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梁衡的名句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梁衡的名句摘抄

2018-09-26 20:17: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梁衡的名句摘抄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 ----梁衡《觅渡》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 ----梁衡《把栏杆拍遍》

  ●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梁衡《觅渡》

  ●人之于世,诚搏一气也,气壮则身存事成,气馁则人亡事败。 ----梁衡《桑氏老人》

  ●思想这面铜镜总是靠岁月的擦磨来现其光亮。 ----梁衡《觅渡》

  ●但幸福又是个动态的东西,如想要独立高峰,就只有一座接一座去攀登,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享受。 ----梁衡《觅渡》

  ●常人之心,年月可观;哲人之心,世纪方知。 ----梁衡《觅渡》

  ●宠而不惊,弃而不伤,丈夫立世,独对八荒。 ----梁衡

  ●自古都是心胜于兵,智胜于力。 ----梁衡《觅渡》

  ●精英之浮,才真正是社会的危机。 ----梁衡《人民日报》

  ●人生又像一支蜡烛,每时都在做着物与光的交易。 ----梁衡《觅渡》

  ●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线。 ----梁衡《青山不老》

  ●山水毕竟是无言之物,一般人耐不得这种寂寞,总要附会出一些故事来说。 ----梁衡《觅渡》

  ●青山是不会老的。 ----梁衡

  ●它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就是美。 ----梁衡《觅渡》

  ●那么,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冷静思考。所以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梁衡《把栏杆拍遍》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世事沧桑不由己,唯有静观待变时。 ----梁衡《觅渡》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 ----梁衡《觅渡》

  ●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 ----梁衡《把栏杆拍遍》

  ●神仙虽好,没有烟火。 ----梁衡《觅渡》

  ●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梁衡《青山不老》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梁衡《夏感》

  ●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个难忘的岁月。我稍一闭目,还能听到雷鸣电闪,山摇地动。 ----梁衡《百年震柳》

  ●但上苍欲成其名,必先夺其情,苦其心。 ----梁衡《觅渡》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梁衡《夏感》

  ●以读书为支撑,教师可以立足于课堂,从从容容地播种传道;以读书为信仰,教师可以坦然而宁静,明朗地面对人生;以读书为生活,教师可涵养自己丰富的情感、健全的理性、敏锐的判断和不竭的创造力;以读书为己任,才可以使教师的生命之树常青,无声 地润泽学生也默默地葱茏自己。 ----梁衡《教师与读书》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在石头上所体现的最好标志就是一块石头由加工其他产品的工具变成被其他工具加工的产品。 ----梁衡《觅渡》

  ●大胜之后他别无奢求,推开窑门对警卫说,只要吃一碗红烧肉。 ----梁衡《觅渡》

  ●人生就像一支蜡烛,每时都在做着物与光的交易。
但是总有一部分蜡变成光和热,另一部分变成了泪滴。 ----梁衡《年感》

  ●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 ----梁衡《觅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