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邪不压正》上映:55岁的姜文,喷我一脸25岁的荷尔蒙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邪不压正》上映:55岁的姜文,喷我一脸25岁的荷尔蒙

2018-07-13 07:18:39 作者:宅少 阅读:载入中…

《邪不压正》上映:55岁的姜文,喷我一脸25岁的荷尔蒙

  与姜文阔别四年,《邪不压正》来了。

  早在6月27日,第一个看到成片的观众高晓松就在微博里写道:“他拍《阳光灿烂日子》,只有30岁,电影沉静内敛,像50岁追忆似水年华。如今他50多岁拍《邪不压正》,满屏荷尔蒙飞溅。一个人可以逆生长,鬼怪也。”

  不过,考虑到《一步之遥》让不少观众失望,《太阳照常升起》令许多粉丝懵圈,有人担心,听说新片里姜文又夹带了不少私货,不会又看不懂吧?

  别急,去看《邪不压正》前,先看看书单宅少给你解密姜文这位资深直男,拆出他身上5个标签。没有任何剧透,但绝对能帮你抓住电影的魂。

  ——书单君

  顽主姜文

  姜文最早不叫姜文。母亲生他时,父亲正在军队,母亲竟忘了给他起名字医生抱起孩子说:“他爸爸当兵,那就叫姜小军吧。”

  10岁那年,姜文住进军队大院,成了跟王朔、马未都、崔健一样的大院子弟。因为上学早,去北京72中读书时,姜文全班最小,遇到日后《我爱我家》的导演英达,两人很快成了铁哥们儿当时姜文无论长相身高成绩,都是普普通通。后来英达一想:“其实这个普普通通就够吓人的,因为他比班上同学都小两岁。”

  lt; 少年姜文 >

  确实,上中学的姜文就和普通孩子不大一样。母亲是个脾气暴躁的中学老师,每天都要教训一下姜文姜武两兄弟。有时兄弟俩都睡了,母亲大半夜的还给两人叫醒,一顿训斥。姜武呢,审时度势,立马悔过。姜文就不一样,他喜欢给他妈讲道理:“妈,你看这个事儿啊,咱们得这么看……”

  不等说完,他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打完了,一拉灯绳:“好了,睡觉吧。”

  换作别的孩子,估计打两回就打得怀疑人生了。下次母亲来,姜文还是要跟他妈掰扯,回回都不出例外地再挨一顿打。

  姜文从小就皮。72中有部电话,他总爱趁看电话的人不在,乱拨一通。他喜欢演员马精武,就一个电话打到北影厂去。姜文擅长模仿,尤其学起演员赵丹那叫一绝。赵丹是谁?当初跟周旋演《马路天使》的大红人。马精武一接电话,问您哪位,姜文拿腔作调:“小马啊,你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吗?”

  马精武赶忙毕恭毕敬:“哎呀是赵老师呀!”

  然后以赵丹的身份跟人聊了足足10分钟。

  lt; 少年姜文与英达 >

  最皮的是一次同学聚会,喝痛快了,大家无聊。姜文又打电话,给那些没到场的同学打,一会儿冒充人家爸爸,一会儿冒充老师,学得惟妙惟肖。多年后,以小说《顽主》成名的作家王朔赴美,姜文直接找了个女助手冒充是白宫的,用英语给王朔打电话:“喂,您好,请问是王先生吗?白宫想邀请您参加晚宴。”

  王朔何等聪明,听了两句就笑:“这是哪个孙子拿我寻开心呢?”

  你说皮不皮?

