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读后感锦集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是一本由[英] 阿兰娜·科伦(Alanna Collen)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读后感(一):几本同类型书的比较阅读
都讲微生物与人的关系,例如所有疾病 (包括精神疾病)都可以从肠道菌群找到原因,饮食及生活方式对菌群影响等。想了解具体类型疾病和相应饮食建议可以看《吃土》;想在妹纸过/小哥哥面前抖机灵可以看 《肠子脑子厨子》;喜欢详细的实验推演?请抱走这本《10%》。喜欢ted的短平快,想快速了解美国肠道计划,好奇年轻的科学家夫妇为何要自制阴道菌群涂抹剖腹产宝宝等,《微生物的巨大冲击》就是你(和你的微生物)的那杯茶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读后感(二):我们只有10%是人类
人体100万亿微生物和440万微生物基因组的重要性,21世纪的文明病,肥胖,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肠胃病,痤疮,过敏等疾病都与微生物有关,明白了益生菌要与益生元(菊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大蒜,韭菜,芦笋,洋葱,香蕉富含益生元)搭配更加有用,肥胖症(体内有厚壁菌)不是简单的卡路里摄取与消耗的问题,也不是单一的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问题,我们身上的脂肪可以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或任何一种需要被储存的营养转换而来,肥胖很有可能不是有高脂高糖造成,而是由于在卡路里摄入量不变的情况下,高脂高糖造成的纤维素摄入量比例少,了解了大部分疾病都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发炎造成的,从对象,时间,地点分析传染病,接种疫苗(病原体制成)帮助免疫系统对抗原产生抗体,医疗卫生环境改善,抗生素(杀死好坏细菌)使用,导致很多人避免因传染疾病而死亡,人的寿命延长,不代表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很多文明病开始出现,很多疾病源自肠道,阑尾并不是无用处的,它训练免疫细胞,利用抗生素要谨慎,在去看诊时,要询问是否病是由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询问是否抗生素能让恢复得更快还是更好,抗生素能杀死好细菌,肠易激综合征可以采取粪便移植法没有特殊情况自然分娩(带给孩子阴道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约氏乳杆菌-产生分解胆汁酶等)如果没办法剖宫产,可以用阴道细菌擦拭法,尽量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低聚糖,活菌和其他化合物(可以喂养有益菌),母乳喂养六个月,接下来母乳搭配婴儿食物,直到宝宝两岁或两岁以后,多吃纤维(谷物,豆类,种子,蔬菜,坚果,浆果,荚果(豌豆,黄豆),香蕉水果(纤维相对较少))增加普雷沃氏菌属和木糖菌属,微生物分解的短链脂肪酸(醋酸盐,丁酸盐,丙酸盐)释放纤瘦素产生饱腹感、而且治疗肠漏症有帮助,加紧肠粘膜细胞的紧密,饮食遵循中庸之道,在吃东西之前,为微生物想一想,人如其食,。微生物生态失衡造成疾病,和你在一起的人和家甚至地方都有可能对你的微生物造成影响,家人之间的微生物很相似,不用肥皂洗澡或者减少洗澡次数,减轻改变皮肤上的微生物区系,利用AO+清洁喷雾改善皮肤,1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细胞攻击胰腺产生的胰岛素(激素),使其不能工作当身体不需要能量时,胰岛素帮助身体细胞将血液中的葡萄糖(糖分)转换成脂肪,2型糖尿病是胰腺仍然可以产生胰岛素,但是细胞对胰岛素没有反应,,如果血液中的胰岛素偏高,使身体忽略储存葡萄糖的要求,这就是胰岛素抵抗。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读后感(三):小心!你已经被微生物控制了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曾经写过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在生活中一直想要去反复地洗手,他说人类有大部分是微生物,自己总是洗手只不过是不想被微生物控制。当时我以为他不过是病态的洁癖,《我们只有10%是人类》却告诉我们人类真的只有百分之十是自己。
《我们只有10%是人类》用微观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己的新视角,我们也许不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只是一种载体。我们相对于微生物就仿佛宇宙相对于人类,很难想象在我们的体内也在时刻发生着各大种群的斗争,浪漫点想也许我们体内也上演着一段段的爱恨情仇,黑暗点想我们也许只是被微生物驱使的一副傀儡,我们做的选择并不是我们的本心。
初看书名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本想要吸引人眼球的伪科学读物,但实际上这是一本逻辑严谨的生物类科普书。作者在书里大胆的提出假设,并饮用大量科学文献详细的记述了很多科学家验证结论的真实过程。整本书都主要只是在介绍人体里的微生物,但是作者高明之处在于读者并不会感觉到枯燥,作者在讲述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会配上一个案例或者设置一个悬念,明明是一本科普书却总是让人看得像是悬疑小说。
现代的生活大多很安逸,靠着人类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已经能够治愈很多疾病,甚至可以说战胜了很多细菌。在文明的今天流感只不过是谁都会得的小毛病,天花也不会夺取婴儿的性命,人类的寿命延长是古代的2至3倍,可是人类依旧做不到金刚不坏、百毒不侵。
