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倭寇的踪迹》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倭寇的踪迹》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15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倭寇的踪迹》经典观后感10篇

  《倭寇的踪迹》是一部由徐浩峰执导,于承惠 / 宋洋 / 赵圆圆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武侠 / 古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一):武殇

  有过一部浪漫作品,虽取意高远,却内容粗糙,立论粗暴。它粗糙地营造大河文明海洋文明的对立,农耕文化与航海文化的反差,旨在为其所看到的中国文明的困境找出路

  当然,这种取意高远的作品,即便内容再粗糙,立论再粗暴,我们也不应以同样粗糙,同样粗暴的方式予以对待。它是笔端常怀着感情的。

  《倭寇的踪迹》以中国武术“文明”的困局为突破口,探讨中国文明的出路问题。或许,对于一部艺术作品来说,“探讨”一词并不合适。更准确的说法大概是,它在展示中国文明的困局。就此而言,这是一部取意高远的“武殇”。

  可不论文学,还是艺术,也就包括电影,不是单靠取意高远,构思精巧就可以的。过于高远的艺术构思,常常是粗暴的,会阻碍艺术形式、艺术技巧本身所要求的“逻辑”(或“非逻辑”)。“寓言片”,寓言类型的作品,往往有这样的缺点。就中国电影而言,前段时间刚看过的《杀生》等等,都是寓言片,也有着同样的缺点。

  但无论如何,拍寓言片的导演,是很值得我们支持,也需要我们支持的。只是建议这些导演,还有那些同样想走这条道路的导演,也许可以仔细地阅读卡夫卡的《变形记》,揣摩卡夫卡同志的艺术技巧,或许能因此在艺术形式方面处理得更好一些。

  寓言片多半以美好东西被毁灭为结局,并因此增添其艺术感染力。相比之下,《倭寇的踪迹》的结局过于美好,也多多少少显得平庸英雄美女模式,格调低俗。长老仁厚的情节,也让“困局”的张力大打折扣。

  这样说来,这部作品像姜武演的《美丽世界一样,有着一个梦幻般的开篇,却拖着一条邋遢的尾巴。委实可惜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二):《倭寇的踪迹》观影记录

  2.26,周日,做了两站地(家附近的电影院没有上映)去北京剧院看了《倭寇的踪迹》的上午场(一天共两场)。影院内并无宣传海报,如非慕名而来,则几无观看可能。300人的大厅,只有我和GF两个人(非包场,非VIP)。

  作为2012年我的开年首部影院电影,没有失望,但有惊喜。不得不说,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在中国去影院看电影,必须要具备先知先觉本领,否则被骗了银子,辱了智、情商,谋杀了时间,助了纣,为了虐,就晚了。但意淫电影多年,仍不免被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见证了中国电影骗术的增长

  不得不说,《倭寇的踪迹》是一部从整体设计细节桥段都充满了智慧(非诚意)的电影。也是充满了个性的电影。在《双旗镇刀客》的基础上,又向前走了一步。意在通过武侠对中华文明的问题作出些探讨,但体现包容理性精神

  拍出了适合小成本资金的小成本电影,基本没有出现之前担心捉襟见肘感。当然更远离了山寨感。

  不能指望《倭寇的踪迹》收获诸如《疯狂石头》和《失恋33天》般的票房奇迹,但现在的这种票房情况,也有点不应该。导演要试图去驯服观众,观众也要试图去挑战自己。这样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才能良性循环,共同进步。当然这也需要影片的宣传做到位,更有勇气眼光和智慧。更需要靠谱的影评机制的跟进,老给一群雷锋抗日的故事鼓掌算什么事儿?!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三):为这份真实历史喝彩

  绣春刀、大明劫都是一年难得一遇的历史大片,但其初衷和视角仍在于通过宏大历史背景的叙述来抽离出个人的名命运起伏和爱恨生死。作为一部商业片,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已经太难能可贵,绣春刀很可能成为近十年最棒的国产影片之一。

  倭寇的足迹在立意上更加入了对中国传统儒学礼教文化中对多元融合、人性释放等多种命题的思考,龚大哥的墨家情怀和四大家的儒学正统以及维吾尔姑娘的外域刺激,当然还有倭刀改进版的锐意革新等等交之碰撞说产生的效应让人目不暇接。个人没能看懂大侠对老婆小三的这份矫情,或许这也是侠客新的注脚之一,就像明明对村口的小媳妇动了心,还是得坚守点道义的至高。

  真正喝彩的是倭寇的足迹瓦全扎根于历史的真实,俞大猷和戚继光在功成名就后却判若云泥,戚继光的政治手腕更高一筹,历史上对两人的对比早就不知多少,其战术理念差别更是写进了教材,本片的着眼点正是从这个对比展开。

