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焦土之城》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焦土之城》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6-22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焦土之城》经典观后感10篇

  《焦土之城》是一部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雷米·吉拉德 / 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 / 马克西姆·高德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焦土之城》观后感(一):缄默之城

  一个感伤有意义故事

  故事不错,两条线也描述得很顺畅,但影片拍的过于简单了,可以展现更多中东战乱以及战乱背后的东西,也可有展现一些加拿大移民过往或者说不同国家对比,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个引子,引着我们去看那个世界

  有一点疑虑就是,妈妈生了儿子,去读书,找寻孩子,关监狱,这个过程没用多少年;和大儿子相遇时他应该也就十几岁,不过中东孩子从小就参与战争,而且长得显老,十几岁确实可以成为狙击手成为审讯者成为强暴者。

  有趣的是,两条时空线,三路人,最终汇聚一点,却是这么一个结局

  妈妈:

  妈妈与难民相爱,爱人家族枪杀,答应奶奶自己去上学,奶奶帮助把孩子做记号后送孤儿院;战乱中离开学校后四处寻找孩子,因自己爱人、孩子、以及路遇汽车孩子等都因宗教种族分子而亡而痛恨宗教民族极端分子,加入一方民兵去刺杀基督教民兵领袖而被关监狱,在监狱里不屈服以唱歌抵挡恐惧折磨;被残酷审讯者不断强暴折磨,生下双胞胎……

  出狱后民兵领袖送她带着两个孩子去美国(加拿大),当颇为好心的勒贝秘书十几年,泳场偶然发现孩子记号,上前准备相认却发现是在监狱里折磨强暴自己的审讯人,是自己两个孩子的父亲

  病床遗言三封信,拜托公证人勒贝。

  连上了影片开头……

  大儿子:

  幼年孤儿院,民兵炸毁孤儿院后受训加入战争,像找母亲找不到,疯狂杀人成为战争狂人,想成为恐怖袭击者,让自己照片贴满各地让母亲看到自己(和日本电影《告白》中发明各种东西杀人以引起母亲关注来寻找自己的初中生心理颇似),成为狙击手残忍杀戮,被敌军俘虏后反过来训练成审讯手折磨囚犯,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残酷审讯者,在审讯中折磨强暴女犯人

  十几年后……(移民加拿大?)

  某天一男一女找到自己,给了自己两封信,一封署名“给父亲”,一封署名“给儿子”……

  双胞胎:

  我们跟随双胞胎,进入了这个世界……

  从最初对母亲深有怨言(很容易理解母亲和两子女生活时的复杂心理),到慢慢了解母亲的故事,到最后知道自己的身世

  ——缄默不再存在——最初我以为双胞胎特别弟弟排斥否认不去面对自己的哥哥兼爸爸同时是妈妈的折磨人强暴者,没想到这一切都在缄默中静静完成了——在焦土之城生活,就得能够缄默面对一切。

  恍如在上帝之城生活,就得钝感面对一切。

  分离因此,聚合因此,甚至出生也是因此。

  这是仇恨的环?还是爱的环?

  我们不想要这样的仇恨,也不想要这样的爱(写作文的话这句话纯属画蛇添足

  《焦土之城》观后感(二):宗教?爱?呵呵

  宗教,宗教。

  不想用古往今来那么又土又土的词,但细细数来似乎大多数大规模战争都得套上个宗教的外套,羊假虎威假装自己是只虎手下忠诚的狼来强抢别羊的口粮。

  原想给那个“古”加个限定词,例如自从几大宗教出现以来,但似乎从所谓的远古战争开始便是有了“为神而战”的由头与口号

  不管怎么鼓吹叫嚣着宗教至上,它不过也总就是个外套而已。

  所有认为自己在为宗教而战的与其他那些为七七八八复仇啊地位人性性欲啊而战的人在并肩作战,每个人都将宗教挂在嘴边,头头都将宗教写在宣战书里写在旗帜上,所有人都将此作为宣言宣誓。

