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承认吧,你不是“佛系”,是懒……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承认吧,你不是“佛系”,是懒……

2020-07-16 13:42:37 作者:未知 来源:青听 阅读:载入中…

  1

  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很“佛系”的人。

  上学,分数高低无所谓;职场,不争不抢,别人要我就让;甚至恋爱对象,别人说想跟他谈,我也会说,那你去谈吧。

  我唯一执着的兴趣是写作,看到训练班就报,总想写出点什么名堂来。但报班之后,我依然很“佛系”。

  听课不好好听,作业不好好做,看到同学发稿出书,我会受点刺激,强迫自己坐到电脑前敲打,但没写几个字,就开始打哈欠犯困。

  后来我整理了一套安慰自己的好说辞:发稿了出书了又能怎样呢?不过兴奋一阵子而已。书店里名著都受冷落,你又算老几?

  不发表也没关系的,免得去研究那么多技巧,丢了自己的本色。

  那么点稿费,花上这么多精力,太划不来了,还是好好歇着吧!

  每次有文友喊我一起训练,我都会说:我这人很“佛系”,没什么野心,你们练吧!

  直到被文友的一句话惊醒:“你并不是‘佛系’,只是太容易放弃。”

  是啊,我真的“佛系”吗?

  不是的。我心里比谁都清楚我对梦想的渴望,我也期待像别人一样出成果,只是过程太辛苦,让我望而却步。

  因为坚持不下来,所以一直麻痹自己,明明是自己够不着,反而装着自己不想要。

  人生在世,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文友发稿出书,是人家挥洒汗水,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出来的;而我走走停停,又懒又丧,只能正视自己没有什么大出息的现实。

  见难就弃,那不是“佛系”,是不思进取。

  

承认吧,你不是“佛系”,是懒……

  2

  邻居家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享尽父母偏爱;妹妹在乡下奶奶家,长到11岁才回自己家。

  姐姐洋气学习好,但骄傲脆弱;老二土气木讷,但皮实有韧性。两姐妹性格迥异,命运也截然不同。

  后来姐姐从外省一所名校毕业,妹妹本省二本师范院校毕业。

  姐姐去了一家外企做统计员,觉得枯燥单调,干了不到一年就放弃了;想出国考托福,一次没考上就放弃了;考公务员,一次没考上,又放弃了。

  她还尝试过几次创业,做过广告公司,开过小咖啡店,都失败了。后来去她舅舅的房地产公司干了三个月就辞工,彻底成了“家里蹲”。

  妹妹学的师范,毕业后,顺理成章当了老师,一路稳扎稳打,成了省级教学能手,最近还当上一家小学副校长。

  她们的妈妈一提起大女儿就抹眼泪,毕业9年,31岁了,感情没着落,天天睡到中午,还整天啥也不感兴趣。

  姐姐倒挺不服气。她说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是来尝试各种滋味的,人生苦短,尝试一次就够了,不必活得太艰难。她宁愿“佛系”一些,剩下的时间,怎么舒服怎么来。

  别人的人生,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每次看到她,我总觉得太可惜了,她的底子明明比妹妹强太多,以她的聪明伶俐,本可以大有所为的。

  她说自己“佛系”,我倒觉得那是接受不了失败的自暴自弃。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需要完成的使命,生而为人,就得直面人生,困难也好,失败也罢,都得一关一关地闯过去。

  以“佛系”的名义选择放弃,其实是对人生的不负责任。

  

  3

  真正的“佛系”,绝不是对生活的漫不经心。

  你说“都行,都可以,没关系”,选择得过且过,结果就是用心的人上去了,你却沉下来了。

  本来,你只需跳一下可以够到,但你懒得踮脚;本来再尝试一次,说不定就有转机,但你不想费那个劲;面对难题,你完全可以解决,可是你不愿扛下这个压力……

  结果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实,真正理解“佛系”的人,他们比谁都认真。

  正因为知道命运的无常,他们才会坚持把手边的每一件事做好,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就如有经济学家曾说: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雷达打开,把你所有的触角都伸出去,把你所有能想到的准备工作都做好,然后等待未来的检验。

  真正的“佛系”,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是拿得起、放得下。

  真正的“佛系”,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真正“佛系”的人,他们的心态比谁都积极,他们在拼尽全力之后,选择以坦然的姿态拥抱人生,他们不是生活的逃兵,反而是最热爱生活的一群人。

  风起后,又是一日好晨光。愿陷入“伪佛系”误区里的你,从此不再虚度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