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完全陌生》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完全陌生》经典影评集

2018-04-22 20: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完全陌生》经典影评集

  《完全陌生》是一部由乔舒华·玛斯顿执导,艾琳·达克 / 蕾切尔·薇兹 / Hansel Tan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完全陌生》影评(一):What do we really know

  《Complete unknown》小感

  一开始的几场identity的切换,同一个人但是不同身份职业,让人对这个女人开始好奇。好奇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让她有这么多的切换。相比较很多人只能有固定朋友,固定的工作,固定的生活圈。这形成了一个开门见山反差

  女主没有直接去找男主,而是选择迂回地先接近他身边的工作伙伴。工作伙伴算是一个长相平庸上班族,很快就因为女主的美貌神秘感吸引住。女主身上有一种吸引力,她也非常知道她自己魅力在哪。不过女主选择出现方式设计感太重,有点不自然。应该说在剧本上上,整体来有好些地方看起来像patchwork。

  来说说核心概念,女主一直在找high点,对她来说真正快乐事情是master事情的感受,完全忍受不了抛物线的后端。她是一到高点就会立马脱身,然后重新再找一个新的起点学习,经历和生活。而且她还让男主也体验了一回切换identity的感受,我相信男主理解了女主的心境,但是到最后男主也没有给出答案,可见作者写这个剧本也是个journey,他也没有答案。 Artist are not supposed to give an answer.

  这部电影导演编剧是同一个人,编剧上我觉得没有太多的亮点,男主和女主就是编剧自己矛盾两边的分身。在电影画面上我觉得有让看出他的心思。这部电影有非常多感觉的传递是很内在和微妙的。一方面非常依赖演员肢体表达,一方面就是镜头语言,很多非常近距离面部特写,完全隔离任何周围的环境背景面积虚化,紧凑的聚焦,让观众和演员有一种压迫亲密感。还有很多看起来似乎并不标准的镜头,比如人讲着讲着话会跑出镜头框外。说实在我不知道这部片子如果不这么拍,还能不能传达出那种非常内在的feel。

  不过我整部电影最喜欢部分是拍frog那一段。这时镜头的privilege展现无遗,镜头就是人的眼睛,但是它能替人去到人去不到的地方。如此近距离的看,而且加上高质量声音,临场感极强。当然我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了解拍摄那段的用意,不过可以猜测出来,当时在饭局当中女主被拿来作为社交谈资的frog是真的,在酒吧大家质疑她是不是骗大家,她尴尬处境。Frog这个梗算是贯穿始终的一个symbol或者说一个间接描述事物,但是这个事物变成了一个符号,能让我们想起这个符号出现的场所气氛主角的各种经历。都在这个青蛙叫声当中得到了释放

  这个故事算是小规模的,但是格局并不小,探讨的东西很内在。Identity对于女主来说更像是一个trap,但是她又喜欢commitment本身,或着就像男主所描述的,女主其实从来没变过,她还是那个疯狂联系钢琴小女孩。故事本身并没有特别吸引我,但是电影本身镜头语言能让我感受的距离感本身让我享受

  《完全陌生》影评(二):Trapped

  当女主角说到“ 但你周围的人都认识你的时候,你就被困住了”。 想起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历。 一个人独自去澳大利亚的时候,在一个旅行团里编造自己的身世,谁叫大家都那么爱查户口呢?谁都不认识你,在那个星期,他们认识的之后你口中的你。也没有微信没有脸书,没有那个回去窥视任何社交网站,你只是你口中的你而已。突然间很自由,很理解女主角说的,“你就像活了很多个人生一样”。

  当男主角问到女主角能不能就此放弃,女主角回应说--“作为谁活下去呢”?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无声告白》里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不过是想要摆脱别人对我们的期待,找到真实的自己”。值得回味的是,女主角每次给自己的新的自己,难道不是创造了新的期待么?送老奶奶回家之后,这个期待被不断放大,总有一时,会无法回应,那又如何面对自己呢?不过,少了别人期待的我,还是我吗?

  给了三颗星,毕竟设定还是比较有意思。但总的来说,一切只是那一个夜晚而已,想给四星但是没有给,大概是想摆脱莫名的期待吧。

  《完全陌生》影评(三):青蛙与化石

  女主用一夜的时间对男主叙述她十五年来的生活轨迹,虽看似冗长拖沓,但对于普通人来讲也足以惊愕,十五年体验九种身份;九种职业;九个截然不同的人,而与其相反,男主则一成不变,每天的工作只是发email,甚至始终居住在父母的老房子里,保留着很久以前的化石……男主生日蛋糕名字写错了,他愤怒切掉了蛋糕上名字的一角,他内心中对于改变是很抵触的,但却遇到了与之相左的女友,如同自己的反面,却被她的不同特质所吸引,可最终女主对他说:“come with me……”他以保持沉默拒绝,女主则毅然的抛弃掉了第九个身份,重新出发……和很多爱情故事不同,这一部是关于两个人的理想世界观;关于一对爱人对自我的不同认定,但在叙述上却以倒叙的方式,因为时过境迁所以更加的平和,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像女主一样有勇气体验九种人生,但如果你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可以观看这部电影。

  《完全陌生》影评(四):把一生过成几世

  对大部分人来说,自从大学毕业选定工作以后,每一天就都成为前一天的重复。每天做的工作、见到的人、经历的风景,甚至是说的话都是一样一样的,一直干到退休,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每个人都有被周围人认定的身份和性格,一旦你稍有不同,就会引起周围的非议,无关的人都有权利提醒指责你。

