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awawa,别用你的血盆大口侮辱慰安妇。
今天公众号“谷雨实验室”发了一篇长文《情感教主ayawawa和300万种择偶焦虑》。里面提到ayawawa说过的一番话:
这番言论又让网友震惊了。
ayawawa似乎总是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吓,永远有办法挑战人类三观的底线。
我对ayawawa还挺熟悉的。
在青春期的时候,我已经拜读过ayawawa的作品。当时一个在感情上受伤的朋友,正通过ayawawa的体系疗伤。
我是从朋友那里知道的ayawawa,距今也有7、8年了吧。
可想而知她红了多久。
而她的走红生涯,“成功”人生似乎还看不到尽头,她还风生水起着。
她自然会膨胀。
以前她只拿女博士说事儿,说她们嫁不出去没人要。
慢慢地,她已经敢对慰安妇评头论足了。
她的膨胀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几乎是将人性最后一点良知都泯灭了。
我为她的大胆感到震惊,但我对她能说出这番话并不意外。
这其实是她那套强大的价值体系中,终极的体现方式。
你可能对她的体系不太了解,但一定听说过MV和PU。
MV,Mate Value,指的是伴侣价值、婚姻市场价值。
男人的MV和他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有关,简单来说,男人钱越多,社会地位越高,就越好。
女人的MV与她的外表和生育潜力有关,在这个层面来说,女人MV高代表她又年轻又漂亮,听话且能生。MV越高越好。
PU,PaternityUncertainty,指的是亲子不确定性,是男性对后代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来自女人的表现,有没有让男人放心觉得,孩子是自己的。
在ayawawa的体系中,女人最好的竞争力,就是MV高PU低。
你既要漂亮年轻,拥有优秀的基因,又要足够顺从脾气很好,这样你才能得到最好的爱情。
她致力于将女人变成低自尊的洋娃娃。
“谷雨实验室”的文章里,开篇就讲到她在她的情感教育课上做的一件事。
她让课上的其他女孩,评估一个女孩的长相。这个女孩此前给自己打了5.5分。
最后这个女孩给自己打了3.5分。
ayawawa通过这种方式,不停地打压一个女生的自信和自尊。
你长相没有6分,就留长发。
你找不到对象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反省吧,出门去找一个要你的男人并且迎合他。
在她的理论世界里,女人是没有主动选择权的。
有娃粉对此反驳过我:“娃娃是教女人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男人的!”
呸。
她是教你如何去迎合男人的。
ayawawa所说的:“把自己打扮漂亮,早生孩子,不要高攀,不要找凤凰男。”这是在给你选择权吗?这是在打压你的选择权。
她的世界里,女性是为男人乃至社会服务的。女性毕生的价值,就是找一个好男人,迎合这个社会。
这就能解释,她为什么能堂而皇之地说:在战争时期做慰安妇能留下一条命,是女性的性别优势。
她不尊重历史,没有做过数据调查,没看过相关文献。
从慰安妇到性别优势的逻辑,根本说不通,谁能从被凌辱折磨的慰安妇身上看到所谓的性别优势?
与之类似的言论还有,前段时间她在《透明人》采访里说的:
被送走的女孩怎么办?
有什么关系?她有后代啊!
以及今天被删掉的一条微博:
被卖了,女人至少有个后代。
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女人至少有个后代。
女人因为性别不必上战场,虽然成为慰安妇但可以活命。
这就是她眼里的性别优势啊。
我想了半天,即使站在她的体系里思考,也没搞懂这其中的逻辑关系在哪里?
最后只好认为,这就是她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
因为她觉得女性不需要自尊,女性不需要去作斗争,生育能力就是生而为女的最大价值。
所以即使在封建社会,即使被拐卖了,她们也不用觉得悲伤,因为她们还有子宫可以生娃。
在战乱时期,慰安妇虽然饱受折磨,但能活下来就是上天的恩赐了。
可事实上能活下来的慰安妇又有多少?
