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没有参加"高考"的名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一个没有参加"高考"的名人

2018-06-08 20:32:22 作者:火星人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没有参加"高考"的名人

  这些天,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数据显示,2018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75万,比上一年增加35万,这是2010年以来的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学生和家长都压力山大。

  为了缓和一下压力,我给大家讲讲古代的“高考”,那就是科举。说起来,现今的高考要比要比古代的“高考”压力小多了,因为我们现在高考的录取率为75%,而古代的“高考”录取率是相当低的。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虽然如此,每次录取多至多五、六百人。根据录取率的参照情况,现如今的高考不过是才是古代科举初级考试,考中了才是俗称的“”秀才“”。所以家长也好学生也好,大可不必紧张。

  而众所周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则是不愿参加高考的人。徐霞客的先辈徐经是才子唐伯虎的好友,他们曾在“高考”中因作弊事件伤透了心,所以徐家对“高考”深恶,从来不强迫后辈子侄参加“高考”。因此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的徐霞客,穿着俭朴的衣服,没有随从,没有护卫,带着干粮,独自前往名山大川,风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挨饿,一年只回一次家,只为攀登。

  徐霞客不考功名,不求做官,不成家立业,按很多人的说法,是毁了。

  徐霞客去的地方,当年大都没有人去,树林里、悬崖上,打个地铺,也就睡了,一路上也没什么餐馆,每次他出发的时候,都是带着干粮,而且他很扛饿,据说能扛七八天,至于喝水,山里面,那都是矿泉水。

  徐霞客旅行的唯一阻力,是他的父母。他的父亲去世较早,只剩他的母亲无人照料。圣人曾经教导我们:父母在,不远游。所以在出发前,徐霞客总是很犹豫,然而他的母亲找到他,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男儿志在四方,当往天地间一展胸怀!”

  就这样,徐霞客开始了他伟大的历程,他二十岁离家,穿着布衣,没有政府支持,没有朋友帮助,独自一人,游历天下二十余年,他去过的地方,包括湖广、四川、辽东、西北,简单地说,全国十三省,全部走遍,

  他爬过的山,包括泰山、华山、衡山、嵩山、终南山、峨眉山,简单地说,你听过的,他都去过,你没听过的,他也去过。此外,黄河、长江、洞庭湖、鄱阳湖,金沙江、汉江,几乎所有江河湖泊,全部游历。

  在游历的过程中,他曾三次遭遇强盗,被劫去财物,身负刀伤,还由于走进大山,无法找到出路,数次断粮,几乎饿死。最悬的一次,是在西南。当时,他前往云贵一带,结果走到半路,突然发现交通中断,住处被当地土著围,过了几天,外面又来了明军,又开始围,围了几天,就开始打,打了几天,就开始乱。徐霞客好歹是见过世面的,跑得快,总算顺利脱身。

  在旅行的过程中,他记录下每天的经历,他的这本笔记,就被称为《徐霞客游记》,据说总共有两百多万字,可惜没有保留下来,剩余的部分,大约几十万字,在这本书里,记载了祖国山川的详细情况,涉及地理、水利、地貌等情况,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翻译成几十国语言,流传世界。徐霞客是一个伟大的地理学家的故事,他为了研究地理,四处游历,为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没有资助,没有利益,没有前途,放弃一切,用一生的时间,只是为了游历?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游历天下,然而,他们都是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徐霞客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这究竟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我是问不到徐霞客了。不过却有一个相似的答案。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在登上珠穆朗玛峰后,经常被记者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爬他总不回答,于是记者总问,终于有一次,他答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再问的答案:因为它(指珠峰),就在那里。

  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目标,去度过人生。相对于整个人生的目标,高考不过是一碟子小菜,不必亚历山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