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阳光房 | 有一种艰难,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
音 乐 阳 光 房 / NO.8
主播:纪夏
摄影:Mew
地点:厦门
?
(点击可保存今日阳光日签)
1
今天,来,更新一下你的书单。
在写这一篇节目稿的时候,是五月14号,五月差不多过了一半,这半个月里,完整看完的书有三本,有两本只看了一半。
我感觉这个月很幸运,因为才过了半月我就经历了三个完全不同,却都对我来说很深刻的故事。
第一个很温馨、第二个是一个很痛苦的故事、第三个看似特别平淡,但细细品味会平淡下波澜起伏。
今天和你分享的就是第一个暖心的故事,这本书是我非常喜欢的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新作《清单人生》。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是瑞典的一个小说家,他的处女座《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让我印象深刻。所以在打开这本书之前,我对它是抱有一定期待的,而在合上这本书后,我想说:他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巴克曼曾经在采访中说过:他的故事只关注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10岁以下的小孩,因为他们是最不会在意社会既定法则的人。
而这样一本《清单人生》就是以63岁的布里特-玛丽为主角,这是一个63岁的老太太遭遇命运背叛后第一次离开家寻找自己人生的故事。
2
布里特-玛丽,六十三岁,没有自己的生活。
她身上有很多特点:清单达人、清洁狂魔、对话终结者、循规蹈矩、死板固执。但她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她没有自己的生活。在那63年里,她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在结婚之前,她为了照顾父母而生;在姐姐因车祸去世之前,她为了姐姐而生;在发现丈夫出轨前,她为了丈夫和家庭而活。她就把丈夫的梦当成了自己的梦,把丈夫的人生视作她自己的人生。
布里特-玛丽的人生充满了各种清单,看似井井有条,但这一条条要做的事情里,却没有一件能拼凑成布里特-玛丽的自我。
等到她不为别人而活了,才发现自己的清单人生是如此地空空荡荡。
在松浦弥太郎的一百条生活准则中,有一条是:面临选择的时候,去选更艰难的那条路。
人生有一种艰难,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
63岁的布里特-玛丽,现在就在经历这一刻,六十三岁的布里特-玛丽,现在要向死而生。她选择了更艰难的那一条路。即便她并非自愿,而是被逼的,但从她决定改变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个63岁的老太太。
3
有时候,继续生活下去,比改变容易的多。很多人,宁愿就这么凑合着过,也不想迈出改变的那一步。特别是当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年龄就成了他们不愿改变的理由。
例如:
“年纪大了,学不会了。”
“年纪大了,不想再折腾了。”
“年纪大了,做这些还有什么用。”
一旦知道从头开始有多难,你就很难不想回到原来的生活当中去。而一旦有了这个念头,你就有千万种理由去拒绝改变。
布里特-玛丽的改变从离开她出轨的丈夫开始。
你能想象一个从来没有在外工作过的,且有强迫症、死板固执、情商还不高不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的老太太出门找工作吗?
你更无法想象的是,她找工作的理由是:她担心没有丈夫、没有孩子、没有工作的话,自己哪天死在家里也没有人发现。而死在家里,尸体腐烂,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到邻居。
于是在遭受了劳动就业办公室女孩的各种白眼后,她找到了一份看管废弃娱乐中心的工作,来到了小镇博格。
一个废弃的足球场、一所关掉的学校、一家停业的药房、一家歇业的卖酒商店、一处关闭的医疗中心、一家倒闭的超市、一家关闭的购物中心,还有一条朝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的漫漫长路……
这就是博格,人比卡车多,卡车比工作多,一个因为经济危机将尽废弃的小镇。
布里特玛丽来到这的第一天就被足球砸中了脑门,接着碰上一群野孩子、小混混、酒鬼还有一只老鼠……这都是在她曾经井井有条的生活里从不曾出现过的,这些人的出现将她的生活弄的鸡犬不宁,但人生却在失控中发现了新的选择和新的期待。
你不迈出那一步,永远不知道,你还有那么多可能性。
曾经很讨厌足球的布里特玛丽成了一群小孩的足球教练;曾经笨拙地不知道如何和人交流的她在小镇上成了一个最温暖的存在;还有,一直没有出过远门的她,曾经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她,最后勇敢地为自己做了一次决定,她决定一个人去巴黎。
4
从为别人而活到为自己而活,这中间要经历多少次故事?离开无比熟悉的生活,无比熟悉的人,去一个陌生的环境,重新开始,这中间又有多少挣扎?
巴克曼没有很煽情地去描述布里特玛丽如何思念,如何挣扎。连她的彻夜不眠,黑暗中流泪都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似乎那和白天的球赛一样,是这一天里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但在布里特玛丽看到某件事物或对话时自然而然地总会提到肯特,就知道她对她丈夫的感情有多深。布里特玛丽总会在不经意间就想起她丈夫肯特,还有那些他们在一起的日子。
这是一次被迫的出逃,如果可以选择,她不愿改变。曾经的她是这么想的。
但在故事的最后,她选择了主动改变。
这是一个关于改变和重新开始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寻找自我的故事。到了一定的年龄,人生的所有疑惑几乎都可以全部浓缩成一个问题:应该如何生活?
你可以享受平淡,也可以寻求刺激;你可以追逐名利,也可以甘于吃饱喝足就好。但无论是哪种生活,你不能一成不变,你都要去学会改变。
改变可以发生在许多许多年后的遥远将来,也可以发生在打开这本书的当下。
因为寻求自我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这个问题你18岁时会思考,25岁会思考,40岁会思考,60岁还会思考,并且每个年龄段你都能得到不同的答案。
改变是痛苦的,但不改变会更痛苦。因为不改变就会被改变。而改变意味着主动权在你手上,被改变,失去了主动权的你会更痛苦。
lt;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