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爆裂鼓手》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爆裂鼓手》观后感10篇

2018-05-05 21:55: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爆裂鼓手》观后感10篇

  《爆裂鼓手》是一部由达米恩·查泽雷执导,迈尔斯·特勒 / J·K·西蒙斯 / 保罗·雷瑟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爆裂鼓手》观后感(一):鼓神再现

  在观IMDB的道路上有了一个小插曲,就是第85届的奥斯卡,就像新上的菜一样,当然先要品个鲜再吃别的。一开始看这片的都会把它当成一部励志片,这部影片确实是有很大励志成分的,也有人觉得这是一部恨铁不成钢的教育片,是讲这位音乐老师教学方法的,当然影片里有一部分肯定了老师的激将教学法,但这并不是影片主要想表达的,在我看来其实这是部讲述一个变态老师被一位牛逼鼓手征服的故事,或者说主题就在鼓手而不在老师,老师只是个绿叶。这一点非常赞同翻译名字同志,把《Whiplash》这个曲名翻译成《爆裂鼓手》,这说明出影片的主题是什么,而不是翻译成“恨铁不成钢”或者“爆裂老师”,看我看来这部影片里最牛逼的就是这位鼓手,而不是老师的激将法,因为老师是用同样的方法教一大波学生的,对任何人都没有偏颇,为什么偏偏这个鼓手成了大牛逼而其他人没有?这还是说明了老师的方法只是个助缘,关键看鼓手本身的意志,所以可以断定它是鼓手的主题。影片前半段大家都会以为这个老师很牛逼,貌似风头都被他抢走了(这个演员确实演的很好),但是到了后半段发现有些不对头,尤其是老师与学生酒吧相遇到老师欺骗学生给了一个陌生曲谱,可以看出这位老师是没我们想象那样伟大的,尤其是在舞台上与学生的那几句对话眼神交流,更加断定这只是一个比较少见的老变态,而真正牛逼的人物是这位鼓手学生,最后鼓手的爆发震惊了所有人,当然也征服了这位老变态,他不得不改变自己态度去迎合鼓手,到此为止影片才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励志片,而是一部关于鼓手的传记,老变态不过是他生命中过客罢了。但严师出高徒是肯定有道理的,只不过在这里作者只是拿来用了一下罢了,不注意还真的会和主题混淆。剧本很牛逼,但是也很难拍,可以想象要找一个鼓打的牛逼又会演戏的演员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对于爵士乐的把控也是付出心血表现的不专业还怎么拿出来混,比如那差了几微秒的节拍对于外行人来讲是很难听差别的,但是要把这些细节表现的很清楚这就是导演功力了。

  《爆裂鼓手》观后感(二):天才凡人距离

  刚看完《爆裂鼓手》的时候,竟然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我猜中了结局,没猜到过程,如此爆裂。这是一个关于教义的故事,完全不是我们熟悉的如同《死亡诗社》般的春风化雨,而是类似《黑天鹅经历剧痛然后裂变破茧的黑色童话

  记得当时还暗想,由于人性本能趋向心灵舒适区,我们还是更希望被慢慢启发然后受到感召开始走上康庄正途吧,谁希望天天被辱骂折磨?再转念一想,会不会就是因为没有被真正地逼过,才如此平庸,或许自己90%的天赋就被如此温吞的生活埋没了也说不定呢!之后好几天都在懊悔和愤恨,看看,都怪我妈当初心软最终没有逼我继续学琴,不然以当年的乐感,那必须能去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啊!也怨自己,读书的时候每天竟然趴在桌上睡觉然后回家看电视,为什么没有多看看书,再多点有意义活动可惜错过了最黄金时间,不然现在肯定是另一番景象啊!……

  诸如此类悔恨太多,萦绕了好些日子。直到前两天无意中看了《最强大脑》中日对抗赛的重播,才恍然大悟,“狠”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能代表国家参加《最强大脑》的自然都是脑中佼佼者,脑力上非我等凡人所能企及。不过看着这些异人冷静地以各种匪夷所思形式完爆我们的常识认知,除了惊叹,似乎也不能再有多余动作。那一期中最后一轮决定胜负数字心算,日本队那个叫笹野健夫的男人已经是世界心算冠军,在自述中了解到他是在一次意外之后发现自己突然记忆和数字方面有了某种惊人能力,并且在训练之下夺得了日本的全国冠军,片尾他以日本人特有的方式表现他的决心和努力“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努力。我一定会努力的!” 当时看到这里觉得有点隐隐的不妥,但是说不出哪里有问题。随后的比赛年纪最小的9岁日本小女孩辻漥凛音却几乎以碾压全场姿态为日本队拿下赛点。她实在太快,在其他三位选手还在算的时候,她已经得出结果甚至进行了验算,按下抢答器的时候把其他几位吓得不轻,继而引爆全场惊叹。这是怎样的天才和速度

