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自己很“勤奋”,其实你只是一个懒惰的“勤奋人”罢了!
过年回家,遇到了初中的老同学。虽然多年没见,却依旧感觉很亲切。
只不过,在聊天过程中,有很多时候说不到一起。尴尬之际,就会掏出手机,缓解一下。
却没想到,同学看到我拿出手机后,立马兴奋起来,嚷着让我关注他的百家号。
然后,他又给我讲了他的一个同事。
01
人家在2013年就辞职不干,因为在工厂看不到一点前途。
回家之后,他拿出所有的积蓄一口气承包了20亩地,开始种粮食,蔬菜和果树,同时在种果树的地方,散养了很多鸡。
刚开始,他通过qq空间卖,后来转到微信朋友圈,纯散养的鸡,无公害的蔬菜以及香甜的水果。
很多住在城市的人,都很喜欢吃他种的菜,经常一有什么新鲜果蔬上市,很快就会被抢光。
对于送菜,他也是亲力亲为,保证蔬菜新鲜,无破损。去年,他又开始在平台上拍视频,生意比之前还要火爆。
于是,我问他:“难道你不想也这么做?”
他告诉我:“算了,有家有口的,还是安稳一点吧。”
你能说他不努力吗?在车间兢兢业业干了十多年,但发展的空间却微乎其微。
02
这让我想起,我刚考上重点高中时,也很努力学习,但成绩一直没有起色。
老师在上面讲课,我会逼着自己专注,并且不停地记笔记。每次考试结束,我也会把错题认真整理到错题纠正本上,每一道题都写得工工整整。
为此,我经常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连厕所都不去,只为了多整理几道题。
但即便这样,我的成绩也一直是在班里20多名左右。
“努力就会有收获”、“天道酬勤”这些激励人的话语,好像也没有那么管用。
我的同桌是我们班长。他上课从来不做笔记,就连错题纠正本也只是每次写一两道题应付一下。
课间的时候,他也常不在座位上。因为参加了校学生会,他的事情很多。
但这并不影响他一直是我们班第一名。他有一个特点,如果这道题错了,他会死磕这道题很长时间。
所以,整理的错题多并不是重点,真正搞懂了才是重点。
03
村上春树提到:所谓努力,指的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
在这句话中,村上春树为努力框定了两个标准:一个是主动,一个是目的。
没有目标的努力,没有计划的奋斗,都只是作秀而已。每天机械地重复着没有挑战的工作,看上去忙忙碌碌,实际上一事无成。
不要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我们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相信很多人也一样,我们以为自己很“勤奋”,但只是一个懒惰的“勤奋人”罢了。
就像上高中时期的我一样,努力整理了一道道错题,却没有真正下功夫弄懂一道。
没有目标的瞎努力,不积极主动地去提升,都会让我们变得一事无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很努力,却一直不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