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让人无奈,可我们并非无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生活让人无奈,可我们并非无力

2018-07-08 12:16:31 作者:李舒 moji 来源:山河小岁月 阅读:载入中…

生活让人无奈,可我们并非无力

  《我不是药神》已经被刷爆了。

  观众们已经很久看不到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了,他们的隐秘痛点在电影院里被暴露无遗,我觉得豆瓣那条评论是真的中肯:

  “别买零食,吃不下去的。”

  刚刚过去的五月,我其实经历了一场不小的惊吓。家人忽然诊断疑似某种恶性肿瘤,让我一瞬间屁滚尿流,放下手上所有的工作,买了机票立刻赶回上海。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肿瘤医院,每个人都面如灰土。医生办公室里,我正在听大夫讲解明天的手术要点一个女人冲进来,冲着所有人大喊:为什么不给他动手术了?为什么?

  那是一个看上去已过六十的苏北女人黄色衬衫,领子处隐约可见一圈黑腻。她的皱纹都挤在一处,仿佛拼尽了全身力气,下一秒,就要和发出“不动手术”指令的医生拼命。

  一个较为年轻的医生小声说:“病人心脏不好不适合做这样复杂的手术……”

  小女人如恶虎一般扑过来,抓住医生的领子猛烈摇晃:“心脏不好没关系,我们愿意做。他才五十岁啊,你们为什么不做?”

  我吓坏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好。

  另一个医生大步流星走过去,一手掰开那女人。他大约看惯了这样的场景,只轻轻说了一句话:“要是开了刀就能延长病人性命,我们肯定会做的。现在这种情况,想吃点什么吃点什么吧。”

  半秒钟,黄色衬衫女人僵硬地立在那里,手伸向半空。半秒钟之后,那僵硬的塑像轰然倒塌,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像被戳了气的气球,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走出医生办公室,忽然听见撕心裂肺哭声尖锐如一把刀,似要撕裂身体病房里每个人都麻木地望向哭声的方向,似乎这是他们的日常。

  ▲  纪录片人间世》中去世病人的家属。这样的场景在医院天天上演。

  家人很快被证明只是虚惊一场,我晃晃悠悠走出肿瘤医院时,身边仍是面如灰土的病人和家属,我只想快点远离这种感觉,远离我心中的恐惧和忧愤。

  所以,当王传君饰演的白血病患者吕受益颤巍巍走进徐峥的印度神油店,摘下三层口罩,拿出一个橘子说:“来,吃个橘子”的时候,我理解,那背后,是对生的无限渴望

  所以,当白血病老太太摘下口罩,哀求周一围饰演的警察:“哪家没有病人”的时候,我理解那句话背后的哀痛,是撕心裂肺的。

  电影剧情其实并不复杂,徐峥饰演的程勇,一个彻头彻尾的油腻上海loser,在廉价宾馆经营一家印度神油店。老婆跑了、老父重病、拖欠房租儿子将被带走,程勇跟他卖的印度神油一样:没半点卵用。

  还有什么能改变这种烂泥般的邋遢人生?一场蝴蝶效应。扇动翅膀的是王传君扮演的白血病患者吕受益。这种病人不想死就得吃4万块一盒的瑞士特效药,一年下来光医药费就四五十万。而在印度药店,这种特效药的仿制药不过2000块人民币。他想到了请经常从印度走私神油的程勇“代购”。

  从此,程勇走上发家致富大道,也成了白血病患者口中的“勇哥”。这个坚信“命就是钱”的商人最终为了救更多病人,放弃正经生意自己倒贴钱为患者买药,成了传说中的“药神”。最终因违法被送进监狱时,病友夹道送别。这群最害怕细菌的人,摘下口罩,目送押运车远去。

  很奇怪,那个场面,让我忽然想起了另一部大半世纪之前的电影《武训传》。

  武训是个不打眼的乞丐平凡到没个正经名字大家平时都叫他武七:

  “柳林镇西武家庄有武姓行七者……素无名字,现年五十一岁……自名义学症,人亦以此呼之。”

  “武训”这个名字是后来朝廷赐的。

  1838年,武训出生在山东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的一户穷人家。年幼丧父,7岁开始,他跟着母亲乞讨。他想读书,但每次只能在学堂外面旁听,某次,他骨气勇气走进课堂,被教书先生指着鼻子骂“穷人也配读书”,轰出门去。

  ▲  《武训传》中七岁的武训

  如果没有那次农民工欠薪事件,武训的一辈子,似乎就这样混混沌沌度过了。

  他辗转到李姓举人家当长工,这家人不只不打算工钱,还挖空心思从他身上骗钱。武训姐姐曾给他寄过几吊零花钱主人家把钱尽数昧了。因为不识字,武训连一副春联都贴不对为此他遭到毒打,还被罚不准吃饭、不准睡觉。在举人家工作三年,武训一分工钱都没拿到。有一次母亲生病,他想支取工钱。主人欺负他不识字,拿一本假账本忽悠道“工钱早就付清了”,还告武训有意讹钱,把他扫地出门。

  身心受挫的武训流落破庙,昏睡三天,痛定思痛:自己为什么会吃这么多亏,还不是因为没上学吗?

