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励志”,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很多励志名言。
养育之中,我们说过很多励志金句。
似乎,我们把这些句子背下来,说出去,我们、ta们就会拥有站起来的力量。
可是,很多时候,听了很多,我们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好啦,让我们开始今天的精彩分享吧~看到本文,你还需要看到下面的文字~
励志,说来动听,可往往却事与愿违……
接下来,我们聊聊大家最容易动心的励志行为,以我的视角告诉你,励志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我们这个行当里的励志,分成以下几种——
第一种:清华北大一顿逛
有很多父母都会选择自己或者报夏令营,让孩子去清华园里转转,觉得这样会让孩子从小立下志向,可以有个明确的目标,然后为之奋斗。
如果你想带孩子去清华看看,没什么不好,但是以此励志,想有天孩子也成为这里的学生,不妨你到清华之后做个调查,沿着校园的路,逢清华学生便问,你小时候来过清华吗,你就知道,这个东西有没有用了。
我来过,和我要来,是两码事。不是每一个去国外度假的人都移民了,那些移民的,又有多少是去国外之后回来发愤图强的呢?有,你能听到的,都是佳话。那是多么少数的人,而且,能出去的,对他来说,如果不出国,在国内,大概也很好的。
他们不是奋斗,只是选择而已。
去大学没毛病,但是去大学的励志效果,其实也不过就像你去4s店看了一辆劳斯莱斯一样。好不好?好!买不买?再说吧……
第二种,励志训练营,演讲家训练营
这种营,我打死也不会让孩子去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教会的是“嘴说成功”。怎么用华丽的辞藻去忽悠,这个我绝对不学,我心中的口才,把思想表达出来就好了,你能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语言描述出来,这就是口才。
一定要把自己驾到一个高度,装大尾巴狼,把空洞的道理,用华丽的语言包装,秀出来,这不叫口才,是表演。所以演讲在中国,不是讲,而是演。这类,无法起到励志效果。
如果你的孩子回来了,中毒了,你等于练出来一个“一天到晚呼唤着拯救世界”却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来。
我以前也追求孩子讲得好,让别人听着振奋高兴,还要语气声量手势,现在在我的课堂上,我就一句话:“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真实……”
于是,我们的结营仪式,孩子站在舞台上说话,就像坐在炕头上唠嗑似的,那种自然的感觉,让我觉得,我眼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当然我今天不是来诋毁同行的,我只能说,我的价值观,是如此。
我宁肯一个孩子站在我们结营仪式的舞台上,说:“我觉得挺无聊的。”也不愿意他装出来一个成功少年的样子。
真实的力量,是最大的!
生活中,关于远方,我们有着很多自己的期待,美好无暇。但是,这样的期待,往往却事与愿违。
这时候,我们大概就会期待有人给与我们力量。可是,不管别人给的再多,其实这力量终究来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