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稍安勿躁》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稍安勿躁》观后感10篇

2018-05-29 21: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稍安勿躁》观后感10篇

  《稍安勿躁》是一部由宋金笑执导,宋金笑 / 范逸臣 / 陈冲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稍安勿躁》观后感(一):银幕中的当代艺术迹印——影片《稍安勿躁》的另外一种感受

  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派艺术运动,是一场对传统思想的反叛运动,在内容上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领域

  现代派艺术浪潮的兴起,某种意义上讲,是艺术与社会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关系所致,它表现人类社会对于人类精神的自我展现的重大影响。当然,在这个运动当中也要注意,电影是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具有反叛传统文化思想的现代派艺术潮流,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的还未成为成型的艺术形式的电影中,不外乎呈现出的是一些已经成熟了的艺术形式,如绘画等表达方式的扩展形态,对于电影今后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说明本文不是从这个思路去弄清当代电影中是否有这些关联印记(所以,没有从先锋电影、表现主义电影……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阵风流行过的电影流派中去寻找某些特点来对应当代电影,特别是今天要评论的一部影片《稍安勿躁》来表述某种看法),而是从另一个视角所观看到的《稍安勿躁》影片中的现代艺术所显示的一个突出的艺术创作观:以某种观念作为艺术的主旨诉求,作为影片的一种表达。

  因为,这个看法是一个需要很多文字书写的阐述过程,这里只能表述我对影片的两点感受:

  1.《稍安勿躁》表达内容?

  照常理,它有一个故事梗概;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女青年的一段生活经历,表现了她再情感上的挫折,也有改变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最后,影片给了一个有希望的结尾(在公司安心工作和升职)但是影片没有设计出一个讲述的故事线索,所以也没有一个线性故事的展开,因此,影片的主创者没有去遵守叙事电影的创作规则,而这个创作规则是电影所建立起的一套机制,它不但是创作者必须遵循的,同时,这个机制也培养了它自己的观众,甚至建立了电影看的一种方式。今天所有的人基本上都是被电影所创立的看的方式培育出来的。影片《稍安勿躁》自然就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那当然它作为院线放映的影片,结果自然而然了。

  如果说电影创作者的创作动机源泉是为了走商业电影,按市场规律制作这个电影,那么他们不会这样选材。因此我认为作为创作的原动力,《稍安勿躁》的创作者的创作动机的快感源泉是为了表达一个诉求,这个诉求是实现自己艺术理想的一种追求的表达。这样一来,不难理解,影片不按叙事电影的艺术法则进行创作,去讲述一个故事,去再现一个生活中的人的经历。

  这部影片是一个人工制品,而一个人工制品成为一个表达诉求的方式,有人就认为这是一个艺术作品,因为它与现代派大师杜尚的作品《小便器》有某种艺术观念层面上的类似性。事实上,影片中的很多场景呈现的确实是北京郊外的画家村的生活映像。

  2.影片镜头

  对影片镜头的说法很多,相对于这部影片,与这种说法有联系——镜头,是影片的一个不连续的单位。另外还有一个电影常识也很重要,镜头在叙事电影里自然构建情节、构建段落、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不连续的基本单位”要完成上述功能就必须使它具有连续的性质,而影片《稍安勿躁》把本来就不连续的基本单位——镜头,按另外一种组接方式进行组接,让两个镜头的组接产生一种含义,对于每个受众来说,提供了感受的多方面性。这也是现代派艺术所强调的另一种艺术创作思想对当代青年艺术家或者艺青的一种影响,比如网络上的搞笑,把两个不相关联的情景组接在一起,表达某种含义。

