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桥下面》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桥下面》影评精选10篇

2018-08-28 02:2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桥下面》影评精选10篇

  《大桥下面》是一部由白沉执导,张铁林 / 龚雪 / 王频主演的一部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桥下面》影评(一):只为看龚雪

  起初是在81版《子夜》中惊鸿一瞥,虽说戏份不多,但看上去十分养眼。个人感觉可算是那个年代的顶级大美女(在本人的审美中,是要远胜被无脑港片粉捧了几十年臭脚的王祖贤、林青霞、邱淑贞、张敏之流的),遂找到这部其主演的《桥》,可算是一饱眼福。至于男主——咱们的皇阿玛,那年还不是英国人,也还没成为史上最矬杨左使,更没如今这么些负面新闻,演得也还行,但我总觉得像龚雪这颜值的,张铁林hold不住。至于剧情方面,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自然是要胜过如今大部分雷片囧片脑残片,但也不见得有太大的观赏性。中规中矩之余显得颇为保守男女主角亲密的一次接触就是张铁林挽留龚雪时碰了下手,难怪当时《庐山恋》引起那么大轰动,很多人就为看kiss去的。最后附带一个本片亮点:片中张铁林那女汉子妹妹片子的33分10秒来了句“真特么过瘾”,当时我听着怎么觉得这么超前呢?

  《大桥下面》影评(二):大桥下面

  当年26岁的“皇阿玛”张铁林和30岁的龚雪倾情演绎的一曲贫民的爱之歌。影片文化部1983年优秀故事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70年代末,回城知青工作不好找,能够自食其力干份个体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生存之道了。修车摊的小伙子和门口街巷裁缝摊的女人,一来二去的,终生情愫

  龚雪是公认的80年代中国影坛最美的美人。1984年,龚雪凭借本片中的秦楠形象,获得中国电影“百花奖”和“金鸡奖”的“最佳女演员”,观众选票和专家评选意见空前统一

  影片淡雅清新美丽的苏州河畔动人情感深情隽永狂风暴雨中的一叶绿洲,浊浪中的清流,搁现在看也不失为一部抚慰心灵的好电影。

  http://t.cn/RUmnXVp[/cp]

  《大桥下面》影评(三):看完《大桥之下》的几点感悟

  这是在知乎里看到的,本片1984年出品。算是父母辈亦或奶奶爷爷辈的影片了,画面构图没有当代电影的华丽,但是出来的效果很好有一种质朴的感觉。算是当时的时代旋律电影吧,女主角是最近才知道的。演技很好把一个在当时环境下的受人歧视的单亲母亲遭遇很好的表现出来。最后那场夜里谈话的戏演的很动人,靠的是女主几个眼神就把那种自己以前被人无情的抛弃后面不敢去接纳他人的自卑以及当男主后面表达出对女主的感情后女主终于笑了是那么的开心沉重心理包袱终于落了下来。也照应了开头她和她爸爸的关于新时代人们到底愿不愿意接纳她这样的女人的问题

  女主龚雪凭借本片获得第四届百花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大桥下面》影评(四):从未褪色的精彩

  泪流满面的看完了。

  回想当时的社会背景,电影主题还是很前锐的:个体户、未婚妈妈残疾人下乡回城,这些人的生活是当时的矛盾主体。他们职业被人看不起,身份让人鄙视,身体不便利,由一个孩子埋下剧情冲突,以及引起的生活感悟。

  影片里,就算有几句形形式的上口号,也只是时代的产物,30年后再看,也无伤大雅。

  而真切胡同生活、亲切服装样式,无比熟悉家具楼梯,铝锅,灯绳, 最便利的横梁的自行车,量衣服手法缝纫机 ,修车工具……把人带回到童年

  那时候的爱情,为什么就那么简单,到最后,我心里在叫嚣着:牵手牵手牵手。可坐在桌前的两个人,只一个眼神的交汇,连一丝碰触都没有。承认我已经被现在电视里的三分钟上床搞习惯了,灵魂太太太不纯洁

  皇阿玛,青葱的真是英俊

  龚雪,就是女神。愁容、开颜,不论什么衣服都挡不住她的美丽端庄。天然的美,又岂是现在的演员能具备的!!

