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没去北上广的年轻人都平庸到死了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那些没去北上广的年轻人都平庸到死了吗?

2018-05-09 19:02:25 作者:梁思退 阅读:载入中…

那些没去北上广的年轻人都平庸到死了吗?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篇教育部的报道:2017年的应届毕业生共有795万人,其中32.8%的人选择去北上广寻找工作

  没隔多久,我又看到了一位选择上漂的老同学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概的意思是,只有去过北上广工作打拼的年轻人才可以称得上不负青春,而那些年纪轻轻就想待在小城市安稳度日的年轻人,实际上和临退休人员没什么区别

  在自媒体文章铺天盖地年代,大量的流量文都将痛点直戳那些在北上广漂泊的年轻群体,而那剩下来在小城市里工作的67.2%的应届毕业生们仿佛被人遗忘了。

  那些没去北上广的年轻人们,他们在最宝贵的时间里都去干什么了?他们后来真的平庸到死了吗?他们已经后悔了吗?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我选了8个人故事说给大家听,那些消失在自媒体视线里的非北上广的年轻群体面貌基本都在这里了:

  家庭爱情,自我追求,逃离北上广……

  这八个故事有喜有悲,将来的结局也一定会各不相同,但看完这些故事后,我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个道理

  无论你身处何地,在做什么样的事情,只要你此刻全身心投入,他日无太多后悔,那就已足够了。

  01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家庭是退无可退时,可以落脚的避风港;对我来说,家庭是追求梦想时,禁锢翅膀的桎梏。

  我毕业于广东某211大学,学的是园林设计

  大学四年全靠助学金度过,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都去了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去寻找工作,而我只能回老家县城里,守着青光眼越来越严重,几近全盲的父亲

  园林设计在小县城里是找不到工作的,比起美丽的城市规划,如何脱贫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我考了教师资格证,在镇上中学里教地理,每天按部就班生活着。

  有时候觉得自己混得真惨,想要找点借口去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可左看右看,身边能骂的,也就只有那个虽然半瞎,却无论如何都让我好好上学的父亲。

  日子,是人过出来的,再苦再累,熬过去就好了。这是我父亲的口头禅,也是我入社会以来的座右铭

  不要去抱怨原生家庭的罪孽,我知道,换作我是我父亲,我也不可能做得比他好了。

  大学是中国前五的某大学,最羡慕的就是开学前一天,别人都有父母一起陪同过来,而我则是孤单一人。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因为车祸去世了,是爷爷奶奶用父母拿命换来的钱供我上学,我也从来都不知道父爱母爱是什么感受

  大学期间,爷爷重病去世,只剩下奶奶一人。

  后来临毕业时,奶奶劝我留在北京打拼,我百般权衡后,还是选择回老家的三线城市重新开始

  我跟别人不一样,我的家就是我奶奶,有她在,我就不是孤儿

  很多人都问我名牌大学毕业生在一个小县城里工作,不觉得可惜吗?

  我想说的是,年轻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必计较得失

  现在的工作也挺好的,遇到了一个三观一致男生,不嫌弃我的家庭,愿意跟我在一起,感情正在持续升温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02

  

  前几天,看过一则报道,年轻小伙儿为爱北漂三年,终于攒够彩礼,迎娶爱人。爱情会让人不顾一切,哪怕是面对北上广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铁,哪怕是承受每天从租住地到工作地来回小时的疲累,哪怕是对着棺材大小设施简陋的出租房,都无所畏惧

  爱情会让人充满斗志勇往直前

  可如果爱情让你放弃梦想,回归小县城呢?

  如果你的爱情刚好追求的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呢?

  毕业后,女友决定回云南老家。我知道她这一回去,我们就不可能在一起了。

  临走的前天晚上,我在大学操场上绕了几十圈,抽了一盒烟,最终决定放弃已经到手的银行工作,和女友一起回老家。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女友提着行李箱,在北门遇到了同样提着行李箱的我。

  就在北门口那个昏暗路灯下,我看到女友的眼里有星光在闪烁。

  其实包括女友在内,没有人支持我的决定。

  但我知道,有些事儿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我不想以后回想起这段感情时,是满满的后悔,我希望我可以尽量不后悔任何一个决定。

  年初,双方父母见了第一面,都挺满意,国庆订婚

  嘻嘻嘻,我就是来撒狗粮的。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很火:《远嫁其实是一场骗局》,这篇文章是婆婆发给我看的,还附带了一句话丫头你放心,将来我儿子欺负你,我第一个骂他。

