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诗词丨少时不识辛弃疾,读懂已是不惑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诗词丨少时不识辛弃疾,读懂已是不惑年

2018-06-27 06:15:07 作者:诗词君 来源:诗词天地 阅读:载入中…

诗词丨少时不识辛弃疾,读懂已是不惑年

  诗词天地 每早六点相约

  你有 40 个好友关注

  关注

按钮

  —回复『 早安 』,迎来一天好心情

   ◆ ◆

  他一心报国,在20多岁的年纪,召集2千起义兵加入抗金杀敌的队伍

  他侠肝义胆,带领50多个弟兄,夜袭5万金兵大营,生擒叛将。

  他义无反顾,在多次被罢免、贬职后依旧初心不改,誓让敌人溃不成军。

  他就是辛弃疾。

  年少时看辛弃疾,以为他只是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场叱咤风云,仅仅称得上是铮铮铁骨汉。

  到了不惑之年,回首再看,原来他也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柔情似水,铁血与柔情兼备。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倾城月光抵不过似水流年,凭栏倚靠,且站在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首,刹那间的恍惚时光倒流,原来你也在这里啊。

  辛弃疾出生在战乱年代,北方已沦陷在金人手中。

  他自小便目睹着汉人遭受屈辱痛苦,报国雪耻的念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年少时看辛弃疾,以为他是满腔热血纸上谈兵的一介文人报国无门,只能凭栏眺望,自饮自乐

  到了不惑之年,回首再看,原来,辛弃疾不仅亲自上阵杀敌,还获战功无数,自始至终把杀敌报国放在心头。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汉族人民不堪于金人严苛的压榨。

  21岁的辛弃疾加入反抗的队伍,带领2千人加入由耿京领导的起义队伍中。

  一年后,辛弃疾奉命南下,归途中,无意间得之耿京被叛徒所杀。

  辛弃疾心中愤恨,当即率50弟兄袭击敌营,将叛徒捉拿归案

  年少时看辛弃疾,以为他年少有成,就会被加冕官位,从此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整日纸醉金迷

  到了不惑之年,回首再看,原来,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被认可,也不是所有优秀的人都会得到人们青睐

  莫邪三尺照人寒,

  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

  未须携去斩楼兰。

  ——《送剑与傅岩叟》

  从辛弃疾写给友人的诗中可以看到,辛弃疾虽然劳苦功高,却没有受到重用。

  当时,由于擒获了叛徒,辛弃疾一时声名远扬。宋高宗怜惜他的才华,便将任命他为江阴签判。

  那年他25岁,仕宦生涯至此开始

  在任职期间,辛弃疾写过不少关于抗金北伐的建议

  比如《美芹十论》,比如《九议》。

  然而,这些书册在百姓广为流传,却入不了统治者的眼。

  年少时看辛弃疾,以为只要把事情做好,就可以高枕无忧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悠然自得

  到了不惑之年,回首再看,人言亦可畏,苦乐心自知,孤身一人不如成群结伴,不要小看他人的力量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现实残酷的,豪放诗人辛弃疾也开始发愁了。

  当朝统治者看上了他的“务实”,先后派他去江西、湖北等地担任地方官职

  从此他的主要任务便是负责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辛弃疾虽然很有才,但他有着倔强性格执着北伐的热情

  这些足以让他在官场无法立足。

  年少时看辛弃疾,以为诗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只是虚无,是疲惫的他不切实际幻想

  到了不惑之年,回首再看,原来,世间真有“山水草木,诗酒琴茶”般的诗意生活,每日摘花煮茗,悠然自得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后,做了归隐的准备

  淳熙八年,辛弃疾被罢免官职后,回到上饶,开始闲居生活。

  谁知,嘉泰三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广寻才人,再次将辛弃疾提携为官。

  得之被重用的消息时,辛弃疾的第一反应还是欣喜

  年少时看辛弃疾,以为他口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永远,是一心放下世间浮华后的慨叹。

  到了不惑之年,回首再看,原来,辛弃疾从来没有放弃过报国的念想,即使身在万籁俱静的山村,心中也是波涛汹涌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世事难料,在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再次为官的生活并不好过

  几年后,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命他速到临安府赴任。

  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

  不久,辛弃不幸病逝,再也无缘官场。

  在生命最后一刻,辛弃疾垂危地躺在卧榻上,依旧不忘高呼:杀贼!杀贼!

  年少时看辛弃疾,他壮志豪情满怀,“左牵黄,右擎苍”,好像从来没有畏惧过沙场,一生都在官场中周旋,好不惬意

  到了不惑之年,回首再看,方才明白,世事的烦累是世间最无用之物。

  人生后半场,多一份洒脱,多一份随性,拿得起放得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图片来源:陶冷月

  后台回复以下数字,看更多精彩文章

  1、王维:人生下半场,千万别矫情

  2、诗词聊天:最近咋样?也无风雨也无晴!

  3、愿有一方小院,盛满人间清欢

  4、《论语》精华5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

  5、老了,做一个安静看客

  6、心似莲花开,清风自然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