我们一直以为生病一定是身体中的某些器官出了问题,所以我们的医院按照器官来设立科室,可是我们的健康甚至快乐都取决于常被我们忽略的小东西——微生物。这些小生物占据着你大部分的身体,它们和身体里的免疫系统维护着一定的和平,微生物帮助人类活的更好,人类为微生物提供庇护,我们生病多半是因为我们体内的小生命遭到了变故。
你知道过敏、肥胖、糖尿病甚至孤独症这些21世纪文明病的罪魁祸首是谁么?你知道肠道里的居民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的么?你知道你的大脑都不是百分之百听命与你么?你知道你身上的居民是从何处来到你身上安家的么?你想知道如何与身体里的小东西和谐相处么?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吗?
《我们只有10%是人类》一本能够解答你关于身体疑问的智慧之书,它贴着冷知识的标签,内容确是你越早知道越好的真道理。我有幸通过一本书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我也希望每一个读这本书的读者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答案。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读后感(四):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吗?
人们的体型高矮胖瘦各有不同,但人体的构成却是完全一样的,不仅有肌肉和骨头,还有细菌及真菌这些微生物,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竟然对我们的体重、免疫系统,以及精神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实,人类早在几十年前,就知道体内的微生物具有一些益处,但是,直到最近几年,人类才认识到,微生物与人体细胞之间还有“合作关系”。这本《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就是一本介绍微生物的书。
本书的作者阿兰娜·科伦,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学学士及硕士,后来又在伦敦大学学院攻读演化生物学博士。她曾经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因细菌感染而大病一场,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契机,她才开始对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投以关注。
在这本书里,阿兰娜·科伦用风趣幽默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共生关系。。微生物的基因正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并且,微生物可以根据人体的需求而做出调整,当微生物做出调整之后,人体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但是,人类自以为“正确的生活方式”,却让体内的微生物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比如,在我们生病时会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虽然可以治病救命,却也会杀死对我们体内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再比如说,现在患有肥胖症的人很多,人们为了控制体重而拼命地做运动或者节食,却发现这样做收效甚微。作者指出,要控制体重并不需要过分节食,只需要选择对的食物,就能控制体重,而如果人们日常选择的尽是高脂、高糖、低纤维的食物,那么就会破坏体内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高脂、高糖、低纤维喂养了体内那些“肥胖”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不仅会增加脂肪,还引发了肠道疾病。
看到这些,你也许会产生疑问:微生物虽然“微不足道”,但人类却依赖于它们,那么,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培养、改善体内的微生物,来改善健康状况呢?
作者认为,尽管就目前来说,人类对于微生物和人体关系的研究才刚起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体内那些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状况。所以,改善体内微生物的状态,是能够影响身体健康状况的,并且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持好体内微生物群落的平衡,而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选择食物来达到这一目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为我们讲述的微生物的世界很神奇,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竟然可以改变免疫系统的发展,甚至,诸如孤独症、癌症等现代疾病的发生,也受到微生物的影响。
作为一位演化生物学博士,本书作者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指出,微生物的基因也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基因,但是却可以调整体内的微生物。这就像,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但是可以改造家庭的环境,让自己过得更舒心一些。
就在人们对破译人类基因组这一神奇发现高呼万岁时,作者却冷静地说出真相:我们的DNA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到的影响非常有限,而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群落,才真正主导着我们的生活。所以,看到这里,你还敢说你对自己的身体很了解吗?
