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会》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教会》经典影评10篇

2018-01-21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会》经典影评10篇

  《教会》是一部由罗兰·约菲执导,杰瑞米·艾恩斯 / 罗伯特·德尼罗 / 连姆·尼森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会》影评(一):质疑信仰

  信仰是如何拯救人的,又是如何破灭的。

  在18世纪后期,罗马教廷式微的背景下,影片通过一个奴隶贩子的救赎之路反映了欧洲殖民历史上印第安人教区的一段故事

  影片中南美印第安风情浓郁,地理风景壮阔,很好地营造了影片的史诗感。但是虽然有大牌明星的加盟,但是片子里人物确实比较脸谱化,情节之外的细节不多,个别细节场景,例如关于教区是否取消的听证会,剧情本应有非常好的冲突感,但是影片却诠释得很呆板平淡镜头语言、台词和人物表演都缺乏冲击感和张力。较为出色的台词由影片的反角口中说出“我们(政权)把印第安人变成奴隶只是身体上的凌辱,而教会禁锢思想,才是真正的枷锁。”这本来是个很严峻的质疑,信仰如何面对来自利益博弈方的质疑,如何面对世俗强权赤裸裸的挑战,如何在人群中体现自己现实价值,寻找受苦大众宗教本身的救赎之路,宗教是退居纯精神领域,还是在现实世界中踏入革命救世的洪流?这是一个悖论式的沉重命题,显然电影创作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或许是因为对宗教和政治认识肤浅,或者是受到很多宗教和历史观的限制,无法深入表现这一冲突,因此只是选择了两个脸谱化的人物,让他们在影片故事中印第安人的命运中扮演了如同木偶的角色。一个是虔诚谦逊以退让为坚守的教徒,一个是通过信仰在精神上获得救赎,又凛然在现实中突破教会禁锢,回归人类本性,选择用反抗来捍卫教义,捍卫家园的“叛逆”。影片的结局,两人皆横死,他的信仰,他的突破,他们各自选择的路线,既没有救得了他们自己,也没有救得了教区的民众,代表神权的主教早已退避三舍,罔顾教区信众的生命财产,而崇高的信仰,也被强权嘲笑践踏,委诸尘土。或许这就是结论?真正的信仰,不是把自己当成神的忠仆,甚至解放也不能依靠神的青睐,所谓解放神学,也只有失败一途(格瓦拉和古铁雷斯两个典型很说明问题了)。历史的进步社会发展,自有它自身的规律——文明的教化,资源竞争都是为了族群活下来,活的更好,也许这才是人类社会最为原生和真实的信仰力量

  《教会》影评(二):《教会(The Mission)》:上层建筑决定宗教【第3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99492651.html

  The Mission (1986)

  继续看金棕榈奖获奖影片。本片获得1986年第3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南美一个基督教会发生的故事。在十八世纪的南美,西葡两国抓当地的印第安人做奴隶,男主角就是负责抓人的雇佣军人。同时,印第安人不接受基督教的传教士,还杀死了其中一个传教士。之后很快来了一个新神父,在他的感召下印第安人信仰了基督教。此时,男主角抓完奴隶回到城里后,发现自己喜欢女人与自己的亲弟弟相爱了,这让他不能接受。于是,兄弟二人发生决斗,男主角杀死了弟弟。事后男主角很后悔,在神父的指点下男主角加入了教会,成为了传教士。一段时期内,教会发展的很好,印第安人过得很快乐。可是为了牟取利益,西葡两国决定取消这个教会,好抓那里的印第安人做奴隶,并占有土地。欧洲来的神父为了保证欧洲的教会,违心的命令教会撤离。男主角与其他几个教士不同意,决定与西葡两国军队决一死战。两方大战起来后,教士被西葡两国军队全部杀死,教会也被烧掉。电影就这样结束了。