  到了他们这一步,比拼的还会是努力吗?天才之所以被人膜拜艳羡,就是因为这天赋的才能只临幸那极少数的几个人绝大多数人则庸常如尘,只能仰望。而即使身为天才,也有大小之分。因此即使是作为世界冠军的笹野健夫再怎么努力,应该也很难赶上那个九岁的小女孩。她还那么小就已经初露惊人的天赋,如果再训练一番,很难想象别人如何超越。天赋异禀的人,永远让人望尘莫及

  莫扎特不就是这样的天才吗?才华凛冽得叫人叹为观止,死对头萨利埃里即使要了他的命还是不得不拜服于莫扎特的天才之下。其实普通人眼里作为首席乐师的萨利埃里已经很优秀,而只有萨利埃里自己知道,他终其一生比不上莫扎特,那些鬼斧神工音符又岂是努力能得出来的,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毁掉这个奇迹。最恨和最欣赏莫扎特的,都是萨利埃里吧,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懂莫扎特的好。

  试想,如果本身不具备这样的天才和裂变的潜质,小鼓手就算打断自己的手,也不会出现灵光乍现最后惊艳全场的时刻。真正的大天才总是不费吹灰之力即得到上帝手把手指点,继而出现神迹,小天才可能还要靠极致的努力和近乎疯狂执念才能走进光圈,而凡人如你我,或许终此一生也未必靠近过那光芒

  所以,没有鸡汤,没有热血事实就是,如果你不是天才,其实努不努力,有多努力,最后只是决定了你能在多高的地方进行仰望罢了。

  《爆裂鼓手》观后感(三):破茧——《爆裂鼓手》影评

  含部分剧透。

  我不懂爵士,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欣赏这片子。102分钟(107分钟版本没找到)不知不觉中过去,赏心悦目节奏感极其紧密,师徒之间的对手刺激又不凡,我感觉这是2014年拍的最好看的片子。

  以上都是废话,要是不好看我也懒得写这影评。看电影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享受,用八股文的手法从头到尾分析一遍没什么意思

  光头老师这个角色已经演神了,上一秒还在为人师表关心男主家庭学业啥的“好好玩吧”;下一秒随手抄起件家伙毫不留情地朝男主呼上去“拖了还是赶了”。上一秒还在温情含泪的回忆曾经教的学生;下一秒就直接恶魔附体把仨鼓手折腾死去活来“内曼,你挣回核心了。替补们,给我吧鼓架上的血擦干净”。上一秒还在酒吧与男主闲谈人生理想,让观众以为他要洗白了,老师其实是一心为了男主;下一秒,回复本色,直接在表演中换曲子,要不是男主破釜沉舟,估计男主的艺术生涯也就断了。影片没有用传统的严师出高徒的手法,这已经不是严了,这秃子就是个变态。看到一颗好苗子,就忍不住踩几脚,看看是不是真的好苗子“因为下一个查理帕克永远不会气馁”,这种变态做法,估计已经到了毁人不倦的地步了,正确与否,不想多说。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变态一样的角色,把男主虐来虐去,把观众虐来虐去,却由衷的让我恨不起来,为什么?因为男主最终成功了。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经过了很多自己觉得难以忍受、难以克服的事,但是,等到自己一但成功的到达目标,曾经的自虐一样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有很多影评说这是一部黑暗的电影,讲的是一个人的挣扎,我不这么认为。破茧才能成蝶,不过,要不要结茧是完全由自己掌握的,想成蝶就破茧,不想成蝶就安心的做自己的开心毛毛虫,路是自己选的,就应该自己走下去。除了自己,谁在乎过你的梦?

  再谈谈整部戏的高潮,结尾的solo。台下做的都是知名的音乐人,被他们看上立刻就能飞黄腾达,一有差错,则万劫不复。 光头能拼着毁了自己的演出也要把男主“毁了”的精神,还真是毁人不倦啊。难得前面酒吧那场戏营造出的“严师”形象,彻底又变成“变态”了。临场换曲,不仅男主,估计很多观众也被震惊的无以复加。所以第一首曲子,男主很正常的演砸了。然后,重点是然后。solo!我非常喜欢男主此时的眼神,癫狂中极具挑衅的自信的眼神。舞台之上,唯我独尊

  很多人都在想,光头到底在演出临时换曲子,是拿准主角不会放弃,从而让主角突破呢?还是真心的想断了主角的艺术生涯呢?也有人在想,如果主角没有破釜沉舟上去solo,结局又会怎样?答案重要吗?不重要。

  再说几句,这片子让我想起了《黑天鹅》,极致的付出,导致极致的精彩。但是,这种入魔一样的极致的付出又有几人愿意呢?片子没有解释,只是把问题扔给了观众:男主的付出值得吗?有意义吗?就算明知道路艰险,也要继续走吗?