  我已经没读书了,不能让下一代也不读书。

  他想到的办法,是办义学。而办义学,首要解决的就是钱。

  为了筹钱,武训做回了老本行——乞讨,随身的家当就是一柄铜勺、一个褡袋。袋中时常装有红豆黑豆。武训不识字,用数豆子方式记录一天行事。做了一件好事就数一颗红豆,干了一桩坏事就放一粒黑豆。他边走边乞讨,口中念念唱着的是自己编的歌谣

  出粪,锄草,拉砘子来找。

  管黑不管了,不论钱多少。

  给我钱,我砘田,修个义学不费难。

  又当骡子又当牛,修个义学不犯愁。

  要来的钱武训都攒起来,讨来的干粮,捡好的换钱。他自己只吃劣质、发霉的食物,有时候甚至是菜根和地瓜蒂。那一年,他才21岁,走遍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为了赚钱,他还边走边打零工。有时候是表演杂技赚赏钱,也兼职当媒红,闲下来则轧棉花、纺线。

  ▲  武训插画

  8年后,他终于攒了第一桶金,买下45亩便宜的盐碱地。

  49岁时,武训总共买了230亩地,手里也有了3800多吊铜钱。一年后,有人受他感动,又自愿捐出部分土地。武训开始搭建义学院,所有砖瓦木料都亲自购买,还在现场监工。1888年,武训的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开门招收学生。这所学堂当年招生50多名,分为蒙班和经班,不收学费

  而后,这个不识字的乞丐亲自上门跪请有学问的举人来义塾教书,直到1896年,八年间,武训总共盖起了3间义塾。也是在这一年的4月23日,积劳成疾的武训在义塾檐下去世,终年58岁,他是听着朗朗书声离开人间的。

  发丧那天,一生未娶、没有子嗣的武训并不凄凉,他的棺椁在道边默默前行,送别的乡亲近万人,所有人向这个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的乞丐致敬。

  ▲  赵丹扮演的武训

  武训和程勇,这些放在人群里都会被淹没的小人物,在特定时空中,成了许多人心中的“英雄”。

  何谓英雄?是否一定要真要达成某种宏大目标才算?

  我认为不是。

  像程勇一样的小人物,用行动向我们证明:生活让人无奈,可我们并非无力。

  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就想力挽狂澜,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小人物的力量,并不容小觑。

  1999年,一个86岁的老人在飘着雪花冬日走进天津耀华中学人们看到,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身上已经被雪浸湿。他向学校老师递上饭盒里的500元钱,这是那年冬天,他靠蜷缩在自行车棚里给人家看自行车赚来的,他只说了就一句:“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

  这个老人从74岁开始,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瓣膜退行性病变,老年型白内障,神经性耳聋,并有脑萎缩消化道出血症状。”这是老人病倒的最后,医生对他的诊断结果

  “等我病好了,我还要蹬三轮挣钱资助你们读书”,这是老人对在病房里对前去看望他的孩子们说的话.

  这位老人,便是曾经感动无数中国人的白方礼。

  ▲  蹬三轮的白方礼老人

  这是一种会传染的信念

  其实《我不是药神》里的英雄何止程勇一人?

  为程勇充当英语翻译的刘牧师是个英雄。他的英文原本是用来歌颂上帝的,但为了救更多病友,他愿意“放弃”信仰,加入那个走私药品队伍

  倔强的黄毛也是英雄,当他发现码头保安已经报警的时候,他一个人把装着药的车开走引走警察,与周一围饰演的警察对视时,嘴角一扯,“走着”。在这一刻,他的嘴角带着笑。

  我喜欢《我不是药神》,更多的是这部电影所传染出来的一种信念,就像电影最后,我们得知,靶向药格列宁最后纳入了医保,能吃得起的人越来越多了。

  就像徐峥扮演的程勇在电影里说的,我相信之后会慢慢变好。

  我也相信。

  END 

  ▼

  *本公众号图文消息为 「山河岁月」独家创作欢迎分享朋友圈, 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

  *本平台使用图片音乐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