  这是一部非常普通的电影,主题俗套、故事乏味,表现的方式也让昏昏欲睡。看来这又是一部金棕榈奖里的烂片。

  从主题上来看,电影不过又一次是展现了人类的自私。在片中,西葡两国军队随意屠杀平民,大肆的将印第安人抓做奴隶,违反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甚至对同为一国人的教士也一并屠杀。最主要的是,他们将自己虔诚信仰的宗教教会捣毁!西葡两国所做的一切都是违反人类道德的,何况信仰?这些人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说白了,就是为了钱而来。可见,电影着重表现的是人类的私欲,一种为了钱什么都不顾忌的私欲。平心而论,这样主题的电影不算烂片,可是这个主题在好莱坞已经不新鲜了。在一百多年的电影中,同样主题的电影数不胜数,本片也不过它们中的沧海一粟。因此,本片虽然从主题上来说还过得去,但却体现不出本片的独特之处,更没有获奖的资本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本片还是一部真实反映现实的电影,它表现了十八世纪时期西葡两国对南美的殖民统治,展现了印第安人不幸的历史,以及欧洲西葡两国对南美大陆的剥削与压榨。换句话说,电影告诉观众们宗教是政治工具需要听从国家利益的指挥。国家让宗教拯救人类,宗教就拯救人类;国家让宗教放弃拯救人类,宗教就得放弃,否则的话宗教就要被消灭!只是本片反映的现实太过于浅显,只停留在了表面,没有更深入的挖掘。

  至于电影情节方面,同样是好莱坞固定模式。先将一个有前科的坏蛋改造为好人,然后再出现一群比坏蛋还要坏的敌人,最后让变成好人的坏蛋大战最坏的敌人,直到英勇牺牲。这样套路的故事,似曾相识很久了,它怎么能吸引观众呢?所以这种模式化的故事我根本看不下,总是打瞌睡。根据电影片头的字幕,知道这是一个真实事件,但从本片的戏剧性来说,这个“真实事件”也太模式化了,完全是一部好莱坞电影嘛!这不会是编导经过大规模改编的吧?

  本片的亮点在于电影的拍摄,尤其是画面音乐。由于故事的缘故,本片外景全部是真实的大自然,瀑布、森林、小溪、群山峻岭,看得让人心旷神怡。因为片中部落位置在瀑布之上,所以能看到很多壮观的,人们爬上瀑布的场景。从这些壮观的场景可以看到,本片拍摄人员的艰难与努力,他们还是很值得佩服的。此外,电影音乐中有一首主题曲给我印象深刻。主题曲旋律舒缓动听,在一些美丽的画面中总能适时响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愉悦。总之,虽然电影的观赏性不高,但影片的画面与音乐还是非常出色的。

  额外说一句,没看本片之前只看名字,以为这是一部传播宗教的电影,看过之后让我欣慰。原来它只是借用宗教引出一个故事,让我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大舒一口气。

  本片演员表现中规中矩,没有太出彩的表现。片中的男演员们都是熟面孔,Robert De Niro、Jeremy Irons、Liam Neeson。他们都是演技派,但在本片中他们的表演非常模式化,就像电影故事一样,脸谱般的形象:好人即好人,坏人即坏人。片中唯一女演员Cherie Lunghi虽称不上五官标致,但也算一个中等偏上的美女,在这干巴巴的男人电影里很惊艳。只是Cherie Lunghi没红过,让我对她难以了解

  总结一下。这又是一部金棕榈奖里的烂片,不好看也不深刻,它何德何能获得了金棕榈奖?看来金棕榈奖的电影品质很难有保证。

  Cherie Lunghi

  Cherie Lunghi

  序列:0752

  The.Mission.1986.720p.BluRay.x264-LCHD

  2012-03-18

  《教会》影评(三):战火浮生----

  战火浮生----

  背景:

  1、这是一部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制作的电影。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期的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国交界处,此地风光旖旎,秀色怡人,瀑布、丛林、河流---美得让人窒息。

  2、瓜南尼部落生活区是西葡两国殖民地争议区,此地在南美有着很重要经济地位

  3、耶稣会教士来传道,并帮助当地人建设家园,有很高的威望,教士们经常违背两国朝廷的旨意,两国逼迫耶稣会撤出南美。18世纪末正是欧洲各国进行全世界殖民扩张的高峰期,同时也是耶稣会最为艰难的时期,他们受到欧洲各国的排挤。

  缘起:

  西葡两国朝廷和罗马教廷派遣红衣主教前往南美,解决耶稣会和朝廷的冲突,两国官员游说主教撤离耶稣会,主教在南美看到当地人的生活不由感叹:“我至今仍纳闷,假如我们没来,这里的印第安人是否会过得更好。”

