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年少不懂司马懿,读懂已是不惑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年少不懂司马懿,读懂已是不惑年

2018-06-01 01:15:15 作者:智者讷言 </span&g 来源:智者讷言 阅读:载入中…

年少不懂司马懿,读懂已是不惑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在中国是一句家喻户晓的话。众所周知,诸葛亮在国人心目中已成为智慧象征,这是文学作品产生社会影响。如果把文学形象还原成历史人物,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一下历史,就不难发现,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其智慧也很了得,不在诸葛亮之下,在某些方面甚至高于诸葛亮。

  《空城计》是歌颂诸葛亮的经典之作,被各种体裁的文学形式不断演绎,这些文学作品为了把诸葛亮这个人物塑造得更加完美,就用司马懿这个反面角色加以衬托,这就给国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诸葛亮鞠躬尽瘁,是智慧的象征,而司马懿优柔寡断,是奸臣的代表。其实,真正的历史并非这样:

  公元前228年,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由于马谡意外失守战略要地街亭,将诸葛亮所在的西城置于万分危险境地。更让人胆战心惊事情是,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直逼西城,而这个时候的西城内只有2500多名后勤士兵,其余还有一堆老弱病残者。更让人急到肚子疼的是,诸葛亮身边只有文臣,没有能征善战的将军情急之下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在万不得已情况下采用了一种应急措施,该措施就是文学作品所写的《空城计》,这一措施的成功留下了“瑶琴三尺胜雄师”的美谈。民间曾有人说,当时的司马懿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只是考虑到兵权虽有但不牢固,才放了诸葛亮一马,如果诸葛亮倒了他就没有利价值了。这一说法是否属实虽然有待于考证,但三国归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归晋的最大功劳当属于司马懿。

  史书记载,司马家族是以儒学传家的。《晋书》上说,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司马懿年轻的时候,研读儒家经典富有谋略,有大志向,有忧天下的心思,有非凡的气度。司马懿的志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做鸡蛋石头傻事,进退有度,任何情况下都不逞强。历史上凡有大志向的人,都善于保护自己,能隐忍,会隐藏,这几点司马懿都做得相当到位。

  常言道:“乱世英雄”, 司马懿所处的那个时代,天下大乱,社会的运转不能按常规秩序进行,这就给各类人才创造了各种机会,而这些机会的出现大都出乎人的意料。对司马懿来说,刚开始运气不怎么好,后来他遇上了一代枭雄曹操,于是,他一边老老实实地在曹操手下做事,一边寻找实现雄心大志的机会。

  其实,司马懿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那么清晰。但他善于学习领会老子哲学思想。在《老子》的“八善”中,最重要的就是“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居善地”就是善于选择自己的地位,在什么时候,什么地位对你最合适。“心善渊”;就是心思要藏得深,不能轻易让别人看出来;“动善时”意思是说要善于把握行动时机道家还有一个重要思想,叫做顺其自然。对于司马懿来说,顺其自然不是随大流,而是要在自然之势中加入自己的干预,使自然之势的变化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有人形容司马懿是潜伏大师,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他出道时才二十多岁,来到曹操身边做事,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一干就是五十多年,直到七十多岁其雄心大志才得以实现。最后把曹魏大权全部掌握在手里,为西晋王朝的建立打下了非常坚实基础

  据记载,曹操对司马懿是有所警觉的,有一次,曹操梦见三匹马同在一个马槽吃料,联想到司马父子,心中不悦,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心做人臣的人,一定会干预国家大事”。曹丕一向与司马懿亲近关系比较好,在曹操面前说了司马懿的好话后司马懿才能幸免一死。其实,司马懿没被置于死地的功劳不能全部归于曹丕,与自己的为人也有密切关系。司马懿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在其职位上十分勤勉工作起来夜以继日,像割草放牧这样的小事,都要亲自过问。他把自己的野心隐藏在内心深处,做每一件事都尽可能让曹操满意,以免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论做事还是做人,要想成功必须学会知人。 司马懿在知人这方面可以说做法是一流的,他对诸葛亮的充分了解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有史料记载,司马孚问司马懿军事方面的事,司马懿说,诸葛亮有志向没机遇,多谋少断,喜好用兵没权,他们已经进入我的陷阱,必败无疑。这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不知敌人,就无法战胜敌人,你了解敌人后,才能预测敌人的行为,这样就能提前预防风险。司马懿之所以最后战胜了诸葛亮,就在于他把诸葛亮研究透了。如果说诸葛亮知司马懿有九分,那么司马懿知诸葛亮就有十分。从诸葛亮去世时所委任的那些继任者来看,并没有使蜀国兴盛,而司马懿在临死之前提拔的大将邓艾,不但逼降了蜀主刘禅,击败了诸葛亮的传人姜维,而且还把蜀国的官二代、官三代斩尽杀绝。如果让司马懿和诸葛亮在知人这方面做一个PK的话,司马懿应该完胜诸葛亮。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正如《老子》所言,只有保持虚空状态,才能不断接受,顺势而变,最终得逞。真实历史中的司马懿,大半辈子都在低调、隐忍中度过,他保持这种平和心态绝对不是为了作秀,而是调养身心,让自己有一个健康身体。而正是靠健康的身体,司马懿熬死了老对手诸葛亮,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领导厚积薄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权力中枢进发,最后成功地掌握了最高权力,成了笑在最后的赢家

  其实,曹操的后人曹丕也很优秀,但无奈短命,继承曹丕之位的曹睿也是如此,都活得不够久。有人可能会说,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捡漏成功,与曹氏家族的短命有一定关系。这话虽然说得不假,但从另一方面却证明身体健康重要性。健康长寿人生追求,也是所有成功的前提,没有健康的身体,人的一切都等于零。司马懿在保护自己强身健体这方面做的相当到位,这一点很值得我们现代的人学习。

  纵观历史,所有的政治家几乎都是残忍仁慈矛盾体,没有几个是千古完人。我们不是政治家,不去学他们的残忍和无情,而应该学习其隐忍、睿智。司马懿一生中打了不少胜仗,可同样也吃了不少败仗,但最后却是人生大赢家。人生也是如此,走这么长的一段路,在某个时间段失败并不代表什么,不忘初心,不过早地放弃自己,才是正确的选择。

  年少不懂司马懿,读懂已是不惑年,人生的机遇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只要努力坚持、自律,就一定能够成就自己的人生,进而由优秀卓越

  本文为《智者讷言》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