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告诉你:像那样爱一个人是很危险的
作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铁粉,一听说《东方快车谋杀案》即将以全明星阵容重新搬上银幕,简直心潮澎湃,不能自抑。
“我一定要去看,谁不让我看都不成!”我厉声对先生说,结果遭到好大一个白眼,“谁拦着你了。”
看完之后,怎么说呢,演员都不错,扮演波罗的是英国戏剧殿堂级演员肯尼思·布拉纳,扮演被害人雷切特的是约翰尼·德普,诸位乘客中有老戏骨朱迪·丹奇,资深美女米歇尔·菲佛,西班牙国宝级女演员佩内洛普·克鲁兹,阵容华丽到不敢置信。
情节也不错,传承中有创新,更加惊险刺激,悬念迭声。但唯一令我觉得遗憾的是对波罗的塑造。
在小说中,波罗可是一个有着椭圆形的小脑袋,和漂亮小胡子,和蔼可亲的中年男人,他衣着考究,注重仪表,喜欢一切对称的事物,破案完全靠脑力,极为推崇自己的那些“小灰细胞”,十分鄙视那些要奔来跑去的侦探。
私以为,阿加莎对波罗的设计初衷,完全是为了与福尔摩斯那种身体力行的侦探唱反调的,在流行硬汉的侦探界,像波罗和马普尔小姐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破案达人,完全是一股清流。
但电影中的波罗眼神太犀利了,动作太麻利,缺少了一点英国绅士的味道。而且在一脚踩到牛粪之后,他居然又把另外一只脚踩了进去,这不是波罗能做出的事情,小说里,他会不断的抱怨这滩牛粪毁掉了自己高贵的小羊皮鞋。
当然,波罗一再声明自己是比利时人,可他的风度和修养更像一个英国老派绅士。
不过也可以理解,像《东方快车谋杀案》这种全世界著名的悬疑作品,要创新实在太难了,因为它最精妙的就是犯案的方式,以及抽丝剥茧之后令人出乎意料的结果,在不可改变这一切的情况下,留给创新的空间已经非常的少。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是阿加莎的忠实读者,当《东方快车谋杀案》第一次被拍摄成电影在英国首映时,女王问阿加莎:“您的作品我大半都看过,只是这一部的结局却是忘了,能否请您告诉我凶手究竟是谁呢?”
阿加莎回答说:“不巧我也忘了呢!”
这部作之所以成为阿加莎的代表作就在于结局揭幕之后的恍然大悟,提前说了就没意思了。
但我认为,如果论起过程的曲折,谜团的复杂,以及剖析人性的深刻,《尼罗河上的惨案》还是更胜一筹的。
简单介绍一下这部作品,它也曾经被搬上银幕,在我小时候,它的电影版本是中央六套最爱重播的电影之一,和《茜茜公主》、《佐罗》并驾齐驱。
1978年版的《尼罗河的惨案》
英国姑娘琳内特拥有世人所羡慕的一切,年轻、美貌、聪明,而且还继承了巨额财产,她想要什么都能得到,包括自己好朋友杰奎琳的男友西蒙,也在她的略施小计之后倾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杰奎琳和西蒙深深相爱,他们除了贫穷之外毫无缺憾,杰奎琳将西蒙介绍给琳内特,希望她能给西蒙一份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有钱结婚了。没想到,男友一转眼成了闺蜜的丈夫,杰奎琳崩溃了。
她卖掉了仅有的财产,紧紧跟随着这对度蜜月的新婚夫妇,决心要报复他们,于是,他们和波罗,以及一大批看起来是外人的游客,一起登上了行驶在尼罗河上的游船。
一天深夜,惨案发生了,一颗子弹贯穿了熟睡中的琳内特的头颅,第一大嫌疑人肯定就是杰奎琳,因为众人都知道她恨她。可她有确凿无疑的不在场证据,这夜,她在激怒之下打断了西蒙的腿,然后被喂下了镇定剂,在看守下过了一夜。
凶手到底是谁?是偷盗了琳内特资金的坏律师,还是憎恨富人的愤青青年,亦或是江郎才尽的色情小说家,再或者是有偷窃癖的阔太太?
一个命案未破,更多命案却接连发生,试图勒索凶手的女佣被杀,声称自己看到凶手的女作家当着波罗的面遭到枪击,波罗不断迫近真相,凶手像被追逐的猛兽一般感觉到了危险,却仍继续大胆行凶,这让他或者她变得十分危险,危机一触即发……
密室杀人,人人都有嫌疑,却人人都貌似无辜,这一套是阿加莎的拿手好戏,不看到最后一页你不会知道凶手是谁。
如果仅仅是悬疑曲折,那也不能让阿加莎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小说作家,她的作品除了惊险刺激,还有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以及那挥之不去的女性柔情。
最后波罗在众人面前披露了真相,原来凶手就是那个躺在担架上一动不能动,被前女友打断了腿的琳内特的丈夫西蒙,而之后的两起命案则是杰奎琳所为。
他们从未真正分手过,一起设计了这场凶杀案,先是杰奎琳假装情绪崩溃,向西蒙开枪,然后西蒙在杰奎琳被带走后,跑出夹板,去房间杀掉了自己的太太,又回到船舱,用杰奎琳丢下的手枪打断了自己的腿。
这样两个人都没有了谋杀嫌疑,可惜他们遇到了波罗。
揭开谜底的波罗并不快乐,他从内心深处是同情杰奎琳的,他很关心她,也曾经提醒过她,“不要让邪恶打开心房”。
杰奎琳的犯罪不是为了钱,她不在乎钱,但她在乎西蒙,她太爱西蒙了,波罗最初看见他们俩的时候,他们还是一对幸福的小情侣,还在憧憬着未来,琳内特还未曾出现,波罗就从杰奎琳的眼中看到了危险:
“她爱得太深了,这个小姑娘,”他自言自语道,“这不安全,不,这可不安全。”
西蒙是一个非常天真而幼稚的人,他讨厌琳内特的霸道和专横,但他爱她的钱,他想的是自己和琳内特结婚之后,如果她万一死掉,他就可以得到她的一切,然后再和杰奎琳结婚。
杰奎琳对此感到十分恐惧,她知道西蒙没有头脑去策划一场凶杀,而又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脱罪,一定会被逮住,所以只能自己去策划。“我必须替他设法,我要照顾他……”
她为了保护西蒙,不惜去杀人。
她是那么聪明,那么坚定,头脑胜过西蒙无数倍,只可惜,她爱他,爱得十分过份,这过份的爱让她变得盲目。最后,在被押送下船时,她用手枪打死了西蒙,然后自杀。
这还是一种保护,因为“西蒙死得比他所应受的要来得舒服”,她不想让西蒙承受审判和绞刑。
波罗深深为此而难过,“俗话说:爱能升华一切,其实不然……一个女人如果过份爱护一个男人,就像杰奎琳爱西蒙那样,将是很危险的。”
是的,那样的爱是危险的,如果爱超越了理性的大堤,如果爱无所附丽,如果爱是非不分,那就容易将人领向邪恶,而不是美好。
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告诉你,爱得太深了,可不安全。
所以,你可以忘掉这部小说中的凶手是谁,但千万不要忘掉这句话,不过要太过分地,超越底线地,去爱一个人。
-END-
本文文字原创,配图来源网络
▽
我们可以爱得不那么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