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为什么!!
最近大家应该都在准备考试吧?之前曾少在读大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面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其实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前期什么都不做,尽情吃喝玩乐,享受人间烟火,等到学期末的时候,才去临时抱佛脚;
另外一种是稳扎稳打,老师讲什么知识点,当场就把它给学会。可能的话,还会把这个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给应用起来,比如你学会了如何去夸奖一个人,下课后就立马去夸舍友。
这两种学习策略有一个很本质的区别,就是前者因为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即使你习得了再多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不可能让你发生一丢丢的变化。
因为不能在你的生活中掀起半点波澜,你不得不怀疑,自己所谓的学习,是不是只是一个骗局。
如果你每次都采取前面一种学习策略,你越是学习,心里面就越慌乱,你会不断地质问自己此时此刻究竟在干些什么,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又不可能让自己发生改变,那这些知识,即使学习到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1还记得我之前提到的“松鼠党”吗?松鼠因为害怕丢失自己所珍视的松果,只要看到松果,就立刻往自己的巢穴里面搬。信息时代里,每一条看似有用的“信息”,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枚香喷喷的松果。
说来惭愧,曾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也在扮演着“松鼠”的角色。
知乎上刷到了一篇干货,那个心情颤抖地,就好像自己中了500万大奖一样,左手立刻点击“收藏”。
这种颤抖的心情,不仅仅发生在刷知乎的时候,在公众号、Youtube、medium、Quora这些网站上,也时刻能够体会到。
慢慢的,自己收藏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这个不对劲的地方,体现在我只是表面上知道了而已,能不能做到,真的不好说。
2潜藏在网站背后的运营人员,对于如何让用户上瘾,当然了如指掌。他们深深地知道,与提供确定的奖赏,也就是有用的信息相对比,用户更加会依赖于“不确定”的奖赏。
“不确定”的奖赏之所以会那么诱人,是因为它可以让人产生期待,期待进而能够产生惊喜。
天天带你去吃潮汕牛肉火锅,即使火锅再好吃,也能把你给吃腻。
但如果我把潮汕牛肉火锅、小龙虾、自助餐、烤鱼这几样的安排日期给打碎,每天都带你去吃不同样的,你肯定不会觉得腻,反而会觉得曾少是最吼的。(来自一位吃货不恰当的比喻,啊哈哈!)
因为你上次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刷新三观的干货,你永远也不知道下篇会在哪个时间点出现,正是这份心心念念的心情,让你时刻都刷着知乎,时刻都盼望着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再来一次彻底的洗礼。
而你在期待洗礼的过程中,被你收藏的所谓的干货,却对你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3除非你能够做到,否则再多的知识对于你来说,都是没有用的。
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做“自我知觉”,这个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在认识自己的时候,如果情境比较模糊,那他就会根据自己的所做所为去进行评判。
如果你每个星期都坚持跑步3到4次,每个月都能看4本书,空闲的时候,会去看一些高质量的纪录片和电影,那根据这些行为,你会认定自己是比较上进,崇尚健康和理性的人儿。
而如果没有这些行为做为支撑,做为佐证,那面对模糊的情境,你很有可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很多人只是停留在不断收藏干货,不断期待“不确定”奖赏之中,完全没有去实践和改变自己,在这样的过程中,往往收藏的干货越多,对于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越是迷茫和困顿。
自己都不相信的理论,很有可能会去唾骂它,不会再称其为“干货”了。
4面对这些所谓的干货,所谓的知识点,我们应该持怎么样的一种信念呢?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建立“自我效能感”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所谓的“自我效能感”,用人话来说,就是你相信自己能让一件事情发生。一件事情发生,和你能让这件事情发生,看似都差不多,但实际上却相距了十万八千里。
那如何才能建立起“自我效能感”呢?其实有4个步骤可以供大家去参考。
1,亲自掌握成功经验。
自信的本质是什么?自信的本质就是你看着一件又一件事情,在你的手头上不断完成,这种完成感,与其说是事情的终点,不如说是你是认识自己的起点。
所以,看再多的关于高效学习,思维方式的文章,不如现在就用其中一个,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看看效果怎么样,反馈有没有到位。
而不是一味地点击收藏,不断地去浏览,只停留在纸面上的所谓干货,到最后,只会让你产生这样的一种感慨:
知道了许多道理,却依旧无法过好一生。
2,近距离观看别人成功的经验。
最近看了一本非常棒的书,名字叫做《社会学的邀请》,里面有一段文字可以说直击我的内心深处:
底层的人们之所以不相信读书改变命运,是因为他们的身边,依靠读书而改变人生的例子实在是太少了。因为缺乏这样的例子,他们干脆就不相信读书改变命运了。
所以,有时候与其在网络上收集那些所谓的干货,不如在线下主动接近那些学霸,那些比你优秀的人。
看看他们是怎么学习,怎么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实践的,当在你的身边,有付出汗水而成功的人,你自然而然会心甘情愿去为之努力。
3,自我暗示和转变观念。
这两个方法,主要是针对实践的过程中的,自我暗示就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主动暗示自己可以成功。
可以试试每次在临睡前,默念自己可以把英语给学好,当然,想象的情境越是具体,效果越好,比如想象通过六级之后,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自己会用什么奖励来犒劳自己等等。
想象越是具体,大脑就越有可能把成功当作是真实的。
最后是转变观念,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焦虑、痛苦和烦躁,对于这些负面情绪,比如说焦虑,一方面,你可以解释为自己的身体试图想要逃避;
另外一方面,你也可以解释为自己的身体,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不然自己的身体,怎么会心跳加速,手心还会出汗呢?
不同的观念,引发出来的行为是不一样的。
以上的这些,你现在就可以去实践起来。
你可能还想读:
认真聊一聊「读书无用论」
认真分享一个超级有用的技能
我买了500个付费课程,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