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寻找借口并延误做事?| 拖延症患者的实操手册(强烈
点击上方蓝字心理壹点灵,关注我们
再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克服拖延的毛病,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通往成功之路都要解决的问题。
长大成人,我们都知道「应该」或「必须」要做什么,
逼自己起床、去办公室打卡,
参加漫长的会议,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有些时候,时间会有比较多的选择权。
例如,周五下午3点半,
你可以开始准备下个月需要交的报告,
或者,
你可以跟同事溜出去喝杯咖啡。
你告诉自己,
「才一杯咖啡嘛!」
还可以聊一些公司八卦,
跟同事培养感情。
其实,
你就是在为自己的拖延行为找各种理由借口了。
1
名人都逃不掉的拖延症
人群中,8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从普通人到社会名流,都无一能够幸免。
↑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
比如,建造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科技帝国的比尔盖茨,曾经也是一名沉重的拖延症患者。
在哈佛大学读本科的时候(虽然他于就读两年后退学),他总是在考试前两天才开始认真准备。因为他潜意识觉得自己很聪明,自己有的是时间。
然而,当他从学生转变成商人之后,这个坏毛病并没有自然而然地褪去。盖茨说,「当我进入商界的时候,拖延实在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摆脱了这个恶习」。
↑导演王家卫
香港殿堂级导演王家卫,虽然以别树一帜的电影触觉和细腻的感情刻画写闻名遐而,但依旧深深受拖延症困扰。
整个电影圈都在说「王家卫,这个导演不能碰。」王晶曾开涮他,「王家卫饿死老板。」
起初,他在最牛的新艺城影业当编剧,因几个月都交不出稿子被解雇。
然后去了永佳电影公司后的他,因为喜剧剧本拖了9个月,再次被解雇。
于是,他和刘镇伟搭伙,成立了泽东电影公司。
两人一合计,请林青霞,来拍武侠剧。
结果,王家卫的拖延症再次发作。
他每天喝茶聊天到处溜达,啥都干就是没有开拍电影,把演员和制片方都逼疯了。
后来投资方找来刘镇伟,花了一个月把原班人马拍了个《东成西就》,才收回了投资成本。
↑张国荣东邪西毒中的剧照
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拍了两年时间。
于是,在香港电影圈有这样的戏谑之语「拿奖找王家卫,赚钱找刘镇伟。」
2
为什么人会拖延呢?
拖延症,不管是名人、普通人都不能幸免,仅靠意志力是不能够战胜的,背后还涉及很多心理因素。
就像一辆车发不动,如果你只是一直不断地转钥匙、用力地踩油门,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要解决问题,我们还是应该要打开引擎盖,看看到底哪里出了状况呢?
针对『拖延症』,专家们进行做了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拖延主要有以下4个主要原因造成:
1)Don’t Feel Like It 不喜欢去做
2)Not Sure What To Do 不知道该去做什么
3)No Time 没有时间
4)It’s Just Not Urgent 事情还不太紧急
其中,人们之所以会拖延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喜欢去做那件事,其占比例63%。
3
解决拖延
我们可以剖析造成自己拖延的原因到底是哪一个或者哪几个,来个一 一击破。
①不喜欢去做那件事
很多事情为什么会拖延,其实是大脑很清楚,它根本不重要。
在做事情之前,请首先确认要做的这件事,你真的有必要要做吗?你真的是能够做这件事的唯一人选吗?
那怎么判断是否要不要去做呢,是否需要马上去做?
四象限工作法可以帮你进行判断。
史蒂芬·科维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处理顺序依次是:先是既紧急又重要的,接着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再到紧急但不重要的,最后才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
如果你发现,这件事根本没必要去做,你就可以考虑说不。
不去做额外的或者不必要的事情真的很重要,这能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拖延。
如果这件事对你来说,很重要呢?
比如你要准备升学考试。你主观上不会想去拖延的!
很多时候,所谓的拖延,只是对你来说不重要。
②不知道该去做什么?
