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空头》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空头》观后感10篇

2018-04-21 20:1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空头》观后感10篇

  《大空头》是一部由亚当·麦凯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 / 史蒂夫·卡瑞尔 / 瑞恩·高斯林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空头》观后感(一):是不是这么理解剧情

  涉及到金融我就头大,天生不会数数。查阅了相关信息,是不是这么理解

  次级贷款就是银行向那些收入不高的人发放的一种贷款,这些人的偿还能力很低。比如影片提到脱衣舞女都能贷款买5套房子。放贷的越多资金越难收回,于是银行把这些打包成债券,由于次贷债券的回报高,投行、基金都来买了。当然大家都是买涨的,大家都赚钱的前提房价不停的涨,可通过史蒂夫卡瑞尔那一组的调查发现很多房子实际都是空的,房市不是大家想想的那样只涨不跌。电影里贝尔通过分析最先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找银行开发了一个新的金融工具,就是买房市崩盘,只要房市不崩盘贝尔就得每月给银行交钱,但是只要房市崩盘,贝尔获得10-20倍的赔偿。这想起了就够疯狂,啥时候会崩盘呢?只要不崩盘就得往里赔钱。所以贝尔的老板和众多投资人都觉得他疯了,纷纷要撤资。高司令无意中听到同事说贝尔买了他们银行这么一个产品,于是拉来史蒂夫卡瑞尔来操作买跌。还有两个金融界的新人无意中看到这个消息拉来退休的布拉德皮特叶投入其中。

  过程是无尽的煎熬。贝尔得顶住各方压力持续投资,甚至偏执的给各投资人发邮件说不许撤资。

  最后是房市崩盘,影片主角们虽然赚到了,但政府却是用纳税人的钱来救市,所以倒霉的还是老百姓啊。

  影片为了解难懂的金融术语经常跳出画面活着干脆请来明星客串讲解。

  还有一个讽刺的是标准普尔评级机构负责人眼睛不好,带着一个奇怪的墨镜。而作为最初发现这一趋势的却是一个眼睛瞎了的。

  好吧这就是我理解的剧情,貌似懂了但对金融还是一窍不通

  《大空头》观后感(二):The.Big.Short

  Few people in this world know the truth and willing to brake silence. Generally, people ar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 taking risk, disobeying peer's view.

  Michael Burry, Mark Baum is among one of the few. The have the strength and willingness to commit what they truely believe rather than follow the majority.

  That 24k asshole who sale bets on CDO, synthetic CDO, of course knows the hype of market.

  However, our society don't want to see the worst, people underestimate the likelihood of worst things.

  As if they can never happened.

  Although, this film is not very entertaining, after I watch PBS documentary (another one describing 2009 Financial Crisis in a more cinematic way. The PBS really know the point to strike and enlarge the scars.), this film still works on the right things.

  That's why I highly rated their effort to create this film. It's definitely has its educational purpose.

  《大空头》观后感(三):金钱下的罪恶

  电影从在经济危机中做空头而获利的人角度来讲述经济危机。这些掌握先机的人先是因为挣钱而兴奋不已,随之而来的却是愤怒。那些所谓的大金融机构看似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遥远,可其实他们正是从我们每个人身上赚钱,他们给我们虚空的希望,可在微笑背后却隐藏着难平的欲壑,而这种做法却是被小心维护的秘密。当他们的个人私欲被牵扯进来时,他们已经完全顾不上整个体系或者国家走向。他们就像赌徒,以为曾经成功了就会一直成功,结果泡沫越来越高,火越玩越大,直到火柴终于点燃了原子弹华丽大厦轰然倒地。而更令人痛心的是当他们发现了行进的方向不对时,他们仍然想着如何自保,根本不在乎老百姓利益。而我们,傻傻信任所谓选为机构的信用评级,到最后才发现被蒙在鼓里,然后只能强忍着承担这一重击。所以每个人都该擦亮眼睛,可是因为我们并没有那样的专业知识,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金融业的监管机构真正的负起责任来。