  而且后来戚家军解散后想把戚家军的种子洒满大地冲动都是传统军人执着的展现,也更反映出那个时代军事武备理念认识的局限,马上虚拟演练的滑稽表演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观众那个站在变革边缘而不知进取的愚钝和可笑

  对于冷兵器的革新都尚且无知,难怪热兵器到来后的束手无策

  说一点画面,龚大侠上市归隐时的镜像成为整个片子最让人震撼的一幅图,三点钟的太阳温暖和煦,巨石盘在山顶庄稼地里生机一片,山脚下郁郁葱葱孤独老头耍酷式的要归隐,绝妙的调侃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四):麦田电影院——解读《倭寇的踪迹》

  独家解读《倭寇的踪迹》,播放网址:http://v.qq.com/cover/u/ug7f6t7enoslwza/u0176b91buf.html

  栏目组:麦田电影院

  腾讯视频电影频道出品,转载请注明

  提起徐皓峰,熟悉电影的人,可能会知道他是《一代宗师》的编剧,也是《道士下山》的原著作者。但如果提及他的导演身份,那就知者甚少。其实,现实中的徐皓峰又何止导演、编剧这两个身份,除此之外,还有小说家、影评人、大学教授、武林中人、道家学者、武术指导等多重身份,在这个物欲横流社会中,其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徐皓峰少年习画,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偶然间,他看到了意大利电影大师维斯康蒂的《豹》,猛然发现一个美术无法达到的、注重调度之美的世界,于是放弃绘画,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北影毕业之后,中国电影已经进入商业化的大潮,和徐皓峰的艺术追求相去甚远。于是他在体制内的电视台混了两年日子之后,毅然决然的辞职,回到家中的书斋,潜心研究传统文化,然而,徐皓峰还是心系电影,因为没有机会执导影片,所以他就开始了小说的创作。在闭关的几年里,徐皓峰陆陆续续写下了数十篇关于武侠电影的影评,用他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功底,庖丁解牛一样的分析影片,独树一帜,令人击节赞叹。因为这些影评,徐皓峰又再度被母校发掘出来,于是徐皓峰回到了电影学院,做起了一名教师。 2011年,他的一位粉丝找到徐皓峰,表示要资助他拍摄电影。于是,徐皓峰自任导演、编剧和武术指导,把自己的一篇短篇小说《倭寇的踪迹》改编成电影。影片上映之后,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因为这是一部颠覆观众观影习惯的武侠片,评论也呈严重的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徐皓峰用独特的方式,拍出了一种迥异于以往武侠片的感觉,是一部开山立派之作。反对者认为,徐皓峰过于标新立异,他对真实武术的影像化表达不伦不类,观看快感几乎为零。但所有看过《倭寇》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徐皓峰确实拍出了一部属于他自己特有的武侠片,就像《道士下山》之于武侠小说一样,一个新的流派,很可能就此诞生

  1. 武侠电影的历史和徐皓峰的创新

  既然说《倭寇的踪迹》乃是一部创新的武侠电影,那我们就不得不回顾一下华语影坛独有的类型片-武侠片的历史。

  中国的武侠片,始于胡金铨、张彻和楚原三位来自香港的电影作者,而这三位又各有特点。胡金铨重意境,这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长期浸,其作品展现出独创性的精神深度和文化蕴涵,被一致认为是中国武侠电影的最高峰。张彻则对男性之间忠肝义胆、深情厚谊的描绘情有独钟,而楚原则联合了鬼才倪匡,把大量的古龙作品搬上了大银幕,以唯美场景诗意的动作以及古龙式的浪漫情怀开创出一种“新类型的武侠电影”。三位前辈,均于九十年代淡出影坛,对于大陆观众而言,反倒是后来者如徐克、程小东之流更加为人所熟知。徐克以《蝶变》进入香港影坛,借用古龙式的悬疑推理以及动中有静的场面调度,一下子便成为了香港武侠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几年后的《笑傲江湖》,徐克联合其他几位导演,硬是把金庸的作品改编得面目全非却又精彩绝伦,把一部政治斗争史拍成了一部畅快淋漓尽情洒脱的西部片,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一曲既出,谁敢争锋?之后《东方不败》,更是把徐克对江湖的理解,诠释的淋漓尽致,一句“有恩怨就有江湖,有人就会江湖,你怎么退出?”,让人感慨万千

