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星光在我心》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星光在我心》经典影评10篇

2018-08-14 02:5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星光在我心》经典影评10篇

  《星光在我心》是一部由安娜·玛利亚·塔托执导,马塞洛·马斯楚安尼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传记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星光在我心》影评(一):意大利男魅力研究

  首先容我感慨,有文化就是不一样。昨晚拜读了SUNY SB某比较文化学者的研究marcello mastroianni的专著“beyond the latin lover”令我惊呼原来发花痴还可以发得这么学术这么深刻,原来迷恋一个男演员可以上升到研究他就像研究“神曲”一样。不过人家毕竟是真有文化的,半本书看下来顿觉茅塞顿开,下面来简述安格鲁萨克逊女性yy历史,以及yy过程中的典型意大利男形象塑造

  第一部分:文化背景阐述

  为什么要yy意大利男?其实不光是意大利男,地中海男(希腊,意大利,摩洛哥,西班牙)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白人女性yy的对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希腊罗马时代,当时确立的古典审美标准清晰轮廓,长腿,宽肩,窄臀)一直到现在还是居统治地位的。遥想中世纪日本的审美标准(丰满脸庞,细长的眼睛,漆黑的牙齿孱弱身材)不得不感慨其实我们都不知不觉中被西化了。

  然后是文学以及民间传说基础著名人物一是西班牙贵族流氓don giovanni/

  don juan,既俗称的唐璜。由于欧洲大陆交通便利性,唐璜几乎睡了所有欧洲国家女人,莫扎特同名歌剧著名段子“花名册”就是在统计每个国家睡过多少个。人物其二是意大利贵族流氓casanova.casanova出身威尼斯,以各种传奇经历以及强大的x能力而闻名全欧洲(此人是历史上现实存在过的人物,他的传记我家就有,写的真乃妙趣横生阿!)casanova睡过多少人我是不太清楚啦,不过基本欧洲大陆主要国家也都睡过了。

  令人感到非常迷惑不解的是,固然法国作为著名的浪漫国家举世闻名,法国历史上却没有任何一个名声较好的浪子形象,哪怕是虚构的也没有。萨德侯爵虽然很有名而且奠定了sm学的基础,但是除了m没人会以他作为yy对象

  以上两位地中海男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为广大欧洲女性提供了yy的对象。尤其是为大不列颠岛这个倒霉阴暗潮湿寒冷地方的女性提供了阳光般的yy.当时的英国女性普遍相信地中海男人身上蕴含着地中海灿烂阳光的热情,从而希望被征服。(气候对于人类yy还是很有影响的)

  第二部分:北美近代yy史

  在第一部分我提到,安格鲁萨克逊女性具有yy地中海男的深厚传统。当这批女人随着老公来到北美之后,这种yy在东部仍然是有增无减。由于和南美的殖民关系,对于南美工人农民也一度有过yy热,但都不是主流

  当电影出现之后,众多女性的yy有了更加明确的载体,于是此时出现了著名的默片美男子rudolf valentino。此人作为北美latin lover形象的开创者,其影响力实在是不容小觑。此后的默片以至于有声片时代,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valentino替代品,基本故事模式就是正经的北美职业女性(其实是呆吧。。。)去意大利出差被当地男勾引,最后由于责任感什么什么的忍痛分别。

  尤其是战后随着意大利在美国资本注入下的经济复兴,以及意大利时装业的蓬勃发展,北美女性对意大利男的yy就像他们对于gucci prada皮包的爱一般一发不可收拾.50 60年代都很流行单身女性去意大利旅游,鉴于大家都抱着和一位拉丁情人来个affair的yy。而且事实证明,意大利饥渴帅哥的确不少,因此意大利的旅游业至今享有盛名

  第三部分:marcello登场

  fellini 60年的划时代巨作la dolce vita是一部电影史上都举足轻重影片无奈到了美国,就变成了意大利时装一样的东西。美国观众并没有看到marcello这个角色背后的彷徨脆弱,却只看到了他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还有得体西服。于是marcello取代valentino,成了新一代北美女yy的latin lover

  意大利男的魅力首先在于外表。连马基亚维利都阐述了举止注意仪容对于男性重要性,因此意大利男的男人味很大一部分要体现在举止和穿戴上。性的魅力永远都是其次的。fellini's casanova的电影里面有一个著名场景,就是casanova到英国驻罗马大使家party, 被一个怀着恶意王子起哄和一个马车比赛性能力。casanova先是发了一大通关于诗和艺术以及爱情长篇大论,然后欣然应邀比赛并获胜。可以说这个形象很好概括了意大利男的本质。而且casanova是一个不折不扣地女权主义者,他认为男性是肮脏动物,女性是天使拯救性的存在。

