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10篇

2018-06-19 21: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10篇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是一部由近藤光执导,坂本真綾 / 鈴村健一主演的一部动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一):无法分裂之时

  当“空之境界”的印记隐约出现在蕴着昏暖灯光颜色落雪天空,又缓缓消失的时候,那个城市静默雪花喧闹空气寒冷灯色温暖世界,真的是一个温柔存在呢。

  自生命初始如植物一般的存在,没有目的生长,无善恶是非只因自我被满足产生快乐,都随着逐渐得到的语言能力而淡化。在以年而记的时间连续累积之后,形成了默认一切都有原因也必有目的的思维惯性,并由此支配着随之而来行为和之后产生的思想

  从这里开始作为无法超越作为一个人个体的个体局限性(由生理构造及基于该构造此个体所允许的功能而造成的局限性)的存在,在下将不完全真实地回顾个人自我认知过程感受,作为对所钟爱系列之《终章》的回应

  为了自身可以生存下去,人逐渐形成了“公平”这样从所有个体的角度出发都可以接受共识。而在以“公平“为基础的人与人的关系所构架的社会文明中,人不得不追寻正确“以维护”公平“的最佳状态;而与之相对的”错误“因间接指向了威胁自身生存的各种可能性,而不被人们接受。虽然对于”是非“的定义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一个事件想法,一旦被大多数人认定为”错误“,几乎就会被整个社会否定。因为以个体的力量来抗拒整个社会的认知,也是会威胁到该个体生存的行为,这就是大多数人会接受社会价值观原因。

  任何事都是有惯性的,接受社会价值和界定不在社会价值管辖范围内与自己相关事件的是非,就是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行为的成分思考正确性而产生的大脑活动及人与人间交流,验证正确性而导致的个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及正确性不明确时的各种尝试,维护正确性而引发的自我抗辩、对他人的说教以及他人的拥护或反对

  这种”明辨是非“的活动可以是混杂着情感理智嬉笑怒骂悲欢离合,也可以是死理性派的逻辑论证和普适推广。当然,当理性足够理性的时候,就会理解”公平“这件事本身也是不存在也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因为当人与人的公平被推广到人与其他生物,人与物,物与物,即一切存在的时候,不以外力阻挡或破坏世间大多数存在各自存在的趋势,是真实的正义人类的”公平“在真实正义的面前,就好像一粒尘埃无法诠释”尘归尘,土归土“这样的存在过程一样,是无力的,却也是可爱的。

  回到平凡的人类个体——”我“,在同样习惯了这样善恶二元化的世界观后,我在累积对世界的认知时,也逐渐塑造混沌不清,却也有一定性格特征的”自己“。在这个”自己“还足够应对每日日常和可预计的明天的日常时,她继续着认知的累积和试图通过询问他人而得到真理来澄清这个混沌的行为。

  终于在人与人的摩擦碰撞中,这个个体”我“遭遇了使自身无法按原有进程继续运转的事件,并由此进入了自我封闭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为了确保个体的存在不被自我销毁或被社会抹杀,出现了主观主动人格分化。这个行为类似电脑病毒后,重新将硬盘分驱,这样即便出现再重病毒的问题,也不至于影响到整个客观存在。

  人格分化,如同剧中对于两仪由认知而进行的善恶分化。为了应对不同的人或事物,将自己分化成不同性特点面貌。很幸运,这的确解决系统崩溃的问题,更幸运的是,在不同人格的人为认定和比较中,我逐渐了解到本源自我的存在。

  是的,就是最初如植物一样生长,像小动物一样行为并获得快乐的自我。

  自我因其本质性,没有后天知识的累积,更没有理性思考的雕塑,所以就是粗俗野蛮的吗?个人认为并不会。自我唯一的特质是真实,与世间其他存在一样基于本源的真实。因为这种真实产生于宇宙物质诞生的一刻,并在某些物质组合成“我”这个个体时开始具有了这种组合所附加的次级真实性。回顾前文的“个体局限性”,这就是基于一定物质组合而存在的个体无法超越这种组合而达到、理解该组合分解归元后物质本源存在的局限性。