  最可怕无奈的不是掠夺不是宗教,而是所有人似乎都在为了宗教而战,但几乎没有人是在为了宗教而战。事实上在大多数人心中宗教都是个远远高高虚无缥缈精神此在,许许多多近在身边眼前的现实情感都远远凌驾于其上。

  纳瓦尔十字架不离身,她是基督徒。她为了混上满是伊斯兰教徒的车去南方寻子拿下十字架戴上头巾。她嘴上一抹笑她怀着即将见到儿子的美好睡着。她迷迷糊糊睁开眼代表伊斯兰的头巾已歪向一边,她听到的是争吵,她还未完全清醒大脑突如其来的枪声惊回现实。她与一对母女是整车仅剩的活人,在满车尸体满身鲜血中满脑一团浆糊。汽油就这么浇上来了。她猛然惊醒举出十字架,对着那群甚至与伊斯兰妇女一般头戴头巾状似恐怖分子的男人们大喊我是基督徒我信基督。她居然就得救了。她看着整车人被烧成灰烬,她未曾能够成功救出的小女孩倒在她与灰烬之间。

  她要加入战争要让仇敌看看生活教会了她什么。教会了她什么?孤儿院废墟与儿子可能不在了的想法是最后一根稻草,汽车事件却是最重要转折点——从来都是作为记者进行采访,从各种相关人士角度冷静地看待战争,这是极为震撼的一次近距离接触,活生生生命近在咫尺地方眼睁睁得被化为灰烬。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做不了。比起人与人之间的同类情感,居然还是那虚无缥缈可摘可带的十字架莫名其妙地救了性命,所以还不如顶着这个人尽皆知的幌子手持武器干些实事

  大人物打来打去为了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所谓“全人民”甚至“全人类利益,他们说是为了宗教大义,于是莫名其妙的邻居亲人爱人成了仇敌,今天我们打死你明天就能波及所有人,仇恨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甚至为了一个陌生人的惨死就能勾起对身边人的仇视。每个人为了不停的目的加入战争扩大战争,大人物坦然渔翁得利,真是有些莫名其妙。

  看完电影是种深深的无力感,比起身边的真实的情感,我们居然更愿意去相信那虚无缥缈的东西,居然都愿意去相信宗教的差别是引发战争的所有原因,仅仅因为宗教的不同去保护毁灭,而这一切还可能并不是因为宗教在我们心中真的那么至高无上

  尼哈德是个真悲剧,他虽是个被丢弃的孩子但童年确是一张白纸,在轰炸中被留下训练成狙击手,射杀更多的人只为被通缉被贴满大街被妈妈看到,被敌方俘虏反倒被培养成为折磨原己方战友的狱卒。这个人生故事全文与宗教无关,尼哈德不论是成为阻击手还是狱卒都与信仰毫无关联,但却被笼罩在宗教战争这个大帽子下。

  影片的最后终是回归欧美式主旋律,手握十字架心中充满宽恕,口中大喊爱啊爱啊爱啊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

  但是爱解决了什么呢!对儿子的小爱对一车人的大爱让纳瓦尔将枪对准了大领袖让她在2平米的囚房呆了15年让她被儿子强暴还生下了双胞胎。对母亲的渴望与爱而不是什么别的让尼哈德成为了冷血的“最棒的”阻击手,这也导致了他转变阵营的毫无心理负担,至于后来在监狱中“虐囚专家”的表现大概是对于得不到的母爱发酵变异吧,那个时候也到了开始学会恨的年龄了。对于母亲的爱让双胞胎遵从母意寻父寻兄结果寻到了一加一等于一,对于亲人与人性的大爱让双胞胎放弃了人最原始强烈情感最终选择了宽恕。

  事实上呢?我不相信泳池边上纳瓦尔发呆时内心是宽恕的,不相信双胞胎之后的生活心态不会由此改变,不相信尼哈德会让自己活到他本该活的年级,不相信所有的战争过去后能用“爱”解决所有问题。

