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度自律的人,只不过是做对了这8件事
点击?蓝字关注微信公众号“谷声熊”
轻轻松松养成受益终生的读书习惯
“熊,我2020年的第854684次减肥计划又失败了……”
“我明明也很想瘦,可怎么就是坚持不下去,做不到自律呢……那些高度自律的人,应该个个是神仙吧?!熊你说,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
前几天,后台一位女生十分懊恼地问了熊这么个问题。
据熊的观察,自律,已经成为了现在人们讨论和追求的高频词汇。
减不了肥,因为不够自律;成绩不好,因为不够自律;工作没起色,因为不够自律……
每天听到这些声音,也难免焦虑,苦恼:
“自律,怎么会这么难啊!”
不过熊觉得,自律这件事儿,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
只是,我们还没找到轻松简单达成自律的方法!
这可不是熊瞎编安慰大家的噢,而是熊最近读到了一本有关自律的书,书中的观点说:
那些高度自律的人,只不过是用了对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已。
这本书的名字呢,就叫《目标顺序法》。
书的作者,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目标达成专家”,佐藤耕一。
作为京瓷集团的人事咨询部部长,作者已经成功帮助15000人完成了过程管控,达成了最终目标。
在作者看来,想要变得自律,实现自己的目标,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可以使我们一步登天的神操作,有的只是一些眼下的点滴小事和细节。
在这本书中,作者就向我们讲述了如何快速达成目标、养成自律的具体行动。
熊也从中选出了8点,按照顺序分享给大家;
熊相信,大家看了之后就能发现:
“那些高度自律的人,并非什么神仙,只不过是用对方法啦!”
专注当前、步步为营。
提到自律,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一句教导:“要树立目标意识,并为之长期努力。”
但是,除了少数目标明确的人之外,我们大多数人都处在目标不明的状态。
虽然A大学更好,但是B大学也可以;
虽然一年内升经理更好,但是成为组长也行;
虽然瘦10斤更好,但是瘦2-3斤也过得去……
就像这样,我们的动机往往并不强烈,也就无从为了目标竭尽全力。
因此作者认为,与其眼中只盯着目标,倒不如专注当前的当务之急,从小事入手,步步为营。
就比如,若是打算减肥,未必需要紧盯5斤或10斤的目标;
不妨就着眼于每天的小计划,比如慢跑30分钟,做仰卧起坐30个。
作者说,就像这样,达成目标的实施方法越细化、越具体,就越有助于我们长期坚持、树立自信。
熊觉得啊,大目标并非轻易就能实现;
而从小处着手、步步为营,才是达成目标的成功之路喔。
干劲儿消退时,无需苛责自己。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目标设立之后,快则数日,迟则数周,总会面临一个瓶颈期。
瓶颈期的原因,或许是惰性作祟,干劲儿消退;
也或许是忙于日常生活与工作,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干劲儿来面对额外的计划。
无论如何,在作者看来,对于平常人来说,“经历挫折”是个人成长和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作者认为,只要不是处在无所作为、消极怕事的状态,那么就不需要因为“干劲儿消退”而苛责自己。
“尽管最近倦怠了,但此前的努力也并没有全部白费。”
“一切都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再重新慢慢为自己注入正能量就好啦!”
只要能这样想着,即使干劲儿消退了,也可以自己为自己提提气~
人们常说,只有立足宝贵的失败经验,才能重新回归高昂的状态。
只要内心还没放弃,一切就都还值得期待噢!
找出计划无法实现的理由。
作者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尽管干劲儿消退是理所当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对挫折无动于衷。
“要把焦点集中到做不到的方面,针对做不到的事情尽可能多的写下理由。”
其实在作者眼中,理由再多,也终究脱不出两个范畴。
第一个是“无法坚持”:
“任务艰巨,不知从何下手啊……”
“尝试之后才发现比预想的困难太多了……”
第二个是“没有时间”:
“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安排……”
“下班了也要应酬,抽不出时间做其他事情。”
只有找出了干劲儿消退背后的原因,才能够真正从失败中汲取力量。
毕竟,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嘛。
从再简单不过的“当前”着手。
正如前面所说,计划无法实现的理由之一在于“无法坚持”。
那么,就不妨把实施方案定得更加简单一点。
就比如,原本的减肥计划是“每天慢跑60分钟,早中晚各跳绳200个”;
由于难以坚持,不妨改成“每天慢跑30分钟,只在晚上跳绳500个”。
作者说,通过大幅下调目标实施方案的标准和频率,不仅可以使计划易于执行,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
这或许会使我们心生疑惑:
“怎么还可以降低标准?”