正如本书书名所写的那样,微生物才是主导我们健康与快乐的力量,而我们在读过这本书之后要做的就是,在选择生活方式、饮食和医疗时,请首先考虑一下自己体内微生物的需求吧,那些看似时髦或科学的生活方式,很可能正是导致你的身体产生不适的元凶!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读后感(五):90%的微生物怎样影响10%的人类?
一直感叹人类生命的神奇,可以有思想,可以自由活动,还有七情六欲,真真是非常高等,无愧于成为食物链顶端的物种。 可是这样的人类,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或许很多人很自信的说,当然啦,我活了这么多年,什么事没见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知道各种自然规律。 呵,我之前也是这么迷之自信,直到我看到了这本《我们只有10%是人类》,真是大开眼界,细读下来受益匪浅。 《我们只有10%是人类》的作者是阿兰娜·科伦,她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学学士及硕士,伦敦大学学院演化生物学博士。阿兰娜是一位经常旅行的动物学家,也是研究蝙蝠回声定位的专家,后意外成为热带疾病的收集者。在治疗自己的过程中,作者对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共生关系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这本书便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诞生”了。 本书中用了大量的事例来讲述人体内的各种微生物对身体的影响,微生物和人体的各种关系,纯干货的科普文,但是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普通读者读起来也毫无压力。 全书共分为八章,从各种疾病的由来(21世纪文明病,肠道疾病,过敏及抗生素),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吃什么,你就“变成”什么),再到微生物的修复(来自母亲的微生物,微生物的修复),层层深入的讲解了关于微生物的种种。 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疾病的种类也多到了五花八门。20世纪很多传染性的疾病,比如天花,霍乱,痢疾等已经随着医学的进步鲜有发生,但是各种过敏,肠道疾病,还有精神类疾病却接踵而至,很多人戏称这些是“富贵病”,即生活条件好了才生的病,真的是这样吗? 那么你知道21世纪文明病中的过敏、肥胖、糖尿病甚至孤独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肠道对身体有怎样的影响?大脑真的是听从你的指挥吗?各种微生物是怎样在你的身体里生活?如何正确和这些微生物共存呢? 要想解开这些谜团,还得从我们身体内的另外90%——微生物,来研究,去发现。 从生命出现开始,各种微生物就会互相利用。从极小的果蝇到庞大的鲸,都有微生物的“寄生”,他们和人类共生,人体提供给它生存环境,它帮人体解决各种问题。 在20世纪上半叶,越来越多的疾病被证实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其中代表疾病便是肥胖症。 最初人们普遍认为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过多引起的,而后又猜测是否由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过慢?可是事实如此吗? 随着一系列科学实验,人们最终发现“21世纪文明病” 的罪魁祸首居然是人体微生物失衡,而治疗肥胖症最好的办法是做胃绕道手术,改变肥胖者肠道的微生物区系,听起来是否像天方夜谭?别惊讶,诸如此类,本书中有很多新观点颠覆我们以往的认知。 所以姑娘们,减肥真的不是管住嘴,迈开腿那么简单的事情。根本原因是,你身体内的微生物,对于大脑的减肥的要求是拒绝的,不舍得减掉你认为多余的肉肉。 微生物还有更可怕的作用,它可以控制宿主的大脑,听起来是不是很震惊?然而事实远不止这些,通过各种实验及研究发现,微生物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大脑,还可以控制我们的行为,甚至造成了精神类疾病。 免疫力是否可以增强?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呢?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有哪些呢?膳食是怎么通过微生物改变人体的呢?怎样跟我们身体内的微生物和解呢? 想真正认识100%的人类吗?本书对微生物的前世今生有详细的讲解,是难得的科普读物。虽然理论有很多,但是,在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全方位展示了我们的寄生者,不可或缺的微生物对我们的各种影响。 想要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健康的调整自己的生活,不妨读一读这本《我们只有10%是人类》,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读后感(六):你了解自己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吗?