  当然继续说下去,还有很多可以举证的,我特别指出这两点来,寻找一个对答案的剖析。现代派艺术精神对我国青年艺术家和艺青的影响到底是以从什么角度、是以什么方式来施加影响的?我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被接受的,结合到我们中国固有的文化特色,我们对外国文化思想的某种融合是获取了一个认知的立场,认知的形式,而忽略了现代艺术是对艺术样式身形经验的一种创新意识的萌发而寻找的呈现方式的这种理解。所以说,《稍安勿躁》既按叙事的构想,又不做叙事的设计,既想做情节的安排,又使影片具有了反情节的色彩。不能不说,在这个影片中间,我们看到了很多现代派艺术留下的印记。

  《稍安勿躁》观后感(二):致我们躁动不安青春

  青春是什么?大多数人的青春或许都是在躁动当中度过的,迷茫不知所措应该是那时候最大的词语,当所有的压力铺面而来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迷失在了这个荒诞无奈的世界里,再也不可自拔···

  稍安勿躁!不如私奔吧,就现在!   

  世道艰难,中国寻梦一代迅速逃离昔日梦想之地!

  在一线城市挣扎的蚁族人群越来越多,他们迷茫的面对着这个城市里的一切,是继续留下来忍受各种煎熬还是要逃离北上广,重新寻找属于自己人生的出路。影片就是基于如此的视角来说明当今80一代的年轻人面对的痛苦抉择以及艰难的生活。

  三个承受不住艰难生活的年轻人逃离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了大宝村,在这里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之地。

  你想要逃离,所以上帝给你机会离开,可是看着这样的落寞与繁华的差距,我们是该继续忍受寂寞还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安逸之地,或许这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就是对于自己而言,我还得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好好地思考毕业之后是留在北京还是选择回到安逸的家乡平淡的度过自己的幸福时光。其实,现在想想是想要留在北京这片拥有无数年轻人梦想的地方,但是生活却会陷入一个难言的底端:房子车子老公孩子,其实这都是自己将来要面对的问题,一切从零开始,一切都要靠自己双手去努力拼搏,或许这就是留在北京这座大都市的代价,我想年轻时候的我应该还是会选择留下来继续打拼,直到有一天我再也找不到当初的自己或许自己才会选择另一种生活。

  我们都想要逃离,逃离这个冷漠的世界,逃离这座难以容下自己脚步的城市,甚至想要逃离这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或许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只是为了命运不得不低头继续着这样一切。

  青春,又是什么?我们似乎都应该停下脚步仔细的想想,未来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稍安勿躁》观后感(三):很不错,切听我细细道来

  同学公司发的电影票,到了影院之后给安排的这场电影,其他的都满了。不花钱,原本以为一定很烂,但是,应该说,这片子拍的很不错。

  看完之后,我就知道,这个电影,一定很多人都不喜欢感觉没有头绪,或者不知道在讲什么,翻开影评一看,果然,评价超差

  但我挺喜欢的。

  先说电影的剧情:在城市打拼,两个主人公,都面对着不小的压力,来自工作,来自生活。女主人公得知自己怀孕,告诉了刚刚失业的男朋友,却得不到一句结婚承诺,因为男友对于未来也是一片迷茫。再加上,男朋友妈妈冷嘲热讽,女主角几乎崩溃。走在街上,看到忙碌的人群,一个年轻人大喊着:我爱我自己,我一定能成功摧残人性营销战术)。在这个压力巨大环境下,女主角的精神不能承受了,开始想要逃离,再加上,女主角是搞创意的,又有些诗人气质,所以在和男朋友的谈话中,开始神游(这个到了最后,电影才告诉我们,开始我以为真的去了大宝村,想来,那样的村落,也只有在想象中了)

  大宝村,是一个有着文艺气息的村落,到处是人体行为艺术,还有卖煎饼老外大片桃花园,每个人的头上都带着一朵桃花,和城市截然相反,但是人们淳朴却显得并不自然(我感觉这是刻意的,不自然反倒说明这不是现实)。女主角穿着飘逸笑容恬淡,像仙女一样邂逅阳光男孩,大卫,两人进入热恋。但是大卫,被首富老婆牛姐看上了,以资助他办画展为条件,一直追求大卫,最终两人在一起了。在首富请吃饭的餐桌上,女主角魂不守舍,说的诗也是乱七八糟,这里表明女主角发现了大卫与牛姐关系的微妙变化,预示出牛姐和大卫将会走在一起。同样的,女主角发现自己怀孕了,大卫当然无法给他任何承诺,两人不欢而散,女主角破坏了大卫给自己画的画。

