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孽债》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孽债》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8-09 03:5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孽债》经典观后感10篇

  《孽债》是一部由黄蜀芹执导,赵有亮 / 严晓频 / 吴冕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孽债》观后感(一):再看《孽债》

  前些日子生活时尚频道重播了《孽债》,而且是沪语版的。

  那天在看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距离第一次看这部电视剧,已经12年了。

  12年前,1995年,中央台先播放了一遍普通话版的《孽债》,后来好像也播了一遍沪语版的。当年听着电视里蹦出来的一句句上海闲话,我几乎一句不懂,但感觉新鲜

  那时的我根本不会想到,会在7年后来到上海,并听懂乃至学会了说上海话。如今在12年后重看这部电视剧,感觉和当年已经完全一样了。这不只是说和小时候相比我对剧中的很多上海元素能更容易地理解,更多的也是对自己这么些年来时过境迁感慨。当然,年纪轻轻的我没有历尽人世间沧桑,这样的感慨似乎有些无病呻吟。我们这一代,也不会成为知青上山下乡,更不会欠下那样的“孽债”。我只是觉得世事难料,正如知青们年轻时没想过自己会欠下孽债,也正如我12年前没想到以后会在上海生活这么久一样,今后的12年,还会发生什么,现在也不会想象得到,未来,想太多没有用,还是要靠自己慢慢走。

  《孽债》观后感(二):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这部片子放映的时候我才只有六岁,作为一个电视儿童,每天跟着妈妈一起看各式各样的电视剧来打发我的童年和妈妈的寂寞时光。那个时候爸爸的工厂刚刚起步,爸爸白天黑夜的在工厂里面做事,出外应酬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妈妈告诉那个时候还不太懂歌词的我,里面的小孩子们有多悲苦可能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亲人如此冷漠陌生

  爸爸的工厂渐渐起步,爸爸丢掉了自己并不擅长的自行车,买了一辆汽车,和一个我一只手都拿不住的大哥大,妈妈还来不及骄傲的向周围的人炫耀,爸爸就带回了一个女人取代了妈妈的位置。我也还来不及多坐一下那辆小轿车,我的妹妹来到了这个世界

  爸爸和那个女人抱着我的妹妹,爸爸疼爱眼神刺痛了我,因为他根本就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的渴望,看不见我的难过,也看不见我的委屈,我每天没有饭吃,被关在房里,饿的快要死掉,直到现在25岁我,回想起住在那个不属于我的家里的那段时光都觉得可怕,好在我还有奶奶解救了我,否则也许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我。

  幸好,我已经25岁了。幸好,那段童年时光我熬过来了。幸好,我现在能吃能睡能玩,并且模样不俗,有人可能待我如公主,视我如生命。至于那个多余的家,我已经不在挂念和存有盼望,我有奶奶和妈妈,希望她们永远安康,而那个早已陌生的男人就让他永远陌生吧。

  《孽债》观后感(三):谁的孽,谁的债

  《孽债》播出时我还在上学,一群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的遭遇,吸引了我的目光

  因为熟知知青的生活,所以最初的关注点是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风景如画,生活在那片天空的孩子自信快乐

  但是当镜头转向上海,眼前的房屋窄小局促,总有悲伤画面出现在眼前。

  寻找爸爸妈妈的孩子们,要面对陌生的城市,窄小的房间,冷漠的亲人。他们是血溶于水的亲人,却要面对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自己却不知道是哪个家的困境

  印象最深的是那群孩子的困惑。他们满怀热情满怀希望寻找爸爸妈妈,面对的却是冷漠,他们是一个包袱

  是谁让这些孩子成了多余的人?他们是西双版纳的外人,是上海的外人,哪里才是他们的家?

  谁的孽,谁的债?受伤的是这些孩子。

  《孽债》观后感(四):吴观潮的心胸皇帝宽广

  记得是很小的时候看的孽债这部电视剧,当时的感觉就是这几个孩子很可怜,从小就没有亲生父母关爱,而今自己已入不惑之年,再次重温这部经典之作突然发现一个不可思议之处,记得首富王健林曾经在某个场合发表后悔只生一个男孩言论,也记得明朝某位皇帝爱上一个从小陪伴自己但是岁数确比自己大了十几岁的宫女,后来立这位宫女为贵妃不幸这位贵妃自己不能生育,所以使劲手段将宫中有孕的嫔妃尽数人工流产,终于一个宫女躲过贵妃的耳目给皇帝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位唯一的龙子被一群好心太监宫女偷偷的养育皇宫大内,当皇帝最终得知自己有一个儿子欣喜若狂,差点没昏死过去。中国从古至今,确实有过比较极端的重女轻男的事例发生,但是像孽债里面吴观潮这样极端至极的重女轻男的事情还是匪夷所思,自己本身是一个一线城市的总经理家业颇丰,就一个独生女儿,突然天上掉下来一个儿子,偌大的家业终于迎来了继承人,确总是想着赶紧把儿子赶走,别影响自己的家庭,将来想着把万贯家财全部留给闺女,然后再留给不和自己一个姓氏外孙或者外孙女,我只能表示,吴观潮的心胸开阔程度远超万达老总和皇帝,重女轻男思想登上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个巅峰状态,佩服。

