只有被原谅,一切才能重生。

  何春生是幸运的,他没有像罗锦程那样,为了自己不是爱情的爱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论如何,他还能以完整的自己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只是希望他在和小丁幸福美满的同时,不要忘记,爱不只有索取,爱更多的是责任。

  《门第》就这样结束了,合上书,我曾不止一次的问自己,这是悲剧吗?或许吧,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每个人在这个漩涡里,都没有完整的把自己带出来,简而言之,这是一场噩梦,但是里面孕育着的,是对未来真正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最后我想说一个问题——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曾经很奇怪,书大部分都在讲罗织锦和何春生婚前的故事,婚后的故事篇幅连一半都不到,这样的篇幅能有足够的文笔把矛盾集中写出来吗?

  记得好莱坞在拍恐怖电影《八脚怪》的时候,曾无数次讨论过如何才能把蜘蛛的样子做恐怖,导演艾洛伊·艾克汉姆的回答很简单:“不需要刻意刻画,只要把蜘蛛放大,对,按照原样放大就行……”

  一样的道理,或许有的时候,我们不必要去深究一些悲剧产生的缘由,只需要把悲剧罗列,放大,就足以震撼人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门第》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