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孙子兵法》好段摘抄
1、以计代战,一当万
2、兵者,诡道也
3、未料胜, 先料败
4、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得算多也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 ----孙子
5、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武
7、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孙子
8、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9、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孙子
10、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孙子
11、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 弓广 弩,节如发机。 ----孙膑
12、杀一人使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使万人悦者赏之! ----孙子兵法
13、“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14、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15、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16、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贻。
17、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孙子
18、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 ----孙膑
19、善胜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
20、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孙子
21、故知胜有五:知可以与战、不可以与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孙子
22、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孙武
23、鸟起者,伏也。 ----孙子
24、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
二曰天,
三曰地,
四曰将,
五曰法。
25、静以幽,正以治。
26、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善于创造有利“势”的将领,指挥部队作战就象转动木头和石头。 ----孙武
27、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 ----孙膑
28、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29、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30、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