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家长微信群,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自从微信和QQ普及之后,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家长群”。
本来,这是一件为了孩子成长,加强家校沟通的一件好事,但在个别情况下,事实似乎与初衷背道而驰了。
现在在许多家长眼中,家长群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负担。例如,总会有人出来“调节一下气氛”:
“这是我家宝贝今天练的书法,请大家欣赏”
“今天是教师节,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老师不要嫌弃,我家宝贝还要麻烦老师多多照顾”
“今天天气不错,带儿子出去兜风了”(然后配图中的汽车是玛莎拉蒂)
甚至有的人,还把家长群当作“曝光平台”:
好好的一个家长群,变得整日里乌烟瘴气。老师发送的通知和作业,瞬间就会被淹没。为了不错过重点,家长们只得硬着头皮翻找,搞得身心俱疲。
有的老师,似乎很享受这种被“众星捧月”的感觉,还会对家长秀出的孩子才艺进行点评。被夸奖了的自然心满意足,没有才艺的只能干着急,生怕自己孩子会被老师轻视了。
一个马屁拍得响亮,另一个被拍得心满意足。这让其他的家长情何以堪呢?只能是跟上接着拍了。
于是,众多家长只能一面编辑着蹩脚的恭维话,一面对这种风气深恶痛绝,却也无可奈何。
以上种种,只是家长群乱象的冰山一角。
不是所有人都敢于忍气吞声,勇士还是有的。有一位妈妈,终于在忍无可忍之后,在孩子开学的第三天,退出了家长群。
孩子对她说:“妈妈,自从你退出了家长群,气色好多了。”
先不论退群的做法是否可取,这一举动最起码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家长群,真的该改变了。
当有人在群里炫耀、拍老师马屁,还自以为为孩子赢得了更好的资源时,他其实已经输了。
也许他的孩子获得了老师一时的关注,却丧失了最珍贵的纯真和快乐,进而学会了逢迎和攀比。
儿童成长,贵在自然;如此畸形的家长群,有不如无。
01
成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塑造着孩子的价值观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觉得很是寒心:
孩子还听同学说,成绩再好也没有用,父母穷鬼。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子,也送不起留学,有钱比成绩好重要多了。
孩子的父母有要二胎的打算,孩子居然说,不是瞧不起他们,这么穷,坑了他还想再坑另一个孩子吗?再要一个他就不学习了,反正成绩好不如有钱,学得再好父母也给不起什么。
不知道孩子的父母听到他这番话,会作何感想。自己一直尽心呵护、引以为豪的儿子,居然视自己为耻辱。
张口“穷鬼”,闭口“没钱”,学习好是为了从父母那里得到奖励,成绩好的不如有钱。如此崇尚攀比和虚荣的价值观,我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孩子的真心话。
任何一个按照天性成长的孩子,都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人不是生下来就会攀比,儿童善模仿,成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塑造着孩子的价值观。当家长之间攀比之风盛行,孩子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儿童比成人更加敏感,成人总是觉得他们“还小,不懂事”,其实成人的心思,他们比谁学的都快,说不准哪天就用到父母自己身上了。
不要等到错已铸成,父母才痛心疾首。
02
“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昨天朋友给我讲了她们家女儿。
教师节前一天晚上,女儿放学回家对妈妈说:“妈妈,别的同学家长都给老师买了礼物,还在微信群里发祝福,你过会也办一下这些事。”
朋友说:“教师节礼物贵在心意,不在价格,你自己给老师写张贺卡会更好呀。”
谁知女儿答道:“贺卡太土了,再说别人家的父母都送,就你不送,我多没面子啊!”
朋友当时就惊住了。
第二天早上打开微信家长群,清一色都是长篇累牍的教师节“祝福”,五百字起,*,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发了。于是为了孩子不被另眼相看,朋友也绞尽脑汁编了一大段祝福,那些她对着单位领导都说不出口的恭维话,在老师这里却能凑个洋洋洒洒一大篇。
“没办法,都是为了孩子啊。”朋友也很无奈。
不止教师节,开学季更是各路家长“大秀文采”的好时机:
朋友曾无比哀怨地对我说:“你以为我愿意这么戏精上身呢?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听到这句话的我,莫名地有些不寒而栗。
诚然,家长有家长的不容易,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略了这种风气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习以为常”的谄媚,会让孩子以为这就是人际交往的常态,于是开始组建“小集团”,巴结班干部,小小年纪便懂得了“以权谋私”、“钱权交易”。
在我看来,这些孩子真的很可怜,因为他们还没有长大,就已经失去了纯真。
03
请让家长群回到最初简单的样子
好好的一个家长群,究竟是如何变了味?是不是总有那么几个家长,在群里带头恭维老师,炫耀卖弄?是不是也总有那么一些老师,在群里暗示送礼和报班?
总有少数人,有本事让原本好好的一件事,变得丑陋不堪,我们通常称之为“害群之马”。
其实,只要成人世界社交规则不变,这类人永远都会存在。但问题是,在涉及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可不可以收敛一些?那些不属于花季的东西,自有它们应该到来的时机,但绝不是现在。
成人不论如何推杯换盏、逢迎攀比,在内心深处总有各自坚守的底线。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灵并没有强大到足以承担这些东西。他们只会不加辨别地照单全收,并以为这才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而在如此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必然冷漠、虚荣又自私,这难道就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未来吗?
澎湃新闻曾发社论道:“风清气正,相互尊重,这是人们对于社会风气的期待,小小的班级家长群也当如此。”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老师家长的初衷都是好的,只是操作不当,以致于这份初心变了味。例如,也许为了让老师高看一眼,许多父母喜欢在家长群里炫耀自己孩子多么优秀,可孩子自己却并不希望被“秀”。
蒋方舟就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有句我很不喜欢的俗话,叫做‘是骡子是马,拖出来溜溜’,有些家长超级喜欢遛孩子,让完全不相干的闲人决定,哪个是骡子,哪个是马。”
儿童世界其实很简单,根本无需炫耀与攀比。
所以,父母们也无需自行”加戏“,就让家长群回到最初简单的样子吧。
继续关注曲一刀,你那些敢想、不敢问、不敢面对的情感疑惑,都将得到解答或宣泄。你闻所未闻的小知识,都能学到!
-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网易新闻 • 曲一刀
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飙车定乾坤
扫描关注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曲大师”的微博吧!