  沉重的盔甲

  罗德利哥是一个雇佣兵,在南美从事奴工贩卖。因一时愤怒杀死了自己的弟弟,痛不欲生,把自己关在教堂的小屋子里,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盖神父鼓励勇敢面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罗德利哥开始了残酷忏悔折磨,把一幅沉重的盔甲用绳子绑起来套在肩膀上攀越瀑布岩石,他以这种方式向上帝忏悔,在他的心中盔甲再重也没有十字架重,无论以何种方式的折磨都不足以使罪孽得恕。

  他这样的忏悔折磨,教士们看了都觉得已经够了,一位教士砍断了绳子,他又一声不吭地跑下去接上绳子重新拉上来---圣经上说,忧伤痛悔的心,主必不轻看。在教士们的陪同下,罗德利哥拉着沉重的盔甲爬到了瀑布上游瓜南尼人的生活区,显然,瓜南尼人接受了他,尽管他抓走过许多他们的亲人一个孩子还是割断了绳子,把盔甲推到了河里,得到众人谅解的罗德利哥感动得涕泪横流,泪水、泥水交织在一张脸上的时候,也得到了新的生命。

  我们常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罗德利哥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行恶容易,赎罪难。

  那恶者的旨意

  红衣主教让土著人离开教会,并说这是上帝的旨意。

  土著首领:上帝的旨意是要我们离开树林建立教会,我们不明白白上帝为什么改变心意

  红衣主教:我没办法了解上帝的理由

  土著首领:我又怎么知道你了解上帝的旨意,我认为你在替葡萄牙人发言。

  红衣主教:我个人并不代表上帝发言,但我代表教会发言,教会是上帝在地上的使者。

  土著首领:为什么不和葡萄牙国王说?

  红衣主教说,我说过,但他不听。

  土著首领:我也是国王,我也不听你的话,我信任你们是错了,我们将尽力奋战----

  主教命令耶稣会教士和他一起回去,并且不准支持土著人,否则将被开除会籍。

  红衣主教:为什么他们必须作战,为什么他们不回到树林里去?

  盖神父:因为这是他们的家。

  一个瓜南尼小女孩抱着盖神父说:我不要回森林,教会是我们的家。

  盖神父:我会陪着你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听,多么动人的理由:“我不代表上帝说话,我是代表教会说话,而教会是上帝在地上的使者。”今天的基督徒还有多少人守着这样的信条,或者是和这个信条同样诡辩的教条?这世上还有多少人,还在不知不觉中,以“上帝的名义”行僭越的事?

  基督教在中国还很“新鲜”,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切身感受到“宗教诡辩”的危害,我们没有过那些“上帝的旨意”所导的致烽火连天记忆。愿主教导我们从历史中发现、感知、明了、分辨什么是上帝的旨意,什么“出于那恶者”?

  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谈判破裂,意味着硝烟将起。。。。。。

  教堂被烧毁,信奉上帝的人被另一群信奉上帝的人驱逐,在教堂被脱下白衣,妇女孩子婴儿被迫回到森林,男人们被炮火吞噬,教士们也相继倒下,他们在战火中得到了永生----红衣主教给国王的信中说:“圣上,你的教士们都死了,只有我活着。其实,是我死了,他们永远地活着----”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一件事:经济和政治的需求与上帝无关。

  社会自身的变革也是人类--在远离上帝的混沌中--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这固然是圣灵的作为,然而,圣灵的作用是对于整体的人类来讲的,在这一个过程中仍然会有局部的倒退,而且还是以“上帝的名义”和“圣灵的感动”要求人们所作所为都要符合某一个集团(团体)的利益,因为他们已经提前教导众人--本集团(团体)合乎上帝的旨意。所以服从本集团就是服从上帝,就像红衣主教那样,以诡辩迷惑众人。

  在受造物中,人是一个看似强大实则软弱动物,和那位红衣主教一样,我们都身处在时代观念、政治理想、经济利益、社会习惯的大漩涡之中,常常身不由己地忘记上帝的教导!

  耶稣说:凯撒的当归给凯撒,上帝的当归给上帝。或许我们很难到底什么属于上帝,什么属于凯撒。但是,只要我们把自己放在爱中,站在光明里,一切都会明了--因为神就是光,光能驱散黑暗,主会用最奇妙的方式告诉我们。

  愿主怜悯我们,阿门。

  《教会》影评(四):愿尔国临格——《战火浮生》

  愿尔国临格——《战火浮生》

  比如说第3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得主的《The Mission》,不知道谁翻译成《战火浮生》,大概和市场有关。The Mission可以是教会、使命、传道、传教,土是土了点,毕竟忠实于主旋律。当然卖相可能不好。导演罗兰.约菲其实提出一个解放神学的经典命题:为了迎来上帝国度降临,面对显明的正在发生的不公义,基督徒到底能不能使用暴力?