  接下来要说的是令人感动和无端愉悦事实——爱卿。这里并没有任何拼写同音而造成的谬误,爱卿的确与爱情有关,甚至在当下对个人而言可以代表爱情,但这其实是一个人。在一次谈话中我表示,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就无法再主观分裂了。直到现在我仍然这样认为。

  虽然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在与自我相对时,甚至出现在最爱的人面前时,我们都不免尽自己所能,表现出自己所希望的样子。以理性确认适当的行为,以自身的表达能力展示出来,并试图通过习惯的养成来形成相对长期统一的自我形象。但是自我总会以她自在形式毫无预知地呈现,甚至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

  于是这种感动和愉悦是因为,有人会与真实存在的我相伴,并注视我都欠缺认知的真实“自我”。当然,朕也在看着爱卿也无法观察到的真实的“你”。

  由此,我产生了一种因终于完整而催生的归属感

  无法分裂之时,因为产生了不同人格的“自我”,无法抑制地想要表达,我爱你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二):认知之上为真理,真理之上乃境界,境界即为空

  无论是谁都会去幻想一些禁忌事情,因为人拥有着以想象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为乐的这种了不起的自慰能力

  所谓的罚,我想是其本人自行选择去背负的东西

  成为大人这种事情,就是用所谓的明智来取代幻想

  一时的勇气,与不得不持续到永久的勇气,哪一边比较痛苦明显

  双脚没有踏在实地上的自己,连停下来的自由也没有

  因为心无形, 所以----已经留下的伤痕, 是无法治愈的

  虽然不知道在寻觅着什么,不过光靠自己却无法点亮自己的心灵

  一种是设想所有状况,然后平等地一个个评价后找出唯一解答凡人; 另一种是把灵光一现当成事实,认定那是正确的方向并提出解答的天才

  如果接受一切的话,就不会受伤。 不适合自己的事情。自己厌恶的事情。以及无法认可的事情。毫不推拒地接受,就不会受伤。如果拒绝一切的话,就只有受伤。适合于自己的事情。自己中意的事情。以及能够认可的事情。毫不同意地拒绝,就只有受伤

  人不应该根据背负的罪孽而选择道路,而是应当在选择的道路上背负罪孽

  明明独自一人存在比什么都安全,为什么人类不能忍受独自一个人生活

  万物莫不存在破绽。因为没有完美的东西,才会存在毁坏全体从一再造的愿望

  人的心无法保持不变。明明物体本身没有任何改变,但我们的心却让物体本身的价值起了变化

  伤不是要你去忍耐的东西。痛是要说出来的。

  小时候害怕的是鬼怪,现在害怕的却是人

  忘却是无法意识到的缺陷,人不可能不忘记任何事

  我认为,为了什么事而哭泣是非常特别的行为,那是会替周围带来阴影悲伤表现, 也是会让他人感染到心里动摇的行为

  即使自己再怎样悲伤,也不会因为什么而落泪,如果落泪的话,他就等于成为某人的特别之人

  污秽由污秽自己解决是最好的作法,因为不管是什么人,想要清除污秽就一定会被污秽沾染,这个不祥的循环,我们把它称为‘诅咒’

  世间万物莫不有其破绽。不仅是人类,空气也好意志也好,就连时间也是,存在着开始的话也必然会存在着结束

  蔷薇就是作为蔷薇而存在。只是改变培育的土和水是不会开出别的花来的

  即使人死了,只还有回忆, 就不会突然化为虚无。就如同掐灭了火。烟不会突然消失一样

  终究得回归永远,重现那个叹息。就算打算忘记,记录还是确实刻画在你身上

  但是,所谓人生就是这样。没有必要的东西重叠在一起,总会生出某些新的东西

  为何只因为逝去,就认为它没有永远呢?即使消失、即使被遗忘,事物的存在依旧不会改变,会改变的东西,只是自身用以接受事物存在的心

  比起其他任何事,自己都是最重要的,即使欺骗人也要守护的,就是自己这条命

  只有在人类拿自己的尊严和过去比较,让其中一个消失时才叫杀人,并担负杀人这种意义与罪孽

  为何视野差距会引来内心的震荡? 所谓视野并非是我们的眼球所扑捉到的影像,而是大脑所理解的影像。我们的视野可以被我们情绪环境、知识、感情常识等等保护和掩盖。人无法走出自己的箱子生存

