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陈慧娟:苏州印象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陈慧娟:苏州印象

2018-06-07 21:21:43 作者:陈慧娟 </span> 来源:当代作家 阅读:载入中…

陈慧娟:苏州印象

  苏州是个清雅所在,这一点,不只是观赏园林时候可以感觉到,就算行走在繁华的街头,也时常能发出这样的感慨青砖乌瓦是随处可见的,哪怕是路边公交车停靠的站牌旁,也往往是一座长形的红栏乌瓦小亭,供人休息,显得颇有人情味

  在苏州,有个叫做耦园的园林,若论古朴,它不及沧浪亭;若论雄深,它不及狮子林;若论雍容,则不及拙政园,可耦园极为幽静,很有文人气,文人气放到为人处世上是要不得的,但放到造园上却颇为成功。耦园一年只开春秋两季,即使是开门的季节每天也是早早就关门。它洗尽铅华低调内敛,仿佛要低到尘埃里。小巧玲珑的耦园,建筑布局独特,正宅、大厅居中,左右两侧辟有对称的东、西两个花园别具一格。园内假山奇石嶙峋,幽谷深涧。在里面喝茶,十元以上的“龙井”、“碧螺春”,就可以去坐里间的雅室。古旧的木头家具散发着一种离万丈红尘十分遥远闲适气息。时值冬季,夕阳西下日光,稠稠地透过玻璃窗,流泻在木头地板上,慢慢地向屋的深处、暗处延伸着,好像是在延伸着快流逝尽的金色光影,延伸着最后的华丽奢侈暖意。尤其是你把冷冰的双手捂在泥金小炉上,深汲着袅袅冉冉,沁面而来的若有若无的缕缕茶香时。那时,可以看到的窗外,是偌大的一个苏州,隔在昏黄的日子的那一边。而这边,坐下来的是可以慢慢等着品一点什么的人。包括着品一种隔世的奢靡与冷暖。茶烟袅袅,茶香弥漫,才最是让人在近黄昏的雨滴中,沾着一缕书卷气,浸到一段闲适的时光里,想入非非

  就是这种曲曲折折的小乐趣,小享受波澜不惊的,在苏州,却是铺天盖地。像黄梅天的雨。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这芸,就是芸娘。苏州人沉复所作《浮生六记》中的女主角。这情境,其实就是有关苏州的情境。林语堂所着迷的芸,按照书中的描写,可以推断她娴静清秀,常在鬓边插几朵小而白的茉莉花;她和夫婿住在沧浪亭的爱莲居;她喜欢用麻油加些白糖拌卤腐,还喜欢用卤瓜捣烂拌卤腐——芸的家洁净雅致,地无纤尘朋友们在此毫无拘束,纵情撒野。这里不谈官宦升迁,不说闲言碎语,所谈论的都是百姓家话或轻松快乐事情朋友们像梁上的小燕子自由自在。“他们追求美,追求恬淡与自适的生活”。林语堂在这故事中,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精华,一对平常雅人在世上没有特殊的建树,他们与世无争,追求一种闺房之乐、闲情之趣、坎坷之愁、浪游之历。为此发出感慨:他们让人懂得安乐奥妙布衣饭菜可乐终生。

  华美丝绸缎袍子上,悄悄爬了只虱子上来。但还仅仅是只虱子,不致于发展成为鼠疫。 更何况,这袍子舒适整洁,还微微贴肉——适合过南方的寻常日子;适合自在悠闲,随心而走,随性而舞,活出禅意人生,悟出法味入世;当然也适合疗伤或者做梦。