  纳瓦尔在临终前向公证人口述了遗嘱与那三封信,事实上我却相信那时的她仍未做到真正的宽恕,她只是假装宽恕并且试图以此劝导双胞胎宽恕,那给哥哥与给父亲的两封信表达的是爱与宽恕么?我觉得并没有,很明显它们是明里恨的一小刀暗里爱的一大刀,很显然爱恨交织的情绪在纳瓦尔临终前终于爆发了,通过双胞胎的追寻尼哈德收到了人死而不灭的爱与恨,并将带着这份天降而来的爱与恨直到他的终点

  至于为什么要有爱这个幌子呢,大概就和为什么战争要有宗教这个幌子一样吧。

  Come on, come on

  You think you drive me crazy

  Come on, come on

  You and whose army?

  You and your cronies

  Come on, come on

  Holy roman empire

  Come on if you think

  Come on if you think

  You can take us all on

  You can take us all on

  You and whose army?

  You and your cronies

  You forget so easily

  We ride tonight

  We ride tonight

  Ghost horses

  Ghost horses

  Ghost horses

  We ride tonight

  We ride tonight

  Ghost horses

  Ghost horses

  Ghost horses..

  -------------------

  20140527 伴You and Whose Army?

  《焦土之城》观后感(三):脉络线

  纳瓦尔本是基督徒,私奔对象是难民,后面可以看到应该属于穆斯林阵营;未婚夫被哥哥打死,自己生下遗腹子。然后儿子在战争中失踪,她为儿子报仇而站在穆斯林一方。随后因刺杀了基督徒的一位领袖被关在卡法拉特监狱15年...

  尼哈德本是在基督徒的孤儿院,被攻打村子的穆斯林掳走训练成为穆斯林战士,然后被基督徒抓住又变成基督徒,扔到卡法拉特监狱虐待穆斯林犯人...

  把脉络理顺了,才看清,历史的悲剧是如此残酷~

  《焦土之城》观后感(四):仇恨的丑恶就是没有尽头的互相报复

  故事线的抽丝剥茧无疑是沉重的,理解了1+1=1的瞬间从惊愕到无语凝噎。

  但实在无法理解母亲这个遗愿的动机。正如电影里传递的,仇恨的丑恶就在于其让人陷入了一种没有意义只以报复为动机的互相杀戮,只要一方开始,互相杀戮就可以一直持续。不能说母亲应该自我消解把真相带进坟墓,任何外人都不能在这样沉重的事实面前说自己理解。但是以这种方式把真相带给孩子,无疑是折磨的再延续

  但是对动机的不认同并不妨碍认同这是一个好故事。看完电影想起开头那个被剃去头发小孩抬头那瞬间的凝视,不寒而栗,阿布塔雷的身份何止是父亲和哥哥,他还是那个因为怕给家族蒙羞而被抛弃在孤儿院的孩子,被训练成战士的童子兵,为了让母亲看到而选择当烈士的孤儿,没有感情的狙击手,强暴女囚的行刑者。这样的走线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每一环丑恶的人性酿成了这样无望的开始和残酷的结局。

  《焦土之城》观后感(五):母親遺言解讀

  看了幾篇觀後感, 發現有人不明白為何母親會有這個令孩子們知道真相的殘酷遺言, 本人有這樣一個睇法:

  首先,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 若果在成長過程中缺乏開導, 很容易對父母親產生一種怨恨, 由母親照顧長大的男孩, 即使親子關係表面看似無問題, 但其實內心會更為複雜: 自身是一個男性, 一方面很明白母親身為一個女性單獨撫養孩子的難處, 但另一方面內心卻怪責一起生活的至親為何不能給予一個健全正常的父母關係給自己, 那種恩與怨的衝突感, 不是有過類似的經歷, 別人是很難會有共嗚.

  留意電影的起首, 兒子對母親離世的態度, 一方面激動悲傷, 一方面希望盡快辦妥事情, 那是一種解脫及躲避的反應.

