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舞女》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舞女》影评10篇

2018-04-17 20: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舞女》影评10篇

  《舞女》是一部由斯蒂芬妮·狄·朱斯托执导,斯蒂芬妮·索科琳斯基 / 加斯帕德·尤利尔 / 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歌舞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舞女》影评(一):灵与肉的分离

  关于演员和一些其它噱头,请看排在前列的评论。我来说说发现的,至今豆瓣已有影评里没提到的有趣观点

  透过短评可以看出,很多人不大认同片中虚构男性路易斯和略显套路的女同情节。但是了解过一些和洛伊·富勒有关的评论后,就会知道洛伊本人其实真的有过女同经历

  所以这些貌似突兀的设置,正成了充分体现洛伊本人色彩戏剧手段。整部影片都在一种迷幻而又颓废气氛下展开,那我们不乏也打开想象空间

  懦弱忧郁的路易斯,妖娆脆弱的路易斯,对女性身体极度迷恋却从未真正露出过男性器官的路易斯,他的这些特点正是洛伊本身所有!

  即使是和洛伊真正“有所作为”那场戏,路易斯也是用手,那是不是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洛伊自己的自卫行为呢?

  所以,路易斯是导演分离出的另一个洛伊!在电影中,他以个体身份独立

  洛伊对路易斯的情感从来都不是爱,她是依赖,就像我们身体里自我和本我的依赖。她多次问路易斯看法,也就如我们自言自语一样,是自我和本我的意识交流

  影片的最后,洛伊摔下舞台,路易斯在离去的车上点燃手绢,结束自己的生命。凑巧的是,此时的洛伊首次拥有了面对观众的勇气,她走向观众席,接受掌声

  路易斯,是洛伊的懦弱、阴郁,是她不敢公开示人的性取向同时也是她将部分自己分裂出去而无法坦然面对残缺自己的状态

  路易斯的离去,正是洛伊决定抛下这些。她终于开放自己,也接受自己。

  如果以上还不够,那Louise和Louis如此相近的发音,是否也在暗示什么呢?

  还有人认为导演虚构出男性角色路易斯——一个和洛伊有亲密行为的男性,是为了弱化洛伊的女同背景,从而达到不分散影片主题作用

  这个观点在我这里也是不成立的。如果要弱化,那后面再添加洛伊和邓肯的情感戏就是自相矛盾

  在我看来,这样的设置展现的反而是更戏剧化的浪漫。让路易斯独成个体,去尽情展现对女性身体的痴迷,正是将洛伊这一特点的放大。而且在画面表现上,也十分诱人

  影片后半段还呈现了一段极度诱人的女女情欲戏,而反观之前洛伊和男性间的性爱特别是一开始拍照那段,都是没有任何美感

  如果对于同性之爱是掩饰或者抵制的态度,又怎么会将它拍得这么美?特别是Soko光泽圆润还带着细微绒毛的屁股,真是令我血派喷张,久久回味——

  之前还一直好奇美K为什么会喜欢她?现在明白了,这样美好的屁股,谁不爱。

  不是弱化,而是加强。突出女性和女性之间的情欲之戏,或许也表达出导演对于女性解放和LGBT人群平权的支持

  最后,迷倒很多人的片中四段舞蹈。我倒觉得片中舞蹈展现最好的地方,恰是没有Soko出场的林中一段群舞。

  从片长60分钟开始,应该是由专业舞蹈演员演绎,奔放流畅曲线森林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导演斯蒂芬妮曾证实片中所有洛伊的舞蹈都由Soko亲自演绎。但Soko毕竟不是专业舞蹈人士,这里除了能肯定她的努力之外,好像也想不出别的赞美词了。

  《舞女》影评(二):燃烧生命的旅行

  首先不必将《舞女》想象得过于晦涩深奥,它简简单单讲述了一个对舞蹈有敏锐触感的姑娘如何打破传统舞蹈的条框,传播艺术理念并最终被认可故事。记得走出放映厅时全身尚沉浸在影片带来的自然却又不可言状的愉悦情绪中,无论如何也找到不到合适的词句概括,直到被同伴点醒:看得很舒服

  不可否认《舞女》从人物出场到情节编排都衔接得不露声色、有水到渠成之感。导演没因任何上述两方的失误给观众制造出戏或厌烦的机会,对节奏精准把握贯穿全场。甚者,《舞女》作为处女朴素地令人惊叹——只有扎实的叙事,找不到过度膨胀的炫技或“想法”。当然叙事结构过于传统在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它为部分阅片多多的影迷带去的惊喜

  《舞女》的不露声色甚至持续到了结局。没有轰轰烈烈成功,没有万劫不复失败是的观众听到了掌声,但那不是最末的声响。导演最终将故事终结在一个庸常的午后:女主角完成了一件牵挂许久的事。全片终。然而,个人对影片最不满意的部分同样出在结尾,准确说是最后一个镜头,富勒和几个舞女向前奔跑,我第一反应是好傻啊天(现在仍然这种感觉),总以为这样放飞自我的姿势出现在此过于刻意。

