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旦是一棵树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老旦是一棵树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10 03:40: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旦是一棵树经典读后感有感

  《老旦是一棵树》是一本由杨争光著作,中国工人出版的265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10-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旦是一棵树》精选点评:

  ●环环

  ●老旦是一棵树,扎根于腐朽之中。

  ●中篇,写实主义,90年代,魔幻写实义,批判中国劣根,好小说。没人看。

  ●荒诞的农村志

  ●写的真好

  ●很乡土,把隐藏在国民性中阴暗一面以夸张荒诞的艺术手法展示了出来。

  ●简直是恐怖小说!

  ●杨争光小说里的故事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然而又非常吸引人看下去 正如简介所说的 “说故事不是为了说理,而是因为它存在。”这种泛着乡土气息而又令人纠结和无可奈何的故事 着实让人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 不管怎么说 故事好 才是真的好

  ●人比人气死人

  ●对偷情或者通奸的描写,在本书和《从两个蛋开始》中的描写出现了雷同化,不变是,人们对偷窥的迷恋。老旦在寻求最后那点残存的尊严。

  《老旦是一棵树》读后感(一):自卑和孤独的老旦

  老旦的自卑和孤独,扭曲的心态,跃然纸上

  这是一篇很好的乡土文学作品,老旦为什么会想要去恨一个人?原因是自卑和孤独,老旦和大旦都是没有女人的人,而赵镇是人贩子,并且只贩女人,于是他挑中了赵镇。老旦为了复仇,开始变成“祥林嫂”一样的人,他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自己的儿子都变成了瘸子也不罢休。他的心态越来越扭曲,所谓的变成树,扎根,是他把他的扭曲深深的留在了土地上。

  《老旦是一棵树》读后感(二):中国是棵树?:《老旦是棵树》读后

  “我不嫌。我想我会长成一棵树。粪堆里都是养分。”(一)

  《老旦是棵树》,作者,杨争光。当代文学,写实主义,写于90年代(你懂的)。

  这部短篇小说写了什么?一个鸟不拉死的地双沟村。老鳏夫老旦莫名就恨上了村里的人贩子(兼媒婆)赵镇。

  其实,他对赵镇的仇恨由来已久了。那是在他的女人被瓦棱砸死以后,他突然有些无所事事了。最难熬的是晚上,他躺在炕上胡思乱想。他突然想人一辈子应该有个仇人,不然活着还有个毬意思。他觉得这个想法很妙。他甚至有些激动,浑身的肉不停地发顫。以后的许多日子里,一躺在炕上,他就 会想仇人,仇人,仇人,浑身的肉打着瓤。他把双沟村的人一个一个从脑子里过了一遍,挑来挑去,便挑中了人贩子赵镇。就这么,赵镇成了他的仇人。

  赵镇为老旦的儿子小旦贩来了老婆环环,然后与环环通奸。老旦把事情闹大,要报仇。村民们看热闹,不理睬,甚至小旦也不在意。

  (说到贩,环环像是主动贴上人贩子的。嫁入“旦”家,一把理家的好手。小两口既幸福又性福,就是环环偶尔和赵镇一夜了情。)

  老旦只得自残,小旦实在没有脸了。要杀赵镇先拿狗练习。结果“报父仇”之时被赵家的狗咬坏了懒筋。因为练习刀法(讽刺)把三乡的狗杀尽,只留一只。远近都公狗可用。小旦因祸得福,开了配种店。离老旦而去,与环环过上幸福的小日子。

  赵镇报仇,揭了老旦的瓦;老旦报仇刨了赵镇的祖坟;赵镇却不在意。老旦没有办法,堵了赵镇的厕所。

  小说结束。

  (二)

  这篇小说非常有名,改篇过电影,翻译成洋文。是九十年代写实主义代表作。

  我看他还杂柔了先锋派的一些东西。

  小说没有清晰的逻辑——槽点太多。不知如何下手。一个人莫名的恨上另一个人,你说荒唐吧,也不荒唐。

  小说中双沟村本身就是一个耻辱;老旦是耻辱中的丑恶。小说中包含者对双沟村那种冷静的仇视。

  小说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与《祝福》的影子。无妨说,这是开垦丑恶。

  (三)

  你要这么解释,有意思。赵镇洋鬼子,小旦中国年青。环环被人卖了数钱。洋鬼子靠贩奴发家,中国年青人一代靠配种发财——既是人的,又是禽兽的。

  当然,怎么解释,谁也说不清楚。90年代之后,作者进退不得,神神叨叨,往往有惊艳之处。

  (《现实一种》也是如此。这些都是纯文学。)