  电影从主题,到主演,到群演,那些精彩,从未褪色。

  唯一不解的是:妹妹才是家里的主心骨??

  《大桥下面》影评(五):大桥下面

  洗菜做饭,缝纫织布,纳鞋底,修车....一切都那么直接的快。这些变成了没有要多大经验而言,只有简单的机械的工作。或是说,那些经验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以至于,完成这项在没有电和高智能的自动化的,纯人工情况下。人们要求顺理成章。当然,这些远不止于此。还有的可以是,一段流言蜚语背后的爱情,在不明白对方为人母前,热情执着的认定了贤惠善良,而身份知晓后又难免于有些转身前礼貌问候。转身后却马上的站起来,连围裙、袖襟都没脱下,便急急忙忙的前后左右地招呼大眼瞪小眼的说:“真怪!从来没听说过她嫁过人,怎么一下子蹦出个这么大的孩子。”

  这些话,在狭窄弄堂里,可躲不过还没转过弯的人。像是膈应的东西,这要思考停顿而做出回应或继续地走开。不忙活,不代表着,可以忽略一些人之常情过程。但这些如同柴米油盐一样,都变得异常的快。站住脚是断续得不用考虑,回过头,那些散布流言的欧巴桑也快得是立马的忙活起手里的活,可头部还没来得及配合手部运动,眼珠子则往下撇着。这戏份,未免也太蹩脚了。

  快的另一层,是一点也不耽搁了。抽过几根香烟,咬过几根手指甲,看过一次残疾人的坚强。自勉也就不需要更多。别人问起,自当挺直身板抢先了说:“这就是我的孩子。”接受不了,他们可以不经历这些过程,虽然也很快。只看几次还把简单话往外说得对答如流,窗户纸也无需让哪一个先去捅破了。

  那意思全在一句。“反正我明白,你也明白。”

  《大桥下面》影评(六):含蓄力量真善美向往——感于电影《大桥下面》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得自我意识个性价值得以解放释放作为九零后的我也早已适应了更为热烈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且这似乎看起来也无可厚非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相信含蓄美的内在力量。对于爱的表达,直抒胸臆自然无从非议,亲密的表露也往往是意由心生的结果。但是,东方人的审美逻辑,会更倾向于在意会中寻求含蓄之美感

  诚如影片《大桥下面》中的故事线索: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一样,虽说爱的表达是欲说还休的,但确实真挚纯净的。许是受自身感情历程所带来的感情观影响,我更欣赏一种顺其自然情爱表达:无需承诺海誓山盟,只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懂得就好。而片中的男女主就是如此。

  当下,我们似乎更习惯把很多本可以单纯事情庸俗化,似乎过把瘾后,死了都值。譬如在爱情中,最本质的就是有缘人之间的相知相守而已(尽管婚姻家庭的缔结会有许多物质基础考量,但这无碍爱情的本质),至于性的满足,只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而已,其本身无关道德情操。但往往我们会用庸俗化了的刻板信息去做衡量,这既无必要,更不应该。

  或许,影片的生活背景与我有距离,毕竟时代不同了。但是,深藏于内心的对真善美的期盼,是人家永恒,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大桥下面》影评(七):你可知道什么是真爱

  龚雪很美。

  尤其是那对眼睛,剪水双瞳,象晶莹剔透玻璃球,灵动秀美,带着几分稚气和哀婉。这是典型江南女子聪慧妩媚娇柔得惹人怜爱。

  我记得当年的大众电影上有篇报道,说是在一个牺牲在老山前线的战士日记本里贴着她的剧照,而照片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那时侯人们是这样爱一个女子的。