  选角和最后的角色呈现是《舞女》另一大亮点。富勒是粗野与优雅的混合体,舞台上的她符合人们对舞者气质翩翩的想象,枕下长期藏匿的枪却暗示着其野性的一面。路易的风流与脆弱和他的贵族姓氏一样属于旧时代,他的一举一动不像真人而像古欧洲精致油画。至于他的自杀,也像一枚棋子的出局,预示着旧时代贵族在历史舞台的谢幕。

  和这些另类角色相比仍不失另类的,还有后来登场的舞女邓肯。这个角色拥有《彗星美人》式出场,在余下的剧情也承担了类似《彗》中伊芙的作用。伊芙和邓肯这类角色往往让观众在憎恶与佩服间纠结,因为她们腹藏对好人而言过剩的心机,却也拥有与之等量的横溢才华。心机似乎只是她们急于展现才华下的微小副作用。邓肯再忘恩负义,富勒、路易、剧院观众乃至观影观众也不得不承认:未来是她的。即使没有富勒,她的艺术改良迟早被他人注意。富勒派在舞台与舞蹈的结合追求极致代表古典的华美;邓肯派强调舞者个体魅力,更接近现代风格简约。莉莉-罗丝.德普出场有限却表现抢眼,兴许在戏外,未来也是她的。

  影片最具诗意、也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一幕,大概来自富勒父亲的死亡:野外,浴缸破裂流出红色的水,是温水鲜血的混合。虽然过度的情绪渲染和超现实感令这个镜头与随后的拍摄风格有些割裂,也不能否认此景此意象张扬的审美价值

  不只是导演有意还是我想象过剩,影片似乎从来在传递一种状态:燃烧。从富勒为父亲执行火葬,到镁光灯“烧坏了”她的双眼,至最后路易驾车自焚...富勒身着白衣仿佛将自己包裹蜡烛,她的这段人生旅程也伴随着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燃烧,危险疯狂动人

  《舞女》影评(三):夹带私人情感的《舞女》影评

  法国女导演Stéphanie Di Giusto的处女作《舞女》(La Danseuse)入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德彪西大厅平均年龄骤降,持影迷证件的电影学院学生占去了大半,主创入场时的阵阵尖叫看得出该片在法国年轻人心目中极高的期待值,片头一出喊声此起彼伏,我不禁自我怀疑是否早已暮年心态。该片的卡司算不上豪华,但绝对是新潮而夺人眼球的,女主角由法国创作歌手出身的演员Soko出演,其跟克里斯汀的恋情前阵子正闹得沸沸扬扬(说好不提这个的……),剧中与《彗星美人》里伊芙的形象类似的Isadora由德普与凡妮莎的女儿莉莉 · 罗斯 · 德普饰演,这位不到十八岁的名门之后早已习惯成为闪光灯的焦点男主角是因《漫长的婚约》为人熟知、饰演过伊夫圣罗兰的法国知名男星加斯帕德,他同时是多兰《只是世界尽头》的男主,巧的是这两个角色都叫路易。

  《舞女》讲述的是美国现代舞先驱洛伊 · 福勒的片段人生,福勒凭借具有革命性的编舞跃升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符号人物。影片先是描绘了她与身为马术骑士的父亲鲁本在美国中西部的野性生活,原名玛丽 · 路易的她害羞内向孤僻,喜欢于夜深人静时在本子设计舞蹈、秘密排演王尔德的剧目Salome。因父亲被不明人士射杀,玛丽前往东部寻找发迹的机会,与母亲莉莉一道生活,后者是禁酒运动时期狂热的黑衣支持者,显而易见,玛丽难以忍受修道院内的禁欲生活。而正是在纽约,玛丽悄悄开始了自己的舞蹈生涯,她的舞姿吸引了法国贵族路易的目光,主创解释路易为许多历史人物的合体:典型的上层阶级贵族,生活奢华弱不禁风,离不开乙醚与衬裙的气味。玛丽临时起意,偷了路易的钱前往巴黎。在巴黎,改名为福勒的她凭借独特的蛇形舞蹈一举成名,从小剧场Folies一路跳到巴黎歌剧院,精彩演出风靡全城,然而台前的风光掩盖不了恒久自卑后台人生的纠结辗转,高强度表演后的昏厥,接二连三的快门声显得格外讽刺。路易回到了巴黎,两人的关系恢复如初,一段香艳的亲密戏更是淋漓尽致地道出那个年代的璀璨流离。福勒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源自于与同样来自美国的舞者Isadora的相遇,赏识后者的才华,福勒将她引荐给了诸多名流,然而,Isadora最终成了福勒的噩梦。在福勒的帮助下,Isadora的事业逐步腾飞,名气渐渐压过福勒后却全然不顾伯乐之恩。两人模糊不清暧昧情愫对于Isadora而言不过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狠狠地将福勒脆弱的真心击碎,未竟的亲吻留下的幻觉成为福勒日后人生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自弃多时的福勒最后时刻翩翩起舞尤其动人,坦诚地面光鲜亮丽的舞姿背后千疮百孔灵魂与自我。唯有掌声,无尽的掌声,无言的掌声,足以致敬这份赤诚。

