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妙的名句摘抄
●曾经的只是过程,经历的只是方式,留下的却是哭泣!有谁又能体会其中的奥妙!
●【圈子决定命运】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人生的奥妙就在于与人相处。生活的美好则在于送人玫瑰。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所以,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何谓宁静:雨后观山,静夜听钟。雨后观景,另有一番清新气象;静夜听钟,声音特别清脆悠扬。智者的恬静并不是由于"静是好的"才学会恬静,而是智慧使他明了世事,世上没有东西能骚扰他的心境,因此自然归于平静安宁"心平似镜",人的心境平静了,能鉴照天地之精微,还可以明察万物的之奥妙。故心静者智。 ----《快乐就好日志总管》
●两个圆珠笔芯,
一个工厂制造。
它们都为主人,
拼将心血消耗。
一个属于秘书,
曾把文件起草。
一个属于诗人,
写了大量检讨。
文件传布四方,
掀起阵阵风暴。
检讨未能通过,
变成“罪证”材料。
秘书升上云霄,
诗人坠入阴曹,
同是白纸黑字,
作用何等蹊跷。
两个圆珠笔芯,
都被抛进荒草。
后人如若考证,
怎知其中奥妙。 ----顾城《两个圆珠笔芯》
●一种教义的有效性不由它的奥妙性、崇高性或正确性决定,而是取决于它把个人隔绝于其自我及世界的彻底程度。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一种教义的有效性不由它的奥妙性、崇高性或正确性决定,而是取决于它把个人隔绝于其自我及世界的彻底程度。
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而是让人去信仰的。“只有对我们不理解的东西,我们才会有百分百的信仰。”一种能理解的教义会缺少力量。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中华文化对多种宗教的包容和融合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不能比的,对于单一宗教国家的民众的单一信仰来比较,我们是信之道,信其中之奥妙--为我所用,简言之:我信你(宗教),但要对我现实有帮助。对宗教的实用主义是我华夏文化圈的历来共识。而外来宗教本土化,是本土宗教道教的强大生命力促成的。道教无所不在你我的生活和节日中--习惯用之而你我不知。这种无形的华夏文化自信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源泉就是我们绵长的历史和文化。
●孤愁先生:仁嘛,仁者无敌,哈,这个“仁”太奥妙、太奥妙了,仁为何无敌呢?仁字是“人”字与一个“二”合并为之仁,这代表一个人做事有二中选择,那就是可为与不可为。素还真:如何下定可为或不可为?孤愁先生:这就依个人的选择,仁者出头是为夫,夫为凡,凡夫也,凡人做凡事,无远见、速理速决;仁者不出头是为天,天为圣,凡事应天而作,远见、远虑,这是二种仁、二种做法,至于你要用哪一种仁,就由你个人去选择了。素还真:劣者明白了。 ----素还真与孤愁先生对话《霹雳布袋戏》
●神魂莽莽归何处,碧水生玄显真形。龙山入云,虫谷深陷,覆压百里,隔天断世,三水膴膴①,堇荼聚首,各守形势。中镇天心有龙晕,龙晕生处相牵连,隐隐微微绕仙穴,奥妙玄通在此中。隐隐是谓有中之无也,微微是谓无中之有也,其状犹如盏中酥,云中雁,灰中路,草中蛇。仙气行乎其间,微妙隐伏,然善形吉势无以复加。献王殪,殡于水龙晕中,尸解升仙,龙晕无形,若非天崩,殊难为外人所破。 ----天下霸唱《鬼吹灯》
●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当领导的总是要显示出在一切重大的事情上都比其他人高明。君王喜欢有人辅佐,却不喜欢被人超过。如果你想向某人提出忠告,你应该显得你只是在提醒他某种他本来就知道不过偶然忘掉的东西,而不是某种要靠你解谜释惑才能明白的东西,此中奥妙亦可从天上群星的情况悟得:尽管星星都有光明,却不敢比太阳更亮。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书》
●在地球的中央,我将把玛瑙
推置一旁,这样我才能看到
你像一名抄写员,用一枝
水笔誊写植物的嫩枝。
世界何其美好!多么奥妙的香菜!
