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已至,春欲来
冬 至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习俗
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
中国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
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
最常见的有: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经已到来。
冬至饮食
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吃饺子,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的谚语:冬至到,吃水饺的说法。
南方会吃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冬至诗词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夜喜逢徐七
[明]高启
君来同客馆,把酒夜相看。
动是经年别,能辞尽夕欢。
雪明窗促曙,阳复座销寒。
世路今如此,悬知后会难。
沉浸在这岁末喜庆的氛围中,
让我们在冬至这天,
总结这一年的收获,
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迎接新一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