  戏精姜文·初级篇

  1981年,英达考上北大,姜文却落榜了。

  英达的父亲英若诚,那是北京人艺的大咖。英达常带着姜文去看《茶馆》,看了二十遍,怎么都看不腻。有一回他对英达说:“于是之长得也不怎么样,演戏演得好,照样受欢迎,可见演员关键在演,并不在脸蛋。”

  英达说:“那你也可以试试呀。”

  姜文最先考的是电影学院,他都没敢告诉他爸妈。进考场后,姜文演了一段《烈火中永生》中革命烈士许云峰和特务头子的对话。老师说:“回去等信儿吧。”不久后,姜文收到一封信,还没看,被一位同学抢了去。同学大声念到:“安心工作,安心学习!”姜文心就凉了。

  lt; 姜文中戏毕业 >

  英达得知此事,还是鼓励他去考。第二年,他骑着自行车把姜文拉进了中戏的考场。姜文朗诵了一段契诃夫的《变色龙》,当时就给老师惊艳了:“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以及对契诃夫作品独到理解,没有内在的幽默气质,这种风格是很难把握准确的。这孩子有戏。”

  不但有戏,还很有脑子。每次老师教表演时,姜文都要问:“为什么?”老师在台上示范一遍“这样演”,姜文总要回一句:“那我这样演行不行?”这是姜文跟别人最不一样的地方,他一直觉得,演员不是导演的工具

  由于长相老成,加上不断打磨演技,姜文干过不少极具欺骗性的事。当时中戏男生特别闹腾,邻居不堪其扰,决定街道主任意见。姜文听说后,直接带两个同学乔装成干部上门家访,收集了一堆材料,临走时说:“来,签个字。相不相信组织相信的话就别闹了,我立马给你们落实。”

  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要姜文和吕丽萍搭戏演一对暮年夫妇。排演前几天,他就跟吕丽萍走街串巷,看老年人是怎么走路的。然后两人借了一身戏服回中戏门口溜达,遇到一大帮熟人,愣是没一个瞧出来。一位老师骑着自行车从姜文身边过还使劲儿按铃:“来,老先生,请让一让。”

  姜文还在念书时,导演谢晋打算拍《赤壁》就找过他,可惜当时学校不放人,只能算了。毕业后,《末代皇帝剧组又找上门来,想让姜文演溥仪,姜文满口答应。却没想到,剧组前后脚找了他和陈道明。姜文心里正乐呢,一天碰见一个同学问他:“你干嘛呢?”姜文说:“我等着演《末代皇帝》。”同学说:“不会呀,我听说人家早开机了!”

  姜文去找剧组,制片说:“要不你演溥仪的弟弟吧。”姜文笑:“我比陈道明还大呢!”人说:“这不重要。”

  姜文回了一句:“要我演,我只演溥仪。”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姜文正失望时,导演陈家林要拍《末代皇后》,随即找到姜文。姜文问:“我才毕业9个月,您敢冒这个险?”

  陈家林问:“你看呢?”

  姜文狡黠地一笑:“这戏就得我来演,而且肯定能演好。”

  这就是姜文的心气

  戏精姜文·进阶篇

  为了演戏,姜文翻遍了那本《我的前半生》,看遍了所有和溥仪有关纪录片,还专门去找溥仪的弟弟了解各种生活细节那段时间弟弟姜武烦得要死:“没法儿跟他睡觉,只要醒着,他就要跟你聊溥仪。”

  事实证明姜文是对的,溥仪这个角色一出来,就帮他在影坛奠定了地位。随后,他就接到了人生中的两个重磅角色,一个是谢晋导演《芙蓉镇》里的秦书田,一个是张艺谋导演《红高粱》里的“我爷爷”。

  这两部戏,姜文把表演做到了极致

  为了演好右派秦书田,姜文在长沙、衡阳等地访问了近50个“右派”。把小说《芙蓉镇》翻了个稀烂后,他给秦书田写了一本比小说还厚的人物传记。当时谢晋是多大的咖位,演起戏来,姜文很少惟命是从。每一场戏他都要加入自己想法。越到后期,他的想法越多,连剧情服装动作,都要提出自己的见解

  lt; 姜文与刘晓庆出演《芙蓉镇》 >

  其中一场戏,秦书田拿扫帚大街,为了凸显人物性格心理,姜文问:“能不能让他搂着扫帚跳一段华尔兹?”这一幕最终成了一个大亮点。当时谢晋说:“我看你小子想法这么多啊,迟早得自己当导演。”