  本片是属于龚雪的,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女人的故事,龚雪本人在电影里的表演非常出色,她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演绎了一个女人的忧愁惊恐怀疑,试探,快乐,如此的细腻传神,获得了当年的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荣誉。我本人最为欣赏的是她和张铁林彻夜长谈那场戏,假如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流于形式沉闷,但是她如此完美的把一个深受伤痛,对于生活和男人感到失望,即而在一个高尚质朴的男人真挚的关爱下,重新树立了对于人生希望的女人,演得层次分明令人信服,当她把脸贴在桌子上,第一次露出甜美幸福笑容,有点羞涩的,爱慕信任的看着那个男人时,观众也笑了。

  一个朴素真挚的故事,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但是两个人连一个爱字都没有,更没有亲吻拥抱,就是那么静静的流淌在你心里一丝温暖和坦诚。在普通人那里,永远温馨的情感,没有多余话语,只是实实在在的做着最普通的事情,过日子

  一个真挚朴实的故事永远感动着人们,就象莫泊桑的《西蒙的爸爸》。讲述的也是一个朴实的铁匠不畏流言娶了一个生了私生子的女人,成了一个孤儿和女人的保护人的故事,只要这世界还有爱和真,那么这种故事永远不会过失

  我在几年前看到一本杂志上刊登的梅婷的专访,她很幸福的不断重复一个故事,她的丈夫是怎样的浪漫怎样爱她,把一双红色高跟鞋放在她的被子里,令她惊喜不已。后来又在其它杂志上看到她反复的讲述这件事。我那时就觉得不好,这样的苗头可不是好事。果然就离婚了。

  什么叫过日子?咱们中国人都知道。

  浪漫的东西总要过去,今天往你床里塞双鞋,明天买99朵玫瑰后天来顿烛光晚餐,这个月还剩多少钱?你不是富翁,就是富翁也不可能天天制造浪漫,鲍鱼也会吃腻。

  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好,假如我们假设他们都是普通人,要供房养孩子。应该是象影片里的高志华一样,来点真格的。把她的摊子搬到自家门口,看到烈日当空就把草帽递过来,看到她的孩子被欺负就打跑那个骂野种的小胖墩,带小孩公园玩,骑着单车找孩子,在病床照顾孩子。

  你如果打算爱一个有孩子的女人,首先要对她的孩子好。

  爱不是挂在嘴边给人看的,不是山盟海誓,而是在她最需要的地方和时候出现。不是你对天发誓,我中了500万,就给你200万!或者爱你一万年,你还是把厕所的水箱修理好,带小孩去学钢琴,即使你是个五音不全的人。

  什么是生活,就是点点滴滴细节,很少有大是大非选择,而细节的积累就是辩明是非的选择。你摔倒了,他居然和别人一样哈哈大笑,而不是立刻扶起你,这样的人你指望他跳进水里救你?

  考验男人,一是为你花钱,二是看他怎样对待你的过错或者缺点

  假如这两关通过,我恭喜你找到了一个好男人。

  日子要天天过,不腻不烦,或者任劳任怨,就算认了吧,能过下去也不简单。

  高志华这样的男人存在吗,我说存在,因为他是个劳动者

  凡是这样认定靠劳动吃饭,虽然不懂尼采哈耶克,但是知道最起码的道德,知道同情弱者,就是好人。他懂不懂哈耶克不重要。我们都是普通人。

  我活了将近40岁,终于明白最真挚的情感永远属于普通的人,因为他们单纯,没有被所谓的知识磨损。

  真爱是什么/

  电影的结尾,男女主角和小孩子一起走在大桥下面,渐渐远去。

  最珍贵的永远是此时此刻的简单生活。

  这部电影显示了典型的南方人的细腻,对细节把握很好,开头那段中龚雪买早点回家,她买了一根油条,用片小纸片捏着。

  我这个北方人看来,只买一根油条也忒小气了,还用那么小片纸捏着。最起码也要买它两根,要么不捏直接拿,要么也拿张大纸裹着吧!