  武侠电影,武和侠,是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缺一不可。但《倭寇》一片,无论是武还是侠,和之前的影片都大相径庭。武打场面,要么像胡金铨那样充满禅意,要么像张彻那样硬桥硬马,再或者像徐克那样天马行空,无论如何处理,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观赏性。但到了徐皓峰手里,武打场面被处理成打斗的双方像耍猴般跳来跳去,然后一招制敌。更超出常规的是,徐皓峰放弃了香港动作片快速剪辑的传统,直接把武打场面用长镜头表现。这或许就是徐皓峰眼中的真实武术,但和观众预期的动作场面落差太大,观众不买账,也在情理之中。再说侠,《倭寇》中是完全缺失的。虽然片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坚守和原则,但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超出常理,更像是西方荒诞派戏剧中的人物,而不是我们理解中的侠客。

  其实,这些错位,都来自我们固有的观念,非要用武侠片的模式来要求徐皓峰。因为,我们无法相信,一个默默无名的年轻导演,出手第一部就要突破传统的束缚,开宗立派,但徐皓峰偏偏就这么做了。他给自己的电影,命名为“武行电影”,和“武行小说”一样,同样是利用文史合一的方式,减少浪漫化的想象,来描写武术作为一个行业的真实形态尊严

  2. 荒诞不经的故事、冷幽默的对白和返璞归真的武打设计

  《倭寇的踪迹》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明朝中叶,戚继光病死,朝廷无人问津。他的两名卫士,为让戚继光所创刀法流传于世,到霜叶城的乌衣巷挑战四大派,试图开宗立派。可笑的是,比武胜利,却因兵刃形似倭刀,而被名门正派驱逐。无奈之下,卫士只好扮作倭寇,搞得霜叶城内天翻地覆,最终逼得四大门派做出让步,得以创立门派。

  影片之中,可以说处处荒诞。比如在乌衣巷打过四个门口,即可在武行开宗立派,这个规矩存在,本身便是荒诞,和我们当下社会新闻中的各种奇葩证明,有异曲同工之妙。再比如彩船比武,四大门派的长老们明知里面的人乃是戚继光的卫士,为维护自己的颜面,仍坚持以倭寇待之。而且,影片采用了虚实相间的叙述方式,诸多细节,都基于史实,考究无比,但同时在此基础上,又一本正经的告诉观众很多似是而非道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难以分辨。比如关于戚继光的破倭刀,不光外形神似,连具体参数和用途,都明明白白的告知观众。但在这看似扎实无比的资料背后,徐皓峰又玩了一把张冠李戴的把戏,把历史上戚继光发明的鸳鸯阵和俞大猷发明的破倭刀对调了位置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片中那神奇的如影如响,说得言之凿凿,不由得你不信,但转念一想,这种未经训练普通人,怎能借助一个口诀,就大胜练武多年的高手,这实在大大超出我们的理解范畴,或许,这就是徐皓峰和我们开的一个玩笑

  此外,在片中一本正经的对白当中,会突然冒出一两句冷幽默的对白,让人捧腹不已。比如那个可爱的海道防官员,面对卫士的胁迫,说出的“你是不是想以累死的方式来淹死我们啊?”,还有,最经典的一段,便是四大派弟子将三个歌妓赶入地牢之后,“我们不是坏人,只是起了邪念”,“只是我们三个人,你们五个人,这种做法,太没文化了吧?”,类似的对白,其实在徐皓峰早期的小说中屡见不鲜,在影片中也很好的起到了调节气氛作用,让这部沉闷的电影,变得不那么令人难以忍受

  最后,再说一下影片的武打设计。其实这部分才是徐皓峰最为颠覆传统的部分。传统港片中,武打桥段多使用三镜头法,即以相对“客观”的远景、中全景和细密快速的近景交替剪辑,形成极强的节奏感,再加上慢镜头的渲染和声音的特效,造成炫酷的效果。但徐皓峰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他选择用中全景的长镜头来表现武打场面,基本没有特写,只用一些正反打镜头来交待对峙双方的信息。另外,和港片中一招一式拳来脚往的动作场面最大的不同,徐皓峰影片中的武打,基本没有身体接触,都是一招制敌。为此,他特意借片中人物之口,做出了解释:“中土武功,不是街头打架,模拟的是马战,两马对冲,杀招只在交错的一瞬间”。也就是说,徐皓峰拍摄的是真实的武术,而不是表演的套路。《倭寇》一片有大量的武林人士的参与,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片中武术的真实性。据说有武林人士前去探班,看完拍摄之后发问,“你这是要拍武术的纪录片吗?”徐笑而不答。可以说,片中仅有的两三场打斗场面,完全颠覆和改变了观众心目中对于武术的理解。