  这部片子容易被人拿来与《黑天鹅》进行对比,不可否认里面对舞蹈镜头的重塑比起后者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对特写镜头和长镜头的描绘谈不上完美,但其营造的时代图景即使在观影结束许久后回想起依旧历历在目沧桑而美好的气息挥散不去。这是部很有个人想法的传记片,通过描述福勒舞蹈生涯的跌宕起伏和个人情感世界的纠葛勾画出一个渴望随时代浪潮漂流却注定挣脱不开淤泥束缚的脆弱生命,镜头从开场的灰暗阴沉移到巴黎歌剧院的金碧辉煌灯光美轮美奂的舞蹈让人不禁感叹,那个年代的巴黎真是场流动盛宴,即便有再多的纵横笑泪,艺术质感从未缺失,正如翻转的彩虹历久弥坚,终究是划过天空的一道美好痕迹。法国文艺评论家Arsene Alexandre一百多年前的评论如今依旧适用, “你所看到这个如痴如狂地跳着舞的、奇妙的、梦一般的造物,在她花一样的堆叠的面纱下,不停旋转着的画面,时时刻刻千变万化。”

  来法国之前,我对它的印象离不开文学艺术作品中奔腾的浓烈的浪漫气息,然而巴黎地铁熏人的气味和路人警惕的目光瞬间将我的一切幻想砸得支离破碎,而对《舞女》的爱,正是因为它所塑造的时代,还原了我心中的巴黎,心驰神往不复存在的美好年代。

  《舞女》影评(四):“献给神秘的梦之花——洛伊·富勒小姐

  这部曾入围当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的传记片,是女导演斯蒂芬妮·狄·朱斯托的处女作,讲述了现代舞先驱洛伊·富勒(SOKO饰)动荡而精彩的人生片段,涵盖了她从崭露头角到退离舞台的全部经历。洛伊·富勒本名玛丽·露易丝·富勒,出生于芝加哥郊区,并于童年时期就早早地开始了她的剧场生涯,并在远渡重洋来到巴黎后,于欧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其舞蹈运用大量的灯光设备,制造出如梦似幻的舞台效果,也影响了如印象派、卢米埃尔兄弟等,甚至为和她同时代的现代舞舞者们奠定下了基础

  影片从洛伊·富勒的事业起步讲起,包括了其回旋舞的诞生和不断改进、富勒与法国贵族路易(加斯帕德·尤利尔饰)的相识相知,和与“现代舞之母”伊莎朵拉·邓肯(莉莉-罗丝·德普饰)充满暧昧和竞争复杂关系。

  作为记录舞者人生的传记片,重中之重自然是凝聚了其人生精华的舞蹈场景,而本片在这方面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电影中四段富勒起舞的场景,从青涩惊艳华丽震撼,再到耗尽全力的奋力一搏;相比之下,洛伊·富勒故事中的人生经历稍显平凡,但与四段舞蹈的发展形成互文,为美丽而充满勃发力量的舞蹈场景托底,使得舞蹈部分更加动人。而富勒的舞蹈与传统舞蹈相比,更是力量与技术结合下的浪漫与激情:用竹竿延长手臂、舞动巨大白色宽布、利用灯光变化制造的丰富的色彩和梦境感。这些令人惊艳的效果,一方面离不开对艺术创新有极大宽容度的“巴黎美丽年代”的滋养,一方面也来自于富勒自由而富于开拓的实验精神。影片同样以大量的篇幅讲述了富勒对舞蹈效果严格的设计和研究,包括对服装材质的改进、灯光设备的升级、现代管弦乐的大量运用,以及片中多次出现的舞蹈图稿。

  但故事中富勒本人的形象,却是与她的舞蹈相去甚远的;或者更确切地说,富勒神秘梦之花一般的舞蹈形象,是深藏于她自卑、莽撞的外表下,充满灵气执拗顽强而富于力量的灵魂的最高体现。成长农场的富勒,绝非娇弱纤细病态形象,而是质朴厚重生气盎然不屈不挠的自由之花——这也是和备受约束的传统女性温柔、典雅的形象截然不同的。影片中另一个触动人心的场景是富勒带着她的舞团在花园中排舞的部分,在泥泞道上奔跑、起舞,模仿暴雨、狂风。所以,相比于邓肯优雅克制的轻灵动作,富勒的舞带着激情而猛烈的力道,是一种燃烧生命的美丽,也是这样决绝的美丽,吸引了路易和其他的观众。因此,当身体极度虚弱的富勒强拖病体登台表演,不顾被灯光极大损坏的双眼和早已不堪重负的臂膀,我们丝毫不觉意外,只是跟随着这朵倔强的梦之花,迎向命运早已铺好的道路:竭尽全力的舞动,然后像蝴蝶一样飞落。