  眼下的占中三子、在中联办“接力绝食”的民主派以及“和理非非”(顾名思义,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的信徒们,应该好好看下这套片。改邪归正加入耶稣会的前佣兵、奴隶贩子罗多萨最好要放弃“对上帝的契约”,执刀剑为瓜拉尼族战斗,神父嘉比尔却拒绝为他赐福。两个神的仆人坚持两套迥异的价值观。一种当然是经典的“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马太福音26:52》);另一种却不显明。耶稣是一概否定了使用暴力的合法性,还是说他对暴力革命其实做出规范,只是经书中晦暗不明?

  众所周知的是,拉丁美洲解放神学的两大图腾之一,一个是古巴革命战士切.格瓦拉。他的故事人们很熟悉了,毅然抛弃高官厚禄,抱病之躯入非洲南美打游击,最后战死玻利维亚;另一个托罗斯神父,是古铁雷斯的好友,也是加入地方游击队抵抗右翼政府军,最后在热带丛林被残忍杀死。解放神学伟大之处在于第一次明确要求论证基督徒之于阶级斗争和暴力抗命的可能性与限度,即作为一个基督徒,“你能闭上自己的眼睛不看(自个灵修,抱团取暖,遁世主义),难道能够闭上耳朵不听吗(底层革命,暴力抗争,参与苦难)”。

  所以如果让观众投票,你觉得罗多萨和嘉比尔,谁该上天堂,谁该堕地狱?不要简简单单一句“只有主知道”就搪塞过去,这个问题只要基督徒还活在当下,就必须做出一个明确回答。我个人的看法是,甘地、特蕾莎修女、马丁路德金,固然伟大;但更加艰难的是孙文、蒋中正这些基督徒革命家。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当压迫来临时,(基督徒)和平非暴力地殉道(注意,还是为自己“殉道”,不及他人的)”;而是在于“当你手中握刀,杀一仇敌可救千万,不杀仇敌无辜因你而死”的时候,你作为一个基督徒,到底动刀不动刀?杀人不杀人?后者的选择显然比前者更加困难,因为“殉道”不再是你一个的事情了,你已经介入了“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两难困境中。

  按照解放神学的说法,阶级斗争是既成事实,是眼睛可见耳朵可听的。因之社会革命也是必由之路,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基督徒迎接上帝国降临,究竟是扛《圣经》还是AK47冲锋枪,不思量不行。而“和平”真的是基督教的核心吗?至少解放神学的不是,而“优先拣选穷人”乃题中之义。与弱势群体同性,则暴力与非暴力,则只关乎形式正义/程序正义,不关乎实质正义了。

  “愿尔国临格”,上帝国度的降临不是你个人殉道一下,占领道德制高点就这么简单来了。和理非非的信徒们,能说这个是小事吗?

  《教会》影评(五):《教会》

  非常喜欢的一部影片,从各方面可以说均趋于完美,特别是在那种自然环境下能拍摄出如此美而且不断给人惊喜的视觉镜头。

  政治、宗教、人性相互间的影响以及相互间的矛盾确实也是很多影片涉及过的,但是能将三者和谐的架构在一起,不是普通影片能完成的。对于西方宗教不甚了解,所以也只能是片面受到些冲击,但是影片对人性的关怀、中立的角度以及电影本身的艺术性使其不会在时间流逝中褪色。

  特别提到就是两位演员趋于完美的表演真的让人佩服,当然还有可以想象的拍摄环境的困难。

  终于在影片中感受到埃尼奥·莫里康内 Ennio Morricone的等待已久的配乐,绝对是他最完美的配乐之一。

  遗憾的是罗兰·约菲 Roland Joffé在之后的20年里都没有超越即便是达到这部影片水准的作品了。

  2007-12-10

  《教会》影评(六):阿凡达不过是科幻版的《教会》

  有人说阿凡达像《与狼共舞》,我说更像1986年的《教会》(The Mission)。

  1986年康城影展的大奖得主,导演羅蘭.約菲,演员也是当年的大明星罗伯特·德尼罗,还有Jeremy Irons,Liam Neeson(其中有个是后来辛德勒名单的主角)。