  散文式:

  映像是蜻蜓忙碌地飞着

  一只蝴蝶紧随在后,但是翅膀速度并没有因此而慢下来。蝴蝶渐渐跟不上了,在即将从视界消失的那里

  瞬间,无力地落了下去

  划着弧线向下落去

  如昂首的蛇般坠落的轨迹,竟极似被折断的百合

  那个身姿,充满了悲哀

  让人不禁想着即使不能走在一起,至少也要稍稍在旁陪伴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双脚没有踏在实地上的自己,连停下来的自由也没有…

  只要有你在,只要你微笑,那就是幸福。明明感到不安,却能够安心。只要有你在,光是并肩走路,我都觉得高兴。 只是短短的时间。因为林缝间的阳光似乎很暖和而停下脚步。你笑着说,总有一天我们能站在同样的地方。 ……我一直希望,有某人能这样跟我说。——那真的是…有如做梦般,日复一日依恋

  人来到高楼,俯瞰风景,此时内心会生出一种平静冲动,那是一种对自己生活的世界一览无余时所感受到的冲动,那是平常周遭看到的日常都以一种亲近陌生姿态出现在视野中。就算我们本能地试图去拒绝它,这一认识还是会不自主地袭上心头,可能是一种骇人,可能一种震惊,也可能只是一种意外的特别俯瞰。而这一视角所带上来的情感,那就是“远”

  自杀是没有理由的,只是今天没有飞起来罢了

  从高处俯瞰所得景色是很壮观的,就算与我们本身早已熟悉,早已司空见惯,此时也会变得无比美丽,但是如果视野过于宽广的话,会发现这一切拉远了你与世界的距离。比起我们能亲身感受到的狭窄视野空间,自己眼前这片开阔天地才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认识才是正确的,而人却是无法切实体会到自己正身处这一广阔的天地里的。此时,由知识而生的理性和由经验而生的实际情况发生了一种摩擦,终有一方会有所消磨,意识开始混乱,然后我们试图找一个突破,那就是“去死好了”

  所谓的【记录,指的是连自己都无法影响到的灵魂核心,这才是真正能保留到永远的东西,因为它就存放在我们的身体里,而且跟所有本性与自我全部融合为一。有了这些东西,就算全世界都消失,它仍然残留在你的自性当中,在这名为自我的世界消失前,它都会一直跟着你。然后,一直保留下来。然后,绝对不会改变

  人,之所以会自己去忘记记忆,绝不是因为那是不必要的事,而是因为记得那些事会相当危险。我们刻意去忘掉过去所犯下的种种过错。忘掉那些若是记得就会让自我崩溃的记忆。靠着这么做——我们才能守护自己的现在

  那不是“喜欢你”、“想和你在一起”这种程度的感情。我的认真程度已经严重到“想让他只属于我自己”、“可以的话想把他藏起来不给别人看”