  而富勒的劲敌伊莎朵拉·邓肯的舞蹈,则是更加现代简约的,在不着痕迹的舞蹈技巧加持下,展现出灵巧优雅的自然之美,邓肯也在影片中的被富勒赞为“真正的舞者”。事实上,邓肯这个人物,从性格到舞蹈,都与富勒形成鲜明对比,甚至说互补;一个是稚拙真诚地用尽全力,一个是技巧性的优雅美丽。所以也能理解,尽管略显画蛇添足地,安排富勒为邓肯之才所吸引,甚至萌发感情;但片中富勒与邓肯的暧昧,与其说是同性爱情,更应该是对才华的沦陷,和对理想中更纯粹艺术的追求。

  尽管在百年后的今天,邓肯作为“现代舞之母”备受尊敬,富勒本人却少有人知,但富勒的前卫意识和作为先驱者对现代舞甚至是其后剧场艺术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她是黑暗里开出的花朵,自由、美丽,而又顽强。

  《舞女》影评(五):《巴黎影舞者》電影觀後感

  聖經馬太福音十四章一至十二節記載了下列事蹟: 希律王生日那天, 莎樂美的舞讓王大樂, 王答允希羅底女兒所需, 她受了母親唆使求王奉上施洗約翰人頭為謝禮。

  女兒不時朗誦聖經莎樂美故事, 她覺得成就一件事要訣是心意堅定, 不懼艱辛, 縱使行為乖僻, 後人只會讚譽前人人生舞台燦爛光輝, 那會提及歷史名人不堪往事?

  女兒憧憬莎樂美的魔幻舞姿可以傾倒王者, 答允所求, 奉獻母親仇敵首級, 她舉目所及盡是山野牛馬, 她就是等候一個誘引把熟讀的殺人典故契合她的安穩時光, 突圍而出。

  就是一番父親酒後吐真言壯語:[我女兒會揚名立萬!]鞏固了女兒成名的志, 女兒明白這是父親對所出的酩酊抱負, 她本不以為意, 一次野外槍擊, 殺死泡在澡盆的父親, 血水浸父不見, 白瓷數處破口池水人血混成的紅水噴射, 女兒不埋葬亡親, 而是一把火焚燬了死在浴缸的父親, 這是導演利用對比強烈色彩譬如白色浴盆是父親躺下休息的靜逸、經孔洞流下的艷紅是生命的流逝, 橘黃火葬是父親大醉躺於草原, 女兒焚了肉身不會忘記因利招魂傷痛。自此, 女兒到了美國投靠侍奉神的教會母親, Louise志願是當演員, 她上門求聘, 攝影師拍攝裸露女模特兒與狗照片, 攝影師要Louise穿上中古騎士甲冑與女模特兒拍照, 她表情僵硬的搭著香肩合照, 色情成品要麼是攝影師的個人癖好, 要麼是饋贈巴結權貴的禁品, 更甚的是Louise為了試鏡, 她讓攝影師蹂躪了, 她穿上的白銀甲冑眩光射出的不忿臉頰是她要舞台威武的賣了貞潔。

  攝影師教她要在試鏡時微笑, 她在首次演出的角色是通過催眠雙手伸出步行的次等角色, 她的裙擺跌下, 女配角情急智生, 她拿起裙子轉圈跳舞, 搏得台下一片掌聲; 負責人臉上的一抹微笑是他賞識女子引得滿堂大笑的急智, Louise的即興演出有本錢要求老闆批准她的嶄新舞蹈能夠踏上台版, 震動世界。

  改了名字的洛伊(Loie)以她的雙臂支撐杆子揮舞衣衫原地迴旋擺舞, 白色是吸納世間顏色的導體, 色澤打在白衣, 素色帶領的各色教黑暗舞台斑斕萬變, 幻舞仙子雙臂宛如林間暗地蝶仙的翅膀拍動, 映照創新舞蹈不甘於後台揮汗的練習, 現代舞的七種色盤是讓觀眾造幻千國度的夢, 可是美國對新事物的觸覺不及法國, 新派表演只是舞台劇的間場演出, 它不會是大街張貼海報觀眾購票觀賞的常規表演, 老闆僅只賜予的是點綴正場的噱頭。新潮流舞蹈教母犯下母親宗教視為不潔辱神女扮男裝淫穢相片曝光, 母親強迫女兒受洗, 她發力壓下女兒的頭下水, 施浸牧師振振有詞的要魔鬼離開天家女兒肉體, 牧師信徒黑衣加身, 魔鬼喜於黑暗作惡, 耶穌像掩沒光照不及寢室, 女兒自願拍照爭取演出, 世上沒有坐下就有溫飽優差, 成名需要付出, 撒旦利用女兒脫離寂寂無名想法獻身, 也嘲諷自立門牆, 讀經唱詩, 不體諒女兒閉門, 只憑一張照片代天上的阿爸父定了女兒罪名的教派。