  《大空头》观后感(四):大空头:我想说的

  1.故事简单,一堆投资人在次贷危机之前做了笔所有人都不相信的互换交易,结果赚钱了。这种“国难财”谁赚的都不舒服,他们其实内心矛盾的,在最后金融危机来临银行倒闭时,谁也没有因为赚了多少倍而高兴,但是这能责怪他们吗?他们也曾奔走呼吁过,只因为他们是绝小部分所以被忽略。

  2.拍摄手法有意思,本以为涉及经济金融方面内容我会看不懂,后来才发现,导演通过各种显而易见的举例说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况且我们不搞研究,不需要明白的那么透彻,只要知道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就可以了。高司令的旁白总是透露着一股贱贱的味道,让我一直以为这个故事是一部喜剧

  3.配乐配图棒呆了!

  4.结局,每个人的去向,和这次金融危机化解后金融界依然我行我素态度,导演说的很直白透彻,有无奈,更多的是愤慨。

  《大空头》观后感(五):金融市场教育电影.

  挺有趣的电影, 并且有教育意义 (在个人财务和金融市场的上). 这就是有意义的电影.

  故事一: 一个北加的基金经理发现了问题并卖空了市场, 重点是顶住了很大的压力, 成功的做了自己工作.

  故事二: 好像John Paulson的经历

  故事三亮点:卖空美国经济, 失业率升高的背后是真实的美国人的生活, 失业,自杀率上升, 失去住房离婚等。 这是残酷一面。 这里的基金经理还有情怀。 这令我想起了1999年代末期,我亲身经历的中国国企的大规模失业和现在国内一些行业正在经历的失业潮。 前者已经被很多人遗忘, 而后者发生在钢铁, 煤炭能源, 甚至我所处的IT业中。 作为一个普通人,做好自己的同时, 如果能够帮助身边的人,甚至更多的人也算对得起自己的经历了

  《大空头》观后感(六):这部电影究竟说的是什么

  这部电影说的是,少数几个人与整个市场对赌:少数人赌整个市场用来赚大钱的那个叫做“次级贷款”的玩意儿就是纸里包的一坨屎,它最终会一钱不值;于是,少数人开了一个赌局——如果房地产市场下跌,那么投资公司就要按10~20的赔率赔钱,少数人投多少,投资公司赔多少;但如果房地产市场继续上涨,那么少数人就得每个月支付投资公司一笔不小的钱,以使赌局能够继续玩下去。

  为什么投资公司愿意玩这个游戏呢?

  因为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次级贷款一直没有出过什么问题,而且利润相当不错;就这样运转了二三十年,所有人都以为盈利会继续下去。

  直言不讳的马克为什么说整个金融市场都在诈骗?

  最开始,由贷款打包成的债券基本上都是很好的——申请贷款者基本上会按时还贷,那个时候纸里包的是金子;不过,总有讲信用的贷款者,也有不讲信用的贷款者。讲信用者组成的纸包金债券都能卖个好价钱,但没有人会买评级为B— 的债券,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把它美化为“我们卖的打包债券90%都是信用评级为AAA的贷款组成的”这样的谎言

  独眼贝尔是怎么发现问题的?

  买房的首付设定为头两年5%,这是诱惑更多的人来申请贷款买房,这样银行就可以把它们打包出售。所以一个脱衣舞娘能拥有6套房子。独眼贝尔通过数字分析出,大的断供潮将在2007年6月出现,那时候人们都会知道次级贷款只不过是纸里包的一坨屎。

  少数人在影片中期承受的压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来,按照估计,大的断供潮应该发生在2007年6月——这个时间就是少数人应该盈利的时候——但是,投资公司手里的次级证券的价格没跌反而涨了——这就意味着少数人需要继续支付每月的赌费已让赌局继续下去。

  这么荒谬情况是怎么发生的?

  记得那个谁的哥哥的前女友吗?她以前是证监会的,现在打算跳槽到她之前负责监管的高盛公司;记得标准普尔公司里那个戴着墨镜的老太太吗?她所在的评级机构是谁给钱就给谁评AAA级信用。没有人会买有问题的打包债券,为了继续卖出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证明打包债券没有问题,“瞧,它的价格还在上涨呢!”