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自己身体的想法就是:
身体由器官、组织形成,它们相互协作创造出一个能说会思考的我。当然,人的身体就像是机器一样,永久了会出故障,所以我们又会偶发疾病,除了靠自身的白细胞帮助吞噬之外,严重的还需要靠体外注射外援来加快身体痊愈。而这个时候的外援就会有可能是抗生素,因为在治疗疾病杀死细菌的质量和效率方面,它是当之无愧的榜首之王。
而当我们在讨论饮食的时候,我们大多数的年轻人从来触及自己的饮食多样化以及饮食均衡的问题。更多是把注意力放在饮食味道和视觉冲击上面,而导致了肥胖症越来越走向低龄化。当然,在这里很多妈妈都会认为是自己孩子吸收好,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的主要是自己在生活指导上教导有方。
包括我在内的,也是希望自己以后的孩子多长些肉,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能在身高体重上比别人加快一步,从而自动屏蔽了健康饮食这个问题。
而说到生宝宝,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自然分娩孕妇惨痛生产的视频被分享出来,越来越多的初代妈妈开始恐惧自然临盆所带来的疼痛而选择剖腹产。剖腹产虽然产后恢复比较久,但更多的新妈妈认为,因为剖腹产不需要经过阴道从而不会因为强制性撑大而导致的日后身材无法恢复到原有面貌的地步。
我们开始风行效仿明星,选择剖腹产,选择奶粉喂养。这样的话,可以很大程度上减缓自身的衰老。但恰恰是因为这样,才证实了我们从来不能够清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实际上,在我们体内,有90%都是微生物。说到微生物,许多人都会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的身体那么脏吗,为什么到处都是细菌真菌之类的?怎样才能还我一个干净没有任何杂质的身体呢?
答案就在这本书里,我相信当你和我一样把书看完之后表情一定是惊讶不已的。
因为作者阿兰娜·科伦在书的开头就介绍了自己在深入马来半岛的克劳野生动物保护区时。虽然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但可恶的蜱虫还是钻进了皮肤内。作者在现场很快把这些恼人的东西清理掉了,却想不到的是,回到家乡之后,她又因为蜱虫所带来的热带感染所撂倒了。
但是真正把作者撂倒并决定把这些真想公布于众的并不是蜱虫带来的病毒感染,而是抗生素。非常大剂量的抗生素就相当于是一台吸尘器,它会把你体内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东西全部吸干净。但是,当你的身体缺少了有用的细菌作为屏障保护时,麻烦将接踵而至。
所以,如何正视活在我们体内的微生物成为了这本书里最重要的课题。
也许你到现在还是和我刚刚接触这本书一样,抱有怀疑的心态。而有意识的做出选择和了解体内微生物对我们整体的重要性是极为必要的。
承认微生物对我们健康生活的影响,并且着力与微生物构建良好的关系。是作者对于这本书,对于我们的希望。
有句话说的特别好“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的成就自己”。所以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并且接纳它,拥抱和我们一起走过数百万年的微生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100%的人类。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读后感(七):到底是什么在控制你的健康?
人类只有百分之十是人类,百分之九十是细菌,那么人类还能称为人类吗?为什么不直接叫细菌?