  法國不愧是時尚之都, 東瀛和服照片置在大樓一角, 遠方藝人是否立足歐洲尚未可知, 當地還是給予不同膚色有志之士發揮所長, 洛伊於祖家發展不是順暢, 她遇上了說服老闆給予大量人力物資的伯樂Gabrielle Bloch女士, 她比洛伊母親更明白女子大志, 她憂心揮杆用盡了舞者氣力的長期疲勞, 她親自為她相中的人抹上止汗粉末, 她滿懷感動的看到台上獻上生命的舞, 就是這份賞她惜她的提攜, 讓洛伊要求加大燈泡強度承擔灼傷眼睛及時刻冰敷背患的不計報答知己。

  洛伊打開窗簾, 陽光射入, 光令末落公子睜不起眼, 他所愛女子舉動教他體會天下沒有不成的事, 只有害怕面對困境的人只能活於黯然的不見天日。女子舞台的光是他處世繁華的萬花華火, 舞者的光隨著夢想難敵天意目不抵光的太陽鏡片, 渾身虛脫的厚衣保溫, 男人光、火應了女人逐漸的淡然點了他生命最後的火光, 美麗卻瞬息。

  導演不必要加插伊莎.鄧肯(Isadora Duncan)與洛伊的同性愛, 無疑, 那場樹影婆娑通道的老師弟子接吻十分唯美; 鄧肯塗了洛伊口紅的性暗示自不言中, 她引誘會場紳士的桃艷本色對比格調不搭的白衣仙子是據為己有的行業取代, 編劇要是不以這樣的情色, 而是師徒理念不合決裂鋪陳倒不是二人的錯, 是後浪推前浪的物競天擇。

  atrick Chan寫於2017年5月28日。

  《舞女》影评(六):一条过长的短评

  处女作如此,难得。

  情节与镜头处理干净利落,父亲的逝世仅用枪声,骑马而去的强盗,浴缸的血水来交代,且很清楚。又如大篇幅地呈现舞蹈之美,而在伯爵点火自焚与剧场霓虹灯坏又用快剪。

  故事线简单,有人觉得故事太单薄,戏剧冲突弱。但这只是传记片比较常规的方式,不算糟,顶多新意不足。另外,片子达到了这么一个效果:简单的流水叙述,将舞者的隐忍坚毅与表演的精彩呈现得淋漓尽致,确实将舞蹈家的神韵传达出来了。那么便足够了。

  对应关系很多,于是事情就可以整理得更加清楚。父亲的血水与教堂的红酒,父亲的泡澡与福勒的泡澡,福勒的失落与邓肯的胜利,福勒的绝舞与路易的自尽。塑造邓肯歪曲事实得有些恶意(毕竟是现代舞之母),百合情节非常的刻意与不必要,两人之间顶多是同行的惺惺相惜罢了。

  如果导演觉得那是必要的,我只能这么理解:福勒看到了一种真正的舞蹈天赋,轻盈而自然,“她才是真正的舞者”。比起那种天赋,她却是靠刻苦一点点把成绩给堆积起来的。她的舞蹈表面轻盈,轻盈之下背负着太多沉重,甚至包括不属于她自己的沉重。于是,她就想把这种美的天赋推给世人,不惜一切努力。惺惺相惜之感与对于美最纯粹的追求驱使她那么做。可她得到的却是对方的不屑,这种不对等于她是残忍的,当场恼羞成怒。可恼羞成怒过后,她渐渐领会到对方与她的不同。她极力想要通过改变自己而获得某种对等。只是换来的仅仅为失望与对自身的摧毁:对方全盘否定了她的艺术,无论是她的方式还是她的美。

  另一个毛病在于,即使是一个关于女性舞者的故事,导演是不是也太厚此薄彼了:我并不觉得导演没有能力去塑造一个丰满的男性角色。其实说到底还是太服务于传记主角本身了。

  《舞女》影评(七):难得的是她对所追求的坚定不移

  一开始看完后,我对剧中人物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影片的意义并不是很清晰。女主是女同与这部电影的主旨感觉没有多大意义,而男主的存在又是想要表达什么呢?可能想要从侧面反映一些问题,但是又因为这些戏份将主旨带迷离了,或者说效果减弱了。不过看了其他人对电影的剖析后,就发现各种角色设定的原来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