因为未知数太多了,这是造成拖延的原因之一。
就像导演王家卫,要写《东成西就》的剧本,可他不确定从什么地方开始写更好。
所以,他每天喝茶聊天到处溜达,啥都干就是不写剧本。
↑刘轩
有类似问题的,刘墉的儿子——刘轩,哈佛大学心理学的博士,提到自己也有写作的拖延症。
于是,他通过「先做出第一步」来解决问题。
他决定先随便乱写,根本不管它好或不好。
这似乎是在浪费时间,但是,这比光在脑袋里面转,有效率太多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文字写下来。
先有一些动作,让自己开始朝着目标动起来,这就是最好的第一步。
如果,你接到任务要做年底报告,可是你不知道怎么做?
同样的,建议你要找出「第一件要做的行动」。
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做,你可以去了解别人怎么做的。
这就是你,需要确定的「第一件要做的行动」。
然后,你把这个事情设为目标,设定完成时间,然后再定一个「达成目标的奖励」。
找到了资料以后,你就自己一个小犒赏,比如你赏自己喝一杯咖啡。
然后,你就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总结出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找出过去的资料
按照日期整理资料
做初步分析
跟主管讨论初步分析
撰写第一版本
给主管做feedback
修正内容
排版制作PPT内容
然后,你根据 “设定目标 ——测量进度——给自己奖励”的路径,让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任务。
英文有句话:
To build a house ,you put one brick on top of another .
意思是,要盖完一栋房子,先开始一块一块砖头叠起来吧。
总结来说,懂得如何把一个看起来很大的任务切成小块,学会「一步一步来」,是很重要的技巧 。
③没有时间
在确认很多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学会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很多人觉得同时做很多事,会让自己效率更高。
但这只会让你的注意力不断被切换,除了会造成你的分心,也会加深你的拖延症。
这个时候,你可以试试现在很夯的「番茄工作法」,这是一个意大利人发明的。
首先给自己设立一个25分钟会响的闹钟,然后开始专心的只干一件事。
最好把所有的手机讯息、email 、网站视频全部都关掉。
等闹钟响了,就可以起来休息5分钟。
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专心。
但休息的时候,也一定要专心休息,最好离开自己的办公环境。
这样,你的大脑通过劳逸结合,效率会更高。
④事情还不太紧急
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对于「未来」无感。
就像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就喜欢在最后一刻做事情,他总感觉还来得及。
很多上班族都知道要为未来退休准备钱,但对大多数二三十岁的人来说,已经有在存退休金的非常非常少。
加州大学安德森商学院教授 Hal Hershfield 做过一个实验:他找了一群大学生,把他们的照片PS成老年人的样子。
这些学生带着VR眼罩探索未来的世界,然后在这个虚拟的环境里,赫然看到了未来的老年自己。
然后,教授再请他们为自己立刻做一个金钱规划的习题,让他们看到了自己老年的样子。
最终,他们对未来退休金规划了双倍的金钱。
当我们对于未来的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感受,整个视野和压迫感是不同的。
所以,当你对于要做的事情要有紧迫感,你就要不断强化你拖延后,你无助、焦躁的情绪。
通过重复想象的练习,会让你会更有紧迫感。
—— 总结 ——
要战胜世界,就要先战胜自己。
做对自己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去做对自己不重要、不喜欢的事情;
当你觉得还有很多时间的时候,你可以反复想象自己来不及的时候的样子,加深你的紧迫感;
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请先迈开第一步;
当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时候,请使用番茄工作法提高工作效率。
克服拖延的毛病,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通往成功之路都要解决的问题。
- END -
也许你还想阅读这几篇文章:
1.像张馨予这种有本事任性做自己的女人,才能最终嫁给爱情!
2.《延禧攻略》:真正的高手,都是在不断突破“安全感”边界
3.咪蒙离婚被群嘲|都8012年了,你对离婚女性还有多少偏见?
点击此处,对话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