这本书2016年出版后,2018年是再版,一本名字很奇怪的科普书,再版的意义有哪些,有必要了解一下。所有的微生物都有自己的任务,负责不同的区域和作用。
“燃烧我的卡路里”
大概做的量最大的运动,可能是打游戏了吧,跑两步,太累,可是,瘦我所欲也。如果吃得太多,多余的热量就会被存储下来,然后体重增加,要想瘦,多运动。园林莺为了迁徙,会吃大量的食物,储存热量,导致迅速变胖,在迁徙的过程中,吃极少的食物,消耗掉这些热量。又瘦回去。
神秘的疾病在鸡舍里蔓延,死亡的鸡儿们都属于肥胖的,科学家杜兰德哈做实验,病毒鸡和正常鸡对比,确实增重,不符合常规。20世纪,肥胖症时代,人们普遍被脂肪包围。在不断的暴饮暴食过程中,胃逐渐的变大,越吃越多,为了控制热量的摄入,只能切除部分的胃脏,节食或者抠吐的方式,一些不理智的做法是不对的,长时间会损害身体。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相信所有的病都源自于肠道,在被大肠杆菌感染的水源附近,人们会出现肠胃炎和出血性腹泻,时间长了会变成肠易激综合症。有些人并不是直接患有肠易激综合症,是因为肠胃炎服用了抗生素,但是抗生素也可以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矛盾。
原因: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短时间的土崩瓦解,会对微生物体系组成产生长时间的影响,因为破坏了这种平衡。吃东西饱胀感是蓝细菌增加,腹痛是变形菌增加,便秘的人,肠道中有17种菌群的数量增加,总而言之,病人和正常人的微生物区相比差距,明显不稳定。因为肥胖是可以作为病毒传染的,所以肥胖也是病。
鉴于病从口入,所以对于从嘴里进去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慎重,它直接经过你身体内部的大部分区域,所带来的微生物群体直接作用。
图源网,侵转删你认为的基因突变,很多都是微生物作用。
当人们看到有八条腿的青蛙或者畸形蟾蜍,第一反应是,基因突变实际上是一种微生物吸虫的作用。一系列的食物链发生的时候吃了畸形的青蛙,就会把携带有微生物的病菌摄入体内,通过排泄,吸虫回到了羊角螺身上。当一种虫草鼠的菌类植物,收入打蚂蚁体内会让蚂蚁变成僵尸蚁,咬在树叶上直到死亡。通过已经死亡的蚂蚁尸体继续传播自己的孢子,然后繁衍下一代。这些是一种控制精神的微生物。
我们经常会发现,服用了一段时间的某种药物之后,再服用,反而没有效果了,这是因为产生了耐药性的抗体。“是药三分毒,”我们在使用药物治病的过程中,其中的毒性就会破坏身体的微生物体系,久而久之,身体会越来越脆弱。饮用发酵酸奶有益身体健康,里面含有“保加利亚杆菌”可以帮助肠道进行消毒。
人们对于细菌的认知,仅仅局限于细菌有害健康,其实,在人的身体里,有很多的细菌在忙碌的工作着,所以才能维持人身体的基本健康。科学就是经过不断的假设实验推倒反复实验才得出的结论。
关于社会,不做详谈。关于个人,希望注意饮食,不依赖抗生素,尽量采用自然分娩。10%+90%=你。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读后感(八):微生物——人类的益友or 杀手
地球上,早在生命最开始的地方, 微生物就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们作为分解者控制着物质循环,维持着地球物质能量的守恒。在生态系统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塑造着我们的身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本由北京联合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我们只有10%是人类》则为我们揭开了关于微生物的神秘面纱。
微生物本书的作者是来自英国的生物学博士阿兰娜·科伦。她一直致力于生物学的研究,特别是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共生关系的研究。因在一次田野调查中的细菌染病,让她成为探讨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关系的专家。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宇宙,“人类并非独自生存,每个人都是一个超有机体(super-organism)——不同物体的集合。”在这个小宇宙里,生活着无数微小生命体。其实我们的身体是与这些微小生命体相互依存,是一种特殊的共生机制。微生物可以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比如我们的皮肤出现了伤口, 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就像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一样,保护皮肤避免外界病菌侵入,在组成人体的物质中,我们只有10%是人类,而90%都是微生物。
在这本书里,你会了解“21世纪的文明病”,你会知道所有的疾病都是来源于肠道,我们的肠道菌群就像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在肠道里,大约有100万忆的细菌。据研究发展,人的胖瘦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肥胖者肠道内,拟杆菌门的比例较低,而厚壁菌门比例较高。你的肥胖跟你吃的也许并无关系,而与你身体里的细菌相关,寄居在我们身体里的微生物如何来处理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与我们的肥胖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身体里的微生物也发生着变化,发炎这种症状,就将肥胖症、过敏、自身免疫和精神疾病联系在一起。那么如何来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呢?作者在书中,倡导我们要重视自己的微生物区系,只有好好维护有益菌和病原菌的平衡,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在第7章里,你会了解到刚出生的“婴儿”是如何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微生物系统的,,母亲的子宫内是一种无菌环境。刚出生时,婴儿就携带了来自母亲身体里的菌群,这些微生物可以保护婴儿健康生长。这种逐渐完善的微生物系统,也是我们身体的器官。