  回顾marcello 在la dolce vita中的形象,是一个玩世不恭记者,并且在众多女性中周旋。但即使如此,他仍然空虚茫然。或许可以说那种空虚反映的是在经济腾飞下上层阶级的空虚,但同时也是意大利男人作为一个孩子般的脆弱的那一面

  虽然我本人在la dolce vita中被迷的昏头转向,但当时我还没有爱上这个演员。后来在希腊导演安哲洛普斯的xx三部曲(实在忘了叫什么了)之《养蜂人》,我彻底爱上了这个孤独寂寞脆弱茫然的大叔(当时marcello已经60来岁拉)。中国男性的传统是即使自己很脆弱,这一面也绝对不给女的看。而意大利男则是非常知道如何在关键时刻撒娇。而帅哥的撒娇(即使该帅哥已经年老色衰)基本上是致命的。

  marcello一直活跃荧屏上直到80岁。几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所有导演都和他有过合作,(包括帕索里尼,安东尼奥尼)他本人更是费里尼的御用演员。他的作品总体质量相当高,至少10部都属于在世界电影史上数得上号的影片。(我所指的数得上号不是指票房,而是公认的质量和口碑)他的角色也绝对不只是latin lover,但是无奈在美国市场他被定型为这样,对此他本人也感到很郁闷。只能说北美观众由于好莱坞的熏陶,对于电影只看表面完全无法理解细致的那些基于对话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展望

  1999年marcello mastroianni死于癌症,80多岁也算知天命啦。然而他所树立的形象在北美女性中仍然广受欢迎并且经久不衰实例之一就是著名肥皂剧《sex and the city》里面的男性角色mr big. mr big长得非常非常像marcello,而且还是绿眼睛珠子。在剧中他就是一个意大利裔美国华尔街成功投资家,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latin lover.和女主角分分合合若干次,最后冲到巴黎把carrie从东欧艺术家的手里抢回来了。每次我看到mr big很邪气的笑的时候我心里就会一阵阵骚动,实在是太像marcello啦!

  然而,latin lover主宰了yy界50年后,今后是否仍然经久不衰呢?某些动向表明原始地区黑人gg正成为yy新宠。某电影《南回归线》就是讲四个中年新英格兰女知识分子去某南美土地方泡当地年轻健壮的黑人gg的故事。当然,这四个女人是在自己地盘没人问津的类型(哈哈法国女人活该),但是不能否认date 黑人gg还是很时髦的。

  鉴于亚洲男人在世界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一贯废柴形象,亚洲男成为yy对象暂时来看还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梁家辉在《情人》中的出色演出告诉我们对于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法国女,偶尔yy中国男还是很时髦的。

  总结;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女人,有女人的地方就会有yy.

  《星光在我心》影评(二):伟大的演员、诗人哲学家甚至……建筑师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意大利电影曾经的金童,后来被称为国宝,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意大利现代电影史,作品名单上有《8部半》《甜蜜生活》《意大利式婚礼》,合作者包括维斯康蒂、德西卡、费里尼,和他演对手戏的是索菲亚·罗兰、安妮塔·艾克伯格……

  片中,Marcello直面镜头平静讲述和他出演的经典影片交替穿插,这一切纪录处理干净简洁,几乎没有使用技巧,配乐是意大利民歌,及其好听

  全片足有198分钟,这是我在电影院最长的观影纪录,其间目睹观众陆续退场。

  但是看完此片就会完全为Marcello所倾倒,毫不犹豫地把他放进崇拜名单,他的讲述平易又感人诗意幽默,一位非凡的演员,甚至具备了哲学家和诗人某种气质,真遗憾在影院里我不能记忆下他精彩的讲述,他回忆了自己的电影,还有关于爱情、旅行、城市建筑这些人生中重要命题

  他本来没有机会出演《甜蜜生活》,那个角色是给保罗·纽曼的,可是费里尼觉得美国明星大牌,请不动才转而找Marcello,为此他特意要求剧本,拿到的却是费里尼的涂鸦:一个男人在海上游泳,巨大阴茎垂落海底……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问导演看过剧本。

  Marcello很不情愿被称为“拉丁情人”,认为疯狂崇拜他的美国观众根本就不了解他,他是领着薪水才能拥抱那些美人的。

  他也不介意偶尔拍一些烂片,说这样拍到好片的时候才会很高兴,有几个演员能这样想?