  以上。

  《爆裂鼓手》观后感(四):Suffering is the soul of greatness.

  这才是心目中的“好电影”吧。

  它不会把心灵鸡汤一段段的唠叨给你听,而是用如鼓点般密集的节奏,和不堪入耳脏话让你看到现实里最阴暗一面

  以及成为“伟大”所需要的变态过程。

  针针见血。

  导演兼编剧如此痛恨平庸,以至于,如果作为凡人角度实在无法接受老师最后一幕的恶毒阴谋。肯定很多人痛恨着光头这个角色。

  (而且光头哥在一部老美剧监狱风云》中也饰演了一个经典变态hahaha)

  音乐是一个美好的切入点,可是我们在CD里、mp3中听到的美好旋律根本不是那么容易实现,背后的苦练不会有人知道——无论你是天才横溢还是资质平庸,不每天练够八小时不要上专业的台。

  弱小的我们,往往就是太天真了。

  可现实不就是这样的么,从来就没有那种非黑即白的正反两面,只有不择手段灰色地带。很多阴影我们不看见、不想看,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

  多少人,在生活中自己经历过那种表情——男主看到谱曲从Whiplash一晃成了upwhiplash,满脸的惊讶、震惊、不知所措,然后是屈辱愤怒

  这种情形让人不堪,不愿提及,但是让人成长巅峰时刻。

  这种时刻,对于凡人其实是来得太少太少,没有痛,就不会成长。

  千万不要认真相信电视广告里齐家欢乐的洗脑场面,千万不要信喝了“爽歪歪”立即能爽上天,真实是——一边流血,一边成长快乐

  如果我们忍受不了流血与内心挣扎,那就安于平凡吧,幸福的一生,并不适合伟大。

  正如这部电影的一句话宣传——“Suffering is the soul of greatness.”

  这就是导演要说的唯一真理

  看到最后一幕舞台上,男主角抗拒屈辱表情狰狞的狂舞着鼓棒,仿佛唯一的台词就是“fuck you“,却是最绚烂的表演,我内心虽是难受,但仿佛一起痛着高潮了。

  hit,抵达巅峰不就是这种癫狂么?

  不懂世故人情看不透手段你怪谁?

  这个点看到这部电影,真合适我自己。

  我自己默默体会着,那些让人苦恼微小痛苦,为何对自己造成了那般伤害

  orry,要变得杰出,没有easy模式

  你那点丁点的苦,就收起来、吞下去吧,这个世界没有真同情,只有成王败寇。

  少废话,流血敲鼓吧。

  没有结果,没有才华,没有身材,不赚钱,就去死。

  《爆裂鼓手》观后感(五):梦想无关于掌声,而是痛苦。

  梦想。

  在大多数场合里,这个词令我感到非常不适。

  里面总是有一些小众、莫名其妙优越

  甚至是天真。

  这个问题,大概出在绝大多数人认为拥有梦想(做一件自己喜欢事情)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对我来说,不是。

  换句话来说,大部分人只是把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一个优越的资本(且到此为止)。

  但真相是,找到这个事情并超越自己的局限,去实现它的价值,才是重要的。

  而超越自己(创新)

  达到极致

  是必然必相当痛苦,甚至是血腥的!

  它绝对的没有世俗认为的幸福、快乐。

  如果你不认同以上三观,今天要聊的电影大概不适合你,它的观影过程会让你非常煎熬。

  达米安·沙泽勒的《爆裂鼓手》。

  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最佳剪辑,最佳混音。

  故事讲述,如何达到极致。

  导演、编剧都是达米安·沙泽勒,非常年轻。我相信导演本人,就是一个追求淋漓尽致的人。

  剧透

  《爆裂鼓手》观后感(六):爆裂的鼓动,暴烈的人生

  《爆裂鼓手》……不同于我之前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

  它让我清晰地回忆起了我遇见昆汀的那天。只不过我第一次看昆汀的电影的时候想的是:电影居然还可以这么拍。而今天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想的是:剧本居然可以这么写。如果说杀死比尔会让你肾上腺素奔涌,盗梦空间会让你大脑超负荷运转,本杰明巴顿会让你泪腺崩坏而小时代会让你膀胱鼓胀的话,那么爆裂鼓手则会让你脑溢血而死。

  编剧就像是凭空抓了两个偏执狂扔在舞台上,然后对其中一个说,你这辈子唯一的追求就是成为世上最伟大的鼓手,然后对另一个说,你这辈子唯一的目标就是阻止他。随后所有人离开舞台,围观这两位希特勒式的人物在台上毫无保留地打得头破血流,瞋目裂眦。