微生物可以作为我们的微型好友,细菌可以帮我们分解死皮细胞,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来适应周围的环境,可以轻松地改变自己的基因组,所以细菌的生存能力极强。人类的很多行为也会受到微生物的影响,比如说,你感染来刚地弓形虫,你就会变得非常暴怒和鲁莽。当然,细菌也可以引发疾病,有益细菌也会变成致命病菌。
本书中,作者从生物学的角度,用大量的生物学知识、实验案例、生物现象,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诉、论证着微生物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如何塑造着我们的身体,可以让读者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科普性、趣味性、知识性并存。
如何来维护好自己的微生物系统,微生物是我们的益友还是杀手?是一门关乎自己和身边人健康的大学问,这本书也非常值得购买和学习。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读后感(九):与我们体内的细菌,握手言和
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都会充斥着大量的杀菌广告:能消灭98%细菌的除菌香皂,能抗炎杀菌的各种神药……这些广告在我们大脑里植入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细菌都是有害的,必须消灭掉。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现代医学证明,过度清洁身体,清除细菌,会损害我们身上的微生物区系平衡,甚至因此产生各种疾病。即便是我们身体产生炎症,要去医院打抗生素压制炎症,也会引起副作用,出现新病症,比如过敏、湿疹、腹泻等等。
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我们只有10%是人类》这本书,就从科学家的角度,为我们展开了探索体内微生物的奇妙之旅。
作者阿兰娜·科伦是一位演化生物学博士,因为一场田野调查而细菌感染,在此后的治疗中她发现了微生物与宿主(被寄生的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而是有可能互相利用,共存生长。于是她潜心研究,创作了本书。
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临床数据来进行分析,从医学层面,结合作者本身扎实的演化生物学理论,就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比如肠道的微生物怎样影响我们的减肥效果、自然分娩和剖腹产生下来的孩子携带的的微生物会怎样影响孩子的健康、阑尾真的是一无是处的退化器官吗……
作者以抛出疑问、探寻真相的方式,一步步吸引读者,让读者更好奇微生物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一如这本书的名字《我们只有10%是人类》,作者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我们人类身上每十个构成身体的细胞中,就有九个是搭便车的冒充者,它们都是微生物。
有研究表明,我们人体的细胞虽然体积更大、质量更大,但在数量上,与“住”在我们体内及体表的微生物比例仅为1:10。在数量上而言,人体细胞对上微生物,寡不敌众啊。你瞧,在我们的肠道中,就寄宿着100万亿个微生物,其中大部分都是细菌。
我们肠道中的大部分细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消化和处理食物,还能给我们提供基本的维生素,帮我们抵抗一些有害细菌。它们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换取食物、温暖的环境和繁殖的场所。这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双方各取所需,彼此促进生长,因此身体会包容它们,让它们寄生于此。
但是,我们体内也存在这令人烦恼的细菌,比如大肠杆菌不小心接触口鼻会引起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胃溃疡甚至胃癌等等。
对于好坏,人类总是“眼里揉不得沙子”,先看到坏的方面,于是对于大部分细菌,我们总想要远离它,排斥它。
作者说,排斥和杀害人体细菌的结果,其实就是在排斥我们身体的平衡。新的科学研究证据表明,消灭体内某种细菌,人体细菌种类就会发生变化,此消彼长,会引起整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打破自身平衡。这些变化不仅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引起过敏、肥胖等问题,还会导致焦虑压抑、强迫症、孤独症等精神健康问题。
《我们只有10%是人类》用八个章节,从生理疾病到精神疾病,从抗生素滥用到我们吃的食物、分娩婴儿所携带的细菌等等多个方面,诠释了细菌对人体的作用,许多现象和观点都颠覆了我们的日常认知,让人大开眼界。比如所有疾病都源于肠道、大脑与感觉也受肠道微生物控制、过敏是因为免疫系统太尽责、从益生菌到粪便移植等等。