多少慰安妇受尽凌辱最后还是死了,活下来的下半生又有多痛苦?
用慰安妇的惨痛历史,和战场上士兵的牺牲做比较,究竟居心何在?
这个人血馒头,娃娃姐吃着香吗。
ayawawa微博有三百万粉丝。
这就是她敢如此胡言乱语的底气和原因。
我们对她的言论有多震惊,她坐拥的粉丝力量就有多强大。
即便是亵渎慰安妇,也还有拥护者在评论不断地为她辩护。
“如果你女儿被强奸了,你是希望她活着还是保留贞操。”
“娃娃姐就是想说,活着比被屠杀强啊。”
“你们都是对娃娃断章取义。”
她有足够的底气去对抗反对和抨击的声音。
这些人为什么会不假思索地为她洗白?
因为她们始终觉得,ayawawa的理论会给她们最好的人生。如果她某一个言论被反驳了,可能整个理论体系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二连三地倒塌。
如果这套体系崩了,那她们以此为标准所做出的的行动,都将毫无意义。
她们不仅是拥护ayawawa,更是在拥护自己脆弱的人生。
说实话,现在还有哪个情感博主,能做到ayawawa这个规模?我还真不知道。
ayawawa是聪明人,她在多年以前就正确地评估了市场。
ayawawa对准了一批自我认知较低的女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
果不其然,大受欢迎。
都活了半辈子了,一个号称智商145的人,会不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能说吗?
她很清楚这些话会引起公愤,但她还是去做了。
这就说明这背后有足以抵挡公愤的利益。
她在《透明人》的采访里说到,女权在近几十年内都不会成为主流。
所以她不干“逆流”的蠢事,因为吃力不讨好。她选择适应,顺流而上,并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她一个人做男权社会的依附品也就算了,她坏就坏在,不仅自己想通过妥协以求安身立命,她还要煽动教育一大群女生,一同掉进这个泥潭。
她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却只带领她的拥护者投机取巧,去迎合男权社会以求后报,从不告诉她们如何接纳自己。
波伏娃在《第二性》里写过一段话: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不论在成年还是小时候,他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通常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ayawawa所做的就是不断鼓励女性滑下“极乐”,然后告诉她们:
你不想这个海市蜃楼破灭,那就在这条捷径上面走到死,不然你得到任何坏结果都是活该。
你选择了比自己“优秀”的男人,他出轨了,你活该,因为你高估自己。
你女儿被父亲强奸,你活该,因为你pu太高。
她所有的说法里,女人永远是被动的,被消费的,被赋予意义的。
ayawawa的体系不认为女人应该去创造和斗争。
但事实上,女人有与生俱来的自主选择权。
女人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男人。
可以选择不生小孩,可以选择不结婚。
因为女人是自由的,她们活着有天赋的意义。
她想剪短发,是因为她乐意,不是她颜值超过6分。
她喜欢帅哥,就是因为她喜欢,不是因为她想高攀。
她可以当女强人,也可以回归家庭,但都是因为她的选择,而不是为了PU高低。
她可以既聪明又美丽,因为她自信,她的价值不需要被婚恋与男人定义。
她会爱自己,她拥有爱与被爱的权利。
女人和男人一样,要学习要工作,可以去维权可以选择伴侣。
我们要学的不是如何做一个完美情人,我们要学的是如何做自己。
我们接纳自己的一切。
ayawawa会糊的。
不止是因为她侮辱慰安妇,不是因为被举报封杀。
是因为她这套体系,根本站不住脚。
☰图片来源网络☰
PS:
这篇文章撰写完成之后,我看到了ayawawa就“慰安妇”言论发了致歉微博。
长期以来是要多忽视价值观建设,才会把那些言论发到公众平台?
一个月能重塑这么多年以来的“价值观建设”吗,拭目以待了 :)
今日作者▽
长按二维码认识有趣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