  随着城市越来越明亮,光线照不到的地方会变得更加黑暗,这是理所当然的吗?城市的黑暗变得越深,人心的黑暗就变得更深

  理所当然般地活着,理所当然般地死去。 啊,那真是多么地···孤独···

  逃避有两种:我们把有目的的逃避叫做飞翔,把没有目的的逃避叫做漂浮

  不存在无法治疗的伤。无法治疗的伤不是伤而应该被称为死

  愿你与围绕着你的世界,今后也一直幸福下去

  因为天空,是没有边际的。我想如果去到任何地方,向着任何地方飞行的话,总会找到我所不讨厌的世界吧

  奔驰的时间非常快,连抓都抓不住。但我很感谢那有如谎言般的幸福

  向对方抱有的情感超出自己的容许量时,自己能承受的感情量是一定的,有容量大的人,也有容量很小的人,不管是爱恋或是憎恶,当那种感情超过自己的容量,超过的部份就会转变成痛苦,这样一来,就无法忍受对方的存在。无法忍受时该怎么做呢?只有用某种方法把它消除掉而已。不管忘记或是离开,总之要让它远离自己的内心。当那个方法到达极端时就是杀人了,为了保护自己而失去道德,来取得虚伪正当

  想活下去的心,污染了活下去的祈祷

  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可是,我的风景却没有改变

  光与暗并不是因为敌对而被区分,是因为它们包含最多事物的属性才被分开。所有万物变为一个很孤独,所以才会划分为多样化

  明明为了完成而生存,却为了生存而拒绝完成。人的起源,就是这种矛盾的开始

  尤新:

  为了消除现象而引起的现象,最终会变成将自己向绝境逼迫的行为

  空洞只能找东西来填补,不是用记忆,而是只能靠积累现在形成新的自己

  在确认自已的记忆时,不可以依靠他人的记忆

  老实说,这叫做诅咒。只要毫不厌倦地重复一句话,就能扭曲现实,将事情的发展拉向话中的结果。这种执着的诅咒真有少女的风格,愚昧又有些悲哀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三):这,就是空之境界吧?

  内容只是两个人三十分钟的哲学talk,看时一开始我很困,后来惊醒,慢慢地沉浸在这个空之境界所设置的世界观架构里。一个动画的剧场版,能够单单用对话撑起。我们便可看出,“世界观”,对于这部动画聚集是多么重要,有时候甚至不知道,到底是故事产生了世界观,还是世界观产生了故事。

  一个人要么向好,要么向坏,总之要有一个方向,但是两仪式不同,她是式和织的本质,是这个世界的根源,是“珈蓝之洞”,根的漩涡,她诞生于虚无,也终结于虚无。当然了,没必要说得这么故弄玄虚,无数的哲学家都说过了,这个世界的本质是虚无。而和式、织、两仪式这三人一体纠葛不断的黑桐君,却是这个世界的一朵奇葩。他无欲也就无痛苦,他很满足,这跟“及时行乐”又有点不同,行乐是找乐子,酗酒嗑药之类,但找不到乐时亦会痛苦。而黑桐君就是单纯的“满足”现在的状态,这不是智慧,当然也不是无知的欢乐。这是天赋。就像式的“死之魔眼”一样,是神或者魔的赐予。

  人活于世,不过遇到那么几个问题。几千年争论不休无果,这个动画也不可能有什么突破建树。面对着这通向死亡和虚无的生命之旅,两仪式看到的是无趣,黑桐只是满足。无数挣扎于二者程度之间的普罗大众们,就像蝼蚁一样,挣扎,挣脱,欢喜,挣扎,痛苦。多么无趣的人生,明明缺少明确的理由,却又活得那么理所当然。两仪式背对着黑桐君说:理所当然地活着,也会理所当然地死去吧。那是,多么的孤独。

  而黑桐君负责的是希望部分,“人类每个人都是拥有不同意义的生物,依靠着身为统一生物的人,为了把不能相互理解的隔阂,化为空之境界而生存着,明知这一天不会到来,却依旧梦想着,活下去。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例外的。”

  没有一个人是例外的,没有一个结果在等待我们,除了消无。但,还是要怀着梦想活下去。这,就是这部片子所说的空之境界吧。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四):性恶的哲学

  每一个系列的日本动画,都是在宣传一个世界观。没有什么国家的人比日本人更热爱这个话题了。话说日本人真是一个辛劳的民族,漂泊到岛上这么多年以来,打打杀杀多少年,明治维新牛逼了,也过一回侵略世界的瘾。