  3. 开宗立派的野心

  《倭寇的踪迹》的问世,彰显了徐皓峰开宗立派的野心。在原著小说中,卫士只是不忿于朝廷的冷漠,故铤而走险,扰乱南京城,借此惊醒那些躺在太平盛世大梦中的官员。但影片显然不止于此,他的诉求更加清晰,就是开宗立派。刀型是斜的,说明徐皓峰的作品不走寻常路,不能以常理度之。一开始被四大派的拒绝和误解,其实正是《倭寇》上映之后命运的写照,虽然争议四起,但只局限于小众圈内,普通观众对徐皓峰还是一无所知。彩船比武,声势浩大,借壳下蛋,最后逼得四大派不得不正视这个对手。这段经历,其实和徐皓峰借王家卫《一代宗师》走红影视圈何其相似。影片的结尾,终于开宗立派,但却因为刀型过于独特,无法摆入传统的兵器架,只得被随便扔在角落当中。或许,这就是徐皓峰眼中自己的未来,日后即便成名立万,也不屑于和那些所谓的大腕导演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徐皓峰几乎所有的作品,不管是小说、历史还是电影,都围绕着民国武林的架构展开,借武人生活和命运,阐释儒释道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改变,这也是徐皓峰最为擅长的部分。然《倭寇》是唯一一部脱离开这个系统的作品,小说都难说上乘,更枉谈电影。其最大的问题就是,真实的武术确实表现出来了,但其中承载的文化,却通通缺失,故而只能用荒诞来填补。但作为一个年轻导演的处女作,便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流派,其意义远远大于内容。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电影市场里面,还有徐皓峰这股清流,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五):徐老湿的“退而求其次”,2次。

  先看了电影版,然后看小说版,然后读老湿的《刀与星辰》,回头摸摸理解老湿的创作思路。

  其中《无道之器:武侠电影与传统文化》里的一段,可以看到徐老湿的初衷立意:

  “武侠片是研究世风的,所以背景反而应在太平盛世,如《东京物语》一样,是“居安思危”的味道。在好日子里,一个人办事办不成了,因为某一世风变异了,人物进入礼崩乐坏的危机中,最终以某种委婉的方式将要消亡的东西保留下来。虽然永远无法回到最佳标准,但“退而求其次”,好在没有消亡,没有变质,只是稍微走了点样,勉强欣慰——这是我设想的武侠片的故事模式。”

  小说版的大意是:年岁太平,军魂被阉,将军已逝,刀魂不在。难复兴,那就以一把刀,挑一个城,以尸为谏,以一次休克疗法,为太平盛世警个世。结局是类型片典型的不闭合,死个脱俗,也死得不值,貌似只留了点传说在民间,残酷的讽刺。

  改编成电影后,徐老湿开始“退而求其次”的第一次:

  剧情大意修改为:将军已逝,但刀法不可陪葬。那就以一把刀,挑四大门,求个官方铁马甲。开宗立派,留一把兵营的刀,在民间,也许军魂不在,但刀魂尚存,即使门徒再不会噫嗬,走了点样,但留了个脉。

  再看老湿的《论金庸作品的恶俗因素》,忽然觉得吊诡。按徐老湿的评论:金爷的“影视小说”是先有B级片结构,然后点缀文化品味,先通俗,再脱俗,先煮阳春面,再洒鲍鱼丝?

  而老湿的路子则是,先脱俗,再脱衣?先有卓越立意,然后再加肉戏?完全不同其他几部长篇,跳TONE得厉害。蛋,拿掉肉戏更好看不?也不一定,我喜欢小说里裘老爷子憋了25年那一炮。而鸳鸯浴以及修改后的水牢邪念,其实又可有可无,徐老湿的恶趣味?还是暗讽连那念头连风月场都没了文化?

  说回来,小说到电影,除了前面在立意上退了一次,感情戏方面,老湿继续“退而求其次”的第二次。

  结局滑向“不堪”的圆满,男人被女人领走。但同时的心猿意马又是嘛意思?徐老湿你俗得不爽快,哈哈!