  没拍《红高粱》之前,姜文曾和上影厂一个拍农村题材的导演说:“哪天你有角色,给我留一个。”该导演当时只是微微一笑,潜台词是:“算了吧,你演不了。”结果没多久,姜文就演活了“我爷爷”,啪啪打脸。

  巩俐曾回忆说,演《红高粱》那会儿,姜文每天晚上拉着张艺谋侃戏。比如戏中迎娶“我奶奶”那场“癫轿”的戏,就是姜文拍脑袋想出来的。姜文就是这么个人,只要进了剧组,满脑子就是戏。晚上他不睡觉,非要拉着人家说戏。剧组里的人都困得眼皮打架了,他一个人还在那里滔滔不绝:“睡这么早干嘛啊?”

  据说拍戏时,姜文老跟张艺谋吵。他想法太多了,从服装、道具场景设计,每个地方都要跟张艺谋掰扯半天。而在表演上,张艺谋不得不服:“如果没有姜文的表演,这部戏不会有那种自由狂放的劲头。”

  lt; 姜文出演《红高粱》 >

  1988年,《红高粱》横空出世,震惊世界影坛。姜文看到成片后说了句话:“原来出色的电影就是这样,那改明儿我也拍一个。”

  陈凯歌听了说:“你呀,别当导演,伟大的演员一百年才出一个,你有这个潜质,别浪费了自己的才华。”

  可张艺谋说:“姜文注定是要当司令官的人,他不甘心当底下的兵。他的心很高,而且有这个能力希望自己超过任何人。”

  显然,老谋子是对的。

  导演姜文

  1992年,姜文赴美访问,见识了一大批国际导演,其中就有他最喜欢的马丁·斯科塞斯。回来后,他对刘晓庆说:“我想去美国学导演。”

  刘晓庆直摇头:“导演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你现在这么年轻,有的是激情。激情才是成功的关键。你要当导演,我看还是趁早。”

  这话对姜文一击即中。可寻思了半天,姜文也不知道该拍什么。他看上过池莉的小说《你不是一条河》,也看上过苏童的《红粉》,但都被人抢先了。正发愁时候,一次聚会上,王朔当作若无其事地丢给他一本《收获》,翻开其中一篇《动物凶猛》,漫不经心地让他拿回去看看。

  估计王朔早有预谋,他知道《动物凶猛》关于军队大院子弟生活的段落,一定能引起姜文的共鸣。果然,姜文一口气读完6万字,激动得彻夜难眠。姜文立马找王朔:“我想拍成电影,你给我当编剧吧。”那阵王朔刚写完大量的影视剧本,一听说要当编剧就恶心,百般推辞。姜文说:“行,那我自己来吧!”

  lt; 姜文与冯小刚《阳光灿烂的日子》 >

  1992年5月,姜文在6平方米的小屋里,没日没夜地写了一个半月的剧本,困了睡,醒来就写,完全与世隔绝。整个人思绪彻底飞回到70年代的少年时光。等到6月底,他把6万字的小说改成了7万字的电影剧本。不太满意,又改了一稿,活生生给写到了9万字。

  早已成为中国编剧界大拿的王朔老师拿过剧本一看,不禁喟叹道:“原来剧本应该这么写,亏我半辈子欺世盗名。”

  剧本有了,可没人愿意给姜文投资。你演戏牛,就一定会拍戏吗?姜文只好先去美国拍了《北京人在纽约》。但刘晓庆一心想要他当导演,四处打通关系,给他找投资人,终于想办法拉到了100万美金。

  投资一定,姜文就在报纸上登广告,要在全国范围内找跟他长得像的小演员。一位画家听到风声后,立马把儿子推荐到了剧组。姜文收到小孩儿照片资料后,赶紧去找他妈。他妈一看:“没错,你十五六岁时就长这样。”