  男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和所有人,哪怕是前一秒还和和气气的对象反目成仇,家人或是女友,只要是挡住他狂奔的道路的,就算是还没开始挡路,只是有可能挡路的人,全都被他一脚踢开,没有丝毫不舍。练鼓练到血染透了鼓面,出车祸了脑震荡外加手指骨折也要爬出车子赶去演出,在影片最后被人陷害,在几千号人面前出尽洋相,却反而将他的斗志引燃至最高潮,一个已经一无所有的人,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如果说之前他还彷徨犹豫过,那么在那一刻他真正犹如天神下凡,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

  另一个偏执狂信奉着自己的严父哲学,为了寻找到真正伟大的音乐家,他无数次在排练室用世界上最恶毒的咒骂加上无数个清脆响亮的,在西方人看来大逆不道的巴掌,将一个个人类精英逼到失声痛哭乃至崩溃,甚至有一位成员因此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并最终自杀。他在这个世上最恨的两个单词就是good job,并说真正的精英,是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打不倒的。

  就是这样一对奇葩绝配野心家,艺术疯子,变态狂魔,把观众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吓到停跳。太血腥,太暴力,太触目惊心,简直就是心理版电锯惊魂,让人感觉像是心脏被扔进1944年的诺曼底并让它在里面躺了整整两个小时。

  另外影片结尾那段镜头和分镜,虽然连同轴规则都没遵守,但绝对是我看过的最震撼的一组镜头,仅次于敖德萨阶梯。

  之后稍微从震撼造成的眩晕中恢复过来以后,我隐约感觉到,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影响,恐怕远远不止一次高潮那么简单。我好像已经有点上瘾了,就像之前一直被人灌鸡汤的人第一次尝到烈酒的滋味一般,虽然无比辛辣,但是人类不就是反而会对那些味道并不那么好的东西上瘾吗。

  毕竟,同为什么都没有的人,这样子试试又有何妨?

  《爆裂鼓手》观后感(七):评《爆裂鼓手》——梦想与人性(没有剧透的影评不是好影评)

  爆裂鼓手——梦想与人性

  引言

  这部电影看得人很难受,中途不得不快进了几次,但是看完之后又感觉深受震撼,继而又把那几个精彩片段反复看了两三遍。

  相信绝大多数人看完这个电影都跟我最初的感受一样:What the fuck!这部电影到底特么想讲个什么几吧故事?

  但是回想一下这个电影,除了结尾的地方莫名其妙之外,情节起伏跌宕也是那么让人揪心。

  如果不是看到字幕出完,我真心不敢相信这个电影完结了。这难道不是一个讲述传奇鼓手成长之路的励志电影么?难道结尾不该有温情的一幕么,主角和父亲、老师、爱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一同接受台下排山倒海的掌声,不是么?为什么老师在最后都想陷害学生,让他无地自容,让他断绝一切对音乐的美好幻想?

  为何这个电影会让人又这么多疑问?那就对了,它的目的就是让你思考梦想的意义,这是一部讲述人性的电影。

  梦想的起源

  我们可以看到主角的练习间里面贴了很多海报,恕我见识浅薄,确实不知到这些海报上是哪位大师。但可以确定,这是主角的偶像,是主角梦想达到或者超越的一个高度。通过剧中主角与家人关系的情节,我们可以得知,主角是一个内向的、寡言的、缺少朋友的这么一个人。我擅自地脑补了一下,有这样一个内向的寡言的,没有玩伴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就像平常一样一个人在家里百无聊赖地按着遥控板,忽然看到那位大师的表演,被震撼、被击穿,原来架子鼓可以这样美妙,原来打架子鼓的人可以如此的受人敬仰。内向的人,从内心深处是渴望被关注的,所以他们容易把别人的议论和眼光放大,显得异常敏感,其自尊心的表现也被放大,受挫便会非常气恼,有个成绩却又自矜自固。

  主角最初不过是从架子鼓中寻找自我安慰,你们有朋友、有聚会、有名车、名牌,而我有架子鼓,这个架子鼓是摇滚的是爵士的是牛逼的,时尚时尚最时尚跳舞肯定棒!

  梦想的成长

  如果故事中主角没有遇到变态老师,那么主角会变成一个普通的摇滚青年,梦想还来不及成长,便会被琐碎的生活和在普通乐队里的怡然自得所冲淡。大多数人如我们,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泯然众人,默默无闻的走完这一生。

  而主角被一个地位崇高的爵士乐大神所发现,从一个普通乐队的替补鼓手,变成一位顶级乐队的替补鼓手。

  在一个论资排辈的环境中,大多数人尽管有才华,也会被岁月所磨平;而在一个只论才华和结果的环境中,任何人的努力都有可能被后来人的天分或者幸运血腥碾压,主角的悲剧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因为主角的老师是一个极端变态、刻薄寡恩、肆意践踏学生尊严的这样一个“严苛”教师。