  少了情色肉戏,但多了感情戏肉。两摊子凌乱的三角恋居然看上去还顺理成章了。但小说里刻痕与裘夫人的那一腿,在电影版里遇到逻辑坚壁,只好捣浆糊绕绳子带过。

  但是呢,挺欣赏这第二次的退,至少适合电影形态的呈现,多了人情烟火味。

  但是呢,徐老湿又不忘小说里的主旋律思想,体能测试和城防测试两段,在电影里就显得不着边际了。

  贪心了,既想给官心一个警示的如响,又想给民间一点残余的如影,还有戚刀与俞盾的攻守理念之对比,一边呼唤着塔塔,一边又暗示着居安思危不忘抗倭不忘人家正在明治维新正在崛起国家不管我们我们就自己强个种一起来雄起,老湿贪心了。

  无论如何,坚守品位格调上的Promise,为了通俗再来点Compromise.徐老湿不容易。

  反正意境到了,就已算突破瓶颈。

  就已堪称武侠片的一代宗湿。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六):有形式,有内涵

  这是一部非主流的武侠电影,作为武侠片,将近两个小时的观影时间,导演将武侠片重新进行了定义。而褪去武侠的外衣,作为一部立足历史的电影,他想要借由故事本身表达的超越武侠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探讨,也值得回味。

  武侠电影的再定义

  侠者的社会身份:电影彻底否定了所谓江湖的存在,没有了武当少林峨眉之类的盘踞在若干常人不可到达的高山绝境之内的所谓神秘门派,将故事的场景设定在了一座小城,一个小院,甚至一条彩船。而电影中的侠者,“四大门派” 应该是地方民间武装的一部分,另一个身份类似于强身健体的训练机构,电影的镜头语言甚至刻意将称谓“四大门派”完全物化成了四扇石门;而闯入城中的两个假倭寇,则是来自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队的退伍将士,他们希望将军中的东洋刀法技艺流传至民间。这与金庸老先生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也颠覆了晚清武侠,民国武侠那种打便帝国主义高手为国争光的传统套路。

  侠者的武功水平:电影彻底否定了类似于降龙十八掌和六脉神剑之类的超现实神技,不断强调着个人的武功根基,包括步法,脚力,腰力,耐力,水性。另外,作为电影表现的重中之重,兵器也有了古朴的还原,包括常规的斧钺刀,比日本倭刀长出一掌的改良倭刀,以及竹制的长鞭,更难能可贵的是,将木质的棍子(舞女船中用)和木质闩门用的木棍(裘夫人屋中所用)显出兵器的作用和威力。另外,电影也将所谓的“第一高手”拉下了神坛,包括隐居的裘氏和现任的郄氏,在实战中并非奥特曼一样打不死,反而只要一棍就倒地。而主角假倭寇刀法了得,但是也惧怕弓箭手的围攻。

  武功的招式套路:这里没有武穆遗书或者葵花宝典,不会轻轻一跳就两层房高,扔一只飞镖一排人倒,只有四个字“如影,如响”,如影是对敌方位置动作的预判和反击,而如响是对敌方兵器位置的预判和反击,符合常识,利用物理。而历史上的鸳鸯阵,对盾,枪,火器的配合使用也是尽量还原历史。

  社会文化的再探讨

  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裘氏的隐居,电影中交代,是因为续弦的夫人与护卫有染,裘氏愤恨,无奈,离家隐居,而隐居地附近的村庄,一个嫁为人妇的村姑与续弦的裘夫人面容相似,裘氏也格外关注。对婚姻的背叛,裘氏选择了逃避,但是逃避并没有带来内心彻底的平静,回到城中,再遇妻子和护卫,还是心生杀意,但是导演给我们的结局却是,在即将杀掉两人的时刻,裘氏选择了拯救对方,成全对方,而救人,也是自救。宽恕别人,也是解脱自己。只不过,导演留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裘氏再次出走,但是是去见那个与妻子面容相似的村姑,之后会发生什么,则已超出电影本身。 电影想表达的是爱情婚姻与个人社会身份的貌合神离。号称武功第一的裘氏,并没有像传统武侠小说中那样被美女众星捧月,反而婚姻不幸。另一方面,裘夫人与护卫相爱,却因自己已为人妇的的身份,为社会伦理所不容,整日郁郁寡欢。另外,作为支线,村姑与身体残疾的丈夫的生活,又向观众展示农业文明里,情感,婚姻,甚至肉体,在困窘生活下的廉价。导演给我们提出了问题,物质和情感的问题,灵与肉的问题,遭遇背叛的问题,是否宽恕的问题,但是电影不会给你答案,只会给你思考。尽管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封建家庭伦理道德的框架内产生,但是导演显然没有幼稚到批判封建婚姻制度,而是意欲借古写今,关照出现代人的在这个问题上投射的越发多的关注,比如高帅富,第三者,离婚,丈母娘选婿,“宝马车自行车”的争议。

  社会结构的流动与反流动:这是电影讲述的故事的主线,即主角假倭寇想要开辟新门派,传授倭刀刀法而遇到原“四大门派”的阻挠和妥协。关照到现实中,就是社会的金字塔需要有健康的流动和新陈代谢,而既得利益集团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强行阻止。天下大势,浩浩汤汤,电影中,假倭寇最终还是成功立派,而现实中,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