  也曾有逃离羁绊冲动,但这种普通的生活厉害就厉害在:你在其中时间越久,越没有逃离的勇气

  这部电影就讲了一个不愿意过重复生活的女子的故事,她在一个地方厌倦后就会悄无声息离开,去另外一个地方,换另外一个身份重新生活。离开男朋友的15年间,她做过演员、医生画家……换了9种身份,每一个身份她都干得很不错——事实上,“干得很不错”这事本来就是别人对你身份认定的一部分,她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要觉得厌倦,就马上离开。

  羡慕这样的体验,却迈不出这样的步子

  就只是父母这一关就过不了,她的离开让父母焦急如焚,据她说她让父母知道了她仍在人世,可是父母的担忧依旧沉重。作为两天不往家里打个电话老妈就以为我病入膏肓中国孩子来说,我大概只能老老实实的过小日子吧。

  电影的点子很好,切合了很多人的心思和冲动,但表现形式不好平铺直叙,大量对白。如果用悬疑、惊悚的方式来演绎这个主题,会更牛逼。就像《消失的爱人》一样。

  《完全陌生》影评(五):有的人像锚,有的人像水

  (文/杨时旸)

  我们到底通过什么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又是通过什么去定义他人的身份?姓名、履历、原生家庭还是社交关系?如果有人一次又一次地有意改换了自己的姓名,编造了履历,篡改了家庭成员信息,重新融入一套崭新的社交系统,又应该如何定义这样的行为?认为这个人充满冒险精神有趣怪异还是粗暴地宣判他是个不折不扣骗子

  几乎,每个人都只能以一种既定的身份度过一生,有一个被赋予的名字,一段众所周知的经历,然后以此应付各种新旧的关系,但无论年纪和职业身份如何变化,你的核心身份是恒定的,换句话说,你永远是你。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或许谁都有过想隐匿自己,重新开始的时刻。有些人把这种身份置换的欲望投入虚拟世界,比如阅读和观影,本质上那些行为也是一种身份重构,你可以借由某个角色的身份重新进入另一种崭新的生活,度过几个小时,但有的人,却尝试着在现实之中改头换面

  《完全陌生》就讲述有关于一个人不停地为自己“重装系统”的故事。爱丽丝在同事的party上遇到了汤姆,后者认出了她,但是,他们彼此相恋时,爱丽丝还叫做珍妮。但如今,15年后,她的一切都变了,她向人们自我介绍时说起的名字,职业,履历,家庭,故乡,大学,都与汤姆熟知的迥然相异。这是个谜团,又像个规则暧昧游戏。独处时,爱丽丝——或者是珍妮向汤姆解释了一切,她一直在故意变换着自己的身份,重新一次次进入生活,认识一群群新的朋友,然后再从他们的生活之中消失。

  她的行为注定引人争议,当周围的人们大致知道了事件轮廓之后,有人觉得这个姑娘充满冒险精神,有人却指斥她就是个毫无责任感无耻的骗子。这争议有关于人们对于生活形态的预判和个人的价值观。从常理上讲,爱丽丝的行为肯定带有欺骗性质,她必须制作各种虚假证件和履历,以此获得重新进入真实社会通道,但是,她的一切行为都并非为了非法的获得钱财和一切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相反,这更像是一种内卷化的,精神向度的探索。这种俗常标准看起来似乎有些游戏人间态度,却氤氲出了一种独特哲学意义,那个著名提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爱丽丝几乎是在用实践回应着这个终极拷问。人存在于世是否可以不停幻化出多重身份?我们终其一生用一种身份生活算是命中注定还是人性困境?一切挣脱与挣扎又是否真的能够让自己一次次“重生”?

  《完全陌生》中的男女主角像是尖锐的对照。男人妻子已经决定要去另一座城市开创事业,但男人一直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但也平庸无聊圈子,而爱丽丝却永远都在幻化身份,从未在任何一个地方久留,更不会让周遭的人熟悉。人们认为汤姆是稳妥的,但又认为他是无聊的,而同样一群人,却也觉得爱丽丝是轻佻又不可信的。你看,人们都困在一种诡异无奈中,对于任何一种状况都无法认命地接纳。

  爱丽丝和汤姆独自漫步,意外遇到了一个摔倒的老人,他们搀扶着老人送回了家。爱丽丝开始本能地编造起身份,说自己和汤姆都是医生,汤姆愣了一下,也开始进入了虚拟的角色,他在虚假身份中体验到了自由分泌的快感,那近乎无牵无挂的飞升,一种用后即抛的潇洒快慰来自于对命定的宣战与胜利。一个一成不变的沉闷男人也有想要逃离于俗常的短暂瞬间,就如同爱丽丝这个游魂般的女人,也会想念这个15年前的恋人,哪怕不惜戳穿自己多层虚构的甲壳。

  这故事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像个寓言,像道考题,看似给人们撒下一片可能性和希冀,但最终也又让人们看到注定充满局限的谜底。因为我们即便挣扎,也终究逃脱不出既定的东西,我们渴望自由和变换,但也仍然渴望稳妥和可控,我们沉溺于稳定也会注定期盼一场逃离。这是人性中无法篡改的源代码。所谓自由,有时,更像是在不同状态之间的旋转门穿过时短暂眩晕感。

  有的人像锚,有的人像水,前者想寻求陈年的泥沙,后者只想奔赴未知江河。但有时,他们彼此羡慕,侧身而过,亲昵一场,也只能就此诀别,只剩怀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