  人们常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可是为机会做准备总是慢如抽丝,机会的到来又是突兀如山倒。人一生如此短暂,能做到的准备屈指可数,仅有的几个准备要去碰见那个恰好合适却又稍纵即逝的机会确实是需要运气的。有运气通常是所有主角都具备的高贵品质,于是主角非常幸运地在小个便的时间把核心鼓手的乐谱给丢了,而核心鼓手恰好不会背这个谱子。因为昨天主角第一次在变态老师面前打鼓被骂的狗血淋头,回家愤懑不已时恰好疯狂地练习了这首曲子,记忆比刚从鸡脖子里喷出来的鸡血还新鲜。于是主角完美演绎了曲子,得到了天才音乐家变态老师肯定的眼神。第二天的练习中,变态老师又把主角默认为了核心鼓手,而本来的核心鼓手尼玛还没摸到棍子就被讽刺得想找个洞把脑袋埋进去。主角就凭着这点运气,把前核心鼓手压得内出血而不得吭声。

  这个时候的主角感觉自己距离自己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了,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变态老师的认可,再多几次演出就可以得到观众的认可,然后就可以在刚认识的对自己的人生计划懵懵懂懂的萌妹子面前炫耀。然后他还可以大胆地告诉老爸老妈,你们的儿子我,现在牛逼了,以前你们瞧不上的嬉皮士架子鼓,现在我可以敲着它接受万人景仰了。

  如果你要说服你的父母一件事情,那么你绝对不能说这个观点是你自己提出的;如果你要他们相信一件事情有重要意义,那么里千万不能表现出你对这件事的热情。主角恰好不知道这些金科玉律。在家庭聚会上,主角的父母和绝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会不断称赞亲戚家的孩子成绩多么棒、朋友家的孩子挣了多少钱、同事家的孩子女朋友多么好、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孝顺多么有才多么有出息。主人公是多么希望父母为他而感到骄傲啊,19岁的他对父母对别人家孩子的赞扬和对自己的贬低非常不理解。于是他直白低告诉父亲,别人家的孩子的成绩其实不过尔尔,而他自己已近是顶级乐团的核心鼓手了。一直不想让他搞架子鼓的父母见到他这么不谦虚,显得十分尴尬,继而恼怒。而主人公也任信地拂袖而去,内心小孩孤单地独白道:你们不理解我,OK,我继续去练习我的架子鼓,总有一天我要让你们认识到我的价值,我要让你们发自内心为我而骄傲。

  梦想的挫折

  第二天,变态老师带来了一个新的替补鼓手,就像当年带主人公来到这个乐团一样。当这一次运气把机会分配给了新人,当他有一节打得稍有瑕疵时,主人公决定让新人来打。结果新人恰好这一节又打得挺好。主人公满怀信心告诉变态老师自己能打好,想再试一次,但是变态老师绝不给第二次机会,所有的请求与辩解都只能换来无尽的冷漠与奚落甚至是讽刺和谩骂。

  于是主人公回去加倍努力的练习,他要继续准备,为下一次刹那即逝的机会。于是他跑去告诉他的萌妹子女朋友,他要分手,因为他现在要加倍努力专心练鼓了,不想她以后因他不能陪伴而怨恨吵架。这个理由其实挺合理,只是对于所有被分手的人都觉得难以接受,当然几乎所有意外地被分手的人都不会好受。主人公在之前专心听曲子的时候收到妹子的短信,那时他就很迟疑,到底要回短信还是要继续听曲子。现在他要断绝自己所有迟疑的机会。

  他疯狂地练习,手茧破了再磨厚,虎口破了就贴创可贴,一张止不住血就贴两张,反正准备了整整一箱创可贴,实在血肉模糊了就用冰水混合物浸泡。

  于是第二天,机会艰难地到来,新人和前核心都打不好为即将的演出准备的曲子,但是他也没能打好。于是变态老师让整个乐团留下来陪着他们练鼓,不打好谁都不能回家。于是,他们三人轮流上鼓。变态老师口吐莲花,贱人、基佬、傻逼脏字迭出,轮流对他们进行侮辱、谩骂、讽刺、挖苦,轮流对他们进行人身攻击、地域攻击和精神打击。最后,主人公小宇宙爆发,忍着极度疲劳的肌肉撕裂般的痉挛,忍着汗水钻进磨破的血泡的疼痛,他达到了变态老师艺术家的及格标准,此时已近是凌晨2点。

