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喜欢的父母(3)
当然,这个问题上我也不是反对让孩子成才,让孩子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物,这个不反对。这个涉及到孩子的智性发掘,如何发挥兴趣发展潜能,这个后面会说到。但是这个绝对不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就想干的事,今天流行学钢琴,明天流行学英语,后天流行学京剧,样样都想学,都想学出点门道,随大流。很多家长就是这样,说是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不对。根本就没人跟你比,输什么输。孩子是个小宇宙,自己完善自己最重要,别跟社会潮流凑热闹。
那么,孩子在你眼里应该是个什么呢?说大一点,在地球上,他就是个生物,与万物品等。在人类这个范畴,他就是一个人,普通人,将来能干吗不是你现在就能计划的。父母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快乐得过一生。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有这个平常心,OK,你的家庭教育就有一个宽松正确的起始,不会早一两岁的时候就为孩子选择好学校呀、选择好老师呀,着急得上火。着什么急,最重要的老师是自己,自己傻乎乎的,送到美国去读幼儿园都没用。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智性沟通,情感孵育。
OK,如果你认准了,孩子不是拿来跟人比的,你做父母的只是想完善他的能力,让他有快乐的自我的人生,你就一点都没着急。你要做的,只是多腾出时间来和他玩。和他沟通。孩子上学了,班上有优等生,也有差等生,你的孩子刚好是差等生。别着急,总是有差等生的,不要为孩子而自卑,要相信孩子,差等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肯定有其他的特长在考试上没现实出来,你去发现他的智性所在。大导演李安还是差等生呢,人家三、四十来岁了才厚积薄发,原来艺术天赋全躲在电影镜头里。关于如何发现天赋,下面也会谈到,这一节强调的是:没有很差劲的孩子,只有快乐与痛苦的孩子。你如果要你孩子做快乐的孩子,那么不要有太高期待,一步步平常心来培养。
4。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
我知道,家长肯定特别想知道,我的孩子成绩那么差,是标准的差等生。他有天赋吗?在哪里?你能告诉我吗?
那么,我就先讲发掘天赋方面。免得你们着急。
我的一个朋友,是个作家,从事的也是文学机构的工作。但是每次谈她的女儿,总是抬不起头,为什么呢,成绩不好,也看不出有什么方面的特长。而且由于长期是差等生,一直回避学习问题,与家长形成隔阂。对家长来说,确实是一种压力,因为不论在什么饭局或者公共场合里,人家都会问她孩子的情况,不外乎学习啦,考上什么学校啦,为人父母者避免不了这个问题。要命的是,高考连大专线都上不了,后来托了关系,上了一个师范大学大专班。她老觉得只要孩子有普通学生的好,她也就心满意足了。女儿进了大学寄宿,回来的时候还在女儿的书包里发现了毛片,她觉得遭透了,学习搞不好,教育方面也没搞好。
但是有一天我们通电话的时候,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发现女儿有一种她前所未见的天赋,她在女儿的日记本里发现了女儿写的诗歌,写的随笔,文笔非常漂亮,思维天马行空,一看就看出才气,真是不是同龄孩子所能比拟的。她找了很多年女儿的天赋,原来藏在这里。虽然女儿的文字看不出有什么是天才,但至少表明是可以靠文字为职业的。于是她和女儿的商量下,重新指定了学习的目标,就是考研究生,以后往文艺评论方面发展。可以说,这一点达到共通之后,她和女儿都找到了自信,现在都向这个目标前进,并且效果良好。女儿在大学里的学习也如鱼得水,看许多世界名着和电影,做起评论来头头是道,完全跟中学里不一样了。 www.WenZhangBa.com
我想用这个例子说明,一个成绩极差的孩子,极有可能是某个方面的天才。只是你没有去发现,没有给他设立一个平台。
假如这个妈妈不是搞文学的,不理解女儿写的那些日记的价值,有可能这个女孩子就是个平庸的女孩子,平日里被差等生这个帽子压得喘不过气,更不会跟人展现出他的特长。实际情况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们忙于工作,忙于生意,或者自己文化程度比较低,对孩子的天分根本不能发现,或者视而不见。这样,你就不能给孩子的天分架设一个平台,他永远在自己不擅长的平台上做差等生,被别人鄙视,被自己看不起。不能不说,很多现状就是这样。我看到很多家长去外地工作,去外地做生意,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孩子拿了钱,把天赋用在打游戏、赌博、混社会上面,可以手,相当可惜。
那么,家长们如何发觉孩子的天赋呢,特别是差等生的天赋呢?我觉得监护人一要关注,二要寻找。比如说,一个差等生,他在理性应试方面可能很差,但他的感性思维能力很强,他往往是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领域的好手。即便你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眼里,你应该要请有一定文艺眼力的朋友来帮你发掘,加以引导,给他一个平台。这样他就不会把编程能力用在赌博上,不会把审美能力用在早恋泡妞叛逆上。
对孩子天赋的发掘其实是不必着急了,从一岁到二十几岁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出现。当然,那些需要练习童子功方面的天赋,比如说钢琴什么的,必须请专业人员判断。一般的,我们从他的兴趣、从玩乐,甚至从血型、从星座方面都可以在成长中发现。
也就是说,一个优等生,他的智力因素可能很早就显露。一个中等生,发展也比较健全均衡。一个差等生,他不太适应应试体制,需要家长更耐心给他建立一个新的平台,但是不要让他在自卑中埋没了特长。优等生和差等生,是基于学校教育体系而分辨出来。对家长来说,没有差等生,你必须对你的孩子有信心,你还是要培养他健全的人格。能力方面,只要你细心和用心,迟早有一天他会给你一个惊喜。
编后语:父母要为孩子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并且以身作则,多一些交流,共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