  作為母親, 在世時應該理解兒子的心情, 但如果一開始就明明白白地講出真相, 只會令兒子更為不明所以, 感覺會更為難受, 所以唯有讓他們自己找出真相, 令子女們更為了解自己的故鄉, 以及明白作為母親的自己那段悲哀過去, 從而希望子女能夠體諒及感受自己作為母親對他們愛的缺失那份遺憾, 那個做法雖然殘酷, 但反而希望他們會明白及理解, 不要抱著不完整的人生觀(對父母的怨恨)去生活.

  《焦土之城》观后感(六):坚决的施害者

  ●本文无关对电影的评价,只是我的日记一则

  我一直渴望未来能借电影的大手向这个世界传达些什么,

  我是ta的狂热者,也是一直在朝ta努力学徒

  但发现看了这么多年的电影,

  越是看,越是深陷惶惑与无知的折磨和自责——

  尽是问题,尽是非要考问所有体系哲学不可的问题。

  难免泄气怀疑,电影的体量还是太小,总归只是一种娱乐产品,不能被架得太高,它实在是,什么也解决不了…

  阅尽千片,最后一无所知惊恐万状的一部分观众,还是得向哲学书本讨个自我救赎

  可,哲学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哲学不也是无尽地自问自答吗?

  与其说解决问题,不如说是找了个相对缓和的慰藉,

  问题和争端还在那里,只不过看问题的人不同了,但有机会你可以上前问问他,最后他是接受了还是投降了?

  我想不论是接受还是投降,总还算得上一种“想通”,强过“想不通”。

  这样看来, 用一部电影,把一些化解不了的难题强塞给原本无知且无辜的观众,根本等同于无事生非。

  能不能就放他/她们在自我陶醉的小时代中循环往复,度过此生呢?

  都不容易,我们何苦要制造麻烦?

  真相?真的有那么多人关心人类的真相吗?

  何况真相远不止一个,我们非要抓着那成千上万的真相不放吗?!

  天大的自找不痛快。

  恶心就恶心在,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像我这种天资不足的人还是觉得不甘心。

  我明知自己暂时给不了世界答案,

  徒有些本事去制造问题和麻烦。

  他奶奶的,那就索性去造!去做一个一心坚决的施害者!

  举起我将要开发的枪炮,尽可能地“祸国殃民”!

  去将我暂时参不透或永远参不透的问题,一视同仁地投向同样无知但无辜的那群良民。

  用电影这样一种离我们更近的媒介,去做连接,或是去放场多情又无情的漫天大火!

  拦不住啊,铁了心。

  突然想到(真的是突然想到)我很崇敬的Michael Haneke导演说过的几句话,简直有一种令本人激动的不谋而合——

  他说,“能拍电影是我的福气,所以我才不需要精神病医生,

  我可以处理好我的恐惧和焦虑,让它们在我的电影里出现,

  这是莫大的特权,这是艺术家的特权。

  在电影世界中,观众永远是导演的受害者。”

  刚看完《焦土之城》,

  做些简短的自问自答,好在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望有幸能与症状类似的病友共勉。

  李焉知

  2016-7-7

  《焦土之城》观后感(七):电影后遗症--以后都不想听收音机头了

  对加拿大法语电影的认识之前仅限于Dolan的小清新,再加上对魁北克这个充满诗意与世无争的法语区的一点印象,直接导致低估了此片的重量级。和之前看《告白》的经历类似,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再一次体会到了轻度的心绞痛。呼吸急促,身体僵硬,胸口绞痛。好电影真的有这股力量,可以让观影者产生直接的物理反应。但老实说,很不情愿把此片归放到好电影的行列,虽然确确实实给了它五星。

  明晃晃的反战题材,可反到最后反的到底是什么,实在说不清。出自西方人之手,更是对电影的诚意持保留态度。自从上次在MTV看到Muse的MK Ultra之后,就开始对故作怜悯的西方流行文化越来越抵触。所以在珍的任务完成之后,基本就当它是剧情片来看了。这样的心态似乎轻松了不少。可有必要抛给观众这么沉重的一个包袱么?是为了普及撕心裂肺的感觉么?猜想,真正的战争会比这残酷几个数量级吧,无论如何,撕碎了看到真相总比粉饰的天下太平来的痛快。

