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烨人生 : 名丽场 . Ⅲ》读后感锦集
《烨烨人生 : 名丽场 . Ⅲ》是一本由周宏翔 著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 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烨烨人生 : 名丽场 . Ⅲ》读后感(一):五年时间,这个王冠应该给作者本人戴上。
《名丽场》从第一本到第三本,五年时间过去了。
五年前我刚毕业,还是个毛头小子。我欣赏王爷的果敢跟霸气,她为自己搭建方寸的原则,用自己的实力做着一个洒脱的人。那时候我也一样,认为自己是不同的,是可以不同的,把信仰跟边界当成一件了不起的事。五年时间过去,我也跟王爷一样,逐渐长大,逐渐妥协,逐渐周到跟收敛。
不是说改变了初心,而是说当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时候,随着我们阅历不断丰富,认知的边界不断扩张,我们会渐渐明白自己的渺小,并且接受自己不会永远成为主角这件事。五年前的王爷无所不能,所向披靡。五年后的王爷终于有了迷惑跟未解,终于从一次又一次的聪明的周旋中坠入了更大的圈套,更昏暗的人心。
在我心中,第一本书的主人翁是王爷,第二本书应该是厉如花,第三本书其实是姜楠。周宏翔通过三位主人翁的视角切入每一部的故事,最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国际快消品发展史。从最初的职场之道,到往后的人性剖析,周宏翔的笔法愈加醇熟,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更加立体老练。作为一位写作者,我深切的知道要塑造这么多的人物,并且让每一个人物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太不容易。周宏翔在文章结构的把握上十分在行,这点需要天赋,对于人物骨肉的塑造,我又看到了很多名家的影子,这些年他一直在进步,技巧在进步,视野在进步。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应该要表达什么,我们写的应该是命运。一本好的小说,应该要让人看到人物的宿命感。我很开心看到这个系列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宿命。
说到这,我已经开始期待他的下部作品了。
《烨烨人生 : 名丽场 . Ⅲ》读后感(二):阅读体验爽爆!好看!!!
今年,我几乎没有看什么书,但是这两天我却一口气看完了周宏翔的名丽场3《烨烨人生》。依旧是那句从看完第一本说到第三本的话——好看,整本书没有一个字的废话,一气呵成特别得顺畅。
这一本依旧是以王烨为主角,以国际著名服装公司BUNK为背景的职场故事。我看过很多的职场故事,很多职场故事其实都是披着职场外衣的言情故事,关于职场的内容一笔带过,百分之90的内容都是所谓的情情爱爱。而名丽场系列却不一样,从第一本到这一本,我一直都被书里各种服装行业的专业知识给震惊到,如果不了解周宏翔,我一定会觉得这本书是一个在服装公司工作了好几年的人写出来的。我想在整个系列的创作过程中,周宏翔一定为此做过很多的功课,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这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职场小说。
相比于前两本,这一本的《烨烨人生》加入了新的人物,小说一开始就是从谢歆、姜楠两个实习生开篇的。群像故事特别难写,人物多了副线多了,很多作者经常容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但是周宏翔没有。无论是新加入的人物还是从第一部走到第三部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为整个故事的推动所服务的,每一个人就像一台机器上的各种零配件,缺少了其中一个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我喜欢《烨烨人生》紧凑的故事情节,这让我在拿起书的那一刻就舍不得放下并忍住想知道故事的结局。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过山车,在我觉得这个情节应该已经是故事最高潮的时候突然又来一个更加紧张、刺激、劲爆的情节。这个故事,你不看到最后,永远不会知道谁是猎人谁是猎物。这样的阅读体验,真的非常得过瘾。
最后,说一点感性的吧。其实从第二本开始,我就隐隐觉得郭靖是喜欢王烨的。果然在这一本里,从唯一的联系人到那个深夜的拥抱到最后的结尾跑出去想要勇敢地说出自己一直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我竟一时间很感动。真的很喜欢这个结尾,突然戛然而止,但又浪漫而意味深长。就像这个季节的上海,黄色的梧桐树叶缓缓飘落,是文艺、是浪漫、是不可言说的美好。
《烨烨人生 : 名丽场 . Ⅲ》读后感(三):闪闪发亮的人生
刚和周校长互道了晚安后,不知怎的脑海里一直都是他那句“六年了诶”。这四个字仿佛是语音一般,带着感慨带着惊叹,一直循环播放在我的身体里。
转眼六年了,再回忆初相识,快二十年前了。也对,我也已经不再是眺望晚霞就会突然感伤青春的文艺少女了,现在我的小孩子都已经可以和我理不直气也壮的吵架了。时间一直很公平,有人长大,有人变老。
六年前第一本《名丽场》突然出现在各大书店的热销榜上,再到《欲戴王冠:名丽场II》,直到现在这本《烨烨人生:名丽场III》,在平行空间里的王爷完美蜕变,踏出沼泽,闪闪发亮,故事在我不知道的时空里痛快继续。
我相信你们看到实体书排版的时候也会觉得“啊字好多啊”,周校长不卖弄,真的是来讲故事的。
这回姜楠作为暗线里的角色非常饱满惊艳,杀伐果断的人设光芒几乎要盖过王爷,甚至王爷处理和小倪总感情问题的时候,隐约有点渣渣的气息。和周校长探讨了几句,也觉得姜楠出彩到可以一直引领着读者的情绪,而且控制着故事的节奏和走向。但我仔细回味了一下故事,倒觉得王爷的人设细节更贴近真实生活。
王爷作为新人时,保持自我、和资本们正面对峙的样子自然令人快意,但现如今她也在职场摸爬了数年,作为SV的她,再分毫不让、独善其身还能全身而退的话,那主角buff稍微有点开大了。人都是会变的,职场里的人更是,格子间里的明争暗斗,或输或赢都会让你成长。偶尔的妥协和让步也不应该是你们对王爷失望的理由,她也可能是你,你也可能成为她。
这样一来我也理解了她在面对感情问题上冷处理的渣男行径。工作上可以冷硬简单见招拆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果有了私心,就会瞻前顾后,会举棋不定,所以在她不擅长的感情领域,她潜意识里就化身逃避型人格。还好小倪总仿若忠犬一样的存在,请给我狠狠幸福起来!(CP粉大旗摇起来了)
故事里她们闪闪发亮的人生真是酣畅淋漓。
这回真的要去睡觉了。
大家晚安,希望你们也能在故事里找到你们想要的共鸣。
最后,这本书真的好看,预祝新书大卖!