  可是,命运最喜欢捉弄的,就是那些对自己目标怀着强烈渴望的人。就在去参加表演的路上,他乘坐的长途车坏了,他好不容易紧赶慢赶到了演出现场,他的变态老师已经安排别的鼓手坐在了架子鼓前,他报不容易解释清楚尼玛又发现自己因转车,慌忙之间没有带自己的鼓棒。于是他哀求变态老师给他15分钟的时间去拿。他是多么渴望完成这场演出啊,这次机会是用他无数的血和汗换来的,是用那一箱创可贴换来的,是用他的分手换来的,是用变态老师对他的谩骂和挖苦换来的,就是临门一脚,本该是他的机会却应为运气的原因又要拱手让人,他真心不甘啊。可是命运总是喜欢一而再再而三地捉弄那些对目标怀着强烈渴望的人,他遇到了车祸,当他拖着断掉的手臂,满脸血迹的回到演出现场时,演出已经开始。这时的他已经精神恍惚,接近崩溃的边缘,他清楚的知道,依照变态老师的习惯,这次表演之后他毫无疑问又会变成替补鼓手,他也无法让父母理解他的辛苦与努力。于是,他冲上前去强行换下此时的核心鼓手,用血流如注、疼痛麻木的双手去演奏。当然,在变态老师的面前,即便是你用生命演奏,只要一个音不准,他照样无情地鄙视你,何况现在的主人公连鼓棒都拿不稳了。当变态老师向观众和评委宣布,应为鼓手的傻逼原因必须要终止比赛时,主人公那根紧绷的弦彻底断了。

  他冲上去扑倒变态老师一阵乱拳,把变态老师曾经给他的鄙视和挖苦用拳头全都还到老师的脸上。毫无疑问,变态老师投诉到学校去要求把主人公开除;毫无疑问,在演出台上当着众名流的面暴打他们学校引以为傲的大神艺术家,这种事是没有转圜余地的。

  但是,当地的检察官找到了他和他父亲,告诉他希望他能出庭作证。因为肖恩的父母希望,谢尔佛的学生不再遭受到变态老师的精神摧残。而这个肖恩就是变态老师在课堂上用来激励他们的刻苦努力的例子,而变态老师口中他的死因由车祸丧生变成了检察官口中的因抑郁症在家自杀身亡。肖恩的父母认为,是变态老师的精神摧残让肖恩患上了抑郁症。本来还保有对老师的敬畏和对艺术家的崇拜的他,不打算作证。变态老师明知道是他的原因导致的肖恩的自杀,却在课堂上编造一个车祸来激励学生,想到这点主人公就有点犯恶心,于是答应出席这个针对变态老师的不公开听证会。变态老师的执教生涯,也就到此结束。

  梦想的升华

  进过这次挫折,主人公对待梦想什么的已然心灰意冷,撤掉了那位偶像的海报,收起了架子鼓。他开始听爸爸的话,踏踏实实工作,不要有什么妄想。于是他在披萨店当个伙计平淡度日,直到,有一天他再次遇到变态老师。

  变态老师叫住了他,聊起了他的近况。变态老师告诉他,在他独特的教育方式的教导下,其他那两个鼓手都对音乐心灰意冷,转行做其他的了。变态老师告诉他,他其实一直最看好的就是主人公,找来那个新鼓手就是为了激励他。然后巴拉巴拉,他说他通过精神摧残来淘汰弱咖,把那些不能达到完美的音乐少年全都当垃圾一样扫出音乐圈,从而找到真正的大鸟艺术家。这就是告诉主人公:你很有潜力,我现在缺一个鼓手,你来不来。

  而主人公重拾信心,准备让老爸和被自己甩了的萌妹子知道他当年的癫狂的意义时,变态老师又露出了诡异的讽刺的表情。

  主人公上到架子鼓,看见尼玛谱子不是老师之前说的那个谱子啊,一看其他人都拿着正确的谱子,而只有自己的是扯鸡巴蛋。这时,变态老师走过来,盯着他说:老子知道是你告发我,我就是故意设计要让你再一次当众出丑,老子就是要玩死你。

  主人公脑子像被重击一拳,勉强跟着其他人的节奏瞎敲着,终于忍不住,当着众人拂袖而去。这是老爸急切地跑来保护孩子,老爸对儿子的爱始终没有变,但是当老爸说了一句”let’s go home”的时候,他又明白老爸还是不能理解他奋斗的意义。于是他转身回到台前,抄起鼓棒,自顾自敲打起来。

  这一次,他不再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同、变态老师的肯定、众人的敬仰。他仅仅是想把自己梦寐以求想做好的事情做到最好,他沉浸于鼓声之中,带领着乐团开始新的乐曲。变态老师尴尬而愤怒的盯着他。直到,主人公的架子鼓突破了完美的极限,变态老师开始折服了,跟随着主人公的节奏开始指挥。(这个变态老师作为一个艺术家是非常成功的,脾气古怪,挖苦人的本事一流,对人精神摧残毁人不倦,如果你没有他牛逼,他会挖苦嘲讽你至死,只有你比他更牛逼,你才能和他平等对话。)

  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没有师生之间相拥成泣,没有父子之间的会心微笑,没有恋人之前的泪眼相望,没有万众敬仰雷鸣般的掌声。