航行过甜蜜之域的船只何其幸福!
你或许是,我或许是,一块黄玉。
钟声里不再有冲突纷争。
什么都没有,除了随心所欲的空气,
御风而行的苹果,
森林中多汁液的书本:
在康乃馨呼吸的地方,我们将
着手缝制一件衣服,一直穿到
和胜利的吻一样天长地老。 ----《一百首爱的十四行诗》
●不在其位的权朮应用,其奥妙更有益于身心。 ----谁解沉舟《情舟记》
●如果你在众人六神无主时,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你在被众人猜忌怀疑之日,自信如常,而不是妄加辩论;
如果你有梦想,又不迷失自我;
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走火入魔;
如果你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与色,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
如果听到自己说出的奥妙被无赖歪曲成面目全非的魔术而不生哀怨;
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受天灾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也不肯放弃;
如果你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还是冒险一搏,哪怕功名化为乌有,即使惨遭失败,也仍要从头开始;
如果你与村夫交谈而不离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献媚之颜;
如果
●做官六字真言:“空、恭、绷、凶、聋、弄”。此六字俱是平声,其意义如下:1.空,即空洞的意思。一是文字上,凡是批呈词、出文告,都是空空洞洞的,其中奥妙,我难细说,请到军政各机关,把壁上的文字读完,就可恍然大悟;二是办事上,随便办什么事情,都是活摇活动,东倒也可,西倒也可,有时办得雷厉风行,其实暗中藏有退路,如果见势不佳,就从那条路抽身走了,绝不会把自己牵连着。2.恭,就是卑躬折节,胁肩谄笑之类,分直接、间接两种,直接是指对上司而言,间接是指对上司的亲戚朋友、丁役及姨太太等类而言。 ----李宗吾《厚黑学全本》
●枯叶蝶
奥妙的世界,浩瀚的宇宙,我的心像一只枯叶蝶,伪装,伪装。
什么时候,我已不会简单的笑,恒星组成的星系,哪一个只属于我属于我。
我想,我依然可以绽放我的翅膀,待我破茧成蝶,少年可否在那盛满阳光的蓝天下,微笑,
也许,我不会拥有明天,带我会带着我的信念,飞舞,飞舞。
终有一日,我会飞到你的身边,摆脱虚伪的枷锁,绽放出,纯真的笑容。待到流年似水般,樱花烂漫时。
相信我,相信我。
●老子精炼奥妙,庄子汪洋恣肆,孟子庄严雄辩,墨子质朴生动,韩非子犀利明畅,荀子严密透辟,孔子圆融周到。
●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首歌,每一天每一片断都是这首歌的一部分,只不过因为我们往往不懂曲子的繁复奥妙,离开了品味的心情,忘了自己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美妙和赞美。
●在嘈杂和匆忙中,平静的前行吧,
避开大声说话和好斗的人,他们是扰乱人性之人。
无论自己的事业有多卑微,维持对它的兴趣,
在一生多变的命运中,它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
你是宇宙的孩子,身份不次于树木和星星,
身处这里是你的权利,不管你是否明白它们的奥妙。
在生命的烦嚣和困惑中,要保持心灵上的安宁,
不管经历多少伪善、苦役、和破碎的梦,世界依然美丽。
美国律师迈克·埃哈曼,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一首诗却突然走红。我们引用这首诗中的几句,送给自己。 ----迈克·埃哈曼
●此等变迁虽看似甚觉浅薄,却不妨其奥妙的意味。因为人生就是这些浅薄的现象所构成的,变换了它们,即变换了吾人的人生观。 ----林语堂《吾国吾民》
●快,我们要去一个疯狂世界。
那要怎么去?
你忘记了我们的超级大炮了吗?
那你会照顾好我们吗?
放心,有我在~!