  不想再去回忆电影本身。看来死穴就是希腊式了。还有,以后听到电影里传来radiohead的音乐就可以提示自己,重口要来了,随时撤退。

  Thom Yorke那妖怪音终于找到归宿了。此类电影绝对就是他家的菜。

  《焦土之城》观后感(八):母親的告白 (寫於2011年3月24日)

  母親離世,留下兩封信給一對孿生兒,著女兒尋回生父,兒子尋找兄長。兒子說:「明明只有我們仨,何來父兄?」不過女兒憑直覺得知,事情另有蹊蹺,於是毅然踏上征途,【母親的告白】(Incendies) 這個故事也由此展開。

  電影游走於兩個時空,借孿生兒的尋根之旅,交代其母 Nawal Marwan 的一生。Nawal 生於中東,年青時跟戀人珠胎暗結,本欲一起遠走高飛,卻被親人逮獲,戀人遭槍殺。後來她加入了激進組織,在一次刺殺行動中被捕,坐牢十五年,在獄中更慘遭強暴。簡言之:Nawal 的一生,要幾慘,有幾慘。

  看完電影,心情沉重。想起之前看過的【Before the Rain】,不明白何以世間會有如此多僵化的禮教,以及如此濃的仇恨。如果 Nawal 能守住長子,又或如果她沒有加入激進組織,故事便能完全改寫。不過,在漫天戰火的國度裡,這些「如果」還是吞回肚子裡去好了,因為空想無用,活命要緊!

  很欣賞一對孿生兒能坦然接受 (至少表面如此) 命運給他們開了這樣大的一個玩笑,也感謝他們在知道真相後,並沒有咒罵母親。有些人總覺得,父母必須是聖人,不能有絲毫過失,但其實父母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實在不應對他們過份苛求。

  ~ * ~ * ~ * ~ * ~ * ~ * ~ * ~ * ~

  很高興可以跟幾位影友一起看這齣電影。能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聊天,人生一大樂事也。

  《焦土之城》观后感(九):用爱能否洗净这片焦土之地?

  ——评影片《焦土之城》

  残酷的现实面前真相往往让人无法接受,1+1怎样才能等于1?上帝无法回答,真主也无法解释,而造成这一切的悲剧源于信仰且毁于信仰,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在痛苦的边缘徘徊,快乐是短暂的,但我们往往是在痛苦中寻找慰藉的借口——信仰,用来冲淡痛苦,但信仰破灭后带来的痛苦会更加地强烈……

  反战思想与希腊式悲剧

  作为一部反战题材的影片,借鉴于科波拉的《战争启示录》和奥列弗.斯通的《猎鹿人》,不是真面描写战争的残酷,或战争亲历者的影子,而是把视角放在了普通人的身上,放在了那个时代下普通人命运的夹缝中,带有点希腊式的个人命运悲剧与战争背景的融合。但又不同于英雄人物,因为这是战乱年代,小人物无法操控自己的命运,如蝼蚁一般随波浊流,影片以个人命运角度剖析战争给人带来的未知结局。

  影片开始的拉镜头将我们带入这片千百年来战乱不断的焦土之地,片头的男孩邪恶的眼神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当镜头下拉到男孩的脚后跟的三颗痣点上时,不经意让我们想到了古希腊悲剧人物阿勒琉斯,它似乎跟阿勒琉斯一样是命运的注定,且都位于右脚且都是人为造成的都与战争有关,只不过阿勒琉斯的弱点是死亡而尼哈德.梅的创伤是真相之后的痛苦,此时人物的悲剧性宿命就更加明显……

  历史宗教因素

  中东这片神奇的焦地,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千年前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也同时创造了两个不同的宗教,千百年来一直处于混战状态,这片土地上的人命似乎是被上帝遗忘的。这里等级森严,妇女权益低贱,家族势力强大,片中为我们呈现的是基督徒与穆斯林两个教派之间的屠杀,如果从十字军东征开始,已过去千年的两个教派或两种民族,又或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对抗至今还未结束,你杀我我杀你,到头来受苦(身体上的还精神上的,且精神上的创伤很难治愈)最多的还是普通人,而娜瓦尔与尼哈德一家的痛苦则代表了整个中东地区普通人的悲剧性……更多个人的宿命无法皈依,必然会使历史的伦理道德陷入混乱。