  事情就是,主人公做了,就一直做下去,做到最好,无关任何其他。

  梦想应该就是这样,做了,也就一直做下去,做到最好,无关任何其他。

  《爆裂鼓手》观后感(八):看完一下子说不出一句话

  一开始很想看这部电影,纯粹是以为这部是励志片,想给自己的生活一点正能量。看完以后,简直压抑到难以复加。

  男主角一开始因为对于爵士乐的热爱,进入到Fletcher的乐队后简直觉得遇到了此生的伯乐。在Fletcher一开始跟他套近乎的时候,我已经隐隐嗅到了之后他将遭遇的屈辱,但是我还抱着一颗天真的心,相信后面他在酒吧说话时的真诚。而男主角也在进入乐队后,逐渐开始疯魔,一开始的拼命训练颇有成效,我以为基调还是励志,慢慢地,在他的提出分手、车祸后仍然不放弃上场,我已经不能看清他爱的究竟是爵士,还是只是与老师不断的较劲了。

  整部电影看的时候我都在期待结尾的变化,一直在期待男主角能够一下子成功的桥段,所以当Fletcher说“You think I'm fucking stupid”的时候,我还幻想着这是他激励的一种手段,直到upswinging一出,我才深深意识到他才是真正的motherfucker。

  这根本不是一部励志电影,揭露人性也谈不上,在我看来整部片子虽然看似有些不可思议,但在我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合理。真实就是即使你满手鲜血,你的老师也不见得会对你改观,或者说更重视你。当男主摒弃一切的时候,不一定换来的都是美好的结局。这才是真实,这样的教学如果不是因为最后的变化,也不一定大家都认为是病态的。没错,一直说你“good job”的老师也许只是敷衍,但是一直辱骂你的老师也许真的觉得你很烂。

  《爆裂鼓手》观后感(九):More than good job.

  The rhythm, by which I don't only mean the drum beat but also the whole story, is perfect. Watching it is like listening to a great piece of music. It swings smoothly between high and low, fast and slow, WTF and bravo. Love (and struck by) the quote "there are no two words in English language that are more harmful than 'good job'". Remind myself not to satisfy with just "good job". My personal favorite, with a close second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among all 2015 Oscar best picture nominees.

  《爆裂鼓手》观后感(十):前进与陨落

  前阵子先后看了两部电影,分别是《爆裂鼓手》、《死亡诗社》。《爆裂鼓手》讲述的是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的安德鲁与魔鬼导师弗莱彻的故事。《死亡诗社》讲的是沉稳凝重的威尔顿预备学院里,新来的反传统教学老师基汀与尼尔等学生们的故事。片子是随机选取的,但看完之后去却会忍不住将两部片子放在一起来比较,对比之中颇有一些值得回味的地方。

  两个片子都和教育有所关联,但两位从教者却是截然相反的风格,《爆裂鼓手》中,一身黑色着装、面孔严肃的魔鬼导师弗莱彻,就像是一个暴戾的独裁者,对乐队成员的表现苛刻至极,稍低于完美标准便是尖锐的挖苦、无情的讽刺,甚至拎起凳子毫不犹豫的砸向学员。安德鲁所经历的是来自弗莱彻天堂—地狱两极化的极端刺激(更多的是地狱般的刺激)。另一边,《死亡诗社》文学老师基汀在首节课上鼓励学生们撕掉教条的书本前言,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理想,鼓励学生站上课桌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尼尔和他的伙伴们在基汀的启发下开始思考与求索,追随自我。

  然而,故事的主基调和两位年轻的主人公的命运却并不是那么匹配。安德鲁在不断的受挫中经历坚持、放弃、孤注一掷、反抗,为自己在纽约音乐厅的舞台留下了戏剧化的一笔:从失败中挣扎进入到近乎癫狂的状态并留下精彩的表演。而三好学生尼尔从顺从、发现希望、充满激情跌入到落寞、愁苦并最终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先不把安德鲁和尼尔做天才和一般人的区分,以所谓培养天才就必须不走寻常路的名义来为弗莱彻的培养正名,(剧中另一位曾经被弗莱彻“栽培过”的优秀乐手因抑郁而自杀身亡,弗莱彻心痛不已,但向学员们说这位乐手死于车祸)两位都是正值大好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心有渴望,跃跃欲试,一人能承受魔鬼洗礼,另一人却在不知所措中最终走向了让人惋惜的死亡。

  还得回到对于两人的理解上来。

  先说安德鲁,安德鲁成长于单亲家庭,父亲虽然好像能在必要的时刻出现在他身边,但实际上对他并不是很支持,在一次家庭聚会里,别的父母都在夸自己的孩子如何像明星般出彩,安德鲁却只能自己维护自己说进了全国最好的音乐学院跟着好老师,而他的那些兄弟们所在的不过是一些三流学校,在场间氛围有些尴尬的时候,父亲还质问了一句以你的水平,难道可以进林肯中心?让本来已经强辩挣来一点自尊的安德鲁无话可说。