  有人提到剧中女一和女二分别是各自领域舞蹈的先驱,其实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这一路来对自己所追求的舞蹈的坚定自信。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坚定自己的舞蹈是美丽的。我想正是这种坚定自信感染了她的伯乐,她才对她成功毫不怀疑。平常我们很难能做到在一堆否定的声音中仍坚持自我,并不断为之努力。这应该是发明创新所必备的一种精神。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地方。

  《舞女》影评(八):燃烧生命的旅行

  首先不必将《舞女》想象得过于晦涩深奥,它简简单单讲述了一个对舞蹈有敏锐触感的姑娘如何打破传统舞蹈的条框,传播新艺术理念并最终被认可的故事。记得走出放映厅时全身尚沉浸在影片带来的自然却又不可言状的愉悦情绪中,无论如何也找到不到合适的词句概括,直到被同伴点醒:看得很舒服。

  不可否认《舞女》从人物出场到情节编排都衔接得不露声色、有水到渠成之感。导演没因任何上述两方的失误给观众制造出戏或厌烦的机会,对节奏的精准把握贯穿全场。甚者,《舞女》作为处女作朴素地令人惊叹——只有扎实的叙事,找不到过度膨胀的炫技或“想法”。当然叙事结构过于传统在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它为部分阅片多多的影迷带去的惊喜。

  《舞女》的不露声色甚至持续到了结局。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功,没有万劫不复的失败,是的观众听到了掌声,但那不是最末的声响。导演最终将故事终结在一个庸常的午后:女主角完成了一件牵挂许久的事。全片终。然而,个人对影片最不满意的部分同样出在结尾,准确说是最后一个镜头,富勒和几个舞女向前奔跑,我第一反应是好傻啊天(现在仍然这种感觉),总以为这样放飞自我的姿势出现在此过于刻意。

  选角和最后的角色呈现是《舞女》另一大亮点。富勒是粗野与优雅的混合体,舞台上的她符合人们对舞者气质翩翩的想象,枕下长期藏匿的枪却暗示着其野性的一面。路易的风流与脆弱和他的贵族姓氏一样属于旧时代,他的一举一动不像真人而像古欧洲精致的油画。至于他的自杀,也像一枚棋子的出局,预示着旧时代贵族在历史舞台的谢幕。

  和这些另类角色相比仍不失另类的,还有后来登场的舞女邓肯。这个角色拥有《彗星美人》式出场,在余下的剧情也承担了类似《彗》中伊芙的作用。伊芙和邓肯这类角色往往让观众在憎恶与佩服间纠结,因为她们腹藏对好人而言过剩的心机,却也拥有与之等量的横溢才华。心机似乎只是她们急于展现才华下的微小副作用。邓肯再忘恩负义,富勒、路易、剧院观众乃至观影观众也不得不承认:未来是她的。即使没有富勒,她的艺术改良迟早被他人注意。富勒派在舞台与舞蹈的结合追求极致,代表古典的华美;邓肯派强调舞者个体魅力,更接近现代风格的简约。莉莉-罗丝.德普出场有限却表现抢眼,兴许在戏外,未来也是她的。

  影片最具诗意、也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一幕,大概来自富勒父亲的死亡:野外,浴缸破裂流出红色的水,是温水与鲜血的混合。虽然过度的情绪渲染和超现实感令这个镜头与随后的拍摄风格有些割裂,也不能否认此景此意象张扬的审美价值。

  不只是导演有意还是我想象过剩,影片似乎从来在传递一种状态:燃烧。从富勒为父亲执行火葬,到镁光灯“烧坏了”她的双眼,至最后路易驾车自焚...富勒身着白衣仿佛将自己包裹成蜡烛,她的这段人生旅程也伴随着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燃烧,危险、疯狂而动人。

  《舞女》影评(九):e

  讲述的是美国现代舞先驱洛伊·福勒的片段人生,却又不是那么忠于历史的讲述。叙事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想要交代太多洛伊的人生片段,却失于突兀与破碎。好在在这些碎片之上,一个自卑却热爱舞蹈、有那么多天才想法的洛伊展开了衣袖,缓缓起舞。对于舞蹈的热爱,让洛伊行动上积极努力,改良服装设备、在林中奔跑起舞;而她对舞蹈的情感思想,却难免波动,导演巧妙地用爱情上的情感纠葛隐喻,将洛伊一分为二。路易,拥有洛伊的真实名字,同样的“一无所有”感,与美国继承人的离婚象征着洛伊与美国大陆的决裂,就是洛伊成功前真实的内心,自卑无助,下一秒就要把枪对准自己。(同时也是多个历史人物的集合,是时代的缩影;是推动剧情发展、便于书写洛伊进步的辅助人物。)邓肯,借助真实存在的人物,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洛伊完全相背,洛伊所向往、羡慕的对象。洛伊在摆脱“路易”、拥抱“邓肯”的努力中不安、崩溃,可是“邓肯”是不适合洛伊的,最终会走掉,洛伊真正要做的是接受自己,因此路易说“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邓肯说“路易真的很爱你”。当洛伊终于在大剧院绚丽舞动的那一刻,她的自卑无助便随着路易一起自杀。虽然舞蹈中断,可当她走到帷幕前,洛伊第一次在舞台上获得掌声、体会到舞蹈快乐的那一幕再次重现,象征着洛伊思想斗争的结束,她的热爱、努力,终于以梦幻般的舞姿获得肯定、重获快乐。这是导演心中的洛伊·富勒,却也是历史上的洛伊·富勒,旋转的轻盈身姿中,看到的是自由的灵魂和挑战命运的勇气,不惧刺眼灯光睁大的双眼,却迷失在如梦如花的舞蹈音乐之中,让人不禁想象追寻那真实存在过的“艺术的迷醉”。能让洛伊在多年后重新获得爱慕,让观众获得美的享受,即使这部影片有虚构、拍摄讲述并不完美,却是最好的纪录片了。(反正…根据我见到的资料我是觉得路易的存在和邓肯的情感纠葛都是编的…)