  《大桥下面》影评(八):龚雪最好的影片!

  这是我看龚雪和张铁林主演的第二部电影,此前看了他们联袂出演的电影《多彩的晨光》(主演还有王诗槐)。

  《大桥下面》很温情,又给人以力量和希望(用现在的流行语汇叫“正能量”),很感人!配乐也极抒情!

  秦楠善良能干,又端庄贤惠。但曾因遇人不淑,感情上遭受巨大打击,从此自卑怯懦,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因惧怕周遭的蛮短流长,而不敢把亲生儿子接到身边和自己生活,整日在愁云惨淡中蹉跎,摆脱不了往日的阴影……但残疾姑娘肖云自强不息、不自弃、乐观向上的精神彻底改变了秦楠此前低迷胆怯状态,她从此不再逃避生活,而是接受现实,并坚定勇敢开始生活,把儿子也接回到身边,不再顾及其他人的眼光!最终甚至勇敢地追寻、接受了新的感情,唤回了心中的自我……

  秦楠和高志华都生活在黄浦江沿岸的大桥下面,片中的很多上海老城厢、街道市井生活都勾起了我对往昔的无限回忆……作为个体户的他们,在传统观念势力还很强大的当时,社会地位不高,被人看不起。因此片名《大桥下面》隐含暗指——这群青年还身处在阳光找不到的社会层面,或者说他们还没有完全被社会认可,没有正大光明地走到改革开放洪流的最前端(当然这是社会偏见造成的)……如今回首,当年的这批个体经营者,才是改革开放大业真正的弄潮儿,凭着勇气奋斗努力,写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本片应该就是弘扬个体经营者的勇气和自强不息、自尊的影片!

  龚雪的演技含蓄内敛,又不失爆发力。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无比动人,我觉得这是她演得最好的一部电影!当年的张铁林也比如今可爱得多得多(或者说,高志华重感情,抵制社会偏见,最终获得真爱的故事显得无比动人吧!)

  《大桥下面》影评(九):龚雪最好的影片!

  这是我看龚雪和张铁林主演的第二部电影,此前看了他们联袂出演的电影《多彩的晨光》(主演还有王诗槐)。

  《大桥下面》很温情,又给人以力量和希望(用现在的流行语汇叫“正能量”),很感人!配乐也极抒情!

  秦楠善良能干,又端庄贤惠。但曾因遇人不淑,感情上遭受巨大打击,从此自卑怯懦,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因惧怕周遭的蛮短流长,而不敢把亲生儿子接到身边和自己生活,整日在愁云惨淡中蹉跎,摆脱不了往日的阴影……但残疾姑娘肖云自强不息、不自弃、乐观向上的精神彻底改变了秦楠此前低迷胆怯状态,她从此不再逃避生活,而是接受现实,并坚定勇敢地开始生活,把儿子也接回到身边,不再顾及其他人的眼光!最终甚至勇敢地追寻、接受了新的感情,唤回了心中的自我……

  秦楠和高志华都生活在黄浦江沿岸的大桥下面,片中的很多上海老城厢、街道和市井生活都勾起了我对往昔的无限回忆……作为个体户的他们,在传统观念势力还很强大的当时,社会地位不高,被人看不起。因此片名《大桥下面》隐含暗指——这群青年还身处在阳光找不到的社会层面,或者说他们还没有完全被社会认可,没有正大光明地走到改革开放洪流的最前端(当然这是社会偏见造成的)……如今回首,当年的这批个体经营者,才是改革开放大业真正的弄潮儿,凭着勇气、奋斗和努力,写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本片应该就是弘扬个体经营者的勇气和自强不息、自尊的影片!

