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事件:舆论伤害的不止是两个女人
(图片来源网络)
刘强东事件,我截取一段中国新闻周刊官微的言论:警方公布接警记录:刘强东涉嫌一级强奸重罪。
这里说明两点:
1.涉嫌。还没有定论,没有到结束。事件已经经过反转再反转。
2.目前三家美国律所宣布:调查京东是否失实披露刘强东案情,损害投资者利益。是调查中,还没有下结论。
然而,比事件本身更疯狂的,舆论蓬勃而出,对于女性的不善意,让人叹为观止。
但我们更该明白的是,在事情本身里,舆论伤害的并不止是两个女人,而是两个群体的女人,而这两群女人,是否又会成为下一个我们。
细思极恐。
一“这男人那么有钱,老婆那么漂亮
肯定是女人主动勾引的”
“他这么有钱,又有那么漂亮的老婆,怎么可能强奸别人?一定是被下套了。”
“好好的一个女的,为什么去这样的饭局,难道没有私心?“
这段话让我想起某大V在微博上的话:作为一个有点儿阅历、有点儿经济基础的老男人,对于我们这种人来说,除非是不想,否则真心没啥泡不上的普通漂亮妞儿,或者说睡上也行。
是不是三观巨毁。然而,偏偏是,很多旁观者虽然口头对他批驳,内心竟也默认了这样的想法。
一个人有钱,跟他会不会做错事,没有必然联系。
一个人老婆漂不漂亮,跟他在外面有没有可能跟别的女人发生关系,也没有必然联系。
顺便说,有一些论调里:他是农村来的孩子、做过很多好事、帮助过很多人,许多人受过他的恩惠,这跟他会不会做错事、有没有做错事并没有直接关系。
一个好孩子也会做错事,就像一个别人家眼中的坏孩子,也不是一坏到底。
好人做错了事,也是主观发生了偏差,不能由别人来背这个锅,这是常识。
就像当时知名公益人雷闯性侵23岁女生,大概很多人也没有想到,一个做了那么多好事的名人,也会做出这样的事。一直到雷闯在个人朋友圈发布声明,承认性侵指控,才算罢休。
群众更容易通过其他事一眼看定一个人——你可以高看一个人,但不要错看每一件事。
男女之事还未下定论,最怕发生的事情,就是女性有罪论。
许多人纷纷猜测这个女人的身份、背景,为什么会参加这样的饭局,试图在警察定论前,先前找到一些线索。
舆论对一个人善意的时候,却伴随着对另一个人的恶意揣测。这其实是一种悲凉。
日本BBC有一部关于性侵的片子:
当你被性侵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关心男人做了什么,而关心的是你(这个被性侵)的对象做了什么,穿了什么,化了什么妆,竭尽全力地帮你找出为什么被性侵,却很少去问性侵者为什么做出性侵这样犯罪的行为。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真正女受害者个人资料这次被保护得很好,没有被网友轮番慰问。
二“你那么厉害,怎么被绿了”
男人在外面有事,女性受到的羞辱并不会少,这件事大概很多人都有体会。
我碰到过很多女人,虽然在外面雷厉风行,但男人要是在感情上出了点瓜葛,抬不起头的、被议论的,女人受到的伤害一点都不会少。
舆论太恐怖了,这个你可千万别不信。
轻者是议论:
这老婆不合格,连自己男人都管不住。
重者是猜疑:
一定是这个女人不够温柔、不够贤惠,不够体面。
有时甚至让你有一种怀疑:男人做错了事,女人得先背这个锅。
回到这件事,一切还没下定论,已经出现了“抹茶妹妹”这个绰号。更有甚者,拿出那个一开始被怀怀疑是性侵的蒋某的图片,与抹茶妹妹身材作为比较,公然侮辱女性的身材。
物化女性这件事,很多人做得从来不含糊。
对于女人的身材、外貌、才华,都可以作为横向纵向比较、渲染,以此来判定男人的口味和喜好,仿佛女人就是男人眼中的菜,他选你也好,不选你也罢,都可以。
当一方做错事,另一方无过错方,却不得不遭受舆论的指摘和侮辱。
一个时代的倒退,都是从不尊重别人开始的。
事情并没有结束,而这两个群体的伤害是一直都有,只是这一次,在公众事件面前,我们需要更理性地对待。
我不否认刘强东作为一个企业家,确实对于国家、社会、员工个体有贡献,但与是否发生这件事并没有直接关系。
没有落井下石,自有判断。法律不会错判好人,也不会漏判有过错的人。
我只是觉得,在事件中,我更觉得,被牵扯到的女性值得保护和尊重。
无错的人,没有必要被任何人指摘,男女都一样。
没有特例。
- END -
小愚说:
这件事,我更希望能够跳出事件本身来看,我们对于许多人和事,是不是过于感性了。我们一不小心很容易成为造事者,而这也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今天的二条和三条照例是好物分享。我们的小愚好物群欢迎大家,每次不错过好物,是认真的。可以,回复:入群。就ok
二条是HFP原液~不用多介绍,赶紧入手。
三条是很久没有开团的芝麻酱和芝麻糊,限量500份,赶紧去囤货吧。
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