  为什么捅了篓子的那群人最后没事,还能有高额年终奖?

  那个造成了金融危机的盈利模式是这样的:一些想要贷款却不具备还贷能力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了他们的贷款,受理这些贷款的银行能从这些贷款中获得,打个比方说,总共5%的收益,它们把这些好坏不一的贷款打包,出售给需要稳定收益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能够获得,打个比方说3%的收益,然后投资者再出售,接盘的人再出售,这么一级一级盘旋下来,整个世界的经济都被牵扯了进去。那些接盘的人难道傻吗?其实不是。因为每一次出售,卖方都会给出具有说服力的担保:评级啦,政府担保啦,全美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愿意担保啦……卖方当然知道自己卖的是纸包的屎,但他们之所以不在乎,是因为他们知道,全世界都被牵扯进去了,最终政府会用纳税人的钱来兜底……

  《大空头》观后感(七):间离效果:为什么《大空头》成功而《黄金时代失败

  草稿,看电影随手记片段,这阵忙完写篇完整的。

  1、直视屏幕,对观众讲话(26:00,剧中意识到自己是在演戏,也让观众意识到,打破画框,这只是虚拟的,我们只是在重现当时场景而已

  2、插入评论(27:00)

  3、预示结局,让观众失去期待(让他们做成了第一单生意

  事实上我不认为提前告知结局是间离效果,观众会紧跟着好奇,是怎么做成的。也就是说这只告诉了观众WHY,而观众HOW更吸引人

  4、标语牌(对层级的解释30:20)

  5、继续直视屏幕对观众讲话(中国学生杨)

  6、厨师直接对观众解释何为CDO(34:00)

  7、38:00 标语牌 光标 解释SDO协议

  8、还有一个无处不在叙述者、评论者

  9、40:00不停地颠覆已知的故事架构,编剧创作故事,但其中有虚假与真实不符处,人物主动跳出来告诉你这部分是和真实情况不符的,第5条同样

  10、结构!散点透视结构!党同伐异、云图、本身就在起间离的作用

  11、间离效果的运用最适合于抽象的文本(如社会阶层政治等。《大空头》的这个主题——08年经济崩溃非常适合)。爱森斯坦要把马克思的《资本论》搬上银幕,《资本论》这种抽象的东西类似《大空头》,适合布莱希特的V-Effekt。

  12、间离的缺陷——间离必须适度,必须保证整个戏剧场面(电影)的统一性、完整性,布洛距离说,审美期待来回拉扯观众——《黄金时代》失败的原因。(周宪)

  13、事实上,整部电影虽然使用了大量间离(字幕、标识牌,术语解释,直视屏幕,对观众讲话)——但是依然有着强烈的戏剧性,人们依然会为情节的走向而激动,即使结局我们早已知道——2008经济崩溃。悬念期待如何形成?因为我们关心的是具体的人物的命运,而不是整个大的结局。

  14、共鸣(Einfühlung)才是整个戏剧的基础,间离(Verfremdungseffekt)只能是作必要配合

  15、大空头这个题材适合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和间离效果,让观众始终保持清醒而不陷于情节当中,促使观众思考,用于对华尔街金融业、信誉评级机构等的虚伪欺诈的批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使经济崩溃,那些金融高管们依然会活得不错,流离失所的只会是普通百姓。

  16、叙述者的始终存在

  今年的奥斯卡实在应该颁给这部电影——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在电影里的完美实践!

  《大空头》观后感(八):头一次看金融题材的电影,不管怎么说做个记录吧

  推荐看看这篇影评 http://i.mtime.com/dresslessleep/blog/7938159/ 。博主的解说很全面,对理解影片反复提到的CDO, CDS, MBS, mortgage很有帮助。

  作为经济门外汉,光从电影本身去感受,影片bgm设定新颖,明星阵容豪华,演员演技出色,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术语解释,故事很有深度,值得一看!