  我爱看老片子,就在大约两周前,我很偶然地在家里看了《教会》(The Mission)这部史诗宗教传奇片,一上来就被这片子的气势震住了,辉煌蛮荒的南美洲雨林,还有难以逾越的大瀑布(阿凡达里有一段镜头酷似这个片子)。18世纪中叶,耶稣会传教士甘冒生命危险前来向土著传教,然而也有西班牙人前来猎取奴隶,罗伯特·德尼罗演的就是一个奴隶贩子,后来因为杀死自己的弟弟,而忏悔要为教会服务,便与两名耶稣会传教士一同进入瓜拉尼人的雨林深处。他们用勇气和真诚感化了土著人,使千千万万人信仰了天主教,并建立了一个井然有序,却没有奴隶制度的土著教区。然而,因为欧洲王室之间的利益争夺,西班牙把这片殖民地让给了葡萄牙,而葡萄牙人决定摧毁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包括耶稣会传教士,因为这些教士的行为使得葡萄牙殖民者无法公开掠夺奴隶,他们不需要真正的文明的土著,他们认为土著就是低等生物,就活该被白人奴役,而不配共同享有圣经赋予的权利。

  耶稣会传教士们竭尽全力要保护这片教区,还感动了新上任的红衣主教前来视察,当主教也被土著人虔诚的信仰所感动的时候,却仍然向强权低头——信仰在此时让位于利益,在贪婪的欲望面前,什么宗教都无法阻挡。

  于是,罗伯特·德尼罗们决定抵抗白人政权,他们站到了土著人这边,拿起了火枪和剑,为了土著人而战斗,在他们的心中,自己和善良的土著们才是上帝的战士,而那些为葡萄牙国王服务的白人士兵们,则是邪恶的魔鬼。

  最后的战斗到来,凶残的殖民者们对虔诚的土著们进行了大屠杀,传教士们誓死抵抗全都英勇战死,这篇美丽的土地化作废墟,土著要么死亡要么成为奴隶——这是一个大杯具。

  《教会》(The Mission)拥有阿凡达所不具备的许多精神元素——

  强烈的宗教性,当信仰与现实发生矛盾,是服从上级还是服从自己的内心?耶稣会的最高信条就是“服从”,但教士们却选择了良心。

  还有,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主人公的赎罪心理过程,他是对自己的流放,也是对自己的否定,从一个奴隶贩子,到发现自己与土著的平等。

  《教会》(The Mission)没有落入俗套的英雄救美,几乎看不到什么情感线索(当然,天主教士也不可能有情感,但也非绝对,许多文学作品都描写天主教士的爱情,比如荆棘鸟)。

  《教会》(The Mission)的音乐极棒,主题音乐<在地如在天>(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优美极了,是电影音乐中的经典。

  《教会》(The Mission)中有一段台词,是教士念的圣经的话,我将其用在《人间》大结局的结尾,这也是他们所有行为的动力源泉——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当然,我似乎对阿凡达太苛刻了,从商业片的角度,从视觉效果的角度而言,阿凡达都是第一流的。商业片就应该商业到底,不必要求太高的精神境界,这不是阿凡达的问题,而是我自己的问题。

  《教会》影评(七):耶稣会与少数民族权益

  本片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

  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对美洲殖民,按照我们官方的史学,天主教会扮演的是“走狗”和“马前卒”的角色,殖民者和教会“互相勾结、互相利用”。这种史观今天看来相当不完整。可以说,教会历史上很多的不光彩,都是在世俗君王的挤压之下求生存的结果,比如西班牙的宗教裁判特别残忍,是因为西班牙长期的伊斯兰教统治造成的反弹;法国对胡格诺派的迫害,也是国王一手策划,树立个人权威和信仰保护着的双重形象;取缔和迫害圣殿骑士团,则完全是因为法国国王贪图骑士团的财产。要知道,中世纪教会在法理上是缺乏刑罚的权力的,最严重的制裁也只能是绝罚,用白话说是开除教籍。教会自己手中神权之剑力量相当有限,要实现某些目的,确实需要求助世俗统治者的君权之剑,统治者则需要教会获得政治合法性,如此双方肯定会有交易。正是因为这些教训,我们今天才能意识到政教分离的可贵。人们往往看到两者之间的配合造成的灾难,却看不到两者之剑持久的张力为自由留下的空间。(以上可参考彭小喻《教会法研究》)