  我在想,还有谁这么偏爱世界观啊,想的到也说不出来。这会不会是东亚人的共同特质呢?据说日本人是一根筋的家伙,搞科研搞发展是这样,搞侵略搞殖民也是这样。所谓一根筋,就是那特别强烈无法动摇的人生信念。比如鸣人,活脱脱的要把所有政治不正确的人说正确,或者一护,直接把不正确的人砍掉。

  在东方人看来,美国人是多么简单淳朴的种族,一天到晚哪有那么多世界观好去想,工作派对,不会抱着一把剑想来想去的。

  有句话,好妻子能让男人得到幸福,坏妻子能让男人成为哲学家。也就是说好生活让人享受,坏生活让人思考。西方人没想到如此神秘的东方其实无比的苦逼。

  日本人拍的电影我不太爱看,看的几部也不怎么样,单从动画来讲,想要灌输人生观世界观的比比皆是,本来热血动画就是一个相信自己战胜敌人的故事,一个简单粗暴有效的结论,但像火影一样,肉体上打败了别人不说,一定要在精神上去净化掉对方。

  空之境界讲的是,每个人有自己的起源,片中那些“起源”被苏醒的人大部分有着很强的能力和变态的心理,追求自己的起源就会堕落成欲望的奴隶,基本上就变成了杀人狂,拒绝自己的起源才能不迷失,表现出正常的人格。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恶。空之境界也就解释到这一句。人性是邪恶而强大的,必须得以控制。

  西方热衷于世界观的,莫过于德国人,德国人也是一根筋的种族,也难怪能和日本在那个时候结成盟友,什么社会达尔文,物种挑选,培养人类,灭绝另一部分人类,全都出来了,问题的核心是一样的,坚信自己的世界观并且残暴的强加于人。

  生活中有很多迷信中医和鬼神的朋友,年轻的时候爱和他们争吵,现在释然了,就算比他们相对正确那么一点,也不值得去纠正他们的错误。迷信是在很就以前就在人类的大脑里面扎根了,远古的人随时受到死亡的威胁,就算现在人们消除了很多疾病,野兽也变成了动物园的保护动物和身边的宠物,但是人还是会恐惧,会迷恋未知和神秘。从那个时候开始,就逐渐构成了崇拜神灵的起源。

  不过日本毕竟是成熟的国家,爱思考固然不是坏事情,况且他们你想你的我想我的,各自在平行的世界中遐想彼此不打架。鲁鲁修里面要用战争终结战争,放在什么地方都政治不正确。但他们就提出来,演绎在你面前让你看看世界会怎样。成熟的民族可以彼此尊重,在日本青春期的时候,军国主义,统一亚洲征服世界的梦做的不比纳粹小,当代的日本更强调个人和尊重,和以前那种野蛮的征服早已不同。

  空之境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世界观,但你也可以有你自己的。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五):空之境界

  我们害怕没有价值,害怕平凡。我们渴望被认同,渴望成为特别的存在。于是我们为自己建立起各式各样的形象,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或者一个非常好的人,觉得自己是个伟大的演讲者、作家、精神存在或者领袖。这些意象是自我的核心,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生存在“我是特别的”这样一种幻象中,我们获得了安全感和价值感。

  但是这种生存状态使人变得非常脆弱。因为在幻想之外的事实是我们都是平凡的或者我们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特别。当现实或者他人向我们提示这一点时,我们为自己塑造的理想形象受到了威胁,我们赖以生存的强大价值感受到了威胁,我们开始焦虑,我们感觉到“我受伤了”。于是我们本能地进行心理的防御——自欺,反击他人,怨恨现实,为自己寻找借口。在这一切结束之后,我们又会继续遁入修正和强化了的幻象之中寻求安慰。所以当我们说“我受伤了”,真正的的意思是“我为自己塑造的形象受伤了”。