朵她
2021.9.19 凌晨
《烨烨人生 : 名丽场 . Ⅲ》读后感(四):最值得被见证的,是校长本人的成长与“野心”
回望了一下,发现读完《名丽场1》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自己一共去拜访过校长两回,而关于《名丽场》的最新情况是每次见面都一定会被讨论的话题;直到今天,看着这部完结篇最后一页的“全文完”,突然有点百感交集。
如果你问我,最想把《名丽场》系列安利给什么样的读者?我的答案一定是,优先安利给有一定悬疑推理/武侠小说阅读经验,并且还没有迈入职场的人。这个时候你一定会好奇,这类读者真的跟这一套小说在一个画风内吗?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一套大几十万字的三部曲中所蕴涵的内部关键词是女性、职场和人性博弈,但在外部,其实还有属于作者本人的两个字,这两个字在我阅读《欲戴王冠》的后半段和整本《烨烨人生》时不断闪现,它们便是“野心”。
犹记得《欲戴王冠》的最后,随着丁善正的复仇计划和于飞虹的秘密被同步揭开,校长几乎以一种悬疑小说式伏线回收法全面打开了故事格局,而王爷最后的那场梦也完成了贯穿内外部空间的文学致敬,这一切都完全拔高了书的纬度,这是相对破碎的第一部完全没有做到的事情。
而到了这部完结篇,校长除了继续丰满人物群像与编织更加多线头的故事情节,还非常巧妙地引入了新的视角。事实上,最初看到姜楠登场时是有一点点摸不着头脑,甚至觉得这条线头是多余的。但读到最后,我忽然发现她才是整本书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人,可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反复思考着各种可能性,是因为她以一个偏负面的形象登场吗?是因为她成为了主人公们的对照组吗?是因为她有意无意的搅动了整本书的宿命感吗?我想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在于,她是一个切口,而我们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身边人的影子和一条精彩的弧光(详细的情节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看。)
说了这么多,你一定会问,这本书难啃吗?事实上,在阅读完结篇的过程当中,我的确费了很大的精力去再一次捋清人物与人物间的关系链条,因为这本书的体量实在够大,线索也实在够多,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被吓到,因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校长对于叙事节奏的把控力有了再一次的升级,他真的越来越知道该如何在拓宽格局的同时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并且在最后将线索回收,尽管依旧有瑕疵,但也绝对可以证明他心血的付出与能力的进步。
另外一方面,我相信也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篇幅去讲述一群中年人的悲惨遭遇和职场角力,而不是重点写写更好卖的情节,比如王爷、倪晕和郭总的“三角恋”。但其实在我看来,于飞虹、林丹、高娜、田晓明、Linda、丁善正...等“配角”才是整本书真正的妙笔,不是说主角三人组不好,只是Ta们都还相对年轻,还更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仰,但也就相对更容易在这个庞大的群像描写系统中显得不那么有人味儿。反而是这些所谓的配角,当TA们的过往一点一点被揭开,当我们窥探到TA们人性中的“丑陋”与秘密,我们反而能更加与TA们共情,进而为Ta们或卷入洪流,或抵抗宿命的种种选择而感到动容。
最后做个总结吧。熟悉校长的人都知道,这个系列脱胎于他12年被一家日企(当然也就是书中BUNK的原型)派到上海做服饰工作时的三年经历,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似乎可以猜测,就在校长最终做出辞职选择的瞬间,另一个平行宇宙诞生了,而在这个平行世界中生活的人们,开始与我们的世界发生纠缠。第一部里,我们只能透过一点点的裂缝去窥探Ta们,无论如何,总是觉得缺了些连贯的线索和人物的血肉;到了第二部,随着裂缝的洞口逐渐变大,伏线越来越密、人物越来越多,校长也更加游刃有余的完成了世界的建构;而在这部完结篇中,我们终于看到了那张名为“命运”的、被撒向那个世界的大网,和被笼罩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Ta们。
在这横跨将近十年的旅行中,我们共同见证了Ta们在上海这座迷人的城市和并不迷人的职场中摸爬滚打、明争暗斗的印迹(而非在一个架空的世界里单纯的谈情说爱),但其实,最值得被见证的,反而是校长本人的成长,他书写着TA们的故事,TA们也在反向推动着他笔耕不辍的敲打键盘,用几十万个文字为刃,刺近现实、掀起巨浪。所以,就像校长在To签里写的那一句话:“感谢这个故事对我们的陪伴。”
另外,衷心的祝福这本完结篇在正式出版后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