  至于耶稣会在美洲的传教为何并不符合官方史学的印象,我们可以从教会和殖民者的核心利益分析。教会的目的是增加信徒的人数,可这里有一个很重要却常被忽视的前提,那就是一旦向土著传教,就相当于把他们看作和欧洲人一样的人了;而殖民者关心的是现实利益,他们丝毫不介意把土著当作次等公民甚至财产。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土著居民面临被奴役的风险,理所当然地倒向了耶稣会,因而耶稣会士在当地建立了很多独立于殖民地的“保留区”,保留区的建立本是世俗统治者为了便于管理,但当耶稣会按照使徒时代的基督徒社区这一神学理念将其建立起来后,这些保留区不仅在政治上很成功,而且在经济上也很成功。今天看来,它们很像傅立叶和圣西门的社会实验,但相比优越的欧洲,保留区的成功可能更多的得益于外界否则成为奴隶的恶劣处境,以及土著一贯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耶稣会尊重当地习惯,并不要求土著欧洲化)。

  世俗政权和教会之间的张力给弱势群体带来了喘息,却为当地的殖民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某种程度上说,由于外来疾病和殖民者绝对的军事优势,耶稣会的存在成为了土著生存的唯一保障。保留区同世俗统治者之间的冲突严重到爆发战争的地步(如影片所描绘),最终导致了西方多国联合向梵蒂冈施压,耶稣会被从美洲驱逐。

  耶稣会对南美土著(或者更广义地说,底层阶级)权益的关注从未中断,这也是长期互动的结果:一方面他们由于长期深入第一线,深知中下层生活的苦难;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当地经营的良好形象,很多底层人民成为了耶稣会士,以至于开始影响高层的决策。1970年代,“解放神学”逐渐兴起,这一派神学的初衷并非宣扬暴力革命,只是强调对底层苦难的关注,而且也是相应梵二会议带来的新风,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控制。当时由当今教宗主持的教廷信里部的批评一针见血:解放神学过于关注系统性和建制性的恶,而忽视了人的个体的恶在促成这些社会悲剧中的作用——当今很多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者所达到的深度也不过如此。

  耶稣会强调社会公平,一直被认为是天主教会中的左倾势力。这种角色并不让人意外,因为耶稣本人就是以一个非暴力的革命领袖的形象出现在新约之中。但是不像我们老祖宗“半本论语治天下”的豪迈,天主教会采取的一直是将圣经作为一个整体社会地、历史地进行解释的态度。尽管新约给人以解放的印象,教会并不否定旧约里神的威严和残酷。这部分乃是因为教会的理论把人当作受造物,并认为神可以随便处置自己的作品;部分地是因为教会把秩序与律法同宽恕与同情一样看作是人灵拯救的必要条件(我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正是出于对这种精神的贯彻,对历史的审视(比如鼓吹暴力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最后制造了更大的人间地狱),同时当然也有现实的考量(毕竟如果天主教会将自身树立为革命的鼓动者,在所有世俗政权中传教都会出现巨大的困难),罗马决定对解放神学进行弹压。1980年代,耶稣会内部几乎因解放神学的问题产生分裂,此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公开谴责极端解放神学对耶稣的曲解,并要求耶稣会宣誓效忠圣座。解放神学至此走入下行道,但远未完全消失,随着南美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它以一种相对温和的面貌持续存在,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一历史过程其实与200年前的情况很相似,幸好未再诉诸大规模的暴力。本片在1980年代回顾这段历史,可说有特别的意义。

  《教会》影评(八):要不得的意识形态

  我不喜欢这部《教会》,可能是因为我非宗教人士,没有被所谓的“悲呛结局”感动,反而觉得,这很假。

  在火枪时代,要对丛林里的印第安人进行围剿,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险峻的山林,本就是易守难攻之地,更兼印第安人世代居住于此,对地形熟习。官军想要带着火枪,拖着笨重的大炮来剿灭他们,谈何容易。电影中的印第安人跟国产的抗日神剧中的日本鬼子有得一比,守在家里,等着官军千里跋涉,渡过险山恶水前来,一点也不懂得利用有利的地形,将官军在半路截杀,相比而言,台湾导演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就真实得多。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我对此表示怀疑。印第安人是在丛林里长大的,他们来自大自然,也热爱大自然,我相信他们也有自己的信仰,就像《荒野猎人》里的那个救了小李子的印第安人一样。然而,这部电影里的印第安人居然害怕丛林,会说“里面有让人害怕的东西”,跟常理不合。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的镜头很美,因为当地的自然风光确实美,可惜宗教意识过于强大,为了营造一段悲呛的宗教故事,不顾情节的合理性,生拉硬凑,有点儿煞风景。

