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 鬼门开。
《书画文化》您关注的是最受欢迎的文艺公众号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 艺术品收藏 | 茶道 | 文学 | 视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中元
徐集孙
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
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
忽忆三秋菊,谁锄小迳荒。
七月半 | 佛家为盂兰盆节,道家则为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民间则为鬼节。
今年的中元节时间为2018年8月25日,农历戊戌年 七月十五 星期六
古时七月半时是隆重的节日,从张岱“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便可知,民国期间七月半时远比“七夕”、“清明”热闹的节日。
如今冷落只于祭祖驱鬼一项。
月冷西牆,今日闭关不出吧。
引
佛教徒在佛欢喜日供养众僧,以功德回向父母,称为盂兰盆法会,后来这天就有了盂兰盆节的名称。道教的中元节在同一天,这天在道教中又是地官诞,是地官赦罪的日子,有祭祖的习俗,并祈求地官赦免祖先亡魂之罪,并由个人的祖先扩大至一切亡魂。
道教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与佛教做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脱的仪式目的相似,且同样符合东亚传统的孝道,于是佛、道的习俗结合起来。
由于道教的地官赦罪日同时也是祭祀一切亡灵的日子,佛教法会中的施众僧又演变成施饿鬼仪式,后来民间就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
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
基于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惠及众鬼的思想,人们纷纷在七月,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因此这一天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后来民间更发展为盛大的祭典,同时结合佛教、道教思想和仪式,称为盂兰盛会、盂兰胜会、中元法会、中元建醮等。
佛欢喜日
依照旧时佛教的制度,僧侣每逢雨季时,会集合在一起修行,称为结夏安居,南传佛教此节日开始于佛历中的第11次满月后,大约相当于阳历的十月,称为供僧衣节。由于中国的气候与印度不同,汉传佛教的结夏安居就改为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经过三个月的修行精进后,僧侣向佛陀报告修行成果,佛陀为此感到欢喜和欣慰,所以七月十五日这天称为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佛教徒会在这天以盂兰盆供奉佛、法、僧三宝,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功德回向累世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传扬孝亲的美德。
盂兰盆
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是梵语उल्लम्बन,“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道教说法
道教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为三官大帝的诞辰。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是天官生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是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水官生日,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地官诞是农民庆贺丰收、酬谢土地的日子之一,也是为亡魂赦罪的日子。
民间信仰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起初因佛教盂兰盆会布施饿鬼为始,因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与道教中元节的祭祀亡者灵魂、儒家祭祀祖先等活动及各地巫觋宗教如中国巫觋宗教、日本神道教、朝鲜巫教、琉球神道结合,构成汉字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动。
华人民间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是地狱大门开放的月份,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到阳间接受人间的供养。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布施的祭祀仪式,希望好兄弟得到安抚,保佑家宅平安,俗称为“鬼节”。
“普度”活动有公普和私普之分,公普是以地方乡团祠庙为中心的大型祭祀活动,私普是个人和公司行号自行进行祭祀的活动,活动可长达一个月,盂兰盆会或中元普渡就是为亡魂减轻罪孽,希望他们早日安息的祭祀活动。
特殊的日子在七月初一(开鬼门)、七月十五(地官大帝诞、普度)、七月廿九(大众爷诞)和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萨诞、关鬼门),其他七月的神诞并不结合在普度的祭祀活动。
温馨提示:《书画文化》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书画文化 微信:Taizhou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