  信仰的痛苦及人性的扭曲

  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黎巴嫩山区少女娜瓦尔出生于传统的基督教家庭,却和穆斯林青年产生了爱情,在打算私奔的时候被哥哥们发现,哥哥毫不犹豫地开枪打死了她的恋人,接着毫不犹豫地要打死她,老祖母出于怜悯救下了她,也容许了她腹中那个本来不允许出生的孩子得以活下去。这部充满了死亡的影片中,第一个高潮就是这次出生,阴暗的山顶小屋,染着血的床铺,特写镜头对准了剪断脐带的剪刀。黑色的圆点烙印,伴随着脚踵被烫伤的婴儿的尖锐啼哭,如此残忍的母子分离,却让一个男孩的生命得以绽放。随着孩子被送走,娜瓦尔也被遣出了故乡,在异地投靠亲友,上了大学。我们很难理解不同信仰却真心相爱的男女不能被容许活下去,母亲不能被允许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这种事情,但这就是这片土地上的现实。本片的女演员在拍片间隙,和当地的妇女聊天,问到假如是自己家的女儿出了这样的事情时,会如何对待,所有原本慈祥宽厚的妈妈们却无不紧皱起眉头,疾言厉色地发誓如果是自己的女儿有这种行为,自己将第一个亲手杀死她。

  是谁把这片曾经美丽的土地变成了瓦砾遍地的焦土,又是谁,把那一颗颗饱含着深情的心灵变成了空洞又残忍的焦土?

  在所谓信仰的名义下,决定一条鲜活的生命的死活,似乎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在那辆运送穆斯林的巴士被基督教民兵截下时,娜瓦尔看着那对母女求生的眼瞳,抛下了所有见鬼的信仰,用脖子上的十字架救下了自己,也把小女孩救下了车。基督教民兵在焚烧泼了汽油的巴士时,一边大笑,一边向车子开枪扫射,还杀死了娜瓦尔救下的穆斯林小女孩,因为母女间的天性让她无法看到自己的母亲在烈火中被烧死。这时镜头又一次对准了民兵们枪杆上贴的圣母画像。圣母是那么慈悲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安拉也要求子民们诚实、忍让、宽恕,而大地上那些信仰他们的人又干了些什么呢?娜瓦尔早已明白信仰赋予她的苦痛,在目睹收养儿子的孤儿院变成废墟时,母爱早已变成了复仇的烈火,让她扔掉了十字架,加入了穆斯林暗杀组织,一颗子弹没有让她杀死真正的杀子仇人,却带给了她七年噩梦般的牢狱生活。

  她在监狱里是那个“唱歌的女人”,是“七十四号婊子”,无理由的仇恨和狂热的信仰可以让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变成魔鬼,法西斯就是最好的例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此可以让异族人、异教徒受尽更可怕的折磨,年轻的看守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采取了最能折辱女囚犯的行为。而在那个不见天日的监牢里,娜瓦尔日复一日地唱着单调的歌曲,精神的自我慰藉却无法抹去身体上日益明显的耻辱证明。影片并没有正面展示监狱里肮脏可怕的死亡,却又给了第二次“生”的高潮——在冰冷的白炽灯下,娜瓦尔的双手被反铐在产床上,心存怜悯的护士告诉她:你很勇敢,真的,现在,准备生第二个。特写对准的是护士沾血的手,紧紧握着产妇瘦弱的脚腕。

  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是那个利用娜瓦尔失子的仇恨,将她整个暗杀工具送入牢房的组织吗?毕竟他们保全了她和监狱里双生子的安全,还在她出狱之后安排她和孩子一起到了加拿大,从此获得了安稳的生活。是那个强暴娜瓦尔的年轻看守吗?在战争的腥风血雨下,谁的背后没有一笔惨史?

