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冯骥才的美句摘抄
●小买卖也有大风度,大买卖也有小家子气,这完全因人而异。 ----冯骥才《在维也纳买古董》
●任何旅游者都有同样一种心理,希望自己能碰到和发现一些意料之外、新奇特殊的事情,这比向导指着一座举世皆知的纪念碑,向你诉说它的历史有趣得多。 ----冯骥才《伦敦生活》
●思维的世界本无定势,就看哪股力量更具生命的本质。 ----冯骥才《珍珠鸟》
●念书得信书。他连念书的人能耐还是不念书的人能耐都弄不清,那还会有念书的心思? ----冯骥才《俗世奇人》
●被人指出丑陋之处的滋味并不好受。 ----冯骥才《中国人丑陋吗?》
●历史走得太远,连背影都看不到了。 ----冯骥才
●时间对生命用减法,对生命创造的却用加法。 ----冯骥才《灵魂的巢》
●巴黎是个只修不改的城市。
它的街道不变,房子不变,门牌不变,如果一幢房子倾圮,便把它的门牌与相邻房子的门牌连起来,如30-32。我所居住的公寓的门牌就是16-18 RNE SUGER,它说明这里曾经还有一座古屋,不知在哪个世纪与我这座公寓合并一起了。故而一封一百年前寄往巴黎的信,辗转曲折,最终也会送到目的地。
哪个城市也能这样与历史通邮? ----冯骥才《拉丁区,我们那条小街》
●这一生,最幸福的事,便是牵着你的手一起走过。当尘世烟火慢慢沉寂;当指尖浮华逐渐消散,你依旧如此牵着我的手,岁月老了,情还在,原来我生命中最美的时光,是从遇到你的那一刻开始。 ----冯骥才《择一城终老,携一人白首》
●年近七十岁的老夫老妻,相依为命地生活了四十多年。大大小小的架,谁也记不得吵了多少次。但是不管吵得如何热闹,最多不过两小时就能和好。他俩仿佛倒在一起的两杯水,吵架就像在这水面上划道儿,无论划得多深,转眼连条痕迹也不会留下。 ----冯骥才《老夫老妻》
●店主是位老人,西服的款式很老,甚至有些破旧,胸前摇晃的一条怀表链已有些发黑;然而他的气质却十分儒雅,人瘦体弱,动作迟缓,一双蓝色的眼睛柔和而空蒙。他在店中,与他的古董完全风格一致,融为一体,好像他是从某一幅画中走下来的,或者退一步,又回到那个残缺和鎏金的镜框中去。 ----冯骥才《拉丁区,我们那条小街》
●我喜欢旧书,旧书和新书的意义不同,新书让你进入未知的世界,旧书却常常叫你自愧于知之有限。你会恍然大悟,原来今天奉为神明的那些话,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 ----冯骥才《拉丁区,我们那条小街》
●思索自己存在的价值
思索自己要为了何种价值而努力
思索自己毕生遵循并为之奋斗的准则 ----冯骥才《择一城终老,携一人白首》
●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或一个国家与民族),一定不只是爱他的优点,而是爱他的全部。 ----冯骥才《阿列克和他的乡村别墅》
●最好的假花像真花,最好的真花像假花。 ----冯骥才《伦敦生活》
●再一日,身边使唤的小僮对他说,外头风传,状元楼里最大的偷儿不是别人,就是那个打老家带来的胖厨子。据说他偷瘾极大,无日不偷,无时不偷,无物不偷,每晚回家必偷一样东西走,而且偷术极高,绝对查看不出。冯五爷不肯相信,这胖厨子当年给自己父亲做饭,胖厨子的父亲给自己爷爷做饭,他家的根早扎在冯家了。倘若他是贼,谁还会不是贼? ----冯骥才《俗世奇人》
●一个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民族的财富的人,谈起爱国就不免肤浅和盲目。 ----冯骥才《在旧梦中甜睡》
●写完了这一组小说,便对此类文本的小说拱手告别。狡兔三窟,一窟必死;倘若再写,算我无能。
话到此处,已然兴尽。再无言之欲也。 ----冯骥才《俗世奇人》
●后这知的人像白纸格地声了事彼此相似,有识里比可才风像书籍一了事各不相同。 ----冯骥才风种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地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 ----冯骥才
●“我真想回去看看!”——这是我遇到的许多华侨商人、店员、画家、大学教授们共同而迫切的心声。 ----冯骥才《伦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