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物经典的句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人物经典的句子

2021-05-07 11:01: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物经典的句子

  编者按:那些美丽的梦幻的人物描写

  ●其实也无需深思,归根结底,恐怕还是两人生前的地位使然。史可法是南明弘光朝的兵部尚书,而阎应元只是一个小小的典史。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大人物能以气节自许,便相当难能可贵,而小人物则合当提着脑袋去冲杀。阎应元站在江阴城头上回答清将刘良佐的劝降时,有一句地道的大白话:"自古有降将军,无降典史。"阎应元是个粗人,他不会故作惊人之语,但这句大白话却石破天惊地撩开了历史的面纱:太平盛世,天下是达官贵人的天下,可到了国将不国的时候,天下便成老百姓的了。 ----夏坚勇《湮没的辉煌》

  ●由此而言,每一个真正的独立、自为思考的思想家就这一方面而言跟王侯相差无几:他的表达单刀直入,从来不会躲躲闪闪、畏首畏尾;他的判断就像君王签发的命令,同样是发自自身充足的力量,同样是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这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家并不会乖乖地采纳权威的看法,就像君王并不接受命令一样;相反,他只承认经自己证实了的东西;相比之下,思维庸常的人,头脑受制于各种各样流行观念、权威说法和世俗偏见;他们跟默默服从法律秩序的普罗大众没有两样。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孟子和庄子一样认为我们已经失掉了一些东西,哲学家的任务是去发现并取回已经失掉了的东西——据孟子的见解,这里所失掉的便是“赤子之心”。这位哲学家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一个小小的典史,按今天的说法,最多不过相当于一个正科级的县公安局长。在那个民族危亡之秋,率义民拒24万清军于城下,孤城碧血81天,使满清铁骑连折三王十八将,死75000余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百姓幸存者仅老幼53口。如此石破天惊的壮举,在黯淡而柔靡的晚明夕照图中,无疑是最富于力度和光彩的一笔。 ----夏坚勇《湮没的辉煌》

  ●当女人爱时,男人当知畏惧:因为这时她牺牲一切,别的一切她都认为毫无价值。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我爱那一种人,他们不向星空的那边寻求没落和牺牲的理由,他们只向大地献身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叫时是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你后人的梦。 ----卞到子琳《断章》

  ●平心而论,史可法不是军事家,这位崇祯元年的进士,其实只是个文弱的儒生。儒家历来信奉的是"修、齐、治、平"之道,这中间,"修身"是第一位的。史可法个人的品德修养毋庸置疑,一个颇有说服力的例证是,他年过四十而无子,妻子劝他纳妾,可法叹息道:"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终于不纳。这样洁身自好的君子,在那个时代的士大夫中相当难能可贵。若是太平岁月,让这样的人经纶国事自然没有问题,但偏偏他又生逢乱世,要让他去督师征伐,这就有点勉为其难了。在浩浩狼烟和刀光铁血面前,他那点孱弱的文化人格只能归结于灭寂和苍凉,归结于一场酸楚的祭奠和无可奈何的悲剧性体验。 ----夏坚勇《湮没的辉煌》

  ●多年之后 你在诗中质疑爱情
却还记得那棵开花的树 落英似雪……
美 原来等候在爱的边缘
是悄然坠落时那斑驳交错的光影

是一瞬间的分心 却藏得更深

原来人生只合虚度
譬如盛夏疯狂的蝉鸣 譬如花开花谢
譬如无人的旷野间那一轮皓月
譬如整座松林在阳光蒸腾下的芳香
譬如林中的你
如何微笑着向我慢慢走来 衣裙洁白
依旧在那夏天的风中微微飘动
仿佛完全无视于此刻的 桑田沧海 ----席慕蓉《在黑暗的河流上》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湘行散记》

  ●那些把一生都花在阅读并从书籍中汲取智慧的人,就好比熟读各种游记以细致了解某一处地方。熟读某一处地方游记的人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关于这一处地方的情况,但归根到底,他对于这一处地方的实质情况并没有连贯、清晰和透彻的了解。相比之下,那些把时间花在思考上的人,却好比亲身到过这一处地方的游客: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自己说的是什么;对于那一处地方的事情他们有一连贯的了解,谈论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是如数家珍。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人物经典的句子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