  《老旦是一棵树》读后感(三):四篇极具张力的故事

  知道杨争光是从《双旗镇刀客》开始的,他是那部电影的编剧。一开始何平想找芦苇,阴差阳错找了杨争光,事实上这步棋不错,这部电影奠定了中国电影史第一部纯正的中国西部片地位,直到现在也没有被超越。

  小文送来的这本杨争光的《老旦是一棵树》,可读性极强,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一晚读两个故事。四个故事全是发生的偏远的农村,黄沙弥漫,戈壁连绵,远离城市文化,甚至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就是那样质朴、荒蛮的原生态文明的呈现。用语也很简练,一点不拖泥带水,一刀子插下去,就是红的白的。直击观众的内心,疼不疼在你。

  杨争光也算是小众作家,了解他的作品的人并不是太多,至少《老旦是一棵树》看来是这样的,在豆瓣上全国只有40个人读过,小文兄的一句话评论被视为最有用的,都有多达4个人评论了。

  他的作品用来拍电影是再合适不过了,简单改改就可以当剧本用,完全就是故事线条的组合再加一些人物不多的对白。没有太多的技巧,只用故事发展来吸引人,实在是太他妈吸引人了。

  《老旦是一棵树》:老旦的儿子叫大旦,大旦为娶不上媳妇和老旦闹意见,赵镇从外地买了个姑娘再卖给大旦当媳妇,这媳妇叫环环。老旦想一辈子得恨个人,找不着人恨,就恨了赵镇,他恨赵镇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他恨赵镇的时候,赵镇还没有诱奸他儿子大旦的媳妇环环。然后老旦和大旦就跟赵镇斗,斗来斗去斗不过,老旦就站在赵镇家的粪坑的屎上长成了一棵树。

  《黑风景》:土匪老眼要祸害村子,不交出三千大洋和一个黄花闺女就要把村子洗了。村子的精神领袖是个整天吃胡萝卜的老太太叫六姥,她不吃胡萝卜的时候嘴就瘪成了一朵菊花。村子选出黄花闺女来米做贡品,劁猪的鳖娃和村民仁义送货。货送到了,一验货不是黄花闺女,是在路上不是的,还是原来就不是,老眼、鳖娃还有来米她爹都不可能说出来了,因为他们有的被砸掉了半个脑袋,有的脖子泡了粉红血泡泡,有的被泥乎在墙里了。

  《赌徒》:甘草的上嘴唇就象一片嫩白菜叶,凭着这片嫩白菜叶,她身边有两个男人,一个负责挣钱,一个负责输钱。挣钱的叫骆驼,输钱的叫八墩。骆驼喜欢甘草,甘草喜欢八墩。骆驼没有真正沾过甘草的身子,八墩回来后就没从甘草的身子上下来。八墩甩得一手好飞刀,一刀子扔出去,比李寻欢还准,凭扔飞刀赢的物件,又在赌桌上全输给麻九。那英老师说,原来我拿幸福,当成了赌注,输了你,我输了全部。

  《买媳妇》:小文说,电影《盲山》的故事就取材自这一篇。电影情节我记不太清了,这部禁映的电影,看的时间也过久了,不过一定是这样的。这个村就兴买媳妇,不买的话就娶不上。弟兄俩一个买了一个,弟兄俩的脾气不一样,这俩媳妇的脾气也不一样。一个安于当媳妇,也甘于当帮凶,另一个打死也得跑。老大和这个城市里的小女学生圆房的那个晚上,把我笑坏了,虽然我具有极强的同情心。老大也极有同情心,所以他没有霸王硬上弓,而是说,我给你练个顶缸吧你看有意思不。哈。在那些曲折的买卖中,所有参与者作为人的本性展露无余。

  杨争光自己给自己的故事剧透,这一手估计也是跟昆德拉学的。故事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他自己就说了。读者就纳闷了,咦,怎么会这样呢?故事的包袱就象八墩的飞刀,精准的甩出来,然后就剩下读者仔细观瞧,这把飞刀是如何扎在靶心了。