  《孽债》观后感(五):《孽债》的历史背景,看之前一定要了解

  大家好,我想给大家普及一下这部剧的历史背景,以免大家现在在看的时候很难理解,导致去吐槽该剧中的很多剧情和角色

  我是一个80后,我老妈给我讲过不少当年她当知青的历史,大致是这样:当初文化大革命导致高考暂停,伟大的毛主席定下政策全国各家各户中专文化以上的青年知识分子(简称知青)上山下乡支援农村,很多年轻人当年本来是要读书考大学的,毛主席说支农对知青是一种锻炼一种再教育,对农村是帮助,等特殊时代结束了,政策恢复了,再返城。

  然而大家一去多年,返城政策杳无音讯,当时的媒体只有报纸广播收音机,电视稀少,网络没有,知青们在当时有限信息来源中,直到得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也从未得到过让知青返城相关的消息。知青们很多都死心了,觉得只能呆在农村了,户口什么的也没法迁回去了,于是有的结婚的了,生孩子了,想想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然而又过了些年,邓小平上台了,政策大变了,改革开放了,恢复高考了,知青们终于得到了可以返城的消息了,他们又燃起了人生的希望。但非常残酷的是,城市户口是有限的,因为国家按户分配粮食住处和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城市户口可以得到国家分配的资源,农村户口是得不到的,农民城里人拥有东西就是土地,农民要自己种地养自己,不公平吗?但是没办法,因为当时的国家穷,这就是国情,就是这么残酷。

  当时的政策规定,只有当初支农的知青自己返城能落实户口,不连带任何人,包括在农村结婚的对象和孩子,即使带到城市也无法落户,不落户的亲人到城里分不到粮票住房面积,不落户的农民在城里没有地给你种,不落户的孩子在城里也没有学给你上。所以那些在农村结了婚生了孩子的知青,就算他们想带对象孩子一起返城也没办法,养得活吗,他们的亲人都是农民,他们也知道政策,他们就算想跟着知青去城里也知道没办法。

  于是乎,当时这些在农村有了家庭的知青,只能面临两个艰难的人生选择:A,忘掉自己当初是城里的读书人,忘掉自己曾经所有的理想抱负牺牲自己的人生,待在农村和自己的亲人孩子踏踏实实种地干农活过一辈子;B,舍弃亲人孩子,自己返城落户,有的可以分配工作,有的可以再参加高考还有机会上大学,或者还有机会响应改革开放的政策去经商,或者还有机会当老师医生科学家当官等等,总之返城后,能得到的不仅是能分到的一份口粮和几平米住处,更是自己曾经寒窗苦读憧憬过的人生未来。

  于是乎,有的人选了B。这些选B的知青,我们如果站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简单批判他们自私无情是不客观的,要知道在当年,即使是被他们舍弃的亲人,很多都是能理解他们的,他们选的那是什么,是人生啊,当老天突然给你一个机会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你选了自己更想要的,这对一个凡人来说,难道不是无可厚非的吗,他们都是凡人而已。

  当初的历史背景就是这样,这部剧反映的就是历史带来的悲剧,里面的孩子的无辜的,父母也是无辜的,所以看这部剧请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审视,才能有客观的理解和感受

  《孽债》观后感(六):谁能告诉我

  上海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开始重放《孽债》,而且是沪语原版的……听说这部电视剧还有普通版本,但我小时候看的也是沪语版,而后又零零散散看了两次,每次都是不同的感觉。

  我已经忘了第一看这部电影时我多大,只记得当时我心情无比沉重,仿佛就感觉日后我的遭遇便就是电视中孩子们的苦痛经历,不禁失声痛哭,不是哭影片中有家无回的娃娃,而是害怕我将跟他们一样虽然有爸妈却没有家.再次看这部电影时已是高中,家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我对家的感情已十分冷淡,于是跟片中的人物更多感受的是一种共鸣,一种自己无力独立却必须独立的委屈;而且随着回沪的临近,对上海这个城市也开始感到恐惧,那是个充满歧视与冷漠的城市。三次看这部电影便是现在,我已渐渐摆脱寄人篱下的感觉,无论是上海的亲戚还是那个所谓的家,我都可以选择不想,不问,我已两年没有回到那个家里,我没有钥匙,也没有入家门许可