  安德鲁的内心是孤独的,他练习的时候,在一个像是地下室的小房间,隔绝,孤立,除了鼓和人,不再有其他。但很重要的是,这个场合也是安德鲁可以发泄其内心不满的地方。弗莱彻所要求的那种高频率的鼓点节奏,对于安德鲁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练习。在那种接近超高速的练习里,身体是绷紧的,意识是集中的,精神的全部投入汇聚于手中紧握的鼓棒,通过敲击、拍打释放出去,这种象征性的动作帮助安德鲁在释放他的愤怒、不满和攻击,此外影片里也看得到安德鲁在大骂中发泄他的不满、委屈。一次,为了赶上演出,遇上车祸受伤的安德鲁赶到演出场地,弗莱彻决定弃赛,沮丧的安德鲁离开鼓架,一把将弗莱彻扑倒,并在校方调查时,经过一番挣扎决定,举报弗莱彻的精神折磨属实。最后纽约音乐厅的爵士音乐节上,被弗莱彻戏弄的安德鲁在当众出丑后回到自己的坐席,一意孤行打起节奏来,(打败弗莱彻的方式即是让他无可挑剔)并最终扭转局势让弗莱彻顺势将表演进行下去,这些看似冲动的行为,却也在为安德鲁的内心冲突提供出口。实际上安德鲁本身并不是攻击型的性格,他不知如何和女生搭讪,为了投入练习所陈述的分手借口在女生看来也是充满漏洞,无法理解。家庭聚会上对于被放在一起和其他同龄人比较,他的辩驳也不乏牵强。只有对爵士鼓手的狂热支撑他吞下痛苦,突破极限,同时他可能也很清楚,离开了鼓,他什么都不是。鼓手,是他宿命般的存在方式,也是他的自我保护方式。在高速行进的节奏里,安德鲁在发泄、在破坏,也在超越、在变强。

  尼尔,学校眼中的苗子,父母眼中的期望。父亲在开学伊始警告尼尔用心学习,少参与活动,是完全的命令口吻,不容许尼尔有任何的反对。但尼尔是一个活泼、热情、有创造里的人,在基汀老师的影响下,他很快找到自己的热情指向:表演。尼尔的这个选择很有心理意味。在他和父亲的关系中,他必须得成为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一个不可以和父亲顶嘴的乖儿子,而表演就不同了,在不同的演出中,角色是不同的,他们的性格、行为是不同的。表演是他脱离父亲控制的一个象征化方式。尼尔的第一个角色是《仲夏夜之梦》里顽皮的小精灵迫克。这个角色和尼尔平日的温顺、本分是有很大反差的。演戏是尼尔对于父亲权威的“反叛”,(尽管意识层面可能尼尔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但是可惜的是虽然尼尔找到了这么一个好路子,但这条道路被专制的父亲迅速、无情地斩断了。尽管基汀老师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但他仍然不敢去向父亲争取他想要的。

  是尼尔不具备这种能力吗?并不是,影片交代了一个故事,尼尔的室友诺德生日之际,收到了父母年复一年相同的生日礼物—精致的文具盒。诺德很落寞,一个人苦闷的呆在房顶,尼尔了解原委之后,劝慰诺德,并鼓励诺德勇敢地将文具盒飞了出去。还有,死亡诗社的重新组建也是在尼尔的倡导下建立起来的。但唯独在父母亲面前,尼尔是软弱的。

  尼尔父亲反对他演戏时,说过要尼尔好好想想,自己这个家为了他读书做出了多大的努力和牺牲。虽然没有细说,但猜一猜大概是诸如“为了你,我砸锅卖铁,早出晚归,起早贪黑,而你就这样回报我……”这种说法,其实在很多家庭都不少见。它传递的是愧疚的沉重感,在愧疚的外衣下包裹的是控制。“你但凡有点愧疚和良心,就应该按照我的预期那样做”,这种愧疚感是非常有冲击力的,对于那些心善的孩子更是力量强大。当父母把这种愧疚感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反驳自由也被剥削殆尽,只能陷在无尽的冲突中,就像尼尔回到家,面对父亲的逼迫,犹豫着要告诉父亲自己的感受,却最终噎住了。不想上军校,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达成父母所愿,也不想辜负自己,他最终选择了饮弹自杀,将生命定格在了演出大获成功的那个晚上,用这样的悲剧方式保留一点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尊严……

  对于年轻人而言,超越生活中的权威,发展自己做为成年人的力量是他们必然面对的课题,安德鲁和尼尔,一个在平凡中逆向前进,一个在理想升起时迅速陨落。但前进的步伐可以持续多久,陨落的警醒又能保持多久,或许需要各位为人父母、师表者,做人子女、学生者各自考量了。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