  就这么着,夏雨成了男主角

  lt; 《阳光灿烂的日子》 >

  从这天起,姜文就进入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艺术角色:导演。

  许多创作习惯,也一开始就定好了调子。为了让小演员们入戏,他把他们拉到北京郊区封闭训练了一个月,穿70年代的衣裤,不许带零钱,不许跟外界通讯。早上6点起床做早操,7点早餐,接着就是接受70年代的革命教育,看各种苏联影片。一个月下来,这帮孩子活脱脱一帮“文革时期的大院子弟。

  1993年8月23日,王朔生日,《阳光灿烂的日子》开拍。开机仪式上,现场贴了两行大字:阳光永远灿烂,朔爷永远牛逼

  姜文讲完话,请王朔上去:“您来几句?”

  王朔红着脸说:“都挺不容易的,就这样吧!”

  可真正不容易的事,还在后面。

  重度完美主义者姜文

  在《一部电影的诞生》中,关于《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曾写道:“真不敢相信这部电影居然完成了,在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多少次弹尽粮绝,又有多少次起死回生……”

  这话不是矫情,因为姜文的完美主义,《阳光灿烂的日子》一路难产。

  从第一场戏开始,姜文就追求极致。那场戏,夏雨要和几个男孩儿在澡堂洗澡,碰上陶虹演的女孩儿进澡堂捣乱。五分钟不到的镜头,拍了整整三天,几个男孩儿洗澡洗得褪了一层皮,吓得夏雨半个月不想洗澡。

  剧本上男主角送别父亲的大场面,只有三行字,姜文拍了15天,调用了20辆坦克,十多架飞机,拍了将近4个小时素材。为了画面颜色,他甚至把一整架飞机都给重新刷了一遍。最后这段剪辑时,只用了3分钟。

  王朔的《动物凶猛》里,女主米兰有张特别重要的照片,是令男孩儿荷尔蒙飙升的关键。为了拍出这张照片,姜文直接拉来电摄影机,让宁静随便动,然后用两本胶片,拍了10万格的底片,一千多个镜头,最后才选出一张。

  摄影师顾长卫当时就提醒他:“你悠着点儿。”姜文说:“不行,我觉得非得这样拍,不这样拍我拍不出来。”

  由于对每场戏精益求精,没多久,投资商打给剧组的定金就花没了。中途又遇到一家公司撤出,剧组穷得只能吃馒头青菜。可姜文已经抡圆了膀子,抽出来的刀收不回去了。刘晓庆只好一次次把自己的钱投进去,王朔也把积蓄往里面扔。制片主任天天都为钱的事发愁。

  很长一段时间,姜文只能负债拍片,借器材死撑。片子的战线越来越长。一天姜文跟王朔等人吃饭,没精打采,有人问姜文片子拍得怎么样了,一个演员开玩笑说:“片名已经改叫《大约在冬季》。”

  姜文差点就急了。

  最后,剧组拉到300万港币投资,总算在1994年1月杀青。前后算下来,姜文拍了25万英尺的胶片,直接破了当时国产电影拍片记录,手上一分多余的钱都没有了。要不是经王朔推荐认识了一位法国人,电影后期都做不出来。

  lt; 姜文与夏雨 >

  好在所有努力都没白费,《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映后,直接摘下当年票房桂冠,夏雨更是夺得国际影帝。美国《时代》周刊在1995年岁末评选出世界十大重要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位居榜首。演员也好,导演也罢,几乎所有人看完电影的第一感受都是:姜文牛逼。

  之后的电影,姜文的重度完美主义症状也从未消停。

  拍《太阳照常升起》时,他花了1000万,耗时一年,从云南到甘肃,动用了数百只飞禽走兽,连羽毛质感都要修成理想中的样子。又把300多平米的藏式房屋、数十吨鹅卵石运到外景地,造了个美轮美奂的空间。