  传统文化的批判:这应该是电影中的,在严肃的武侠模式探索中穿插的诙谐成分,但是也是电影的亮点所在。导演讨论了对外来文化的猜忌和防范,比如假倭寇在彩船上令舞女一直跳舞,解释说测试其人种的体力耐力云云。其次,导演也狠狠的调戏了一把传统文化的虚伪性。几个门派弟子欣赏着异域舞女的舞蹈把持不住,心生邪念,被舞女拿“没文化”反间,自相残杀的场景依然令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省。其实,导演在电影中一直在强调,四大门派认为“倭寇平息已16年”,

  武备松弛,不思进取,反而内部勾心斗角,争个“武功第一”的名号,面对后起之秀,也是百般阻挠。这种传统文化的固步自封和积重难返,当下社会依然严重。

  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其艺术性是第一的,《倭寇的踪迹》在于给武侠电影提供一种全新的形式。而思想性则是其次,所以本文的第二部分,社会文化的再探讨,纯属有感而发,牵强附会,在所难免,还望指正。

  :我还是对婚姻家庭这个层面最有感触啊!!!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七):小人之心更甚倭寇

  话说第一次看《倭寇的踪迹》时候还是惊艳了一下,开篇那凌冽简洁的武打风格,意境十足的残荷败耦和阴冷的南方小巷,以及贯穿始终的心机之争和人物宿命般的黯然神伤,让我想起了小林正树的《切腹》和冈本喜八的《大菩萨岭》,不由暗叹一声大师风范啊。

  要说这部片,与最近几年的武侠电影可以说既有很大的差异,又有比较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和区别首先表现在电影内容上。2000年之后的大陆和港台武侠电影,有一部分抛弃了传统的江湖儿女情仇的主题,开始加入了其它元素,像《英雄》,《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剑雨》这类片子,讲述的差不多都是阴谋论的故事,一个人物之间充满勾心斗角的悲剧故事。从美学意义上来讲,它们属于审丑的范畴,要展示的是人性的丑恶一面。从电影类型来说,它们都是反武侠的,不能算是完全的武侠电影。

  《倭寇的踪迹》也算得上是这种类型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戚继光的后人为了开山立派流传戚继光所创的刀法而挑战四大门派高手的故事,内容上以展现四大门以及海道防武官为了沽名钓誉而捉拿所谓的倭寇进行的各种勾心斗角,而所谓“倭寇的踪迹”正是展现所有人内心虚伪一面的镜子。但《倭寇的踪迹》一片的主题并没有简单止于此,它进一步展现了一个“武林”对于新学所谓的包容心态其实是如此的狭隘,一个民族对“外来”文化所抱有的大国沙文主义。尤其是影片最后,当梁痕录开山立派得到许可,象征着门派标识的刀被放进一间空荡荡的兵器室之后,门被重重的关上。那一刻,主人公的努力在虚伪的武林面前化为浮云。从这一点上讲,这是本片远远超过之前提到的诸多影片的地方。

  影片要表达的主题是相当深刻的,也是近些年武侠电影所不具备的。但对于导演而言,可能为了表达主题,在情节设置上做了很多突出,导致了叙事上的割裂。尤其是梁痕录对于波西米亚歌女和海道防官兵的体能测试的段落,虽然都有自己要表达的含义,但是这些内容穿插到主线情节里面却显得很生涩,影响了叙事的流畅,还让人一下子体会不到究竟导演是什么意思。

  整个影片出彩的地方可以说是众人为捉拿“倭寇”耍弄心机的地方。为了赶走倭寇,四大门门徒进行了一场比武,但这场比武不是为了选人去抓捕“倭寇”而是为了吓唬“倭寇”。不仅门徒这样,即使郄老,裘冬月这样的高手在“倭寇”面前因为怕丢面子而乱了分寸。延续几百年的武林精神在四大门那边不仅成了面子精神,还丢失了武林公道。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四大门的首领裘冬月和郄老站在花船之前,准备挑战船里的“倭寇”时的那份心理变化,导演把两人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的内心活动通过画面表现出来,尤其是郄老那句这些年光顾搞心机了,哪放在武功上了,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在人物刻画方面,导演故意设置了4个波西米亚舞女的形象,用她们的简单纯真和四大门之间的“假道义”形成对比,尤其是四大门徒在水牢对三个波西米亚舞女欺辱的段落,更是将这种假道义的外衣撕的一干二净。