  我来自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老公来自二线城市的普通家庭。

  毕业后,老公选择回老家打拼,我也说服父母,一路追了过来。

  毕业三年,老公从当年的腹肌小狼狗,变成了现在的大肚老男人,我越看他越顺眼,觉得自己当年的决定没有错。

  现在在开发区某外企做职员,虽然工资不高,但可以照顾家庭,工作环境也还不错

  最重要的是,公婆特别好,把我像是亲闺女一样对待

  秀恩爱最高境界,其实是秀婆婆。

  不用管那些在北上广的年轻人生活得多么轰轰烈烈,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平淡如水才是生活的真谛

  03

  

  有人天生就是搏击长空雄鹰,有人天生就是嬉戏芦苇的草雀。

  我们可以歌颂雄鹰的伟大,但不可以嘲笑草雀的渺小

  这个社会很宽容,可以容得下北上广的年轻人,也同样给非北上广的年轻人留足了生存的余地

  将非北上广的年轻人逼入绝境的,往往是那些北上广的年轻人们。

  不要用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方式去绑架别人。

  我是那种天生喜欢安逸的人,这么说可能很没有出息

  大学毕业那会儿,其他人都在想着考研,或者是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打拼;只有我想着回老家,在父母的帮助下,找一份马马虎虎的工作,再经营一份马马虎虎的爱情,过上一个马马虎虎的工作。

  我就是这么一个人,马马虎虎不过分,就是我的人生目标

  我很佩服那些充满干劲,趁着年轻不断试错的人,但我从来都不想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别人说我胸无大志,可我觉得平凡不是一件坏事

  不用挤公交挤地铁;不用在群租房里排队等随时都会堵住的厕所,不用三餐不规律,最后让身体告急,每天准点下班,然后和父母一起吃饭,悠闲地度过每一天也很幸福

  人生在世,已经很累了。轻松点,人间不值得。

  三线城市创业狗,现在三高,终日缺觉,随时都觉得自己会挂掉。

  现在这社会是怎么了?好像只有在北上广的年轻人才配谈理想,像我这样在三线城市创业的年轻人都只能用社会渣滓来形容了?

  你说北上广的上下班高峰地铁很可怕,那是你没试过为了拉资源,一天跑了四个城市;你说北上广的生活压力大,那你一定不知道每天一觉醒来,银行信息提示你本月应还贷款X0000的滋味;你说北上广的工作压力特别大,可压力大的同时机遇也大。

  比起在北上广取得成功几率,那些在非北上广的年轻人要想取得成功,似乎更难。

  就像我不知道北上广的生活有多煎熬,你也不知道非北上广安逸生活的背后,有多少不得已

  我不去诋毁你,也请你不要高高在上教训我。

  无论身处何地,只要用尽全力地感受生活,并努力生活,谁都应该值得被尊重认可

  04

  

  在面对工作地选择的话题时,年轻人的心里都会有一条鄙视链。

  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鄙视在二三四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但在鄙视链最底端的只有一类人:在一线城市打拼,但最终还是选择回二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

  “那些半途而废,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们,是不是混不下去了?否则,他们怎么会想着回来?“

  我在深圳漂了两年,然后回了二线城市的成都。

  说真的,真不是混不下去了,只不过从一开始,我的人生规划里,深漂只有两年而已。

  我不喜欢长时间的租房生活,我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两年的一线城市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足够让我在成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而我也格外钟意成都,我喜欢节奏的生活,在这里定居是我人生规划中最重要的一步。

  努力工作,不就是为了好好赚钱,然后获得更好的生活吗?

  既然我已经可以达到目的了,为什么还要纠结是不是要留在北上广呢?

  按照自己的规划走,不要让任何人,任何外来想法改变你。

  我承认我就是那个适应不了北上广快节奏生活,最后灰溜溜从北京逃回老家的人。

  我在北京的一年里,已经很努力地想要去适应,想要在一无所有的年纪里,热情拥抱北京。

  可是一年时间里,我不习惯北京的气候,不习惯北方的吃食,不习惯北京人皇城根儿底下的傲气,更不喜欢那种无论怎么努力都看不到希望的感觉

  知错就改,这是我学会的第一个做人道理。

  回来的时候,我确实很狼狈。但短暂的狼狈后,是重新的开始。

  与其艰难的在北上广不知所谓的活着,为什么不选择离开这里,重新开始呢? 

  最后我想对非北上广的年轻人说:没有人可以让你们平庸,除了你们自己。

  只要在这个社会中,在自己所处的岗位上,真切地感受,努力地生活,用尽全力不辜负,那就没有人能嘲笑你们。

  即便你们一生都未踏入北上广,即使你们一生都平静如水。

  lt;end>

  简书作者

  - 梁思退 -

  “ 不务正业的伪文青,艰难度日的日语狗

  公众号:尹惟楚 ”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更多优质文章上简书一网打尽

  ▼

简书

  一个假装正经的公众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