  他到纽约拜访马丁·斯科赛斯,斯科赛斯家里面整面强的墙纸就是意大利电影的海报,其中马丁最喜欢的是《豹》(此片今年在italiana看过,幸),Marcello认为意大利电影深刻影响着好莱坞。

  他难以想象电影放在小小的电视机里播出,当形容电视机之小时,脸上露出了可爱无奈的神色,他认为电影永远应该在大银幕上观看,而剧院是阳光照不到的神殿。

  Marcello喜欢的城市是巴黎和罗马,觉得纽约太乱,热爱那不勒斯,赞赏当地人的智慧,那不勒斯人觉得“人生就是阳台上的一次出场”,而酒店地毯清洁工一句话:“这样您的鞋子就不会脏了”被他奉为最经典的台词

  而我最喜欢的经典闪回是一开始的那段踢踏舞。还有比赛吃生蚝的那段。

  Marcello喜欢研究建筑,有次被邀请到某个建筑论坛,被邀请即兴致词,他关于“给孩子平地游戏空间”的发言引发巨大反响,后来成为了建筑师设计房屋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说道此,他脸上现出了得意之色。

  Marcello在最后引用了卡夫卡“下一个村庄”的故事,可惜后来他说的话我忘记了……而Marcello的一生一定胜过他所出演的任何一部伟大电影,此片是我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这个电影之夜实在太美妙了!

  《星光在我心》影评(三):括号里的人生

  50年 如果按他平均每天抽50支烟来计算 留下的烟蒂可以遮住罗马的天空 it’s really harmful 但人类应该有权选择自己的生与死

  总是惊讶老年人的记忆 他们可能会把近在咫尺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念念不忘童年工厂木头气息 和在黑暗中吻过的陌生女人 他对母亲怀有深深眷恋(意大利男人的天性——恋母) 戏称 如果失明的父亲和失聪的母亲一起去电影院看戏 一定会把这个剧院闹的不可开交

  讲到几个对他影响至深的导演 原来De Sica是他母亲的同事的老公 这使得他有机会在11岁时就进入片长 他形容这位导演的智慧眼界长远超过了他的鼻子

  Visconti教会了他如何在舞台上做一名真正的演员 只可惜《白夜》之后两人再也没有合作 在想 如果让他来演《威尼斯之恋》里的老头 我的接受度或许还会高一

  与Fellini相遇的段子已经成为经典了 但听他亲口说 依然还是那么深动幽默 他一点都不介意把自己的尴尬呈现出来 反而让你觉得很可爱 他形容Fellini的声音像长笛一般美妙(笑~)确实 他在很多观点上也和Fellini有着惊人相似 比如 两人都非常厌恶电视机的出现 因为他们都是习惯了微微抬头仰视大荧幕的人 两人叙述的习惯都是跳跃式的 伴随各种童趣的想像穿插其中 两人还曾经像傻子一样比赛买车(有钱人的游戏) 他后悔当初没站在所有坐骑前留影 好告诉后人他们的祖辈曾经是多么愚蠢 导演和御用还就是能创造出最不可思忆的火花来呀

  他甚至提到了安哲罗普洛斯 为了安哲的电影他还学习了希腊语 昨天在家里看今年戛纳短篇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安哲的3分钟正是献给Mastroianni的 老年的Jeanne Moreau对M说出了40多年前他们在安东尼奥尼电影《夜》中的对白 整整3分钟 我都激动的要哭出来了

  他对演员职业的理解还是很有启发性的 其实这部片子也可以作为演员的学习资料 他热爱舞台 尤其强调演员要与角色保持适当的抽离 不应被剧情影响情绪 所以会对自己偶尔在镜头前流泪感到刚尬 他甚至不认为提前体验生活是必要的 如果每天都在开镜后有新的惊喜 那才是一件Fantastic的事情 前提是 你必须有超人的天赋

  演戏就好比括号里的人生 之前和之后你都得活在现实中

  他也允许自己拍一些烂片来充实物质生活 这样 当你再拍到下一部好电影的时候 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 烂片也是对演员的一种磨练

  讲到自己热爱的城市 欣赏的作家 喜欢的建筑 只是我记忆的容量远不及这位老人

  他希望艾菲尔为自己建造Dream House 那是一座冲向云霄的塔形建筑 他可以坐飞船上去 进入其中 之不过艾菲尔已经过世了

  在一次建筑学研讨会上非常具有建树性地提出了 石坂的大量运用 阻隔了孩子们游戏的空间 使孩子们再也看不到蚂蚁们是如何运输粮食到自己的洞穴里的

  总结陈词是 人生 就像卡夫卡的一个比喻 年青的时候骑着马却不道下一个村庄在哪里 感觉路途遥远没有终点 而到了年老的时候却发现 一切并没有那么遥远 下一个村庄很快就快到了

  写到这里是因为我必须要去睡觉了 明天还要早起 虽然我说的再多 也不可能将这奇妙的3个小时重现 但是如果不说些什么 今天晚上肯定会失眠 这是一场没有时间没有秩序 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叙述 如果那个人愿意甚至可以是30小时 300小时

  期间不止一次看手表 是因为太怕时间的流转 不知道下一次能在大荧幕的括号里凝视你 又会是在几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