  《舞女》影评(十):孤独舞女的惊艳舞姿

  欧盟电影展中最喜欢的是《初恋这首情歌》,展映前就看了好几遍;最想看的是《我是布莱克》,可惜没买到票;唯一买了票去电影院看的是《舞女》,只是因为遇到的一些评价让我对它充满好奇。

  影片让我想起《黑天鹅》,一样是对舞蹈执着得走火入魔,一样经历着虚幻现实的煎熬,一样的是舞蹈艺术至高境界的追求。

  只不过《黑天鹅》是压抑而凄凉的悲剧结尾,而且剧情中糅杂了太多尔虞我诈;而《舞女》所寄托的是想从芭蕾的清规戒律中获得一种肉体的与精神的自由,虽然影片也悲情,但结尾会让人感觉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另外在舞蹈的镜头设计上,《黑天鹅》也显得更加出彩。

  其实很想再细细看两遍再慢慢地写感受,但今晚不断回忆电影中的人物和剧情,所以忍不住先写出来,怕遗忘。

  01

  从电影开始我就好奇这个脸庞棱角分明,五大三粗的女主会有怎么的性格。

  她的家庭并不好,母亲离去,父亲酗酒,而她所生活的环境也造成了她孤僻而内向的性格。在影片开始的时候,一群人把她绑在绳子上,被马拖着她跑,这时的她表现出的是对生活的屈服。

  她喜欢一个人安静地设计舞蹈编排歌剧,也有少女情怀。

  我好奇为什么她会跟着父亲,而不是跟母亲去修道院。

  唯一一点解释是洛伊其实和父亲的感情颇深。在她父亲被杀之前的晚上,她父亲装做陌生人邀请洛伊跳舞,而洛伊也调皮地和父亲一起扮演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此时的洛伊是眉开眼笑的。

  她父亲也非常疼爱洛伊,说要为她建造最大的剧院让她出演,说洛伊会成为出色的舞蹈家。

  我想父亲对她的期许,应该是洛伊后来很大一部分动力的来源。虽然影片并没有明显地说明她是不是因为父亲对她舞蹈梦的渴望,才那么执着地设计舞蹈,但在她父亲被人杀害,她把父亲直接在浴缸里焚烧时惊恐哭泣的表情,可以看出父亲在她心里其实举足轻重。

  这和后面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非常强烈的反差。

  02

  影片中洛伊的舞蹈生涯经历了挫折期、成熟期、低谷期、再到巅峰期的四个阶段。

  有两个细节,洛伊前往纽约寻找母亲,在进入修道院的时候,往地上吐了一口痰;在巴黎她推荐伊萨多第一次舞蹈,进入舞台的时候她也往地上吐了一口痰。

  这两次吐痰我想是导演刻意为之的,除了刻画洛伊是不同于当时女性舞蹈的性格外,也是她在舞蹈生涯的两个低潮阶段的开始。

  第一阶段是纽约时工作被潜规则,被修道院谴责,被另外的舞蹈取缔了她的地位,舞蹈设计也被抄袭。

  在纽约的日子里,她的第一份平面演员工作受到导演的潜规则,而讽刺的是在洛伊问导演:你会强奸我吗?导演回答说:你想什么呢,我怎么会那样做。

  结果下一个画面就是导演和洛伊做爱的画面,洛伊连道具服装都没换,此时的洛伊明白要得到更多的机会,必须献出什么,而这个导演也仅仅把她当做是泄欲的工具。

  她的这次平面拍摄却激怒了母亲和修道院的保守人士,她们软禁了洛伊,对她进行洗礼。

  而正是这段时间里洛伊没有去剧院演出,结果剧院的导演把她的舞蹈设计灵感,让另外一个舞者来演绎。

  她咆哮着说她抄袭,但当时的法律并没有对舞蹈有知识产权保护,所以当她去找男主路易,但路易也帮不了她时,她偷了路易的钱去了巴黎。

  在巴黎里她经历舞蹈的成熟期,此时的她成为当红的舞女,但她知道自己的外貌并不吸引人,她很自卑,她觉得人们只是喜欢黑暗灯光下她的舞姿,她甚至没有勇气去参加她的追随者的见面会。