  除此之外,四大门的裘冬月和郄老也是导演极力刻画的对象。郄老自不用说,一个城府极深的人,为了让裘冬月没脸回到霜叶城,默认裘夫人和护卫的偷情,好让自己继续掌握四大门的大权。而裘冬月更是一副假道学的面目,为了不让自己夫人和护卫偷情的事情泄露出去丢了自己的家族脸面,又不敢将两人杀掉,只好自己隐居深山,但又对山下的村妇怀有不轨之心,后来一听说城里进了倭寇,又安奈不住想显示自己天下第一高手的身手的渴望,重新回到城里,可惜一招失手,身败名裂。躺在郄老家地上的裘冬月黯然伤神,说道自己将要回去,再不回来了,这也只不过是他对于自己丢掉脸面的掩饰而已。

  相比郄老和裘冬月这种伪君子,海道防武馆还算的上一个坦荡荡的人,从不掩饰自己渴望得到铁盔甲的愿望,但这个愿望在太平盛世根本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得到,没办法,他只有刻意参与到这个抓“倭寇”的行动当中。从这个人物的设置,可以看出导演对于传统文化堕落的失望,在这个秩序中,新文化遭到可以的排斥和轻视,而自身的上升文化又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得到发扬,不可谓是一种哀叹。

  最后说一下,本片的名字起得实在是好,倭寇的踪迹,其实通篇都没有一个真倭寇,倭寇只是四大门的首领想出来冤枉人的诡计而已,而这个诡计正是来自他们肮脏的内心,我想这就是“倭寇”的踪迹吧。

  微信公众号:爆裂电影 blmovie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八):开宗立派,自古便非易事

  自王家卫来找徐浩峰写了《一代宗师》的剧本并拿到金像奖最佳编剧之后,徐浩峰的名字才慢慢开始变得有知名度了。对于这部作品,但剧本好归好,但最终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和影响,其中更大的功劳或许要归墨镜王十年的苦心经营。

  徐浩峰老师的另一部作品《道士下山》,本来同样精彩的一个民国江湖故事,活脱脱被程凯歌拍成了搞笑基情片,浓浓的一股恶趣味。

  至于徐浩峰自己的三部导演作品,《师父》去年上映之后,大受好评,只是票房并不太理想;今年上映的《箭士柳白猿》也是同样的好口碑低票房。

  就我自己的观影体验而言,《师父》上映时,我正在云南的一个偏远小镇,跑了几百里山路才到一个小城市的电影院在大银幕上看到这部电影,同看者寥寥无几;《箭士柳白猿》上映时,身在北京,偌大的电影院也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大叔两人而已,看完之后还互相对视一眼,颇有英雄惜英雄的感觉。

  连续两部电影上映之后,许多人开始翻出徐老师12年的另一部作品《倭寇的踪迹》来。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极低,简直比徐老师后两部片子的分数低多了。不仅如此,我的豆友评分更是低出了新高度。

  但其实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难能可贵的小成本制作,尤其是在12年的时候,前无古人地开辟了一种新的武侠形式,算是开宗立派的一手绝活。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明朝末期,戚继光将军去世之后,戚家军解散,而其中两个戚家军希望能够把戚家刀的刀法流传下来,开宗立派,流传千古。而当时的江湖被四大派牢牢把控,要想开宗立派先得在乌衣巷打过四道门,让四大派心服口服,才能把刀摆上兵器谱,刀法传入民间。

  然而,由于戚家刀由倭刀改造而来,刀法更是招招为克制倭寇刀法而创。四大派中的人为其刀的形状,刀法的运用而不耻,千方百计阻止他们。

  在一系列各种阴谋诡计斗智斗勇之后,戚家军终于获得了和霜叶城第一高手交手的机会。胜,则留下开馆授徒;负,则远走他乡。最终戚家军惜败尤荣,而霜叶城第一高手确认为败不败在刀法上,而在于用刀的人,勉强给他机会留下来开宗立派了。

  整个故事伴随着一种极其诡异的风格,更奇怪的是突然冒出来的几句奇葩台词,还有许多不合理的情节设置。处处弥漫这一种独特的恶趣味地感觉。

  因为电影中用了大量网络风格的台词和行为,而在四年后的今天再来看,颇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有一种独特的尴尬感在其中。当年的徐浩峰老师或许是为了玩得更接地气一些,而现在看来就实在有些low了。

  徐浩峰老师电影中的武侠或许不是真正意义上我们所读过或者看过的武侠,而是另一门派的武侠。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戚家军在电影里为戚家刀开宗立派,而徐浩峰也用这部电影在中国武侠史上开宗立派了。

