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最好的样子,就是陪着妻儿去菜市场买菜
我的日记--第1317天
2018年5月8日,天气晴。
早10点,一家三口出门,目的地菜市场。
在我辞职后,QZ不止一次邀请过我陪着她和儿子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当时以忙为由,拒绝了。
这天,是第一次。
上午10点钟的天气,阳光正好,微风不噪,让人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出发。
路过一商店,QZ进去给巴金买了一盒酸奶。
QZ说,每次带着巴金来菜市场,都会给他买上这么一盒酸奶,而他,也一定会盯着酸奶上的图案看上好一会后才喝。
户外,有人家晒出了鱼干,苍蝇嗡嗡的围着飞舞。
一到了菜市场,QZ如数家珍的和我这说那。这个超市,以往人多的时候都需要排队,今天人不算多;咱来的晚了,要是再早点,菜市场两边地上都是小商小贩,从西到头全是人;你看到南面了么,也是菜市场,太远,咱就不去了。
路过一小店,QZ拿起了一把芸豆干练的问到,这个芸豆多少钱?小贩说,3块。她拿了个袋子,蹲在地上挑选芸豆,我在一旁和小巴发呆,看着人来人往。
路过一家豆腐店,她说,你平时最喜欢吃的东北豆腐,就是从他家买的。
路过一家蔬菜摊,她说,东北的油豆角下来了。
又路过一户蔬菜摊,她拿起一根黄瓜,问,黄瓜多少钱一斤?
小贩答,1.5元。
QZ放下,噘了噘嘴走了,我问,怎么了?
她说,前两天我买的黄瓜,才一块二。
我笑了,看,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
我以前接到买菜任务时,从来都是随便找一户卖菜的小摊,价钱象征性的问一嘴,其实我压根就不知道这些时令蔬菜的市场价位,然后指着我要买的蔬菜说,这个,这个,这个,都给我装一些,要好的啊。
买好到家,QZ问,土豆多少钱?
我说,啊?
QZ问,辣椒多少钱?
我说,啊?
QZ问,怎么西红柿有烂的?
我说,啊?
QZ问,一共花了多少钱?
我说,奥,46元。
黄瓜1.5元一斤贵吗?在我看来,小贩给我报价一根1.5元我都会觉得合情合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也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买这份黄瓜,QZ从头问到尾,1.7元/斤、2元/斤,最后她还是无奈选择了1.5元/斤的黄瓜,4根。
在QZ买黄瓜时,有件趣事。
一位大爷,买完黄瓜,转身发现电动车不见了,他指着身边的这辆电动车问一旁的人,这是你的电动车吗?对方答,是的。他诧异的嘟囔道,那我的电动车呢?
站在原地,他环顾四周,怀疑了人生好久,却突然间发现,电动车停在了离他30米远的地方。
这张他拎着黄瓜,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自行车的照片,让人看了想笑,可又总觉得还有些其它的情绪掺杂在里面。
也许如QZ所说,如果他买了几块钱黄瓜的功夫丢了一辆电动车,该有多上火。
杂七杂八买了好一些蔬菜,有鲜笋、甜瓜、西红柿、芸豆、黄瓜等。
此时的太阳已经有些毒了,QZ说,去公园转转我们就回家。
跟着来到了菜市场附近的公园,这个公园,也是每次QZ带着巴金买完菜后,都常会来的地方。
她说,巴金特别喜欢看广场上的鸽子。
有一个身材健硕的父亲,身上斜挎着女儿那粉红色的水壶,他弓着个身子,正在抓拍女儿喂食鸽子的瞬间。
这个男人,是我在广场上看到的唯一 一个陪着孩子玩耍的父亲,其余的,清一色老人和女人带着孩子。
那一刻我就觉得,这个身高将近1.8米只留给我背影的男人真帅。
和我一样。
路过水池,她说,你看,水里的睡莲开了。
我问,那是荷花吗?
路过桥上,她说,你看,水里有好多鱼。
我说,我小的时候,最喜欢在水里捉鱼。
路过花丛,她说,你看,花开的多好。
我说,我们要离远点,别让蜜蜂再蜇到巴金。
来到一处围了不少人的亭子,她说,这些唱歌的人,每天都来,上次,他们因为唱歌的事,还争执起来。
我索性坐在地上,听着他们唱了好几首。
几首过后,我问,他们唱的是京剧吗?
QZ白了我一眼,说,梆子。
11点20,推着小巴,一路晒着太阳,懒洋洋的向家里走去。
这天的太阳真好,晒的我那原本着凉的脖子舒服了好多。
生活最本真的样子究竟如何?我想大抵就是这样子吧。
为了找一家便宜几毛钱的黄瓜,可以一家三口从东走到西。
与其说是为了省钱,不如说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就像1元钱的硬币,掉在地上,你都懒得弯腰,而在群里抢了个5毛的红包,你也可以兴奋的像个孩子。
如果我没有陪着QZ和儿子来菜市场走这么一圈,我永远不会知道,原来我一直喜欢吃的东北豆腐,是在那家买的;原来QZ每天推着巴金买菜遛弯都要走上这么一个大圈;原来我上班时QZ给我发来的大部分她和儿子的视频,都是出自这里。
生活最好的样子,也许就是这样了吧,父母健在、身体健康、压力不大、年龄刚好、钱还够花,陪着媳妇和孩子,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悠闲的走在菜市场上。
QZ去买西红柿的功夫,我推着小巴,站在菜市场的中间,环顾四周神色各异的人,感受着世间的人生百态。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这才叫生活。
母亲节将至,向每一个日复一日带娃买菜的母亲致敬。
更向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致敬。
昨天的文章:给,你们最喜欢看的我的私生活记录,内含大量高清无码图片和一段41秒的视频~
点赞转发和评论,就是我写下去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