“过于简单还有什么意义?”
“这样岂不是偏离目标?”
但是啊,在作者看来,积少成多、步步为营,才能活得更漂亮。
“正如龟兔赛跑一般,我们无法奔跑跳跃,但是至少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迈进。”
熊也觉得,与其设立难以实现的每日计划,仅仅一天就磨掉自己全部的动力和耐心;
不如每天只前进一小步,细水长流,反而更容易取得胜利呀。
放弃当前习惯,
为新目标排出时间。
既然已经化解了“无法坚持”的问题,那么留待解决的只剩“没有时间”。
当时间不够时,人们往往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塞进更多的事情。
然而作者认为,比起提高效率,“哪些可以放弃”更值得关注。
“盛满水的杯子无法继续加水,鼓鼓囊囊的箱子也塞不进新的东西。
既然如此,你是否想过倒掉一些水、拿出一些物品呢?”
在作者看来啊,应对“没有时间”的秘诀,正是“有所放弃”。
比如,在5次朋友聚餐中拒绝1次;
放弃手机游戏,减少花在游戏上的时间;
放弃边刷剧边吃饭的习惯,缩短吃饭时间……
熊觉得,时间如此珍贵,万万不可浪费。
有限的时间,还是花在值得的事情上面吧~
无论多小的变化,
也不忘表扬自己。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每日做出的点滴努力,并无法使我们在短期内发生飞跃般的变化。
“我都这么努力了,领导还是看不到!”
“我这样尽心尽力,成绩还是几乎没有提高。”
“什么?!竟然只掉秤了一点点……”
若是像这样,一味紧盯目标,只顾着计算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就很容易失去信心,自我怀疑。
然而作者认为,就算我们与目标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那些微小的变化也仍旧值得记录。
“即使兔子一分钟跑出了50米,而乌龟只前进了1米,但这1米也是乌龟努力的成果,也值得肯定。”
其实啊,若是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专注于当前事项,就一定能够发现自己的改变。
“今天得到了客户的一句谢谢!”
“今天记10个单词的时间比昨天少了一半呢!”
“今天多做了5个仰卧起坐,爽!”
作者说,这般小小的信心积累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毕竟,每当看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变化,都能够获得无比强大的坚持下去的能量与动力。
事情已经变得越来越好啦!冲啊!!
对“记录”多下工夫。
在对计划方案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我们难免会产生拖延的想法、畏难的情绪,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眼下制定的方案毫无乐趣可言……”
“这样日复一日执行下去太无聊了。”
“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面对这样的情绪,作者说,认真做记录正是坚持推进当前事项的方法之一。
就比如,下载一些打卡专用的app;
在日历上用O或×的方式记录完成情况;
保存每次跑步的路线图,看看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跑遍整个城市……
作者认为,随着记录的不断积累,我们的兴趣就会从事务本身转移到记录上,追逐完美记录的斗志也越来越强:
“这么多天的记录可不能中止!”
“哈哈哈已经连续打卡100天了,超有成就感!”
熊觉得啊,记录的过程就像是一种别样的“收集”;
只不过收集的不是那些手办和公仔,而是一张张打卡图片、和一个个代表着完成的“O”。
当收集了满满一整张日历的“O”时,想想还觉得自己有点儿伟大呢~
奖励不限于物,
“休息一回”也是嘉奖。
我们都知道,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我们需要有长期坚持的信念。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会有心生厌烦、遭遇困难、情绪低落的时候。
这些难熬时刻的出现,或许就意味着:
我们该给自己放个假啦!
就像作者说的,可以在中途需要调整的时候合理安排休息,就是效果最显著的奖品。
关于休息的频率和长短,作者认为没有统一的标准。
根据自身的实际,若是状态良好,可以每个月休息一次;
而若是状态持续低迷,也不妨每周都给自己1-2天的假期。
熊也想告诉大家,即使自己状态迟迟调整不好,也千万不要背负过重的心理负担。
毕竟啊,某种程度上来说,休息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休息获得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才能更好的奔向目标嘛不是~
“你是你梦想路上唯一的高墙,
越过去,全世界都能看见你的光。”
既然终可发光
那便无谓早晚
即使我们做不成兔子
也不妨就按照乌龟的节奏
一小步一小步地靠近终点吧
各位,晚安~
保存上方图片分享朋友圈
完成[今日读书打卡]哟
点个分享或者在看
每日读书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