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爱情最后都要脱掉
星期二
配乐 | 范玮琪《可不可以不勇敢》
配图 | Aleksandra Zaborowska
好久没说大逆不道的话了。
这样可不行。
我可是大名鼎鼎的反鸡汤博主。
今天来一句吧。
我想说,这句话是放屁。
现实往往是——
无论你再怎么优秀,对方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哪怕你再怎么蹩脚,对方还是喜欢得不得了。
这种玄学式逻辑,透露出了一个真谛:
优秀从来都不是爱情的必要条件。
从小到大,我都特别要强,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
哪怕是进入一段恋爱,也要准备再三。
一定要以最好的姿态站在对方面前。
念高中时,我暗恋了一个男生。
对方是那种性格落落大方,随便应付下考试就能考进年级前列的男孩子。
那时候的我,刚刚步入高中,内向少话,没什么朋友。
成绩也不上不下,游走在年级前二十。
即便喜欢的心情像蜂蜜一样甘甜,尝到最后也有一股挥之不去的焦虑。
一股怕自己不够优秀,配不上对方的焦虑。
什么时候才能算优秀?
对十几岁的我来说,是考到年级前十的时候。
于是,我硬着头皮各种刷题。
地球运动,公转自转。
匀速变速,距离位移。
晚上十二点,伴着室友的呼噜声,我还坐在台灯底下研究氧化还原。
最终,那次月考,我考到了年级第五。
因为在班级排第三,所以和班级第二的他成了同桌。
然而同桌做了一个礼拜,我和他说的话没超过五句。
按说我超额完成目标,已经够优秀了。
完全可以大方站在他面前说喜欢了。
但我还是没有。
不被爱时,总会在自己身上挑毛病。
觉得自己性格不行,没有特长,长得不够好看……
唯一拿得出手的成绩光环,也显得没那么耀眼。
“我还不够优秀,先算了吧。”
太拿优秀当回事了。
总是小心翼翼地隐藏着缺点,克制着情绪,努力在对方面前展露最好的自己。
但后来和对方感情有了新进展,恰恰是在我最狼狈的时候。
那段时间,我成绩停滞不前,身体出了问题,成晚成晚地睡不着觉。
慢慢变得讨厌人群,讨厌学校。
像只刺猬一样蜷在墙角。
在教室,我拼命掩饰,因为我不想让人看到我哭。
情绪崩溃而引发的一系列难看姿态,我都不想被别人看到。
后来一个人实在忍不住,在学校附近的巷子里给他打电话。
努力克制着自己的哭腔说,我想见你。
我以为,见到他就会好了。
但他一出现,我忽然绷不住了,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他俯下身来,轻轻抱住我说:
“没关系,想哭就哭吧,我在的。”
听到他声音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很安心。
卸下防备后,在他怀里毫无形象地全线崩溃。
从那时候开始,我意识到,自己是被允许不优秀的。
即便丑态百出,对方也不会觉得难看。
我经常在后台看到这样的决心:
考上同一所大学,我就去表白。
月薪过万就去认真恋爱。
减肥减到 95 就和他在一起。
这些决心都在说同一件事:
只有变优秀,才有资格拥有爱情。
但其实,优秀只是展示给外人的姿态。
真正喜欢你的人,根本不在乎表面的华服漂不漂亮。
他们会穿过这些,拥抱最最真实的你。
日剧《请与废柴的我谈恋爱》里,女主年过三十,无业游民,脑袋也不聪明。
似乎怎样也和优秀这两个字搭不上边。
但就是这样的她,和帅气多金成熟睿智的男主,自然而然地恋爱了。
剧情虽然不现实,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有现实意义。
在外人看来,甚至在自己看来,谈恋爱的两个人必须旗鼓相当:
学历相当,长相般配,门当户对。
所以,我们忙着给自己升级,让自己变得优秀。
成绩好是不够的,还要长得漂亮。
长得漂亮也是不够的,还要有有趣的灵魂。
我们在这条通往优秀的路上筋疲力尽,以为这样就能拥有更好的爱情。
但其实,爱情不是打怪游戏,不是个人升级以后的战利品。
它要的是恰如其分的感觉,而不是旗鼓相当的比拼。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普通。
没有天才智商,没有漂亮脸蛋,没有魔鬼身材。
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努力过着普通的生活。
所以,如果遇到喜欢的人,请不要再硬撑着假装坚强人设。
脱掉伪装,尽管表露真实的自己。
那个你不是百分百优秀恋人,会疲惫,会脆弱,会撒娇,会想依赖。
但这些都没关系。
因为他就是愿意把你昏死在路边的身体捡起来,把你抱在怀里,温暖你,救活你。
这才是值得相信的爱情。
往 · 期 · 精 · 选
被男友虐打5次仍原谅:姑娘,你的骨气呢?
我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被爸妈催婚了
明人不说暗话,我喜欢彭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