  无论是张彻、胡金铨、徐克还是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些前辈大师们给我们的武侠从来都是:侠者以武犯禁。每一个大侠都是一身正气、浪荡江湖。在武学或是修养甚至人生际遇上,大侠都是异于常人的存在。

  而徐氏江湖中的大侠的人生目标并不是拯救江湖匡扶正义,而是开馆授徒。他们混得不是江湖,而是武馆;武侠也不叫武侠,而叫武行,是一个有需求就有给予的行业。

  徐氏江湖中的武功套路更像是一种技击技巧,是每一个路人可学可练就的。这部电影里,戚家军的两招“如影、如响”,通过影子和声音来准确判断对手的位置和出生时间,从而给自己先下手的机会。而就是这两招,让两个不懂武功的弱女子打败了无数个四大派门下的地址,甚至打败了四大派的大哥。

  这种武学套路在电影体现上为不用威压也不用特效,只需要一板一眼规规矩矩的动作即可。每一招数都体现着力量与隐忍的结合,收放自如。

  两种武侠展现形式,孰高孰低,难以定论。但可想而知,徐氏江湖是一个真实可感的江湖。

  这部电影在某些方面上颇有古龙的味道。在对决上,不是连续不断的恶斗而是简单的一招定胜负;同时台词对白有很多深意和内涵,只不过在我看来,徐老师在这方面玩砸了。

  但总体上看,这部电影依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电影。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影成为徐氏江湖的开宗立派制作,而之后的《师父》《箭士柳白猿》评价如何也不必过多赘述了。

  听一个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的朋友说,徐老师给他们上课常说:搞电影的,要耐得住寂寞,刀要背藏在身后。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九):电影,也就成了另一种纪念

  故事有自己的逻辑。那些虚构的故事带着真切的世象的温度,通过一种按捺的节奏予以表达。

  因为虚妄,却依旧成为徐近迫其自身内心道路和家族历史的一个可以尽情敞开的创口。在我看来,在这一点上,徐的内心一直有着一种表达的冲动,而他的表达也逐渐因为最初的真诚因为需要兼顾听众的兴趣开始有着一种深切的疲惫。

  然无论镜头还是结构,或有意为之或力实不逮,客观上依旧屏弃圆熟,洗练动人。

  这是不是好电影呢?

  我说不出,只是深觉令人尊重。

  人总是被自身的愿望和经验所裹挟,开始自己的历程和表达,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被裹胁进更加浩瀚的背景和事变中去。心怀着他人的事业,却逐渐变得比他人更加坚定;放逐在自己的藩篱和尊严之外,却成为他人的命运“塔塔”。

  于是,片中,有英雄在老去,就有青春在蓬勃;有无意擦肩的相知相助,就有处心积虑的上位争夺;有宽恕,有被宽恕者的幻灭和感怀。有因为情欲的感动,也有一份人生的自省。

  无论武功还是生涯,本就不是众者能见的胜景。能看到的,只是秀,看不到的,往往倒是才华。

  徐有着相对独特的际遇和心路,其实在影片中语言中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胡海牙先生和李仲轩老人的影子,那些曾经真实存在于世上的苍茫的世相即使被载体稀释后依然动人心怀,因为,那是一组曾经如我等一样的青春朝阳、也是一片苍茫的人生暮色,他们走过的,是一曲精彩又无味的淡淡人生,也是一趟只可拈花一笑的修为之旅。

  电影,也就成了另一种纪念。

  于此而言,

  也许,无论是银幕上开宗立派传延慷慨之技,也无论是置身情愁进出于隐、世;无论是从守规则还是降伏自心,也无论是角色们一路行来,遇到的兴盛还是败亡,上演的是真情亦或暧昧,————也许都是“太轻、太轻的事情”了吧。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十):与众不同的武侠片

  《倭寇》开始的画面,是雨落残荷,不知道导演是否喜欢红楼那个桥段,林妹妹要“留得残荷听雨声”,只是落在开头,有些不明所以。或者导演有禅宗意境,那又是别样趣味,只是与影片脱太远,意境不谐。   《倭寇》的直白,恰恰正是那些富有象征意味的道具、人名、言语。四个老头围着桌子躺在竹躺椅上,旁边是三个异族女子在喝酒,在放肆的笑。渐渐地,老头们的话题转成了那些异族女人。现实生活之中没有这样围着桌子的躺椅,这是艺术,是导演的高调。   佘小姐的那把椅子,高得离谱了,如同她的人一样,处处离谱。佘小姐本身便不接地气,充满幻想,又难忍寂寞,要在世俗中打闹,却处处不满于现实,终于落得郁郁寡欢,这时候她的遭遇不仅不令人厌恶,反而有些同情的意味生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