  这之后,大宝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改造,大家都争先恐后的盖房子,以获取更多的拆迁费用。和城市扩张同时进行的是人们扩张的欲望,很多东西都改变了,安静的生活被打破。与之相对比的是老人们依然安静平和的坐在桃花树下。失去了一切的女主角,披着白发,像幽灵一样在被拆除的房屋废墟中奔跑,似乎想要逃离这些喧嚣,然而,现实总是紧跟其后。冒烟的土地,倒塌的墙屋,着装各异的假人,再加上背景音里不断重复着:盖大房子,发大财了。然后,又是忙碌穿梭的人群。原来,安静的生活并不是因为你是在农村或者是在城市而有所改变,完全在于人们这颗被欲望束缚的躁动的心。

  大卫在牛姐不能帮他办画展后,开始后悔,在牛姐的讽刺下,愤怒让他用砖头砸在了牛姐脑袋上。而女主角想要逃离的最后角落,就只有死亡,慢慢的走人水中,把烦恼抛在背后。却又被牛姐救起来。经历了一次死亡,人突然就醒了,当人看淡了很多东西的时候,发现原来生活是很简单的。每个人似乎都度过了自己的冬天,而女主角的神游也到此结束

  女主角回到现实,男朋友向她求婚,没有俗气戒指出现,求婚拿的是那一串断掉的佛珠,这是不是也暗示着人们远离躁动,稍安勿躁。(但我想,这是一个女导演对于完美结局的迷恋,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女主角被升职。原来,女主角刚开始被老板吵,是因为老板媳妇牛姐怀孕,加上公司的压力,所以脾气不好。(每个人都在承受在不同的压力,处于底层的我们,有时候很难理解比我们优越的人的压力)原来如此,一切都释然了,每个人虽然起点不同,最后的高度也不同,但是我们总是在不停的出发,在自己的路上跋涉。每个人虽然不同,却又那么相似,那我们又有什么可羡慕嫉妒恨呢,在这个压力巨大社会中,我们需要努力,也需要偶尔放松一下自己的弓弦,我们努力,不是为了追求这些,成功,财富学识,又或者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曾经在这个世界上,认真的生活过。

  这时候,我们又看到那个说:我爱我自己,我相信我能成功的人。这个时候奔波的人脸上也变成了笑脸。暗示着女主角的心态的变化,带来的视角的变化,人们的努力,已经不仅仅因为生活的压力,不仅仅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为了体会生命意义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是女主角最后的总结,心态改变了,一切都美好了,最后,带着天使翅膀的女主角在落日海滩上跳跃,美丽动人(似乎告诉我们,别人都是风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角)然后,以一首《春天在哪里》结束,这大概就是寻找春天的人们最想说得话吧

  ,而影片告诉我们的,春天是我们自己创造

  表现手法:主要四种:对比,夸张,模仿,意向。

  对比,在整个影片中我们几乎都能看到相似的画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相似的画面却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是导演想让大家明白,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多么重要,心态的不同,感觉就不同了

  夸张:过度的夸张,或许是很多人没办法接受这部影片的一个原因。但是这体现出导演表现自己的欲望,同时也达到吸引人的注意力和搞笑的目的。如果你知道了这是女主角的神游,或许一切都合情合理了,想象,本来就是天马行空

  模仿:有关这个,我只是推论。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穆赫兰道》,我觉得有很多相似之处,将很多不太相干的人加入自己的神游,和现实相似的情节在神游中不断出现。穆赫兰道也是,惟妙惟肖的将一个梦呈现出来。看过穆赫兰道,也就能理解导演的夸张的表现手法了。梦和神游都是想象中的世界,像女主角神游中和现实中的性格反差就很大。这些都是想象中的自己

