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才是我们中国正版的“成功学”!(深度好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这才是我们中国正版的“成功学”!(深度好文)

2020-05-15 23:28:28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阅读:载入中…

  现在很多人学了西方,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求个“自信”。比如西方那套成功学就叫你要给自己做心理暗示,要对着镜子天天狂叫: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但这样真的就自信了吗?

  在我看来,这不是自信,而是癫狂!

  1

  识时务者,不成功都难

  中国文化从来不会告诉你做事情要靠自信。它只告诉你做事要学会借时、借势。

  古人常常说:君子择时而动。《老子》说,“动善时”。《孙子兵法》说“求之于势”。古代齐国有一句俗语:“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你看,这些经典、俗语,有哪一处在那里教你要如何如何自信了?都是在教你如何因时,因势而动。

  为什么时势如此重要?

  你看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人人都在讲个性,讲独立,讲自由言论。所以,网上各种针砭时弊,批判社会,批判制度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并且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不入木三分枉为文之架势。不光是作文的人这样。文章一发出来,下面各种评论,无论褒贬,其剑锋的犀利度,也毫不逊色于作者本人。

  那么真是这些气势汹汹的键盘侠们很了不起了吗?

这才是我们中国正版的“成功学”!(深度好文)

  不是。设想,假如我们时光倒流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你试试看。再往后退回到古代王朝去试试看。恐怕,现在很多圈粉无数的红人大V,都是朝廷重点除名的对象了。性命都成问题,就更不要说像当今这样,发篇文章就能圈粉无数,日子比当年苏东坡,李白之类的“文红”还过得红火、滋润了。

  所以,现在你一台电脑,一个键盘,一根网线,在网上写写文章就可以赚钱养家,不是因为你真的就牛了,而是时代包容了你的任性,时势成全了你的才华。

  2

  不识时务者,下场都不好到哪去

  当然,你若是不识时务,时势也会成为埋葬你的坟墓。

  前几年诺基亚被微软收购时,在记者招待会上,CEO约玛·奥利拉最后说了一句话: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他们输给谁了?不是输给了竞争对手,因为在他们自己那个产品属类下,他们就是老大嘛。他们是输给了智能时代。

  其实,诺基亚并不是不具备生产智能机的能力。相反,他们实际上早在苹果手机问世之前,就已经生产出了智能手机的。但是,就是大佬们对自己的能力太过于自信。自信什么呢?自信我的诺基亚直板手机质量天下无敌!凭这质量我就可以一直雄霸天下,还搞什么智能机?

  但是,智能时代的时势可不会因为你对自己的质量有自信,就对你厚爱有加。你不随势,无论你多优秀,要你从时代列车上下去,就会毫不留情地把你推下去,哪管你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有点本事,就自信得不得了。总觉得自己迟早都是天下第一。这样的人,其实应该多读一读项羽刘邦的楚汉争霸那段历史。

  项羽力拔山、气盖世,手下谋士范增也是韬略过人,可以说,他比当今任何年轻人都有值得自信的资本吧!而刘邦呢,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他追打得惶惶如丧家犬。但,最终结局如何呢?我们都知道被困垓下,在四面楚歌声中自刎于乌江。

  刘邦这个人,要跟项羽比,那真是无论怎么比,都没得比。大家对他唯一能够数得出的优点就是敢于认怂。因此,在时势不助他时,他能屈能伸,因势而变,因时而动。因此,他和项羽两人就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领军风格。

  项羽一向是凭据自己的实力,采取硬碰硬的方式打仗。比如,当年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羽率先带兵北上,他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只5万楚军就直接敢战20万秦军。这一战胜是胜了,但是楚军的元气已大伤。

  刘邦则不同,他很清楚当时的势不在他,因此选择从秦军防守最薄弱的西边攻入关中。一路上能战则战,不能战的就认怂,果断绕道走,顺势则进,逆势则退,把风险降到最低。

  直到等到垓下之战,楚强汉弱的局面终于发生逆转。这个时候刘邦才抓住时机,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向楚军发起进攻,一举翻身。

  像项羽等人,如此本事,但不懂得借时借势时,都只得一个摧枯拉朽。更何况于我等常人!

  所以,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下大势只会青睐于善于看势、随势的人。雷军说“风来的时候,猪都能飞起来”可以说是对老子这句话最俏皮,却又最恰当的解释了。

  我们不是常在说一句话嘛,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是什么意思?任何事情,有可控制的部分,也有不可控制的部分。可控制的部分是操之在我,但是不可控制的部分是操之在天。

  所以,中国人的信心,是对老天有信心,而不是对自己有信心。

  如果把老天的部分去掉,你一个人在那里说自信!自信!那叫什么?叫无法无天的自信!就是自我膨胀,就是狂妄无知。那么你的一生都不会顺利幸福。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会很低调,谦虚。这还真不是他的品行高洁,人品过关,而是在这个天地之间的分量有几斤尽量,能做几分几粒的事情,他自己很清楚。因此,哪些该得,什么事情做得,哪些不该得,哪些事情做不得,他拿捏得精准、思考得谨慎,因此而表现得谦虚、低调。

  今天的我们,口口声声讲“要科学”,“要科学”,我们中国的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做人做事的智慧不是科学,是什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