  然而,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生存形式。式在消失前对黑桐说了这样一段话:“ 没有任何特征,不希望自己是特别的存在而生存下去,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不受伤害,在不夺取的同时自己也得不到什么,不引起任何纠纷,像是融入时间一般平和地生活着,静静地走向死亡,这就是你平凡而没有任何阻碍的人生。大多数人并不是因为期望而这样生活的,他们想成为特别的存在,但无法实现才变成这个结果——平凡的人生这个形态——所以从一开始就想要这样生存下去,才是最为困难的,对于我来说这才是比任何人都要特别的心灵形态。” 这便是黑桐的存在形式,这便是动漫的主题——空之境界了吧。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六):"空"

  看完这部动漫,其实我还是有疑问,空之境界,奈须所探讨的究竟是什么呢?

  他将SHIKI的赋予第三种认知 本来所谓"空"的身体,有了人格,并将自己描述为根源之涡也就是"空"。并阐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论点,但是如果人格只是存在于头脑里的话,那需要身体做什么,直接在大脑里做梦不就好了么,就是因为人格是矛盾的才需要多余的肉体来进自我认知。第三种SHIKI便是身体的产物,从出生便面向死亡,无聊的自己,没有人能注意到自己,即便是寄宿在同一肉体下双重人格的两仪式也是如此。何等的孤独。这也是为什么她会产生想杀死黑桐的冲动了吧。孤独的只剩自己,连和自己同源的SHIKI都已找到了不让自己孤独的人。

  黑桐干也是一个让我很费解的人物,对什么都采取不温不火的态度。不期待自己是个特别的存在,普通就好,不去伤害别人,因此,就不会收到伤害(这点我表示怀疑);不去抢夺东西,也就什么也得不到,就这样平凡的活着。我对于这类人的存在与否表示疑问,人都是靠欲望而活的动物,看到想要的东西不会放手,有仇恨,就必须以牙还牙,有更好的生活,就一定会像那个方向角逐,即便是踏着无数人的尸体,也不会放弃。人类不就是这样的物种么? 呵呵,可笑啊。黑桐本就不是普通而平凡的,能做到他所持有的"足够了"的态度,本就是个特殊的存在了。

  奈须有很多有深度的思考,看来我需要看看原著了。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七):我化身成愿望的样子对自己许下心愿,然而后一个愿望里却没有了当初那个我~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观空与空相应不相应,不观无相与无相相应不相应,不观无愿与无愿相应不相应。何以故?舍利子,空、无相、无愿皆无相应不相应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与如是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入一切法自相空已,不观色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受、想、行、识若相应若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不观色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前际故。不观受、想、行、识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前际故。不观色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后际故。不观受、想、行、识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后际故。不观色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现在故。不观受、想、行、识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现在故。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观前际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前际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后际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后际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现在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现在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前际与后际、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后际与前际、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现在与前际、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前际、后际、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舍利子,三世空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与如是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八):幸福平淡的生活

  “黑桐君,你真的什么都不希求啊。明明挨着死亡,也要选择中立。难道你不需要比今天更加快乐的明天吗。”

  “恩,因为现在已经很快乐了。我觉得这样就足够了。”

  “是吗,毫无特点。希望自己平凡的生活下去,不伤害别人,因此自己也不受到伤害。什么也不争夺,所以什么也没得到,不站在风口浪尖上,与时间融为一体般在平淡中生活,最后静悄悄地停止呼吸。这就是你们的平凡无奇的人生,但那不过是个结果,大多数人并非希望过这种平凡的生活, 想过着不同凡响的人生,却没能成功。这个结果便是,平凡人生的人的形态 。所以,从一开始就希望过着平凡生活的,才是最困难的。

  对我来说,那也是比谁都特别的心的形态,这样的心遥远的我无法触及。

  ”

  大部分的朋友和家人,都唾弃过我梦想中的平凡生活。他们把这称之为寡淡无味,毫无新意。就算是认同之后,他们会不停地提醒我,海边的蓝色小房子会要多少钱,心仪的伴侣是不会出现的白马王子,心灵纯净的孩子总会闹出一连串琐事...平凡是琐碎和厌倦,是重复和无味。还不如赤裸裸面对现实,扎扎实实过着起起伏伏的生活;亦或是抱以万般模样的信心与力量,去在这个世界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和空间...