  意向:国内心理学界一般把意向译为“表象”,是指在知觉基础上所形成的呈现脑际的各种感性形象。 比如:阳光让人想到希望。导演没有用很多语言来表现那些想要说的话,而是改用意向表达,比如动作舞蹈,风景物体等,暗示或者预示,这样更加减少了语言,展现出安静的画面,用心去体会就能感觉到不然就会感觉很散很乱。影片衔接的其实很好,意向通常也伴随着意识流,跟好导演的主线与思路,就会感觉影片一点也不乱了

  其实影片所表现的是再平常不过的内容,一场吵架,然后吵架后胡思乱想,想通了,继续生活。穆赫兰道也是,每个人都说很强大,其实它就是一个梦。然而,影评的出色不在于取材,很平凡的内容,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最后,我觉得导演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孩,我也是搞创意的,我也爱幻想,或许因为这个原因,我更能理解这部片子。其实这片子挺适合再看一遍,很多后面的内容,前面都有铺垫,再看才能发现。

  穆赫兰道大家都看不懂,是因为导演太狡猾,不给我们提示,而稍安勿躁给了我们很多提示,其实已经很直白了。但还是很多人看不下去,因为大家习惯了直观的接受,而思考需要安静,那么,请大家,稍安勿躁吧。

  《稍安勿躁》观后感(四):稍安勿躁

  今天是我阳历25岁生日啊!虽然已经过了阴历生日阳历也要小小庆祝一下好么!

  但是今天大家都有事都上班我就孤独的去电影院自己看了一部电影默默庆祝啊!

  这部电影就叫做稍安勿躁啊!但我看完之后果断烦躁不安了啊!!!

  我是奔着陈冲和范逸臣去的啊!没想到那另一个我唯一没注意的主演竟然还是编剧和导演啊!

  这部她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简直闪瞎了我的眼啊!!!

  要不是这电影档期跟我阳历生日同一天上映,你以为我会去看么啊?!!!

  你既然选这么个好日子上映,敢不敢好看点啊!!!我看了之后只想吐槽啊啊啊!!!

  难道我会告诉你这电影我包场了么?!25块钱团购的电影票满场只坐了我一个人啊!!!是给我庆祝生日么?!

  开场后又进来了俩人,但后来我果断发现他们是工作人员啊!!!

  导演还抱怨排片量少,你以为拍片量大就会有人看么?!电影院会不会赔死掉啊!!!

  难道我会再告诉你这电影我压根没看明白么!!!

  电影噱头是什么粉色幽默啊!至少说是很搞笑啊!

  但我看到最后也没笑超过三次啊有什么好笑的啊!!!谁知道什么是粉色幽默啊!

  你们穿件粉衣服搞点小暧昧就是粉色幽默么啊?!

  导演你能不能好好拍电影好好讲故事好好搞笑啊!!!你搞什么文艺复兴印象派路线啊!!!

  不伦不类看不懂好么亲!!!

  你搞个破村子是在向七九八致敬么?!798不需要你致敬好么它们已经火了啊!!!

  你搞片桃花是在暗恋桃花源致敬么?!你看过暗恋桃花源么?!那才是搞笑啊!!!

  你后来为什么又搞出个白毛女啊!!!这是在向画皮致敬嘛?!导演小姐你想扮赵薇还是想扮白发魔女啊?!

  关键是你都不像啊!!!东施效颦啊苍天啊!!!

  不过陈冲还是一样的风韵犹存啊!不管好片烂片她也还是她啊。。。

  但是我还是呼吁大家千万不要去看啊!不管你是普通青年文艺青年还是二逼青年看了你都绝对会后悔啊!

  我要不是靠零食撑着我绝对看不下去会退场啊!!!但我想就我一个观众别浪费了这场的放映我还是坚持看完了啊。。。

  唉。女人一过25岁真的就这么苦了么啊?!我必须要振作啊!!!加油啊!!!

