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认识自我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如何认识自我

2015-06-11 作者:蝈蝈 来源:蝈蝈投稿 阅读:载入中…

如何认识自我

  雅典有一座戴尔菲神殿,上面刻了两句话,其中一句广为人知,就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经常以此自省,同时也藉此刺激别人。两千多年以来,这句话依然闪着耀眼的光芒,让人有所沈思。

  为了「认识自己」这个目标,人类动员了一切力量,向宗教信仰寻求启示,向自然科学俯首称臣,同时也在文学、哲学、艺术的领域中使尽浑身解数。但是成果依然有限。今天面对一位青少年询问「如何」认识自己,我们还是觉得为难,只能请他去做性向测验或心理测验,或者与他谈谈星座血型、八字,只差不好意思劝他去算命了。

  何以如此?因为人生充满抉择的机会,从意念初起到付诸行动,都会使一个人判若两人。自我既然拥有这样的变量,又要怎么界定其真相呢?传统以来,我们侧重的是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如身家调查与背景分析等。可是过去对未来的影响却可能出现正反两种极端;譬如一个受尽穷困煎熬的人,将来可能变得视财如命,也可能乐于仗义疏财。

  孔子提出比较周全的方法,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我们以此反省自己,兼顾「现在、过去、未来」三个向度,应该可以得到较为完整的信息。我在此要特别发挥的是「察其所安」这一部分。

  「我的心安于什么情况?」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设想另外三个问题:一、什么事使我感动?二、什么人使我羡慕?三、我对自己满意吗?以下分别加以探讨。

  什么事使我感动?

  社会上每天发生许多事,透过媒体展现在我眼前。有些事使我特别感动,因为它唤醒了我心中潜藏的愿望。这些愿望中,有的是人类共有的,有的是自己特有的;无论如何都提供了自我认识的线索与良机。

  譬如,硅统企业老板杜俊元先生,在两年间捐出总值二十八亿的资产给慈济基金会。「慈济」二字已成为善行的代表,因此杜先生是在捐钱行善。事实上,每天都有人在捐钱行善,只是很少看到这么大的手笔而已。换言之,「有钱人捐款」这件事使我感动。因为少见,所以特殊。

  美国作过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指出:当社会出现危难事件时,穷人比富人更积极也更乐意捐钱。也许一个富人所捐的数目超过一万个穷人的努力,但是重要的是那份心意。有此心意的人越多,社会中的风气就越淳厚。问题是:在经济繁荣而穷人日少的台湾社会,像捐钱这种善行到底要靠什么族群呢?杜先生的一笔巨款唤醒了大家,认识到金钱的更大价值在于表达人心的善念。(情感故事 www.wenzhangba.com)

  记下每一次受感动的事件,内心的自我形象就会期许自己起而效法,并以行动来落实。

  什么人使我羡慕?

  台北市政府调查摊贩的营收情况,发现有三成摊贩年收入在二百万元以上。这个消息并不让人惊讶,只是再一次证实了我们常有的印象。从事摊贩行业的,只有百分之二愿意接受辅导转业。这表示这个行业确有值得羡慕之处。二百万是远超过教授薪水的待遇,但是未必会让所有的人羡慕。摊贩的工作即使收入不错,我们也不能忽略业者的辛劳以及工作性质的乏味与单调。

  谈到羡慕,很难不联想到偶像崇拜。在日本曾经造成风靡的是「宇多田现象」,无数百姓把一位当时十六岁的高中女学生当成了偶像来崇拜。宇多田光小姐是在美国出生的日本人,从小在父母的细心栽培下,表现过人的才艺,可以自己作曲填词加演唱,英文又说得与美国人一样好。她的第一张唱片出版后,销量是七百万张,几乎成了日本人的国宝,因为人们心中想的是:日本终于出现了一位未来的国际级巨星。这是标准的崇拜例子,但是未必可以激起一般人的学习意愿。

  羡慕则不同,它能使人在心中自问:我能变成像他一样吗?所谓「有为者亦若是」,就是这个意思。

  我对自己满意吗?

  面对这个问题,存着一个吊诡。我若对自己的现状满意,表示我缺乏奋斗上进的意志;那么我应该对自己不满意吗?反之,我若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表示我还有成长与改善的空间;那么我不是应该对自己满意吗?

  困难在于:许多人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但是又不知如何着手去努力。这里需要的是自我剖析。首先找出不满意之处,看看它是由于与人比较而来的,还是由于远离了年轻时的梦想。若是前者,则须同时注意另一型态的比较,因为世间总有不如自己的人或比自己更委屈的人。若是后者,则须进而思索何以无法实践昔日的梦想。

  其次,不满意的判断不仅不能流入情绪中,造成怨天尤人的习性,反而要从事正向的反省,问自己:要怎么样才会对自己满意?从不满意中找出对立的条件,答案不正是走向满意吗?既然厘清了如何才可满意,那么人生的路不是会豁然开朗吗?

  以上三个问题所带来的省思与答案,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定论,因为人生的变量依然存在。但是,至少它们提供了大致的蓝图,可以让自己按部就班去下功夫。毕竟再怎么正确而有效的认识自己,也不能取代脚踏实地的具体行动。戴尔菲神殿上所刻的第二句话是:「凡事皆勿过度」。意思是提醒我们在行动时保持稳定而中和的心境,以谨慎而谦虚的态度去进行自我实现的大业。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如何认识自我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