  不过,有些时候,这现世安稳的日子,也会起些小小的波澜。那天信步留园。入门,曲曲折折,幽幽邃邃,游廊,碑刻,一路前行,一径深入,如入桃花源,似游大观园。一长廊尽头处赫然出现了一个宽阔戏台。但戏台四周则是绿得正好的芭蕉竹子,水塘和一块假山石。彼此,人影寥寥,偶然的声响来自水塘的鲤鱼,寸把长的模样,跳出水面,吸口气,再沉入水底时,园子更显得无边幽静,风吹过一杆竹梢嗖嗖的,好像嘴里含着一颗清凉糖。置身在这样的场景里,无缘无故就让一颗躁动的心平静下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抵不过如此吧?忽然不经意抬头,见戏台上一年轻貌美女子袅袅娜娜出场,怀抱琵琶端坐着,扑面而来的是评弹《长生殿.絮阁争宠》。那句哀怨云端的“一见龙颜泪盈眸,两年宫禁万千愁”使人听得是恍然,是寒意,间或还带着些许的惊悸。

  很长时间了,一直还记得那个傍晚。 水塘,芭蕉,晃动的红色,以及那如泣如诉缠绵悱恻的评弹。总觉得这样的傍晚,或许也只有苏州才会有。精致艳情的细节只是表面,至于底色,则是这个城市积聚了几千年的秘密

  留园有幸,三任园主均为有识之人。奠基者徐泰时,为明朝太仆寺少卿,归隐,于万历21年(公元1593年)始建此园,“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时人称“东园”。承上启下者刘恕,吴县东山人,官至广西右江兵备道,清嘉庆3年(公元1798年)在东园故址上改建成“寒碧山庄” ,俗称“刘园”。鼎盛创举者盛康(进士)、盛宣怀(洋务派代表人物父子,于光绪2年(公元1876年)扩建成“长留天地间”的一代名园“留园”。清代国学大师俞樾《留园记》这样描述其盛况:“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

  醉翁之意,在乎山水之间。文人园林的意趣在“城市山林”,而志趣寄托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园是不言的主人,人是多情过客离开留园后,我们又去了水陆城门。城楼不算高,但却是一座驻兵守防之地,据说太平天国将士在苏州经历过一场血染江红的大屠杀。

  据城而望,苏州是那么宁静,那么心境幽深,仿佛是一个文雅的美妇人,谁能想到她也曾经历目睹了那样酷烈的兵灾血火呢?它让我看到苏州的另一面。在苏州精致文雅的园林和文化的深处,同样有倔强傲骨不屈的精神和肝胆涂地的勇气

  昔日,中国世界创造天堂的时候,它考虑的是如何安心安身立命。心是大地和人的存在所赋予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就是对此大德的感激,在大地上安下来,这是人的天然使命。今天人们为何越来越怀念苏州之类的旧物,只因为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心的存在。何以安心?只有道法自然。精致婉约的苏州,像南方大地的一座后花园(更是中国的后花园),它所提供的小巧细美的园林、纵横交错流水风姿绰约的小桥以及生生不息风雅传承,是大地与历史联手赐予的精美篇章。苏州是当今中国理想化城市的一个缩影,它一方面保留质朴淳古,幽致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在经济新颖时尚气象万千,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穿透历史,活到现在,而这正是苏州人文精神的最特别之处。

  苏州这样的城市,规模小于杭州,历史文化却远于北京、上海,日月变迁人世沧桑之下,它的兴衰起落幅度小,始终平稳地保持着自己性情格调、生活方式。这和绍兴、扬州这一类地方相近我喜欢这种文化情调

  四顾周遭,在城楼上的茶座里,三三两两的,有几个桌边有客静坐闲聊,声音却很低,如耳语,且谈话不多,静坐品茗,时间很久,无人匆匆离开。

  斜晖静照,城堞外绿树齐墙。抚堞下坐,石桥拱背,流水舒腰;巷陌如棋盘,人动如棋子

  这种况味……

  ▌作者:陈慧娟,浙江温州市人。著有散文集《行韵涓涓》《半帘蕙风》。现任《鹿城教育杂志社编辑主任、鹿城区作家协会主席

  猜你喜欢:

  叶兆言:印象中的苏州人,总觉得别人可笑……

  陈慧娟:兰州拉面

  郑振铎:苏州赞歌

  小城印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陈慧娟:苏州印象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