我想知道宇宙的奥妙~
好,出发~ ----我们的疯狂世界
●明月的故事
我和明月是一对恋人。
深夜里,我赤裸裸的窥探她,
她的娇羞与美貌,
我尽收眼底。
她的浓妆与素颜,
我心知肚明。
她是一个温柔的女子,
每每难寐之时,
抬头总有她带着微笑的脸庞。
她会俯下身轻轻吻下我的额头,
我竟像孩子一样乖巧,
欣喜的捂上了双眼。
她拍打着我的脊梁,
抚慰我的忧伤。
她触碰着我的心弦,
弹唱着我的思念。
她说,睡吧,睡吧,明天又是一个新的模样!
我和明月有好多故事,
三天三夜也道不尽其中的奥妙。
你若有兴趣,
请来到我的梦里看看,
她的温柔,她的博爱,她的美丽不可抵挡!
●此处直须直下肯定,直下承当,绝不能绕出去用任何曲说以拨无之。若说真实,这里 就是真实。若说高明奥妙,这里就是高明奥妙。
●皇帝爱“才”,他对左棻并没有男女之情。可晋武帝忘了,左棻也是他的妃子,即使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也应该有男女欢愉吧。但是,左棻极少得到宠幸,除了貌丑,更重要的是晋武帝宠幸妃子有一个“爱好”,他让羊车拉着他自己在后宫乱逛,羊车在哪位妃子宫门前停下,他就按照羊的选择夜宿其宫中。这办法有“创意”,却透着荒谬劲。明白其中奥妙的嫔妃,每天总是准备着鲜嫩的绿草,偷偷地撒在宫门外,等待羊儿来啃草……但左棻对此不屑于顾,因此得到宠爱的机会更加少有。 ----江晓英《才女集》
●鲸鱼是具有压倒性气势的生物。就像我们注视着小蚂蚁求生的样子,对巨大的鲸鱼,也是一样感动。但比起赞叹生命的奥妙,我想感动我们的,是哪超越鲸鱼一生,永无止境的时间长流。因为它串联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进化、地球以及整个宇宙。
……
旅行接近尾声的某天晚上,我们划着皮筏出海夜游。附近有几头座头鲸,海面平静如镜,只听得到座头鲸喷水的声音。每当船桨划入水里时,海就发出像夜光虫一样青白色的光,受到惊吓的鱼群被那不可思议的光包覆住,然后潜入阴暗的海里。那光仿佛告诉我们这片海的丰饶,我们就像在梦境似的,继续划着皮筏。 ----星野道夫《在漫长的旅途中》
●命运既然如此奥妙,那么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呢?1、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空无自性,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坏的命运可以借著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像小沙弥增长福寿,就是有名的例子。
●那些散落在宇宙的发着幽微光的语言啊,哲理的奥妙,历史的厚重,乡间的自然淳朴,大都会的浮华。无意有意间透出妙趣横溢的言语。
●书写的奥妙,或在于发自灵动而非建筑堆砌。特别在天心交感之际,自然端坐几前,轻握一枝笔,任字句自灵台悠悠流泻,娓娓通关而出,如蝶之乘风,似玉之生烟,点滴律动都伴着心跳呼吸温度,乃至情意综所不及之处,直到氤氲渐散,墨痕渐冷,徐徐显像的——无论是一首诗,一篇文,一封情书,或一部著作,世人看到的,惊叹的,无非这么多,我感动的却是那股无形无色无影无声,凝聚了当下的精魂血魄,虽历千载百代而不歇不化的,气场。令人激情,也为之销魂。
●人生求刻,意境要好,功夫要老到,不能信手涂鸦,不能浮皮潦草,不能偷工减料,不能粗制滥造。不然,稍一疏忽,意境全无。信手拈来,在于用心不分,乃凝于神;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在于熟知肌理,小心翼翼。寻常功夫不寻常,奥妙无他,就是精益求精。 ----王晓河《人生求“刻”》
●唯有平常的事物才有深意,除此,那是奥妙、神秘。奥妙神秘,是我们自己的无知,唯有奥妙神秘因我们的知识而转为平常时,又从而有望得到它们的深意。 ----木心《木心作品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