  《老旦是一棵树》读后感(四):老旦这棵树

  《老旦是一棵树》的故事发生在黄沙弥漫、隔壁连绵的双沟村,种白菜的老旦在他的女人被瓦棱砸死以后,有天夜里他突然有些无所事事了,他想为自己挑一个仇人,这个想法里令他浑身发颤。他躺在炕上胡思乱想,把双沟村的人一个一个从脑子里过了一遍,挑来挑去,便挑中了专贩女人的人贩子赵镇。老旦从这一刻起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作者杨争光从老旦儿媳环环和仇人赵镇的通奸写起,一步步展现了老旦复仇的传奇游戏,最后留下极具个性的结尾。乡土化的语言夹杂着黄土地的气息,质朴、蛮荒的原生态故事环环相扣:白菜换媳妇、捉奸、杀狗、刨祖坟。看似简单的描写好似一把剑,撕裂了人性的伪装,直愣愣地呈现出中国农村社会的阴暗面。

  老旦爱看雨,爱在雨里回想十五年前死去的女人。大旦老大不小的却没有个媳妇,他使劲地敲生铁犁向老旦表现自己的不满。这时人贩子赵镇正好牵了外地女人环环回来,很轻易地就用两亩白菜的条件将环环给了老旦做儿媳妇。老旦心里不是滋味,于是向村长马林告状。马林只一句:“我只管收粮交税。”老旦回来看到长势良好的白菜心里郁闷,捏菜芯盼望白菜全烂了才好。“裤兜里吊着一截花尾巴”的环环在服侍赵镇媳妇月子期间和赵镇睡在了一起,老旦的仇恨具体了起来,老旦多年等待的报复时机终于来了!老旦顶着屈辱的帽子再次向村长马林告状,这次马林不再推脱,很快就找齐了理事的人,没有什么比调查一桩男女奸情更激动人心的了。马林及村民不阴不阳的态度更是激起了老旦的一种热情,他简直没有把环环当作自家的儿媳妇,而首先想到的是通奸一定能狠狠地报复仇人赵镇。

  其实这里的通奸是有伏笔的,赵镇一开始就让环环称他姨夫,说:“村上有许多女人叫我姨夫哩。”后来和环环在一起的时候道出自己许多女人睡过,她们都叫他姨夫。赵镇婆娘带有挑逗性的话语更加刺激了环环,一句“他可是个好把式”使得环环对赵镇有了一层别样的感觉。而大旦给环环的性体验就是急,完事后大旦喜欢趴在环环身上哭,这让环环对大旦生出几分怜悯而非依赖。环环也说不清是赵镇勾引了她,还是她自己送上了赵镇的门。

  老旦当然不能罢休,挨家挨户地述说通奸过程,说过十八遍后村民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逮老鼠上,显得老旦多此一举。于是老旦劝环环上吊,用命逼死赵镇,环环非但不愿意还为了气老旦自己送上赵镇的门。老旦捉奸不成反被痛揍一顿,这时把报仇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大旦身上。为了对付赵家的恶狗,大旦练习杀了十几只狗。大旦上门杀人,赵家的狮子狗咬断了大旦的懒筋——他瘸了条腿。最终老旦趁仇人外出,刨了他家的祖坟敲他的先人骨头。但这次老旦的复仇又落空了,赵镇不在乎这些。心如槁木的老旦,终于在赵家的粪堆上站成了一棵树。

  细想来老旦把赵镇挑选为仇人也并不是一味的荒谬,赵镇在老实巴交的老旦们中间的确是个“坏”人。他通过人贩生意赚了不少,只贩女人的他贪财又好色,他的狗咬断了大旦的懒筋后毙命,他不依不饶、打上门去,奸诈狡猾的他轻易地就让老旦感受到绝望,老旦的情绪起伏与他有着紧密联系。

  老旦是一个荒诞而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他用流氓主义的做法报复赵镇,但他的报复又是无力的、屈辱的、自杀式的。农民的无聊、自私、愚昧、偏狭、争斗与暴力、受虐和施虐在农民老旦身上都有体现。老旦形象和鲁迅笔下的阿Q有神似之处,行事作风荒谬且无迹可寻。老旦身上充盈着小人物的悲剧性,比如他负气捏菜芯来让白菜烂掉借此报复赵镇,结果赵镇却奉还给了他自己。再比如老旦四处说通奸的过程却适得其反,而上门捉奸却反遭赵镇一顿毒打。老旦有一句经典话语:“驴日的,这世界。”老旦是无助的、痛苦的。老旦拥有中国农民最原始、最顽固的思维方式,这些渗透在今天中国的方方面面。老旦人物形象讽刺虚伪的人性,拼凑出一幕原始社会的荒诞闹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

【老旦是一棵树经典读后感有】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