  今天播放的《孽债》是第一到三集,其中几个场面让我印象深刻:安永辉的父亲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则是,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是我儿子?安永辉当时无语,流着眼泪低下头,喃喃自语道,我没有证据,我没有证据……思凡的父亲见到他的第一句话是,你为什么要来上海?而美霞见到亲生父亲的场面也是异常平淡……

  父子相认的场面,这些孩子恐怕日日夜夜已经想了很多很多次了,幻想着亲生父亲见到自己的喜悦幻想着如何流泪,幻想着种种不同的画面,但毫无疑问,这些幻想肯定美妙的、符合常理的……这也是他们不远万里从西双版纳只身来到上海寻找父母的原因,他们想见到的也许未必是大城市、大房子,可能仅仅是亲生父母的拥抱。可让这些孩子日夜期盼感人场面在现实中却并没有发生,没有拥抱、没有喜悦,有的只是父母陌生的眼光甚至是厌恶和害怕的表情……他们不知道他们这样的行为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多大的阴影。孩子哪里错了?为什么他们被亲生父母抛弃、厌恶……为了父母躲藏、不敢光明正大的活着?成为父母眼中的累赘。父母的错要孩子来偿还,而且还剥夺他们的父爱母爱,既然生了他们为什么不去负责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当你期盼、憧憬了很久的事情即将来临的时候,你会突然感到害怕,会想逃避,甚至盼望出现一些意外来阻止它的发生。其实,想象中的场景在现实中永远不会出现,计划也永远比变化快,确定的事情也有50%的可能会出现意外。所以朋友,你也没必要为某些事情太上心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当你为这次活动(如约会)而将其他事情重新安排,当你正在为自己统筹时间能力沾沾自喜,当你为这次活动精心策划到每一个细节,当你正在幻想活动发生的精彩过程、或者幻想因活动前后时间紧凑而让自己看上去行色匆匆从而给人一种很忙碌的假相(成功人士都很忙的样子整天,而且一天跑几个地方办几件不同的事情确实让人有成就感)……时,这一切的一切,也许因为一个食言或者放鸽子而终止。

  好像我“一厢情愿而最后别人根本就没搭理你”的事情做的很多,一次去甘肃前,有个姑娘让我帮她带点礼物,我特意买了两个和田玉回上海准备送她,但后来回干脆那人就不再见我了……当热情遭遇白眼,热脸贴冷屁股滋味确实比较不好受。

  不过我已经习惯了,已经习惯这种情况的屡次发生,我并不感到意外,坦然面对,以至于每次发生这种事情时我都感到很正常。很多话,对方说说也就是说说,你要当真就是你傻逼了,你干脆就当他/她在玩笑……但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总是有人食言对我,说的好好的,到时间就变卦了,而且之前都不通知……真的,临时变卦的理由太简单了,“我有事来不了了不好意思下次吧……”下你妈个逼,下次吃屎去吧!

  其实说白了,就是人家没拿你当回事,根本就不重视你,你还当宝贝似的惦记着当初人家的答应……这年头,无论你跟别人,还是别人跟你,除了下保证书,其他空口的承诺都是放屁。其实我也是个喜欢食言的欠揍的主,唉,骂人就等于骂自己……反正,很多事永远不能当真,很多事甚至也没必要去憧憬和幻想,那样没劲,没劲极了……除了一样,当你能感到他/她重视你,当你真的感受到这的时候,你也千万得重视对方,不然,你就下次吃屎去吧。尊重万岁啊。

  对了,《孽债》集中了当时上海最好的一批中年演员,现在里面很多人都已经成了中国电影电视泰斗级演员,如赵有亮、严晓频、吴冕、金鑫等(严晓频在《北京人在纽约》中饰演郭燕);小演员也非常诡异,五个孩子里,最黑的小姑娘是上海人,而片中唯一一个由两个上海知青生下的安永辉却是哈尼族……

  曾经深爱过 曾经无奈过

  曾经流着泪舍不得

  曾经拥有过 曾经失去过

  曾经艰难的选择

  多少甜蜜和苦涩

  变成多少悲欢离合

  曾经失眠过 曾经兴奋过

  曾经为了你魂不守舍

  曾经年轻过 曾经冲动过

  曾经为了你喝醉过

  魂断梦牵的岁月

  留在回忆里永不褪色

  谁能告诉我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谁能 谁能告诉我 什么是什么

  什么是什么 什么

  《孽债》观后感(七):孽债20年

  对于年龄慢慢增长的人来说,记忆越来越往后回顾,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情景经常如回放的镜头一样浮现眼前。

  我是典型的北京人,可我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几部电视剧,除了《渴望》,《阿信》,就是几部海派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儿女情长》,再有就是这部《孽债》了。

  《十六岁的花季》就不说了,少年时代的记忆。记得就是九十年代CCTV和BTV经常是在暑假和寒假的时候重播,即使20岁后的我还是百看不厌。

  而《孽债》真的是看一次就触动一次泪点。我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可是我身边的邻居,亲戚有如剧中人物般的经历,倒是清清楚楚--------东北兵团,北大荒,海南岛,西边三线,新疆------