  对经济题材的作品接触的太少,但是对金融还是挺感兴趣的。类似的有《大而不倒》《监守自盗》《利益风暴》,找空看看。

  《大空头》观后感(九):摘:他们是一群独具慧眼的聪明人,也是恪守道德底线的公民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多次搬上荧幕,从文艺界的纪录片《监守自盗》(Inside Job),到HBO讲述政府救市的纪实故事片《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还有影射高盛在崩盘前夜火线甩卖的《利益风暴》(Margin Call),分别从不同角度把这场危机呈现给了观众,《大空头》(the big short) 从做空者的角度重新回顾了这场次贷危机。

  《大空头》中所讲述的这群人,是在危机来临前发现问题的洞察者。迈克尔·布瑞,一个敏感睿智、独具慧眼的医学博士;贾瑞德,一个巧舌如簧的推销赌自己所属银行要垮的衍生品销售者;史蒂夫,一个情绪激动待人极其无礼,但正义感十足,且脚踏实地的基金经理;本,一个厌恶金融,但在背后支持两个敏锐的年轻人的归隐高人。该部影片细致描述每个角色,让他们个个精彩呈现。他们扮演的角色,有敏锐的数字洞察力,脚踏实地的研究考察力,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思考力,坚持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在上自政府银行,下至房产销售脱衣舞女的这场愚蠢的狂欢中,逆流而上,给那些骄傲自大固执的人们狠狠一记耳光。

  在展现这几个人的独特见地时,影片后半段着力于这几个人在苦等崩盘时所承受的压力与艰难。他们慧眼独具,却没人认可他们,随着市场狂欢他们的做空不断亏损,老板咒骂,客户撤资,同僚讥笑,自我怀疑。当最后危机已现,和他们对赌的投行们大厦将倾,他们又忙不迭四处寻找办法把手中的CDS卖掉,以防它们随着投行倒闭而成为废纸。他们的确是游走在风口浪尖的人物。

  这部电影也没有将视角局限于华尔街的办公室里。我们跟随片中角色南下实地考察,亲临空荡萧条的小区,接触随手房贷的贷款人,访问手握5套房的脱衣舞女;最令人激动的是他们参加从业狂欢者的大会,让看破者和愚蠢的狂欢者正面对决,发现交易对手们比自己蠢太多之后,他们吃了定心丸。信息不对称,是闷声发大财最重要的要素。这一切,让我们得以从各个侧面看到这场发展中的危机的全貌。

  这场危机已经过去7年,多数人的伤痕已渐渐平复。所以电影能够以一种辛辣幽默的态度,用凌厉快速的剪辑让故事更精彩激烈,用性格突出的角色反衬大多数人的愚昧。为了让观众更容易地投入剧情,电影还打破摄影机的窗户纸,让角色时不时对着镜头直接讲解。为了帮助观众战胜金融知识壁垒的心理障碍,甚至让名模、大厨这样大家喜闻乐见的“局外人”来讲解,拉近了与观众距离,也表明了决心:这是一部真想让你搞懂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故弄玄虚堆砌术语的金融纪实电影。

  《大空头》观后感(十):《大空头》1:危机的诞生

  《大空头》

  影片基于真实事件——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以及其后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改编自迈克尔•刘易斯同名小说(资料:迈克尔•刘易斯,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曾任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债券交易员,后来为《纽约时报》撰稿,并担任英国《观察家周刊》的美国版编辑。成名作《说谎者的扑克牌》被公认是描写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文化的经典名作,成为许多商学院的必读书)。自然有其扎实的基础。但是,我看了之后,虽然能够掌握大致内容:三班人马通过各种途径,知道了银行销售次贷产品隐藏的巨大危机,于是他们做空“次贷”,结果不仅没有受到危机打击,还赚得盆满钵满。也明确片中提出的具体流程和一些概念,所以恰好与很多人指责的那样不同,我认为《大空头》对于次贷危机的起因,关键都解释得够清楚。唯一的问题是,三班人马具体怎么做的,就真的看不清楚了。因为涉及的很多是专业机构,对话内容又过于精简,根本无法明白他们“做空”的方式和过程,这才是问题。

