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好的生活方式(强烈推荐)
▼
如果你没有时间看完本文
替你翻书,伴你共读。各位亲爱的读书有方共读书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英国作家毛姆写的《刀锋》这本书。
拉里的一生
《刀锋》里的拉里,浪漫又真实,拉里从小就喜欢飞机,在十六岁那年,他辍学参加法国的一个飞行队。在战斗中,拉里目睹亲密战友牺牲。那个时候,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开始思考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就这样说走就走了,留在世上的什么都没有了。
战争结束后拉里回到了家,从小的青梅竹马伊莎贝尔与他订了婚,好友格雷也为他安排了工作,女友叔叔艾略特也不断的为他引荐社会有地位的人士,希望他能积极的参与各种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拉里的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
但是拉里拒绝参加工作,他开始一直游荡,闭门看书,最后又提出了去巴黎游荡两年的要求。大家都认为他没有担当,最后,与伊莎贝尔约定两年后再结婚。
拉里在大学旁边租了一个房子,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学习,两年后伊莎贝尔来到了巴黎,想要劝说拉里回到美国工作。
但是拉里心中答案未解,他在这两年获得的知识,让他更加看到了自己的局限,坚信了人要不断的求知。伊莎贝尓追求物质的享受,拉里追求诗和远方,两个人的三观不同,想法差的越来越远,最后和平分手
拉里想要通过体力劳动让自己清醒一下,于是就去了巴黎南部的一个煤矿工作。之后,又跑到一家德国农场干活,还被一个女人强行占便宜了,最后去了波恩,住在了一家修道院。
拉里并没找到自己的答案,于是在欧洲各地四处游荡,最后乘船去了印度。在那里,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十年游历,让拉里接受了生死善恶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于人世。
每个人都有他的想法
《刀锋》最可贵之处在于,它给每一个人以平等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
他是如此地无懈可击,温和,坚定又强大,仿佛是不用被担心的,像拥有异能,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也不会为任何事情困扰。
他温柔优雅,浪漫又随和,没有一丝棱角,让人相处起来很舒服,但是好像永远都和你隔着距离。
他心中有爱,但不拘泥于男女之情,为了心中的追求,无视世俗的规范,最后保持了自己的自由。这种自由使得他和像家具一样静止的人,就有了根本的区别。他不争,不言语,不妥协,从始至终,走在自己的征途上。
对于女人而言,他就像个脱缰的野马,让人爱得天翻地覆,同样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这本书里,主要描述了三个女性,伊莎贝尔、苏菲以及苏姗。伊莎贝尔代表着大多数女性的世界观,爱慕虚荣追求物质,而苏姗行走在光与暗的边缘,苏菲则敢爱敢恨,最终却堕入深渊,万劫不复。。
唯一以恋爱女友身份出现在拉里身边的就是伊莎贝尔了,不得不说,这是个美丽的女人,她在爱情与面包面前,果断的选择了面包。她不能接受拉里的精神世界,在拉里拒绝回美国工作后,她忍痛分手,嫁给了家庭富裕的格雷
当然,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追求物质,并不是错,她只是做了大多数人会做的选择。
整本书最讽刺的是伊莎贝尔的舅舅艾略特。他的一生都活在别人的眼里,
对于他来说,金钱,社会地位,象征着一个人的成功,他在终日忙碌的社交中丧失了自我,就算病入膏肓还坚持参加宴会,让人不由得唏嘘。他一辈子的荒唐与无聊,为了宴会而生,最后却又因此而死。
他这一辈子认识了很多人,认为自己很成功,但来参加葬礼的人却寥寥无几。
一个人究竟怎么过,才是成功的一生?
毛姆从来都不定义人生,他坚信一个人最成功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走过一生。
倾听内心的选择
《刀锋》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我们都向往拉里那样无拘无束,自由浪漫的生活,但是又有多少人活成了艾略特,活成了伊莎贝尔。
拉里与伊莎贝尔代表着两个鲜明的世界,一个只为物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另一个追求理想,建造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走在各自的道路上,认为自己是对的,并且走到了极致,无法回头。
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两种世界,他给了所有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生活原来是可以这样过的,这个世界千千万万个人,你不需要和别人一样。
在很多世俗的观念里,结婚生子,按部就班的生活,是每个人应该要走的路,并且这种想法世世代代的被传下去,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做人,最怕的就是身在此端,心在彼端
作者:海晏 ,我为两件事来这人间。一是感受温柔,二是领略山河,仅此。
主播: 冰宝,喜马拉雅FM签约主播,喜欢小资,享受播音,是个麦霸,至于颜值嘛,添加她的个人新浪微博自己瞧吧~名字是:那个小妮子叫冰
《刀锋》| 共读第一天
《刀锋》| 共读第二天
《刀锋》| 共读第三天
《刀锋》| 共读第四天
《刀锋》| 共读第五天
《刀锋》| 共读第六天
《刀锋》| 共读第七天
《刀锋》| 共读第八天
《刀锋》| 共读第九天
(点击绿字可直接跳转到文章 )
小读有话说:今天我们共读的书是毛姆的《刀锋》。为了提高书友们的阅读体验,我们也同时提供了《刀锋》的纸质版书籍,如果您对本书感兴趣,可以点击下图小程序即可购买纸质书籍。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共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