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黑格尔的美文美句摘抄
●真理和本质并不是一个东西;真理是被认识到的(被思想到的)本质,而本质则是单纯的自在。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知识不是从学习得来,而只是对于已经存在于心灵内、灵魂内的东西的一种回忆。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美也是到处出现的。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的要求。 ----黑格尔
●马大三等人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之所以仍旧可以理解,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人类社会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需要漫长甚至是复杂的过程。对此,我们或许可以用黑格尔关于人之成为人,必须经过从“自在”进到“自为”的转变的说法来做一解读。基于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的观点,黑格尔指出:同样是人,生物意义上的人与社会意义上的人是不同的人。“胎儿自在地是人,但并非自为地是人;只有作为有教养的理性,他才是自为的人”。按黑格尔的观点,人只有形成了有教养的理性,才能“使自己成为自己自在地所是的那个东西”。否则,人充其量只是一个为自我而存在的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无法成为一个对自己和对他人有用的社会的人。 ----杨奎松《“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
●The ignorant man is not free, because what confronts him is an alien world.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黑格尔
●世界历史并非一片幸福的土地,幸福只是历史上的空白一页。在世界历史当中能获得的是满足感,而非幸福。 ----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
●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 ----黑格尔
●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美,既不是为他本身,也不是有它本身为着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的眼睛得到满足。 ----黑格尔《美学》
●“老人们讲的那些宗教真理,虽然小孩子也会讲,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真理包含着他全部生活的意义。即使这小孩也懂宗教的内容,可是对他来说,在这个宗教真理之外,还存在着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 ----黑格尔《小逻辑》
●An idea is always a generaliz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is a property of thinking. To generalize means to think.
一个想法总是一种概括。概括是思考的特性。概括意味着思考。 ----黑格尔
●健全的常识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方式,其中包含着这个时代的一切偏见,常识总是为它所不自觉的思想范畴所支配的。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Genuine tragedies in the world are not conflicts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They are conflicts between two rights.
世界上真正的悲剧不是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冲突,而是两种正确之间的冲突。 ----黑格尔
●根据黑格尔的观察,报纸是现代人晨间祈祷的代用品——是吊诡的。它是在沉默的私密中,在头盖骨下的巢穴中进行的。然而每一位圣餐礼的参与者都清楚地知道他所奉行的仪式在同一时间正被数以千计(或数以百万计)他虽然完全不认识,却确信他们存在的其他人同样进行着。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具有羞耻之心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不知羞耻的人决不会有美德 ----黑格尔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 ----黑格尔
●“在西方哲学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理学的代表人物,康德、黑格尔是心学的代表人物。”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黑格尔
●黑格尔对‘自我意识’下了定义,认为人不仅可以将自己与容体分开来把握,而且可以通过将自己投射在作为媒介的客体上来主动地更深刻地理解自己。这就是自我意识。“我”既是相关的内容,同时又是相关之事本身。对我来说,我是自己,星野君是客体。对于你当然要反过来,星野君是自己,我是客体。而我们就是在这样互相交换互相投射自己与客体的过程中来确立自我意识的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We learn from history that we do not learn from history.
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没有从历史中得到过教训。 ----黑格尔
●似乎整个漫长的精神史都是朝向一个唯一目标的历程:认识自己本身,这对于精神来说是何等伟大的工作。 ----黑格尔
●只有当一个可敬的人遭遇灾祸或死亡的时候,只有当一个人遭受无辜的灾难或冤屈的时候,我们才特别称之为悲剧。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对于精神力量的信仰是研究哲学的第一个条件。 ----黑格尔
●人们知道得最少的地方,人们往往最可以卖弄博学。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假如不能说每个丈夫觉得他的妻子美,至少可以说每个未婚夫都觉得他的未婚妻美,而且世上只有她美。 ----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发的,是有方向的,事物不断在向高级形态变化。变化到最后是“绝对精神”,最后才能达到最完美、最绝对的状态。那时候绝对精神就能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显示自己,那是我们才能领悟到绝对精神。 ----林欣浩《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欧谛德谟当另一些人说他说谎时答道:“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能说谎。”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如同黑格尔所说:“哲学史是一处巨大的战场,到处堆满了死者的骨骸。”由于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寻求探索知识和智慧,以满足自己的好奇欲望。哲学家们生活在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当中,在不断地求知和思辨的过程中,旧思想死亡,新思想诞生,并在批判和死亡当中获得滋养和发展。因此,哲学思想的批判精神产生了流动性,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在建立、批判、推翻、整合、重建当中发展而来的。正是因为哲学具有批判精神,才使得人类的内心和精神活动不断拓展,世界文明也因此不断进步。 ----王颖《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他们的批判理论在西方社会科学界广为流传,并以理论上和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而著称。它继承了青年黑格尔的传统,受到了叔本华和新康德主义的影响,提出和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批判理论,主要应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头彻尾的批判。 ----王颖《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熟知并非真知。 ----黑格尔
●“如果我们要想把握哲学史的中心意义,我们必须在似乎过去了的哲学与哲学所达到的现阶段之间的本质上的联系里去寻求。” ----黑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