  当夏夜在家属院,大人们乘凉时候听他们讲当年的经历,是那样的新奇,懂事成年之后的我再回想起来,是那样的沉重。

  那个年代,太多的悲剧,太多的无奈,太多的逆来顺受,太多的痛苦,太多的眼泪,太多的生离死别,太多的鲜血的飞溅与生命的付出-----是悲剧,是闹剧,还是滑稽戏?问谁?又怪谁?!没有,过去的,经历的人不愿再回忆,看到的人觉得不可思议,可岁月是不会停下它的脚步,直到生命终结,如同节目呈现END的时候,那不堪回首的记忆与愤懑悲怆才会直上重霄九重九,泪化倾盆雨。

  《孽债》观后感(八):这个孽不是我一个人造的

  很想给这个电视剧写个影评,一直没有动笔。我喜欢这类带有年代色彩的影视作品,能看到过去的时光以及时代的变迁。这部《孽债》是部沉重的电视剧,最后的结尾画外音说,我们的故事结束了,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无论《归来》还是《蓝风筝》或者《天浴》,这样心酸又悲惨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搬上荧幕的却没有那么多。

  电视剧讲诉了5个被留在西双版纳上海知青的孩子到上海寻找亲生父母,期间夹杂了各种人生百态酸甜苦辣。这部电视剧简直是催泪重弹,看一次哭一次,哭的稀里哗啦的。黄蜀芹导演的作品真的很不错,细腻真实。

  剧中安永辉的父母都是上海人,他受到的伤害也是最大的。他们的父母为了返城决定抛弃他离婚,而他的父亲甚至收了养父母一家的钱,他几乎是被卖掉了。当他来到父亲工作的地方时,他的亲生父亲竟然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是我的儿子?父母亲都不愿意接纳他,他只是被安顿在父亲单位的招待所里,然后目睹父母各自的自私和混乱。

  当粱思凡的爸爸决定回上海时,给当时的老婆说,回到上海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结果时过境迁,5个孩子的父母中,他混的最差。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娶得媳妇非常贤惠,甚至可以接纳他留在云南的儿子。

  沈美霞像她妈妈秋月一样漂亮,当年正是这份漂亮吸引了来自上海的知青沈若尘。即使沈若尘已经返城,秋月也没有再嫁,直到病逝,这份感情令人唏嘘。沈若尘再婚的孩子旸暘,真的很符合九十年代大家所谈论的小皇帝,蛮横任性不讲道理欺负同父异母的姐姐。

  晓峰的爸爸在服刑,洗清罪名出狱后,晓峰爸爸决定回到云南,继续和晓峰妈妈秀竹生活在一起,告别诱惑太多的大上海。尽管他回归了云南的家庭,我却觉得更像是一种救赎,他觉得对不起雅尼,所以才会承认莫须有的罪名去坐牢。秀竹和雅尼都已经辜负,他最后选择离开上海。

  盛天华是最让人操心的一个孩子,和其他四个孩子相比,他聪明滑头甚至有点不安份。最后也因为和继父的女儿合伙抢劫而被收监。他的母亲也是个苦命的女子,在云南的婚姻受尽了殴打和侮辱,回到上海再婚的丈夫虽然有钱却在外面花天酒地。出于寂寞她和别人有了婚外情,被继女抓个正着,以此威胁她不许干涉和天华的交往。最后这两个孩子都出事被抓。

  电视剧也展现了90年代的生活,90年代初的出国热、工厂倒闭情形以及复杂混乱的男女关系。男女关系复杂混乱由来已久,只是在电视里演绎的很少,我是说九十年代初。记得这个电视剧热播的时候,大家总会讨论上海的冷漠和自私。不过这一切就像是沈若尘的那一句台词,这个孽不是我一个人造的!背后的沉重和无奈,国家机器的开动是个人和群体都无法避免的。

  以前看杂志,一直记得一个故事,《天涯那端的白月光》。讲诉了上海知青在西双版纳下乡,一个漂亮的上海女孩嫁给了一个傣族小伙,最后难产而死。兔死狐悲的知青们抬着尸体到了支部大队闹事要求回家,然后蔓延到整个云南,知青都要求回家。后来知青大返城,逝者被永远留在西双版纳,那个傣族的小伙子孤身一辈子看守橡胶园。故事情节或许是作者虚构的,事件和背景确实真实的,忘记从哪里看到过当时知青暴乱的资料,大概也是这样的情形。

  关于那时候的影视剧,好的作品多半是遭遇过被禁的命运。这部电视剧像个后续,讲诉了知青回城后的故事。不能直面的历史总是被人遗忘,然后面目模糊记忆残缺。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其中的五味陈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