  姜文讲故事信息量巨大,又不喜欢慢镜头。拍《鬼子来了》时,居然有4000多个镜头,比一部武侠片还多。后期剪辑,花了整整9个月。关键地方一格一格地来回剪,剪辑师都快崩溃了,但姜文还不满意,整天唠叨:“谁能多剪一秒,我给谁钱。”最后,《鬼子来了》花了48万卷胶片。姜文却说:“人家《拯救大兵瑞恩》好几百万卷呢,我觉得我已经很克制了。”

  至于剧本讨论,更是漫长。找到好的小说后,他会和一个编剧先打磨出一个初稿,再找别的编剧在上面修改、润色,甚至全部推翻。每加入一个编剧,都要重新上一遍漆。就像在一部机器上反复打磨每一颗螺丝。拍《让子弹飞》时,他直接拆出120页纸,一页一分钟,反复打磨,一页一页地拍。有时候,半夜想起来改剧本,第二天直接可以不开机。

  lt; 姜文与导演昆汀·塔伦提诺 >

  拍摄过程中,姜文也磨人。拍《太阳照常升起》时,需要一辆火车,花了30万把旧车厢从全国各地运到取景地。结果拍摄那天,火车久久不来,姜文就和颜悦色地在器材师傅耳边磨了一天茧子:“王小柱同学,火车。”

  “您喝点水么?”

  “不喝,火车。”

  “吃点东西么?”

  “不吃,火车。”

  人家前脚走,他后脚跟上去:“王小柱同学,火车啥时候来呢?”

  也正是这样的姜文,给了我们太多惊喜。《鬼子来了》虽然遭禁,却拿到戛纳的评委会大奖,被法国《新观察家》评为具有超越意义的大师级作品。《太阳照常升起》这部拍给自己的情诗,极尽绚烂之能事。影评人周黎明曾说:“我就看了里面一个镜头,就可以断定姜文是个天才。”

  至于《让子弹飞》,毋庸赘言,当年最热门的作品,让无数观众在影院里爽爆。观众说看不懂《太阳照常升起》,姜文好像赌气一样,在《让》里用了和《太阳》一样的主题配乐:“行,看不懂是吧,这次我给你们拍个能看懂的。”

  姜文这脾气,有点像个孩子。观众说《太阳》看不懂,他回一句:“看不懂你还挺自豪的?你应该回去好好反思反思。”观众说看《一步之遥》打瞌睡,他又回一句:“这么大动静的片子你都打瞌睡,那你看啥能起劲?”

  这就不得不提到第5个姜文了。

  那就是杠精。

  杠精姜文

  姜文或许不是刻意抬杠,但他怼起人来,分分钟给人噎死。

  首当其冲“遭殃”的便是记者,圈儿内记者都觉得姜文难采。有个段子说,姜文老爱给记者上课,还是拿体育老师的态度给你上语文课。

  有一回,记者问他:“导演和演员,你觉得哪个过瘾?”姜文说:“你这是什么问题,谁愿意去干一件不过瘾的事?”记者说:“比如在您以往的电影中……”还没说完,姜文盯着对方:“我不比如。”

  还有一回,姜文一路下来跟记者扯了些有的没的闲篇,那记者实在憋不住了,说:“您严肃点儿行吗?”姜文说:“难道你觉得我不严肃?”记者都快哭了:“拿这样一堆采访我回去没法儿交代。”姜文愣了愣:“没法儿交代你赖我?”

  《南都娱乐周刊》甚至出过一篇专稿,里面用各种数据和经验总结出若干条方法论,专稿的名字就叫《如何正确地采访姜文》。

  拍完《太阳》,对于观众的不买账,姜文也是直来直去:“为什么艺术片有意思,那是把不同的世界观呈现给你,这是一种诚意。”

  言下之意,你爱看没诚意的烂片,我也拿你没辙。

  而对于观众把《让子弹飞》拿来各种解构和隐喻阐述,姜文又说:“那是你们把我看小了,民国在电影里就是个工具,我还犯不着单为它拍一部电影。几个政治人物值得我拿来影射?艺术比他们高多了。难怪看不懂《太阳照常升起》。”