  每个人对与错的定义相去甚远,分界线总是平行的没有交点。智慧和时间让人对自己本身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错觉,天命被现实的假象遮掩在了肉体深处,本性则是在理智的束缚之下难以延伸。

  很是羡慕式仪拥有这样的黑桐。单纯的保护,思考,想念,生活。这样难得的心,像是初生的婴儿一般纯净的让人怜惜。但相反过来,黑桐也从式仪的身上得到了寄托,可以实现自己最初的愿望与想念,何尝又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人生到最后不都是同样的结果,但如果在开始就懂得平淡,能至始至终地小心呵护不受玷污...这就是马克图布的存在的意义吧。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九):纯粹的形态,空之境界。

  人所具有的神格,是面对艰难时有着面对的心态,是面对死亡时,有着从容的心胸。对于人格分裂,是意识形态的切换,两仪式与常人不同的人格分裂体现在共同记忆,意志则是相反。人格分裂是恐怖的精神疾病,有时候虽然会幻想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会做什么,但是这仅仅是幻想罢了,人格分裂之后会不断的分裂,最终呈现的幻想会让自己不眠不休推向死亡。而两仪式的起源则是“虚无”,而黑桐干也则有着超常人的自律,或者是接近神的人,拥有着不破不灭不虚不实的形态。剧情体现的形式以对话为表达方式,或许有的人已经遗忘了这样的交合,精神共进,思维共通。一个人没有渴望,觉得今天这样就很知足,或许对我们这样的凡夫来说太过艰难,不过这样的想法也非常的自私,并不是所有人仅仅因为自己活着,形态和意志有时候已经被外在的思维所控制。所得到的知性,所能理解的世界,或许本身并不了解,只是习惯了。两仪式肉体本身的沉睡,是因为自己会经过的是一切已经拥有的世界,没有疑问的生下来,也随着时间而死去,生命的本身赋予的意义早已经泯灭,“虚无”的在终章中出现,其实仅仅是一段对生命的告白。“虽然你眼前看到的是你熟悉的人,但你并不了解着他。”即使是很好的朋友,能知道她的性情,却不知道自己是否能了解她。随时间更迁让人对事物的姿态有了新的改变,你的记忆力存在的并不是你所想象的他。黑桐能理解着两仪式的存在,所以能牵制着两仪式。人们常识里面,辨认着一个人,喝醉酒,发疯,或者人格分裂里,都拥有着一定的空间,指示着眼前的人与你所知道的不同,下意识的否定。我们的判断在此并不是用好坏,而是陌生、熟悉。所有的人都能去理解和包容,无论是否“虚无”或自律,都能够被理解。人与人又绝对不能跨越的心,却有着互相包围的宇宙。

  《空之境界 终章 空之境界》影评(十):起源对我们的作用机制

  (纯动画党,欢迎各路大神指点)现在有些明白起源对我们的作用机制了。起源式说式并不嗜杀,她的杀人冲动都是我产生的,也就是说,起源和我们所以为的人格并不是一体的,他只能影响我们的人格,给我们一些倾向,但具体怎样做,还是要依靠我们的理性也好,知性也罢,对我们进行控制。而且在我看来,我们很多人,包括魔术师,起源如果是正方体,那么不同的面代表了不同的觉醒方面。你后天选择了哪种人生道路,你的根源就有可能相应的觉醒,所以命运还是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就像式的根源是“什么都没有”,我觉得驳杂的根源应该是比较普遍的。就像白绪也是选择要吃人,才觉醒了属于食肉动物的本源。我觉得这种在宿命论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是我们人生的真实写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