  一、危机发生的全过程。

  现在先整理一下次贷的过程(这在其他纪录片中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但是影片作出了更生动形象的表述)。

  首先,是银行是如何产生房贷证券、次贷证券的。

  在70年代后期,银行业并不是赚大钱的行业……大伙都知道债券(bonds,字幕翻译为证券,很明显不对)是怎么回事,把债券当礼物送给你的15岁小屁孩,到他30了,能拿到一百来块钱,累不累啊?千呼万唤,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刘易斯驾临,这名不经传的人物,对你的影响比起乔丹、iPod、视频网站加起来还要大……可能当时刘易斯还不知道,但其实他已经改变了历史,就用最简单的这个点子——房贷证券(MBS),或者私营房贷证券。你们都背着普通的房贷,固定利率,30年还清,没意思!定额小笔钱偿还,就这样了。但是如果你把上千个房贷打包起来,忽然回报率上升了,但风险还很小,因为它们是房贷,哪个神经病不还房贷呢?这种证券评级怎么样?证券评级…是AAA级别!这就是我们密西根州养老基金一直找的啊!

  当初银行本来赚不了大钱,那些没有办法贷款出去给别人的个人,购买银行的债券,也不过就是赚点小利息而已。而刘易斯的赚钱创意就是把个人买房子贷款的债券,打包(合并成大单子,之前银行债券再合并利息也一样)起来卖给个人或机构,因为银行的债券稳妥,何况如片中所言“哪个神经病不还房贷呢?”因为不还房贷就被赶出去,没有房子住了。所以房贷也是稳妥的,而且房贷的利率自然更高,所以购买房贷证券自然可以赚更多的钱了。的确也是如此。所以,连那些养老基金也很高兴买到这个。

  正如影片所言房贷证券,次级贷,份额,名词让人头疼是吧?是不是让你觉得智商特别低,这就是它的本意。华尔街特别爱用玄乎的词儿,让你觉得只有他们才能做的来,或者你撒手不管,他们就更高兴了。所以影片又让演员玛格在泡泡浴里解释给你听:大概意思就是,刘易斯的房贷证券让大银行疯狂赚钱,他们从2%的买卖提成中赚了几十亿,但慢慢房贷不够用来组成证券了,毕竟房子和能买房的人都是有数儿的,对吧?银行就开始把风险越来越高的房贷做成证券,这样的话,机器就能一直转着了,对了,这些高风险的房贷,就叫:次级贷。下回,听到次级贷这个词,你就想:狗屎贷。很明显,因为安全的卖光了,所以就把不安全的拿出来卖了。

  那么这些狗屎贷又是这么成功面市的呢?顺利卖出去了呢?片中发现问题,并且准备拿它来发财的聪明人杰瑞德,在回答顶尖基金的专家马克质疑时,这样解释:

  马克:怎么可能这些证券像你说得那么差,没人管吗?

  杰瑞德:没人知道里面装的什么东西,没人知道在证券里有什么鬼,我见到过65%达到3A评级的,其实95%都是次级狗屎。信用评分都低于550 (FICO评分300-850,700以上认为是优)。

  马克:要是市场觉得一个证券风险太高了怎么办?

  杰瑞德:你以为像书本上说的用仓单存货抵押吗?假的,实际上我们重新打包混上其他卖不出去的东西,放到CDO里面卖。把一些没人买的B,2B,3B级烂贷打包成一堆,数量差不多了,就忽然叫做“分散化投资”了。等着评级机构的婊子们评个百分之92到93的3A级别,其他屁都不放。CDO是猫屎包起来的狗屎,机构们还把CDO当成国库券一样的宝贝。

  很明显,为了把狗屎贷卖出去,银行使了手段“打包”“换名”,而评级机构为了赚钱又为虎作伥导致,给“高分”。为了怕我们不懂,电影又以厨师处理卖不出去的鱼来解释CDO:

  CDO,担保债务凭证。理解CDO很重要,CDO才是让房产危机祸害全国经济的关键。让我们的世界顶级厨师安东尼•伯尔顿解释一下:假设我正给一个周日下午的大餐厅备菜,我周五定购的鱼,就好比麦克做空的房贷证券。有些鱼没卖出去我也不知道原因,没准这比目鱼成精了,有海豚一样的智商,那我该怎么办呢?把这些3B评级的鱼扔掉吗?认亏了?没必要!我这么心灵手巧。每种卖不掉的烂证券,我都扔到海鲜汤里去。这不再是烂鱼!这是新东西!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卖给顾客的名头,是零售比目鱼。这就是CDO。

  按照片中顶尖基金的话:去年一年就卖了5千亿的房贷证券。就因为信用评级机构,银行、政府也掺和在里面。

  最后,这些CDO,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灾难,甚至引起全球金融危机呢?原来,实际操作中,还存在更危险的东西——“合成CDO”。

  影片中,马克在拉斯维加斯见了一名贩卖“合成CDO”的CDO经理。从他口中了解了更可怕的东西:如果麦克最早发现的房贷证券是火柴的话,房贷市场衍生出的证券规模有多大,大概20倍吧。如果房贷证券是火柴,那CDO就是煤油弄湿的破布,而“合成CDO”就是原子弹。马克表情像傻了一样,他头一次意识到整个世界经济可能要崩溃了。

  影片又借助塞勒博士(美国经济学会主席,“行为经济学”之父)的理论,并以一次赌博来解释什么是“合成CDO”。

  一个名叫莎琳娜的姑娘赌1千万在21点牌局的这手上(1千万,大概就是一个房贷证券的规模),好的,莎琳娜这手牌不错,两张明牌18点,庄家7点,莎琳娜拿到了一手好牌,赢面大,实际这手牌赢的概率是87%。赛琳娜势头正旺,周围的赌客也想要趁势赚钱。但是大家以为赛琳娜赢定了,其实是个经典的思维缺陷,篮球里面叫“热手谬误”。一个人连续投篮进了大伙会觉得下一次也会进,人们认为,发生过的事情在以后也会继续出现。在房地产泡沫时期,房价一直在涨啊涨,人们会觉得房价不可能跌下来,旁观的人心想,赌边注的话,也不会输。(有两人拿赛琳娜的输赢开赌)这就是第一个“合成CDO”。接着后面的人也开赌了,旁边还有人对他俩的赌局再对赌,形成了第二个“合成CDO”。而且后面的赌注越来越大,甚至有人“我和你赌2亿,赌那个戴眼镜的女士赢”……而这样一来,赌博的赔率,从3:1直到20:1,都有人玩。这样的过程循环往复 合成CDO越来越多,原始的1千万投资,滚雪球成为了几十亿的赌注。

  具体地说,就是本来最糟糕的次贷崩溃也不至于引发那么大的危机。但是,有人不满足买次贷,因为市面上的次贷还不够他们的胃口,他们围绕次贷,进行了更大的买卖——赌博(我认为大概就是卖次贷的保险),而且逐层扩大,只要房价继续高涨,他们认为再大的赌注和再大的赔率都没有问题,反正自己稳赢。但其实,世界上没有稳赢的,何况次贷就是垃圾贷。所以,次贷引起的崩溃,背后是巨大的原子弹爆炸。不仅是美国的金融危机,而且是世界的危机。等金融动荡尘埃落定,总共有5万亿美元消失不见,包括养老金、房地产,401万份退休福利,存款和证券。8百万人失业,6百万人无家可归。

  到头来这些事,是谁造成的,很明显是华尔街,这些聪明人,这些贪得无厌,又不择手段的家伙造成的。开始不过是刘易斯的创意,后来就是更多超越刘易斯的创意,制造了一个毁灭性大灾难。而且,他们本性难移,何况因为与美国政府难分彼此,所以他们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反而把矛头指向贫民,甚至教师。所以,他们还在继续,2015年开始,很多的大银行发售十亿规模的“定制分级机会投资”,据彭博新闻的分析,这就是CDO改了个名字。

  公众号饿喂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