  虽然电影不给力!!我自横刀向天笑啊!!!

  OK. 谨以此咆哮体祭奠我逝去的青春!

  :最后吃一块奥利奥的软香小点当做蛋糕!奥利奥新出的软香小点真的很好吃啊!!!

  《稍安勿躁》观后感(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已逝诗人海子的著名诗句。这也是我看完电影《稍安勿躁》最后一个镜头的感觉。 最后,在经历了怀孕、出走、恋爱、重拾爱情之后,导演用所有人面朝大海的镜头说明了主题:面对诱惑,我们应该珍惜;面对复杂,我们应该变得简单。 生活本来是就没有意义和一团乱麻的,去电影院的观众有的是为了约会,有的是希望电影能给自己迷茫的人生带来解答,哪怕是最起码的欺骗他们。 《稍安勿躁》这部电影在不到十分钟的铺垫之后就把观众带入了另一种对生活的诠释,对那些来影院的观众应该是很有帮助的,至少对我来讲:看完电影,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身边的人,不回去计较那么多的得失。面对子涵(宋金笑饰)那么好的女孩子,大卫(范逸臣饰演)应该更珍惜

  《稍安勿躁》观后感(六):《稍安勿躁》:彷徨矛盾在文艺与商业之间

  该片导演宋金笑无疑是一个守株待兔的人,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她发现那只兔子没有来自都市、也没有来自乡村,那只兔子其实就她自己。《稍安勿躁》当然不是一部乡村寻根电影,相比于《岁月的童话》和《大蓝湖》那种依赖于具象乡村的寻根,《稍》则更具禅意。

  不过,宋金笑导演似乎在文艺和商业两种考量之间体现了某种彷徨和矛盾,因为我认为影片中某些搞笑桥段过于低俗了。也就是说:我认为本片在文艺方面应该更加纯粹。另外,女主角作为一个诗人,到最后“顿悟”,这个过程有些突兀,难道女诗人的诗歌才华和最后的顿悟没有丝毫联系?还有就是有些台词有过于直白和说教,似乎担心观众无法领悟……本人认为大可不必。

  《稍安勿躁》观后感(七):等我有了钱,我也拍电影玩去

  这真是一朵奇葩。看了这部电影,要还能保持稍安勿躁,只有四种可能:一是睡着了,二是彻底无语了,三是为了保持稍安勿躁憋死了,四是为了保持稍安勿躁憋昏了。一出电影院,我就跟男友说:等我有了钱,我就把以前的同学啥的都喊过来,也自编自导自演这么一部片子,扔到电影院玩去。

  不得不说:导演兼主演的自我感觉太良好了……当所有人包括卖煎饼的老外都喊她漂亮姑娘的时候我差一点就要逃离电影院了……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坐在电影院看这么一部烂片,坚持看到结束完全是为了验证女主和导演是不是同一个人。我知道这是个自由的社会,每个人都有权利通过合法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感情,所以看电影的整个过程虽然我在心里腹诽了一万句(此处省略三万字),但还是很认真的从各个方面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思考和理解。很可惜到最后我也没有没有想明白就这神游水平有啥好拿出来说的——拜托,压力大家都有,你恍惚也恍惚点精彩点的故事好不好?故事内容不精彩不要紧,表现力上下点功夫好不好?表现力不强也不要紧,换俩不要那么装的男女主角好不好?最起码,女同学你改改你走路的姿势好不好?