  龚雪的演技含蓄内敛,又不失爆发力。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无比动人,我觉得这是她演得最好的一部电影!当年的张铁林也比如今可爱得多得多(或者说,高志华重感情,抵制社会偏见,最终获得真爱的故事显得无比动人吧!)

  《大桥下面》影评(十):谈《大桥下面》的艺术风格

  一部出类拔萃的好影片

  ——谈《大桥下面》的艺术风格

  [纪念电影百年·怀念老电影]

  范达明

  《大桥下面》我市放映得早,外界尚无评价,加上原先对导演白沉的名字陌生,待李才俊老师看了对我说好,我还有点犹豫,结果一看,喜出望外,连看几遍,每次热泪盈眶。

  这部影片放映时剧场效果特别好,对外没有怎么宣传,上座率却很高,确实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难得的影片。我看它不仅是1983年而且是近两三年来我国的最佳影片之一。

  经过翻看《上影画报》等资料,方知本片导演白沉(也是编剧之一)是解放初与刘琼一起自港来大陆的一个有功力的导演,是朱石麟的学生,50年代初拍过一部《南岛风云》就销声了。《大桥下面》取得成就,说明白沉沉冤30年并没有白费,从某种意义上讲,影片写的社会底层普通市民在逆境中忍辱负重,最终战胜命运、勇敢向上奋起并争得生活与幸福的权利的主题基调,正是编导近30年来对自身于底层社会切身生活体验的真实反映。值得惊奇的还在于,白沉同志已经60多岁了,他这部影片写的却就是当今(与1982年拍片同时)发生的事(比如个体户的问题),是上海的“城南新事”。这么及时地、与我们今天生活同步合拍地来反映我们的一代青年,说明了编导对我们今天的时代、生活与青年的热爱与了解。白沉不是“出土文物”与“陈年古董”,他的心是年轻的,因此令人佩服。

  从艺术表现上讲,《大桥下面》具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纪实风格,上海苏州河大桥下面普通小市民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看得出都是街头实景拍摄,我这个上海人看得就格外亲切——而两位男女主人公不正是一对80年代上海滩头的“马路天使”么?据西方影评界认为,新现实主义应该最早是来自二次大战前30年代的中国进步电影。白沉同志说他力图表现的是朱石麟老师的“室内剧”风格。我想他主要是指重在写市民家庭内部的伦理冲突。《大桥下面》应该说是一部市民家庭伦理片,不过应当说又有了向社会伦理的深化,特别是通过两个妹妹——肖云与高英华的朝气蓬勃、勇于拼搏的美好形象,使影片带来社会性的亮色和80年代的时代新鲜感,这是它比表现农民家庭伦理的《喜盈门》更高一筹的地方。

  同时,影片又很好地掌握了剧情结构的戏剧性。如对于主人公秦楠不幸过去的来龙去脉,影片一直是作为一种悬念(包括把儿子带回上海之前她频繁往返沪苏线上的悬念)把它放在最后交代的。而秦楠把儿子带回上海的这一决然行动对高家母子以及周围邻里的感情变化、舆论影响与直接冲突,也是一步深入一步,最大限度地把戏做足,直到推向高潮引爆——这也是全片最吸引观众的地方——这个爆发点应该不仅仅是指冬冬与囡囡在弄堂里抢球玩引起两人包括囡囡祖母尤大妈加入的关于谁是“野种”的论辩,也不仅仅在于秦楠把儿子冬冬拖回家里,自己因在精神心灵上蒙受如同黑云压城般的灭顶之灾的百般凌辱而把一切怨恨统统加在无辜的冬冬身上并痛打冬冬一场之时,还在于绝对是委屈了的冬冬不顾被妈妈痛打而紧接着向妈妈竭力回嘴申辩——伸冤的时候。(多么可怜的小替罪羊!又是多么伟大、多么可爱的反抗啊!)应该说,在我所有看到过的儿童戏中,还没有一位编导能像此处“冬冬回嘴”那样设计出如此符合儿童心理必然逻辑的戏来过,加之绝妙的小演员方超以他完全进入角色的表演,使这幕高潮戏达到了它的出神入化的顶点,完全抓住了观众的心,调动了观众感情的强烈共鸣,使人们个个在会心的笑声中流下了热泪!