书中就这些观点提出了非常大胆的设想,并且用许多实验大数据对设想进行佐证。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健康需要和体内的微生物,尤其是我们肠道中的各种细菌,握手言和。
如今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这一观点,并且会购买口服益生菌片剂,通过外力调节来达到体内的肠道菌落平衡的目的,让各种细菌更好地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服务。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读后感(十):21世纪文明病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疫苗的普及阻止了传染病的传播,许多传染病几乎被根除,例如天花。21世纪的我们生活在与细菌的休战期,不再受传染病的折磨,取而代之的是肥胖症、孤独症、精神疾病、过敏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等现代疾病。
这些慢性的“21世纪文明病”成为生活的常态,看似无害,实则已经严重危害了我们的身心健康。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21世纪文明病”?是富裕的生活,还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妨跟着阿兰娜一起来探索。
阿兰娜,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学学士及硕士,伦敦大学学院演化生物学博士,一位经常旅行的动物学家,她在调查中因细菌感染大病一场,由此她开始关注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并著成《我们只有10%是人类》这本书。
《我们只有10%是人类》中集合了很多研究分析,摆出了很多精确的数据,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述了微生物与“21世纪文明病”之间的联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我们自己。我们90%是由微生物组成的,每个人的微生物群落都如同指纹般独一无二,只有了解了它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
一、肥胖症
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人很瘦,却很能吃。比如大胃王,一顿比我们一天的饭量还多,他们吃高热量的食物,吃夜宵,但还是拥有苗条的身材。胖的人连喝水都要变胖,好不容易减肥成功,没过多久,又变回原样。
我们认为肥胖是贪吃及懒惰的后果,或是新陈代谢缓慢,但事实并非如此。身体内拟杆菌和厚壁菌的比例,才是肥胖症的关键所在,肥胖者有较多的厚壁菌,纤瘦者有较多的拟杆菌。微生物会帮我们决定从食物中吸收多少能量以及如何处理这些能量,而不是标准的食物热量表,微生物会借着控制某些基因来满足它们的需求。
肥胖还会传染,如果某人的配偶变胖,那他变胖的风险会提高37%,若某人的朋友变胖,那他变胖的可能性会增加171%。除了致胖环境的影响,还有微生物之间的交叉产生的影响。要想变瘦,或许应该多吃高纤食物,多吃植物。
二、肠胃病
越来越多的人得了或轻或重的肠胃病,而且往往是从某次食物中毒或是类似的情况开始的,并且从此无解。
实则这跟使用抗生素一个道理,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的短期瓦解,会对微生物区系组成产生长期的影响,人体微生态的失衡,正是造成“21世纪文明病”的罪魁祸首。
三、精神疾病
所有疾病都源于肠道,不只情绪会影响肠道运作,肠道的活动也会影响情绪和行为。肠道疾病会造成孤独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抑郁症病人血液中的色胺酸含量比正常人低,代表着血清素也少,更容易不快乐。增加有益菌对免疫系统有镇定的效果,不仅可以防止色胺酸被破坏、使人更快乐,还可以减少发炎。
孤独症是由于儿童肠道内正常的保护性微生物区系被抗生素消灭,接着受到破伤风梭菌感染所致。
微生物是可传播的,你遇到的人、去过的地方都会影响你和别人的微生物。性格也可以由住在肠道里的细菌所决定,你身上的微生物区系甚至会影响你选择朋友和伴侣。
四、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
要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作为母亲最好的做法就是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而不是剖宫产和奶瓶喂养。母亲的阴道和乳头上都有很多细菌,而这些细菌对孩子是有益的。益生菌会对免疫系统的运作有影响,会影响到健康。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能降低患上“21世纪文明病”的概率,甚至会影响孩子往后能否健康幸福的生活。
传染病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要保持健康取决于拥有更多的微生物,而不是更少。当我们认识了自己另外的90%,刻意地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的微生物群落,或许就能变成更好的100%的自己。微生物也会像基因一样遗传给我们的孩子,我们优秀意味着孩子也更有可能优秀。
《我们只有10%是人类》是一本让我们了解自己的科普书,没有枯燥乏味的生物学知识,只有你关心的“21世纪文明病”。与其完全依赖医生,不如自己先解剖自己,为了自己的健康,孩子的幸福,我们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