  其实类似的话,早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口碑炸裂后,30岁出头的姜文就说过:“我想拍一部好电影,让人们对它感兴趣。至于主题,不用那么显而易见地表达出来,没意思。每个人都该从电影里感受到不同的主题,因为生活就是这样。”

  前前后后,无论跟谁杠,姜文都透出一股劲儿,也是大家经常用在姜文身上的那几个词:自大、狂妄、锋利、霸气……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实在鹤立鸡群,无论演员还是导演,技巧上、才华上,都做到了中国最高的一个层级。而他的号召力,没人能质疑。拍《一步之遥》时,能找搁笔的廖一梅做编剧,找洪晃演反派,靠的绝不是自大和狂妄。

  王朔说过:“他身上有股劲儿,让很多人愿意为他做点事。”

  姜文有他的自恋,有他的锋芒,有时候站得实在太高,而且喜欢高高在上地告诉质疑他的人:你们期待的那些结果,我不是办不到,是没放眼里。

  所以,《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说:“其实姜文的个人风格很明显,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我牛逼。但他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分依赖他的牛逼。”

  多年以前,冯小刚在纽约给姜文拍《北京人在纽约》时,也曾有同样的感悟:“我个人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做到最好,至于姜文老师,则是如何能够节制他的才华。对他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淤出来的聪明。”

  《邪不压正》

  说完5个姜文,聊几句新电影。

  杨澜曾问姜文:“你四年才拍一部电影,不怕观众把你给忘了?”姜文则说:“我从来不在乎会不会被人记得。”而现实是,哪怕上一次观众从他的作品中走出来时一脸懵逼,但只要拍新作品,就会有无数人期待。

  很多人期待姜文,还是想对他的才华一探究竟,看看他还能抖出多少惊奇和燃点,让人迷醉。能勾起此类观影欲的导演,放眼望去,整个华语影坛,屈指可数。

  《邪不压正》改编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说起张北海,这又是一个奇人。张艾嘉是他侄女,陈升为他写过一首《老嬉皮》。阿城、王安忆、罗大佑、李安这些人跟他很熟。甚至有人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华人去美国,无一不在张北海家的沙发上坐过。

  为了写《侠隐》,他收集了几百本关于老北京的资料。文中细节一一求真,连洋车路费和老妈子的工资,都细细考据。

  这样一本小说拍成电影,本来就是惊喜。就目前各方反馈来看,电影一路都很爽很燃,黑色幽默与荷尔蒙满屏飞溅。照姜文以往的个性,电影一定是借小说的壳,还他心中的魂。是拿1937年的北平,讲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他这个岁数对生命的感悟。

  这是姜文的执念,因为他从来都是拿艺术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不是商人。就像他早年提醒冯小刚时说的:“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它也得是酒。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而他,只想与我们同醉。

  本文参考资料:

  [1]《汉子姜文》,李尔葳著

  [2]《姜文:才华中的是是非非》,北京卫视《谁在说》

  [3]《英达、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董竹撰

  [4]《我把青春献给你》,冯小刚著

  [5]《为什么那么多人误解姜文?》,程青松采写,原载于《青年电影手册》

  [6]《姜文的宠与失》,靳锦撰,《人物》

  [7]《姜文:一只上了膛的火枪?》,南方网讯,大鸣撰

  [8]《如何正确地采访姜文》,黄姣姣、刘倩采写,《南方娱乐周刊》

  [9]《京城明星兄弟·姜文姜武》,纪录片《记忆》

  [10]《姜文开涮王朔说美国总统要接见他》,沈群撰

  [11]《阳光灿烂的日子》追忆,王朔撰

  [12]《新电影传奇》中关于姜文的采访

  [13]《小崔说事》崔永元与姜文的访谈

  [14]《一部电影的诞生》,姜文、刘晓庆等人撰

  ∙ 书单君今日荐书 ∙

  张北海 《侠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