  后来伊萨多的出来,让她的舞蹈生活进入了恐惧的阶段,她着迷于伊萨多的舞姿,觉得她天性是个完美的舞女,她渴望于伊萨多能够同台演出,但其实伊萨多只是把洛伊当做是成功的垫脚石而已。

  正是伊萨多的背叛,当时各种赤裸裸的金钱现实,以及高负荷的舞蹈强度,让她在巴黎的低估阶段一度走火入魔。

  这个阶段和最后一场舞蹈演出成功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但其实她最后挺着要跨的身体的演出并不算完美,道具灯光损坏,她也没有那么饱满的体力能够跳出之前那么完美的舞姿。

  她跌落舞台,要求打开幕布看看观众时,其实她以为自己已经失败了,但当看到那么多人起立鼓掌,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她明白了舞蹈艺术并不会因为她的容颜而被人嫌弃。

  这里说下,伊萨多是约翰尼德普的女儿,后来才发现。不过她演技的确算可以,把那种带有心机的伊萨多演绎的特别出色,特别是眼神。

  没人胚子,特别漂亮。

  03

  洛伊和男主路易的关系一直让我捉摸不透,路易很有钱,但他却是生活的失败者。所以在整部电影里,即使他衣着光鲜亮丽,但眼神永远是空洞而低迷的。

  路易第一次在后台和洛伊交流,舞蹈导演跟路易说,洛伊是非常难追的,而路易像纨绔子弟一样说走着瞧,于是用小伎俩骗到洛伊和他一起回家。

  在整部电影里,洛伊和路易独处挑逗暧昧的次数形象中有五次以上(大概是五次,不太记得了)。

  在之前每一次洛伊和路易单独相处的场景,环境的灯光都是暖色调的,温情的。所以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洛伊对路易并不排斥,甚至已经产生了依赖。有一场洛伊主动要献身自己,可是路易拒绝悄悄走了,我现在还揣测不到路易当时的想法。

  而在最后一场,路易和洛伊将近三分钟的欢爱镜头,用的是冷色调的光,很显然是刻意为之的。因为此时洛伊经历了伊萨多以后内心非常煎熬,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的追求的是谁,是什么,所以她让路易给她尝试乙醚,然后做爱。

  这个时候的路易明白,洛伊并不是真情的渴求,而只是恐惧中洛伊的宣泄。开始时路易的眼神已经不同于以往,而是呆滞而失望。

  很难说路易最后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受不了自己软弱无能,在纽约靠老婆养着,老婆死了还得靠洛伊还债;也可能是他沉迷毒品乙醚而患得患失,对生活失去了意义,所以最后用点燃乙醚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可能是洛伊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洛伊,他失去了唯一的依赖。

  那最后洛伊的成功,是不是更加反衬出路易一个角色的悲情之处呢?

  04

  影片中,洛伊的几次舞蹈应该是最让人惊艳的了。

  特别是在巴黎最成功的那场,我觉得灯光和舞姿都结合的非常美,也是整部电影里最好的一场。

  洛伊的这种舞蹈形式注定了她必须锻炼出和一般舞者不一样的身体,她总是形容自己是五大三粗。

  而她的舞蹈外在看来却是非常柔的,她需要轻纱的服装,需要柔美的灯光,营造出虚幻的情境。

  内刚,外柔的形式,呈现出惊艳的舞姿。

  有一次路易跟她说:你知道每一个舞者结束都得行屈膝之礼吗?

  我忘记洛伊是怎么回答的,但她每次结束舞蹈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气力行礼的每次都被抬着下台。

  但后来舞蹈结束,她的确行礼了。

  洛伊在巴黎因为第一个舞蹈火起来的时候,她招收了很多伴舞和学徒,她训练她们的方式很特别,就是锻炼,而且是丛林的那种野性。

  在这部分场景中,森林里他们排练时的舞蹈其实也特别好看,那种舞蹈艺术有别于优雅的舞姿,而是非常野性的美。

  05

  在欧盟电影展里,《舞女》并不算是最出彩的,但应该值得一看,值得细细品味。

  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去挖掘,而且看过一遍,可能还会存在一些误读。

  06

  也摘抄这句对洛伊•富勒的评价:

  你所看到这个如痴如狂的跳着舞的,

  奇妙的,梦一样的造物,

  在她花一样堆叠的面纱下,

  不停旋转着的画面,

  时时刻刻千变万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舞女》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