  《教会》影评(九):想了解上帝的朋友们,强烈推荐观看

  基督教不是宗教,是一种生活方式。

  无神论这常说:如果我看到主,我才信。其实每个真基督徒都装着主,都通过自己生命的方方面面来见证主,想看主的样子,就去看每个基督徒和他们的见证吧,就如耶稣对门徒说:想看上帝的样子么?看到了我,就是看到了父。不是因为长相,而是因为主在这短短33年生命中,活出了上帝的样式。这就是为什么两千年前主降世为人的目的,不是让人通过想象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主来创造宗教,而是让人通过与上帝建立一种直接的、父子般亲密的关系,从而在自己的生活来活出一种方式。

  什么样的方式?圣经关于耶稣的记录已经很详尽了,这部电影在此基础上多了份见证。影片中的教父加比尔有耶稣的影子,一路顺服,“像羔羊一样被牵到宰杀之地”,在生命的尽头表现出那种超越暴力、仇恨的力量。耶稣说:为了我失掉生命的,会收获百倍的生命。因此红衣主教说:其实他们活了,而我是死的。

  影片中修士门多萨有西门彼得的影子,强壮、容易冲动并有暴力倾向。他与印第安人奋起保卫教会的过程,让人想起耶稣基督被捕时,彼得挥刀砍向士兵。不同的是,彼得之后还经历了3次不认主的堕落过程,而门多萨最终原谅了来犯的葡军士兵。所以门多萨不是在被印第安人宽恕时得救,而是在片尾看到教父加比尔殉道时得救。主的教会在世不是与人征战,而是与魔鬼征战;不是用武器征战,而是用爱和宽恕来征战。

  因此基督教不是宗教,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命方式。

  不太喜欢影片中红衣主教的角色。他身居主的教会里的重要位置,可心中太多的政治因素却已经取代主的教导。因此他会发出感叹:不知为了欧洲的教会,舍弃印第安教会合适么?主已经回答:舍弃我的哪怕是一个最小的门徒,都是舍弃我。

  《教会》影评(十):冰冷里的一丝暖意

  看这部电影时刚好在一本书上看到了相关的内容,以下纯为摘录

  乌托邦主义的是非

  在西班牙人想美洲进发之际,欧洲对新“发现”的大陆充满了神秘的幻想。他们以为美洲洲是古代传说里的除欧、亚、非之外的“世界第四地区”,他们根据《圣经·创世纪》里的诺亚方舟来解释人类向新大陆的迁徙和美洲多种多样的动植物群来历。这种气氛深深影响了抵达美洲的西班牙人。殖民者导出寻找传说里的“长生不老泉”、“胡安神父称”、“七城市”、“白银山脉”、“凯撒城”、“桂皮国”等地,对美洲大陆许多次远征都是在这种名义下进行的。而传教士们则认为美洲是一个没有受到欧洲“铁器时代”污染的纯洁社会,决心在这里寻找欧洲失去了的原始基督教精神,着手施行改革罗马教廷的事业,建立一个基督教乌托邦理想社会。

  最著名的乌托邦是西班牙耶稣会修士1610年在巴拉圭河沿岸建立的瓜拉尼人村落。耶稣会是建立于16世纪的天主教修会之一。耶稣会修士按照想象中的古代理想社会组织瓜拉尼人从事农业生产和他们所擅长的手工业,实行了自给自足的经济和实物交换的无货币流通,还向外部出口马黛茶等物品。耶稣会修士组织瓜拉尼人选举自己的领袖,建立扶老携弱的制度。耶稣会修士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武力征服甚至在这块土地上禁止使用西班牙语。他们把这个瓜拉尼人社会看成美洲乌托邦对欧洲的胜利。

  当然这一切都在耶稣会教士的严格控制之下,并以有效地传播基督教为前提。这个属地曾达到14万人,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耶稣会修士的实力引起了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害怕,他们在1768年被驱逐出美洲。后来,许多耶稣会修士在西班牙成了拉美独立运动的鼓吹者。

  ——《丰饶的苦难》索飒

  后来去百度瓜拉尼人词条,信仰一栏写着:多信天主教,相信再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