  话说,这是我看得最自由的一场电影了。电影开始的时候全场就我和男友俩人,我们一排排坐过去,选择着最舒服的座位。后来进来一对父子,电影演了一大半的时候,十岁左右的儿子把爆米花吃完了,对伸着懒腰的老爹说: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老爹说:你还看啦?我都睡了好几觉了。

  小盆友,你爹真是太为难了啊。

  《稍安勿躁》观后感(八):勿躁

  有着60情结的80后,圆了自己的主演梦。

  画家村生活与现实生活都有美好和残缺,世界不因我们而永远梦幻。

  范逸臣是来挣人民币的,陈冲是来认真接戏外加揩油的;有几场戏要说一下:

  开头的白领舒适生活开场白后是巨大的噪音,注意保护耳朵

  穿一身白纱跑过巨大的垃圾场,整个一个横截面,像经常看瀑布的那个角度,不过是触目惊心的垃圾;

  女主角有很文艺的心----喜欢写诗,衣服换了很多套,牛姐(陈冲)安慰她时候的哭喊很惊心动魄;

  大宝村的标志性建筑物-----一个圆锥体,像《盗梦空间》里的陀螺的一半的一个东西,高耸入云,女主角爬啊爬,爬不上去,配着鼓声,很挣扎,很有涵义;

  结尾冷不丁的女主角开始物质了,广告植入也开始来了:万达影城、新天地、呷哺呷哺,还有个海边的酒店(这个真没植入我印象)

  像《明明》

  ------画画真的可以卖大钱?!

  《稍安勿躁》观后感(九):过着平凡日子的小人物们

  献给所有为梦想而奋斗着的小资、小款、小老板、小市民、小打工仔、小白领、小风流、小下流、小白脸、小酒鬼、小倒霉蛋、小编、小混混、小知识分子、小艺术家、小文青、小愤青,以及所有过着平凡日子的小人物们。

  这是一个大时代,一切事物都在提速:3G、闪婚、融资、物价、拆迁、重建、扩招、失业、大片,人们敬仰强者,崇尚成功,渴望幸福的欲望之强烈程度前所未有;这也是一个人人都会喊“走得太快,连灵魂都丢了”但人人每天都在你追我赶不愿意给路边乞丐投钱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的想要抓住比别人更成功的成功,比别人更幸福的幸福;这是一个被强行服下了兴奋剂的时代,这是一个出了问题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我们活得幸福吗?

  上世纪80年代,崔健代表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觉悟并迷失着的中国大陆青年人,因为带头喊了句“我一无所有,你何时跟我走”而成为了中国摇滚教父;90年代新摇滚师左小祖咒的愤怒程度则明显超越了崔健,足见社会动荡给有梦想的青年人带来的阵痛更加深刻,其人格分裂程度令摇滚教父也望尘莫及,不过近两年来,左先生的音乐风格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少了那些极端尖利的锋芒,多了些动听圆润的嬉笑怒骂,老愤青活到这个岁数终于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而青年才女导演宋金笑则用一部特色鲜明的粉色幽默喜剧电影告诉活在当今中国社会的人们:要在恰当的时候恰当地取悦自己;要学着去关心那些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要更懂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工作;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微笑去面对这个得了强迫症的动荡世界。

  在宋金笑自编自导自演的这部《稍安勿躁》中,陈冲饰演一位生活在“大宝村”里的风情少妇“牛姐”,这里的村民们过着悠闲自得的桃园时光,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的所有生物(包括毛驴)都活得自由自在,逍遥快活;“牛姐”无意认识了穿越到“大宝村”的一对都市情侣“大卫”和“紫寒”,并最终对“大卫”色诱成功,惹得“紫寒”姑凉痛不欲生。对爱情充满信仰精神的“紫寒”一夜之间长满了白发,她错误的以为,远离喧嚣都市的“大宝村”里的爱情会不一样。当然,“牛姐”的骚是很难抗拒的,个人认为国际级影后陈冲是少有的不脱衣服就能让男性观众在电影院里瞬间勃起的女演员。

  生活经验还告诉我们,那些逻辑思维缜密,智商极高的理性男人最容易获得财富也最容易变态,比如《社交网络》里那位喜欢写计算机程序的马克。在《稍安勿躁》中,贾樟柯的御用男演员王宏伟所饰演的角色就属于这一范畴内的男人,对“紫寒”姑凉爱慕不已。女人是一种多情而又复杂的生物,宋金笑在她这个故事里融入了很多的女性思维,相信是个女人都会对这部影片中的很多情节产生来自G点和心理上的共鸣。