  这片大地上的人们,被永远带着神道的面具所操纵,狰狞之后的脸庞不会有对个体生命的任何怜悯。背负着痛苦的娜瓦尔在异国他乡平静地生活到了晚年,却在一次游泳池的偶遇中,看见了那个烙在脑海里多年的脚踵,激烈的期盼,在一个转身之后,变成了灭顶的黑暗和深不见底的裂缝,这个在动荡激流中痛苦地夹裹了一辈子的可怜女人,终于被命运的黑线牵拉到了生命的尽头。在死亡面前,她用颤抖的双手写下了对所有人的爱。她终于可以坦然地告诉大儿子,自己其实和他有过最美丽的相遇;告诉西蒙和珍妮,妈妈其实很爱很爱他们,真的很爱很爱;告诉龙凤胎的父亲,眼前的这两个风华正茂的男孩和女孩,是他的儿女。而他,将如何处置那早已被他遗忘的过去,以及摆在面前的真相,镜头只留给我们他在娜瓦尔坟前的背影和垂下的双手。

  该用什么去对待仇恨?是挥舞起更大的棍棒,让敌人流更多的血,让他们的妻女发出更惨痛的哀嚎吗?导演让西蒙和珍妮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当他们终于将母亲的两封信——给儿子的,给父亲的,都放在了应有的收信人手里的时候,双胞胎的眼神是微微笑着的,然后转身离开。

  每个生命的诞生,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下,都是伴随着最美的祝愿,《焦土之城》里的娜瓦尔、是长元音的名字,而听说名字中的长元音,代表着希望。信仰无法拯救的焦土之地“娜瓦尔”的爱能否洗净这片焦土之城?带来些许的希望,毕竟爱与希望还能使人有理由活下去……

  引自——snowcream22的电影

  《焦土之城》观后感(十):挚爱之花,破土绽放

  这不是一个复杂的故事,母与女,过去与现在,还有母与子,爱与恨,二元的叙事轴线不断的穿插、闪回、交织,一切不温不火,仅仅在母亲寻子的巴士上,有短暂的爆发,不过就连此刻的爆发,都显得刻意的含蓄。直至后面母亲镇定的行刺,在囚牢中坚强的歌唱,被残忍的虐待,片中的描述都显得过分简略,干脆得如同飓风凌厉而凛冽。表面波澜微兴,内里实则暗潮汹涌,通篇的隐忍,似乎都在积蓄着力量,为了最后火山喷薄的一刻。

  很诡异,抑或我的心中原本就藏有深蕴的邪恶,如同人的原罪,我在故事行进过半,竟不期然猜中了结局——虽然这仅是我预想的其中之一—但在它喷薄的一刻,仍完全击溃了我。哪怕我已在心间布下层层关卡,依然粉身碎骨。

  革命者、维护者,爱国者、反叛者,受虐者、施虐者,每一个被战争的车轮呼啸碾过的心都无法平复,不论是民族的矛盾,宗教的交锋,领土的冲突,等等等等,一旦战争的硝烟燃起,板荡血火过后,一切都将化作焦土,还归虚无。即便母亲因理想与爱的支撑,越过了满是荆棘与苦难的前路,却不想行至最后的尽头,眼前仍旧是一片荒芜。呼应了片名:焦土之城。

  这又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真相异常残酷,残酷得滴血,所幸直至最后一刻,伟大的母爱涤荡了儿子心中的丑恶,宽恕战胜了仇恨,在布满暴戾的焦土之城上,挚爱之花坚强的冲破深埋的废墟,含苞待放了。儿子守望在母亲的墓前,母爱换回了自我的救赎,很高兴,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

  唯一让我稍显遗憾的是:编剧的构思固然是为了表达一个宏大的主题,伟大的爱,但显然这样安排有些过于刻意,虽然导演极力用冷峻与干净的镜头感以求尽可能减少雕琢,但依然无法掩盖情节上过多的曲折与巧合,也正因此,我仅能给予四分的评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