  影片体现人物性格色彩的方法除了借助于大起大落的外部戏剧动作外,更多的是细腻地借助于较少动作性的电影语言来表达人物潜在的心理冲突。如影片上半部写秦楠看望了儿子并趁儿子清晨熟睡未醒时悄悄离去,影片用了一个长焦镜头,跟拍秦楠在苏州村道走去的背影,突然从画外隐隐传出了儿子哭喊妈妈的主观幻声,只见秦楠停步回过身来细听,幻声立即消失;于是她又转身继续走去,马上幻声又重现……这富于电影语言特色的声画对位镜头,把一个忍痛与骨肉分离的年轻母亲爱子心切的伟大母性感情与内心吞下的全部苦涩,刻画得淋漓尽致。最值得赞赏的是影片尾部写男女主人公最终定情前,秦楠把写有自己过去经历的笔记本并一封信交给志华后的一场戏。本来秦楠已经说好今晚没缝衣的活要做,亦即不需要上志华家来了。可是当志华在自己家楼上紧张地读秦楠的信时,却听得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正是秦楠。她是找了一个要赶缝一件衣服的借口又上了高家,目的是在自己(通过笔记与信件)向志华讲明了全部情况之后急于要听取他对自己爱情的最后态度。志华显然多少也明白她为什么又赶来,却假设她真要缝衣,帮她把衣车打开……应该说,这里,在秦楠与志华的爱情关系上,是她第一次主动行动。它表明了在经过与志华爱情关系的种种阻力而即将获得成果之时,秦楠对生活、对爱情的无比渴望与积极争取的内心世界,以及一种女性常常有的过于与多余的敏感,即内心深处的那种惟恐在苦尽甘来之前这一积极成果会顷刻重新失去的不安与担忧……这是一幕双双内心奔腾如火而外部平静如水的感情重场戏。最后,这不安与担忧果成多余,但各自仍心照不宣,两人对视而坐良久,双双的爱慕与为定情的喜悦尽在不言中。可以说,扮演男女主人公的张铁林与龚雪(以及其他一些角色的演员)的表演,集中地体现了影片的心理性的纪实风格——在淡雅的生活化中内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影片导演选择演员的成功与演员表演的准确,标志着我国电影表演艺术开始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大桥下面》作为一部市民剧,写的是今天80年代上海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它并没有回避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阴暗面。但是它通过展示肖云、高英华这些像张海迪或郎平式的新人形象,像高志华这样的奋发有为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新人形象,以及像秦楠这样受苦女子的奋起,突出表现了他们各自性格的美与善,体现了我们今天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一代青年要求改革社会旧习、振兴中华祖国的时代精神。如果他们仍要算小市民,那么,他们已经不是类似高尔基笔下的那种“小市民”了——这是一群应当用大写字母来书写来讴歌的“小市民”,正是他们,在构成着我们社会的脊梁与中坚。

  1983年12月24日(根据座谈记录整理)

  2005年8月31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影片信息:

  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彩色故事片(11本,1983年)

  编剧:白沉、凌奇伟、朱滇、郑炳辉

  导演:白沉

  摄影:邱以仁

  主演:

  龚雪(秦楠)、张铁林(高志华)、王频(高母)、殷新(肖云)、奇梦石(高父)、袁凯(高英华)、方超(冬冬)、史淑桂(周大妈)、江山(舅舅)、王薇(舅母)、杨和平(肖健)、薛国平(毛毛)、杨玉天(尤大妈)、王卫平(孟彬)、李明(护士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