  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原本逍遥快乐的“大宝村”村民们的生活心态也因为城管拆迁队的到来而发生了转变,故事最终还是走向了真实沉重的一面。。。。。演绎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亚洲偶像范逸臣这次扮演的角色符号代表的是生活在压抑与喧嚣都市里的年轻上班族形象,与宋金笑妹妹谈恋爱,与陈冲姐姐玩激情,艳福不浅,相信这部影片对其演技的提升有很大的锻炼作用。

  中国电影应该向日本电影学习,日本电影向来自强,它们能够与好莱坞大片分庭抗礼的一个重要杀手锏就是日本电影人总是能创作出优秀的原创故事,从这点上讲,《稍安勿躁》这部华语电影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华语电影应该多一些新颖的原创故事,多一些有想法的东西,作为一名青年女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宋金笑在这个故事里有直戳G点的咸湿桃色桥段,有浪漫的爱情,有大量放松身心的幽默搞笑,也有关于理想与现实的生存纠结情绪,以及坚持与放弃的沉重思考。

  影片中有很多符号化的隐喻,比如全身涂满金粉的人物造型,比如世外桃源“大宝村”村民每个人头上都戴着一朵桃花,“粉红桃花”这种刺激地球人性荷尔蒙分泌的怪物在这部影片中随处可见;而“大宝村”里那座旧墙的倒塌则充满了浓重的现实主义风格,影片布景和画面追求的是唯美干净,这是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粉色幽默电影,在华语电影圈中具有先锋性。

  比起某些拍摄缺乏诚意和新意的所谓的国产大片,《稍安勿躁》这样的电影更适合在这个炎热的季节观看,它就像一场凉快的雨,大家都干旱得太久,放慢一点挤地铁的脚步,推掉要加的班,带上你爱的人去影院里淋一场特别的雨吧。

  ----------------------------------------------

  文/微电影排行榜(www.miclook.com)

  《稍安勿躁》观后感(十):不能用大片的严厉来看待它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导演就是女一号,宋金笑。

  当时不禁有点佩服这位年轻女子。

  看到网上骂声一片,说:表现手法太过直白,各种意向胡乱拼凑,词不达意让看的人耐不住性子.....等等

  我想说,请你们不要用太严厉的目光去看待它

  稍安勿躁这部片子就是简单的告诉我们:平和来自于内心

  你懂了,便好了

  剧中,半篇的桃花,静坐的人们,大卫给女主角画的那幅画,墨绿色的风车,阳光下飘动的白云,后面女主角走向水中的沉默,大幅的红色蔓延至整个镜头

  语言性的东西不多,即使有,也是很直白的,比如,牛姐请客吃饭的时候,大家让女主角作诗,她慢慢站起来说,一瓶两瓶三四瓶.....那段,没有羞涩扭捏,没有故作姿态,大家也没有起哄喝倒彩,可能这在女主的梦境中,是大宝村自然存在的一种交流方式——直白。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的心是静的,且不顾那些艺术手法之类的东西,作为一个对艺术完全不懂的平凡人来说,我就是在看女主叙述的故事,并且看了开头之后就想知道结尾,所以我给它四分,推荐大家看看

  有人说宋金笑滥用意境,也许那些意境中就有你喜欢的呢

  我喜欢女主角刚住进大宝村第一个夜晚,低矮的房屋,门前斜倚着一株绚烂的桃树,屋角懒懒吹着一只绿色的风筝,睡觉都不关门,早上被公鸡叫醒,醒来的心都是舒爽惬意的,这不正表达出了广大北上广青年心中向往的那种宁静吗,虽然它只是在神游中出现,但是导演把这种向往的宁静用镜头说出来了,这也是一种成功

  看电影,重要是观影是的感觉,那些艺术手法啊什么的留给专业人士去研究,我们,且看自己心情就好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